亲宝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陈乐【完结番外】>第9章 牙行

  一品茶楼的少东家请朋友吃的午饭,自然不会随意,大半桌都是摆盘讲究的美食佳肴。

  陈乐也没客气,在沈风意动筷后,他也起筷了。

  沈风意在一旁偷偷地留意着陈乐的神色。

  沈风意自己吃得肯定不会差,有好几道菜都是茶楼里的招牌,经久不衰。

  但看着陈乐把菜吃到嘴里时神态自若,没有惊艳,只有平常的神色,好像陈乐自己平时吃的也和现在没差。

  沈风意更觉得陈乐是位深藏不露的厨神,更坚了与结交他的想法。

  如果陈乐知道了沈风意的想法,肯定会说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这菜的确是陈乐来到这世上吃得最好的一顿,但跟陈乐穿越前,在饭店里吃的菜,味道没什么不同。

  菜挺好吃,但没到惊艳的地步,对一个没有家人,常年在外面吃饭点外卖的社畜来说,这味道、这情景,陈乐再熟悉不过了。

  所以这顿饭陈乐吃得心里毫无波澜,甚至还觉得一品茶楼的烹饪手法有点单调。

  但陈乐忽略了自己山野村夫的身份,面对着一品茶楼的招牌菜,吃起来如此的波澜不惊,是不对的。

  但陈乐自己完全没注意到。

  大家吃完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儿,陈乐就向沈风意和掌柜告辞了。

  陈乐还被掌柜一路笑意盈盈地送出茶楼

  。

  在茶楼门口,掌柜还握着陈乐的手说:“刚才都没来得及自我介绍,我呢,姓郑,你也可以叫我声郑叔。以后啊,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我,如果以后你还研究出什么糕点菜式,过来报我名字就行。”

  那笑容和态度比陈乐刚来的时候真情实意了不少。

  人才就要牢牢把握住,况且这个陈乐的手艺和为人处世,一看就是个潜力股,郑掌柜怎么能放过呢。

  陈乐出了茶楼,就直奔平安钱庄,把刚到手五十两换成零钱。

  钱庄的掌柜和小二对这个只兑二两银子的人记忆犹新,还惊讶怎么就过了几天,陈乐整个人的气质大变样了。

  来兑开的钱也由小数额变成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但对于客人的事,钱庄的人习惯性地不会多问。

  陈乐拿了银子,付过手续费,就走出了钱庄。

  陈乐现在兜里有钱了,却不由自主地走向东北边,走向记忆中的牙行,专门贩卖人口奴隶的地方。

  陈乐当然不是饱暖思□□,他是真的希望家里有个人,能说说话。

  陈乐不介意他是个陌生人,至少能让陈乐在这个世界上能少点孤独感,尽管陈乐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对着他全盘托出,但也可以让陈乐实现有个家人的愿望。

  正如安哥么所说的“家里多些人气”。

  陈乐进到牙行,里面熙熙攘攘,伴随着摊主各种拉客介绍声和打骂声。

  大多数摊主都是把“商品”们随便挤放在一起,他们缩成一团,有的蓬头垢面,还有的衣不蔽体。

  这一幕幕都让陈乐很不习惯,眉头皱了皱。

  陈乐远远地看到了一家看起来比较干净,有规矩,不会过于吵闹的摊子。

  陈乐就抬脚走过去,刚走近,就看到摊位前有个小男孩和一名眼里闪着精光的中年大叔在讲话。

  中年大叔看到陈乐向着自己的摊位走来,就低头和男孩说了一句话,然后笑脸迎向陈乐。

  对陈乐说:“这位兄弟,来看看吧,我这的可都是正规买卖来的人,良民,但大多都是家境不好,被迫走上这条路的,买了绝无后顾之忧。”

  陈乐点了点头,他知道拐卖孩子的人贩子可不少,买回去后被亲友认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其中因家境不好而自动卖身的良民最受大家青睐,是这些摊主的推销“商品”们的最好噱头。

  陈乐来种地方,还是有一定的负罪感的,如果这些人都是自愿的,陈乐比较能接受,虽然这份自愿应该除了“商品”们自己。

  这摊子总体不大,分为两部分,左边都是人高马大的男子,或站或坐,应该都是小子。

  摊主可能觉得把这样年轻力壮的人放在外面,门面会好看些,所以牙行里很多摊子都是这样分布的。

  摊子的右边是用帘子稀稀拉拉围起来一块地方,陈乐猜测里面应该是放置哥儿的地方。

  其实陈乐不知道的是,这是牙行的规矩,用布帘围起来的地方专门用放置“可娶”哥儿,表示帘后的哥儿都是适婚适嫁的,不适宜抛头露面。

  所以帘后的地方被大家猥琐地称为“闺房”。

  但这些陈乐都不知道,因为无论是原身还是现在的陈乐,都对牙行没一丝的了解。

  陈乐在摊子的左边看了一眼,就略过了,转而看向右边的帘子。

  陈乐不是觉得这些男子不好,非要哥儿,而是出于安全性考虑,陈乐更偏向于哥儿。

  因为如果真的把人买回去,但心怀异心,至少陈乐自己还是能有一定的反抗自保能力。

  而且在陈乐眼里,根本就没有小子和哥儿之分。

  中年大叔摊主一直注意着陈乐这位买主,当他看到陈乐对帘子后的小哥儿感兴趣时,就主动地领着陈乐往里走,撩开帘子示意陈乐进去。

  陈乐探头往帘子里面看了看,被里面的场景吓了一跳,不是说里面有多血腥不堪。

  而是里面大多都是哥儿,他们看到陈乐这个陌生人探头进来,一部分哥儿都瑟缩了一下,拼命地往里挤,像陈乐是什么洪水猛兽;

  一部分哥儿却热情大胆,似乎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宿命,开始努力地争取买主的青睐,想方设法地早日脱离这个鬼地方。

  所以这一部分热情哥儿的“想方设法”在陈乐眼里,就是袒胸露乳,陈乐还接收到几个哥儿抛来媚眼。

  陈乐看着这两种极端的哥儿,被吓到后退一步。

  中年大叔看到此景,尴尬地嘿嘿一笑。

  但中年大叔撩起帘子的手并没有放下来,还想继续邀请陈乐进去。

  陈乐不由得后退两步,动作间充满了抗拒。

  却在转头间对上了刚刚与中年大叔讲话的那位男孩。

  男孩十三四岁应该是有的,但却单薄得厉害,可能也因为骨架小的原因,使这男孩看起来更加瘦弱。

  中年大叔也是个人精,看到陈乐盯着那位哥儿,眼睛就滴溜溜地一转,放下撩着帘子的手,替陈乐介绍起那位男孩。

  便说:“那位哥儿也是可怜的娃啊,他父母矿难去世了,家里的婶么也是个没心的,说没钱安葬。是他自己走来这,把自己卖了的,条件是多给他几天时间,拿钱安葬父母。”

  “哎,是个懂事的孩子。”中年大叔叹了口气。

  中年大叔一直留意着陈乐的表情,继续说:“我呢,又是个心软的,就答应了这位哥儿了。这不,今天刚好是我和他约定好的时间,他自己就过来了,你看,他多乖,站在那儿不吵不闹的。”

  在中年大叔口中的哥儿名叫苏扬,今年十四岁,是青禾村不远的苏家村的人。

  苏扬的阿爹和阿么都是矿场的工人,专门在矿场搬运矿石,但在最近的一场矿难中不幸去世。

  矿场的人还算有良心,但不多,赔偿了一点,但都被苏扬的婶么全拿去了,一文钱也没有留给苏扬。

  苏扬那时候总想,明明他双亲平时辛苦打工来的钱都上交给家里了,为什么最后是这种下场,连安葬的钱都要拿走。

  苏扬的婶么不但没出安葬的钱,还和大伯告诉他有牙行这样一个地方,怂恿苏扬把他自己买了,这样就可以换取些银钱来安葬苏扬自己的爹么。

  苏扬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大伯和婶么这么不喜欢他爹,阿爹和阿么明明很好,对苏扬好,对他们也好。

  但随着年龄大了,一些闲言碎语传到苏扬耳朵里。

  原来,苏扬的爹不是大伯的亲兄弟,而是爷爷偷人留下的证据。

  所以苏扬的大伯膈应着,但为了不被人撮脊梁骨,又不得不养着当初还小的苏扬他爹。

  至于苏扬,理所应当地不被喜爱,现在能为家里挣钱的双亲不在了,大伯和婶么他们都觉得是苏扬多余的。

  苏扬还快到十四岁了,眼看就要到交单身税的年纪了,但他们又不想操劳苏扬的婚事,干脆眼不见为净,怂恿苏扬来到牙行。

  苏扬也是没有办法,生前爹么已经这么辛苦了,不能让自己的爹么死后连个安葬的地方都没有。

  一咬牙,就踏上通往江流镇牙行的路。

  这就是苏扬无欲无求,不吵不闹不逃走的原因。

  苏扬是自己走进来卖掉自己的,苏扬非但没有埋怨痛恨中年大叔,甚至还有些感激,至少他能帮助自己,能让自己爹么死后有个归宿。

  所以苏扬把安葬的事情办完后,自动自觉地遵守承诺,来到了这里。

  苏扬知道卖了自己的后果是什么,总归也好不到哪儿去。

  以前住在隔壁家的婶么骂他家孩子,总喜欢说:“不听话,再不听话就把你买到牙行去,不要你了。”

  苏扬小时候整天都会听到这句话,当时就觉得牙行肯定是一个很可怕的地方。

  但现在,苏扬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