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帝昊的平民生活>第81章 暂居桑城

  御车的老奴寡言, 跟车在旁的小奴话特别多, 看他模样也就十四五岁。一路都由小奴牵大白, 他懂得照看马匹,在姚示帛家,本来就负责养马。有时姒昊和虞苏问他几句, 他能滔滔不绝,有时他太无聊,会和大白聊天。大白沉默“寡言”, 生性傲慢, 并不大理睬小奴。大黑很少待在马车上,它好动, 时不时跳下车,跟车行进。

  他们走的是缗邑通往桑城的大道, 在路上几次遇到从桑城返回的商队,一问才知桑城春夏之交的时市刚散去。桑城的时市异常热闹, 远方的商人都会在这个时间段里,携带货物前来赶集。虞苏询问商队,听闻下一次时市出现, 得在秋时。

  姒昊和虞苏要是早些时候来, 有可能遇到交易完货物,正准备前往戎地的商队。来迟了,不过姒昊和虞苏不觉得可惜。

  他们打算在桑城居住一段时日,熟悉戎人和缗人的生活习俗,学习戎人语言, 打探前往戎地的道路,并且最好能结识一支前往戎地昆湖的商队。

  急不得一时,慢慢来,他们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才会再次出行。他们的性命很珍贵,必须确保能安全,绝不冒险。

  马车在泥道上缓缓行进,眼前的景致除去一望无垠的原野,便是山林地。一路这么看下来,虞苏倦了,靠着姒昊的肩膀,不知不觉睡去。姒昊保持清醒,虽然是大白日,他仍警觉,怕遇到打劫的人。

  老奴去过几趟桑城,他熟悉路,知道哪里有聚落,哪里荒无人烟。他是姚示帛家中最忠厚的仆人,而且有丰富的阅历。

  虞苏睡得沉,他的头往姒昊的肩头下滑,姒昊扶住他的身子,让他靠在自己的怀里睡。昨夜他们露宿荒地,老奴和小奴都睡沉了,虞苏自己起来添柴看火。

  看着趴在自己大腿睡着的人,姒昊抚摸他的背,想起离开缗邑时,送行虞苏而流涕的虞云。他实在是个很残忍的人,把虞苏带离他的亲人们,也带离他本该安逸、优渥的生活。

  无论如何,他必要保他一路平安。

  离开缗邑已有好些时日,子水舟的商队必然已越过西霞山。商队抵达虞地后,子蚕会去虞城找虞父虞母,告知他们已经平安抵达缗地。

  子蚕是一位有侠气的女子,姒昊相信她会履行允诺。

  姒昊拿来一条薄被,盖在虞苏身上,将他裹好。姒昊想,抵达桑城后,他们会有一段安定的生活,得好好休憩一番。

  天边的太阳,逐渐偏西,道路在车轮下延伸,弯弯曲曲,最终消失在林间。小奴本来挨靠在大白肚子上,走得昏昏欲睡,突然他大叫起来,把手一指,惊呼:快看,前头有座城!

  “远着呢,先到前头的人家借宿一晚。”老奴面无表情,相当平淡。

  姒昊眺望远方,那是一座山脚下的小城,有一个石头的围墙。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山体的一部分,离得实在远,小奴好视力。

  城市之外,总是分布的不少聚落,此时离他们最近的一个聚落,已经呈现在他们眼前。林地里隐现六七座土屋,有的屋檐上正冒着炊火。

  马车前进的速度加快,就连小奴也打起精神,牵着大白,快步行走。

  车身颠簸,虞苏醒来,从姒昊身上爬起,他睁开的第一眼,就见到姒昊的笑容。姒昊将被子拉起,披在他肩上,仍是把他裹住,对他笑语:“桑城快到了。”

  虞苏觉得不可思议,他路途小睡了一会——其实睡得很久了,竟然已经抵达桑城。虞苏看向前方,夕阳斜照在山谷上,远方的石头小城,映着晚霞,分外的鲜明。

  桑城常有外乡人往来,当地的居民对外来者不排斥,还很聪明地接待他们。借宿者在离开前,都会给屋主点物品,做为酬劳。

  连日赶路,人马劳顿,姒昊和虞苏等人在民家落脚,早早入睡。

  第二日早上,虞苏将一件彩陶盘赠与屋主,做为报酬,屋主很高兴。虞地的彩陶器,在缗地很受欢迎。

  队伍再次出发,仍是老奴驾车,小奴牵白马,众人心情舒畅,就是马犬的精神也相当不错。两位奴人将姒昊和虞苏送往桑城后,主人交付的事便就完成,能够回缗邑。姒昊和虞苏抵达桑城后,便可暂时居住,不必天天在路上奔波。

  越挨近桑城,桑树越多,成片成林,想来桑城的名字,便由此得来。这里是缗方出产丝帛的地方,有许多人家养蚕。桑城的很小,不及虞城的四分一,但它附近有不少聚落,这些聚落沿着河岸分布。

  马车在土道行进,它驶过桑城环壕上的一座木桥,在一旁停下。虞苏和姒昊下车,询问当地人时市的位置。人们以为他们是缗地的商贩,告知他们时市在桑城东墙外,此时已经散市,没有什么做买卖的人了。

  姒昊和虞苏登车,让老奴御车前往东墙外的时市,小奴带着马犬跟上。城小,沿着外城墙,很快抵达时市,才发现那是一处河畔,有着一块平坦的空地。空地上,只有稀零的几个人走动,看着像当地的居民,靠近林地的一边,有几个矮棚子,大概是桑城的作坊区。

  桑城到了,时市也找着,接下去该是找个地儿,把家安置。

  姒昊和虞苏牵着马,带着犬到林地里走动,探查四周。老奴和小奴守在马车旁,小奴喂马,老奴修车。他们没有立即打道返回缗邑,回程还需准备一下。

  林地和河流交汇处,果然是桑城的作坊区,作坊数量不少,挨靠得很近。有冶铜的冶炼作坊,有烧陶的陶坊,也有制革,髹漆的工棚。

  离这些作坊较远的地方,有一处矮坡,地势适合营建房子,只是空旷无人烟,森林在后头蔓延,不知通往何处。

  姒昊和虞苏在林地里走上一圈,没看到合适安家的地方。他们觉得最好在时市附近住下,方便结识商队,打探消息。

  他们心里不急,想着可以花费两三日时间,将桑城四周都走一走,再挑选一个最佳的位置。

  两人出林地,朝马车走去,见一位胥吏打扮的人,正在盘问老奴和小奴。姒昊和虞苏赶过去,跟胥吏说这是他们的奴人,他们从缗邑前来。

  “这都散市了才来,你们到这里是要做什么?”胥吏五短粗壮,说话时神情凶悍。他穿着一条皱得像菜干的短袍,腰间还佩着一把戎刀。他是位管理市场的小吏。

  “我们第一次前来贩陶,不想在路途上耽误时日。”虞苏将马儿驮的半筐彩陶器呈现,恭敬地和胥吏交谈。

  胥吏朝竹筐走去,从筐中拿起一只彩陶杯,他瞅眼上面的颜色和纹饰,又去扫视虞苏和姒昊,他说:“你们是虞人?”虞人的彩陶器不难辨认,器形和纹饰都有差异。

  “我们是虞人,跟随子水舟的商队从虞地进来。”姒昊回答。

  “子水舟呢?”胥吏看来听闻过子水舟的名字,他抬了下眉头。

  “他在缗邑贩丝,不前来桑城。”姒昊想子族的商队领队,果然都是出名人物。

  “秋市还得好几个月,你们来得不是时候,昨日最后一支商队离开。”胥吏看来已经相信他们的话语,像他们这种小商队,因路途不熟,难免错过赶集的时间。

  “我们打算在这里等秋市,还请多关照。”虞苏向胥吏行了下礼,他温雅亲和,很得人喜欢。

  “近来不少流亡来的戎人,在林地里游逛,留心别被劫了。你们要居住的话,可以去住奚里。”胥吏将陶杯放回竹筐,手指一处地方,是在城南一带的小聚落。没想到他模样凶悍,人倒是还不错。

  虞苏再次行礼,他从竹筐中取出一对彩陶杯,递给胥吏,笑道:“多亏你告知,这对陶杯请收下。”胥吏毫不客气,自若接过,他把两只陶杯兜怀里,竟就悠然离去。

  目送胥吏远去,虞苏收回目光,去看姒昊,见他也看着自己,正一脸笑意。虞苏被看得不好意思,低声说:“我们去奚里看看。”姒昊揽虞苏肩,低笑说:“好。”

  奚里是一处热闹的小聚落,住着十多户人家。家家院中都有桑树,大部分人以养蚕,缫丝为生。这里的居民见姒昊和虞苏过来,还以为是来贩丝的虞人,相当热情。

  虞苏跟他们说明自己是来卖陶的,并展示他那半筐彩陶器。不知是否因虞苏亲和,还是正好居民喜欢虞陶,虞苏顺便在这里用陶器换得一些米粮。

  抵达桑城的第一个夜晚,姒昊和虞苏在奚里入住,借宿在民家。第二日,虞苏给予两位奴仆回城的米粮和财资,将他们遣回缗邑。

  小奴离开前,趴在大白背上,依依不舍。老奴坐在马车上瞅他,不理会他,策马前进。听得马车启动的声音,小奴连忙放开大白,追上马车。他手脚敏捷,翻身上车,笑嘻嘻地坐在马车上。

  姒昊和虞苏送马车离去,两人的手握在一起,他们清楚,现而今,只剩他们两人。他们身处在远离缗邑的桑城,这里没有一位亲友。

  送走两位奴人,姒昊带着虞苏再次到时市附近走动,在林中见到几位游荡的戎人,在林中,也发现他们用树枝搭建的简陋木屋。

  来戎的故乡来塬正在遭受晋夷的攻击,有些来戎逃来远离战火的桑城。桑城历来属于缗戎混杂之所,定居在这里的戎人很多。这些戎人,有的从事冶炼,有的耕种,有的牧牛羊。

  姒昊和虞苏借宿的那户人家,就有一位戎人女婿,在作坊区里从事冶炼。听闻他家来桑城已经有三代人了。

  在桑城连续探索两日,摸清四周情况,姒昊和虞苏最终还是决定住在奚里。

  奚里不只有人为种植出来的桑林,还有大片的野林子。两人在野林子附近探明了水源,找得陶土,便就确定在此安家。

  这个家,在奚里聚落的围栏外,靠近流经作坊区和桑城的那条小河。不算偏僻,走两步就到奚里,也挺寂静,身后就是一大片野林子。

  营建土屋的第一天,奚里的里正过来询问,被虞苏的笑容和一件彩陶鬶打发了。后来,再没人来说什么,最多就是好奇过来张望两眼。

  姒昊个头高大,正值青壮,又带矛挎弓,任谁都知道他不是个好惹的角色。奚里的居民大多养蚕为生,生性平和,不爱惹事。

  土屋的样式很类似姚屯那一栋,只是规格小些,他们要求也不多,牢固结实,能遮风避雨,能住人就行。

  花费数日建好土屋,姒昊和虞苏从借宿的民家搬出,前去新家居住。

  入住的第一夜,这个在奚里的家,真是四壁徒空。他们睡在一张席子上,席子就铺在地上,屋中没有任何家具。为了安全,火塘的火彻夜通明,姒昊没怎么睡,留心四周动静。虞苏躺姒昊怀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交谈,谈之后要做的事情。

  得营建马厩,陶坊,要花费时日;得做张木榻,编织衣箱子,都是必需品,倒是不怎么费事。他们在桑城留不久,但日子也要过好,烧陶换取生活所需,样样都得不缺。

  姒昊抱住虞苏,搂着他的细腰,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些日子,过得太辛劳了,他想让他能好好休息几天。虞苏躺在姒昊怀里,自顾自地说话,发现姒昊没有回应,他不解地抬头问:“阿昊?”

  “睡吧,我们还有彩陶器能易物,不必急着烧陶。马厩我一人就能建好,你这几日先歇一歇。”姒昊的手臂搂着虞苏腰身,将他护在怀里。

  虞苏转身揽抱姒昊脖子,贴着他的身子说:“嗯,好些时日没吃到像样的饭菜,我去奚里问问,看有谁家要杀猪。”虽是异乡,在这里生活样样方便,很容易获取生活所需的物品。无论是油盐米粮,还是一双鞋一只鸡,只要你手上有东西换,或者有贝币。

  虞苏想,他的阿昊天天都在干粗活,可不能把他饿着了。

  “我明日和你到桑城买些食物,我们是陶贩,花点石贝币没事。”奚里身为小聚落未必有现成的猪肉,桑城可是什么都有。桑城里的居民相当富裕,过着优渥的生活。以姒昊和虞苏带来的财资,他们能奢华地过一辈子,只是不想显露钱财,况且这些财资,日后还有用途。

  “阿昊,我想买两坛酱料……”虞苏温热地唇亲着姒昊脖子,他动作很轻,他的声音带着困意。姒昊摸着他的发,宠溺应着:“好,要买什么样的酱料?”他听得虞苏没有回应,低头一看,原来已经睡着了。

  姒昊哑笑,低头将他亲一口,拉被子为他裹好。从虞城到明城,从明城到缗邑,从缗邑到桑城,这漫长的一路,幸哉有他相伴。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走到哪都秀恩爱。

  昊总(挑眉):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