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少华在一张木椅上坐下,说道:“婆婆有什么事,但请明说。”

  穆嬷嬷和蔼的笑了笑,拉过一张木凳坐下,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摊在掌心,望着他,问道:“卓相公昨晚昏迷不醒,这块玉佩,是老身从你身上取下来的,请卓少爷收好了。”

  卓少华伸手取过,又说句:“多谢。”

  穆嬷嬷道:“老身要问的就是这块玉佩了,卓少爷带在身上,一定是少爷家传的了?”

  “不是。”

  卓少华道:“这是我一位好友送给我的。”

  穆嬷嬷心中一动,问道:“卓少爷这位令友,不知姓什名谁?”

  卓少华道:“他是我结义大哥,姓蓝名允文,怎么,婆婆认识这块玉佩吧?““蓝允文,文兰,果然是她!”

  穆嬷嬷心中想着,不禁暗暗攒了下眉,一面含笑道:“啊,果然是蓝少爷!”

  卓少华喜道:“婆婆认识蓝大哥?”

  穆嬷嬷道:“老身年轻时,给蓝少爷喂过奶,这玉佩蓝少爷从小就佩在身上,所以老婆子一眼就认得出来。”

  她没待卓少华开口,接着问道:“卓少爷如何会和蓝少爷认识得的呢?”

  卓少华道:“在下和蓝大哥也认识不久,只是彼此谈得十分投缘,才结了金兰兄弟。”

  “这就是了。”

  穆嬷嬷点着头,道:“蓝少爷如果不是和你卓少爷情投意合,怎么会把传家的玉佩送给你呢?卓少爷,你们结交的经过,也说出来给老身听听。”

  卓少华知道这位婆婆是蓝大哥小时候的奶妈,就把自己如何与蓝大哥邂逅,详细说了一遍。

  穆嬷嬷点着头,轻轻“唉”了一声,接着说道:“老身已有多年没见蓝少爷了,心里时常在想念着他……”

  说到这里,忽然“哦”了一声,急忙站起身来说道:“老身只顾跟少爷说话,忘了厨房里给少爷熬了一小锅粥,已经好了,刚才就是进来瞧瞧少爷醒来了没有?老身这就去把粥端来。”

  卓少华忙道:“这怎么好意思?”

  穆嬷嬷道:“少爷和蓝少爷是金兰兄弟,再客气就见外了。”

  随着话声,三脚两步的走了出去。

  卓少华经她这么说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过没一会儿,穆嬷嬷果然端着一碗莲子粥走入,放到桌上后,含笑道:“卓少爷趁热吃吧,如果觉得困乏,就在床上再歇一会,这几天田里忙了,老身还得做中午饭去哩。”

  卓少华忙道:“婆婆只管请便。”

  穆嬷嬷退了出去。

  卓少华确实感到腹中有些饥饿,这就在木椅上坐下,把一碗莲子粥都吃了下去,本来他头脑感到昏沉沉的,这回刚放下碗筷,就觉得眼皮沉重,昏昏欲睡,不加思索走近木床,和衣躺下,就沉沉睡去。

  这一睡,又不知睡了多少时候,卓少华终于醒了过来,睁开双目,房中已经点上了灯。

  穆嬷嬷就坐在床沿上,看到他睁开眼来,就点点头含笑道:“孩子,你醒了?”

  卓少华脑际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只觉坐在他面前的老婆婆,十分眼熟,这就点了点头。

  穆嬷嬷蔼然问道:“孩子,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还想得起来吗?”

  卓少华摇摇头道:“不知道。”

  穆嬷嬷笑得更慈祥,又道:“那么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呢?”

  卓少华依然摇着头道:“不知道。”

  穆嬷嬷伸出一支枯瘦的手爪,摸着他头顶,流露出怜悯之色,徐徐说道:“可怜的孩子,好,婆婆告诉你,你叫王阿大,从小没爹没娘,是婆婆一手把你扶养大的,婆婆就是你最亲的亲人了,以后你要听婆婆的话,知道么?”

  卓少华点着头,好像自己从小真的没爹没娘,婆婆是自己最亲的人,她用手轻轻摸着自己头顶,就使人有温暖的感觉,从心里生出依依孺幕之情。

  穆嬷嬷欣然道:“好,你现在可以跟婆婆走了,婆婆带你见小公主。”

  卓少华点点头,跨下木榻,跟着穆嬷嬷身后,走出农舍,一路奔行,不多一回,便已来至一处镇集之上。

  穆嬷嬷领着他走进客店的后进,阶前站着一名青衣使女,一眼看到穆嬷嬷就叫了起来:“小公主,穆嬷嬷回来啦!”

  只听里面响起一个娇脆的少女声音叫道:“画眉,你说是什么人来了?”

  画眉道:“是穆嬷嬷回来了!”

  “啊!奶娘你怎么这时候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