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南柯>第21章

  楚易一诚实地摇摇头。

  当时楚国外忧内患,湛国亦是虎视眈眈,企图分一杯羹。

  不过他们尚不敢明目张胆,所以打起了和亲的主意。湛月虽然聪明,可湛王何其老奸巨猾,将她的心思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同派了心思深沉的昭月来。

  不过湛王看出了许多,却独独没看出昭月的心思。

  当年程家二姐流落湛国,被贪图美色的湛王纳入后宫为妃,自古君王薄幸,她生下昭月后很快就失了恩宠,受人欺压,形同打入冷宫。昭月也过得分外凄惨,于是她知事之后,便开始努力同备受宠爱的湛月交好,后来却在愈发亲近中生出了旁的心思。那时湛月刚刚送了楚十六离开,因为昭月与楚十六面貌相似才允了她亲近,却完全不懂她的心思。

  昭月一直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几年前应了湛王的要求陪湛月过来除了不愿湛月与旁人接触外,更是因为她试图登上楚国后位,继而效仿前朝则天大圣皇帝,把控楚国,得到湛月。

  登上权力的顶峰,才能得到一切自己想要的。

  楚易一听完颇为叹息地感叹了两声:“不知道皇兄知不知道?”

  “你以为他看不出来?”楚十六嗤笑了一声,“他们俩一个心思,靠着昭月长得肖我,接近你。”

  楚易一颇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笑了两声,难得带了点憨态,继而正了正姿态,看着楚十六道:“我只同你亲近。”

  楚十六敛眉偏了偏头,不知道是在看雪还是别的,继而轻轻叹了一口气,正过头来看他,认真地看着眼眸之中一片情深的楚易一:“当年我走,皇兄既然选择放行,就该是知晓我的意思。”

  “所以你仍然要走?”楚易一苦涩地笑了笑。

  楚十六点点头,又摇了摇头:“皇兄能受的住,我又何必走呢?皇兄,你我都不是自欺欺人的人,抛下大楚,让朝廷再陷动乱,我们都不能接受。”

  楚易一偏头看了看湛月:“你跟她?”

  “我的心意从未变过。”楚十六从身侧厚厚的大氅下取出一盏藏山玉壶,手指摩挲着壶身,“可皇兄,我们不是在夏,我们生于楚室皇廷,这是我们的命,也是我们的责。”仰头饮了一口递给楚易一,又笑得风轻云淡:“玉竹清,皇兄尝尝?”

  “我知道……”楚易一觉得一肚子话说不出来,最后还是抬手接过酒壶,怔怔地看了一会儿,忽然抬眸问了一句:“当年你出征前……”

  楚十六登时别开了眼,楚易一只看到他从白皙的侧脸到软白的耳朵都染上了淡淡的粉红。

  心中一动,楚易一浅饮了一口,又把酒壶递还给他,唇角勾起一抹笑:“十六,我也想灌醉你一次。”

作者有话要说:  全文完结撒花花~

  、后记·写给《南柯》的可爱们

  第二本完结文。

  虽然只有看上去短短的二十七章,不过字数已经达到了八十一章的《女配》的一半了;在且再努力写得更肥一点,努力变得更好一点。

  这篇文是某天跟基友开脑洞的产物,当时几个人一起胡言乱语,各种玩儿梗各种造剧情;本来《女配》的后接文是《妖艳》的,不过成绩实在是不好,大纲也没谱清楚,特别炸毛的时候想起了这个故事,就一点点把《南柯》的大纲出来了,虽然成绩仍然不理想,但还好坚持了下来,耗时两个月成功完结。

  不过基友偷偷挖出这篇的时候吐槽了我很久,因为我居然把一个脑梗欢脱故事写成了一个虐文。

  嗯……我知道她们口嫌体正直,毕竟她们嘴上说着嫌弃还是换小号给我投了我收到的第一个雷。

  比心。

  我写这篇的时候其实对虐不虐没有多少赶脚了,就是想认认真真把一个故事写出来。

  《南柯》的主角是十六和易一,嗯,额,虽然名字有一点草率,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名字嘛,捂脸。

  刚出场的时候,十六还是个放肆的少年,正值大好岁月,飞扬肆意,像一团火;他对易一的感情也是浓郁的,蓬勃的。而易一是少年皇子,他是先帝嫡子,母妃凭他封后,他一出生就带着隐太子的身份。他受着严苛的教导,母后并不疼宠他,头上还有楚辞让虎视眈眈,这一切的一切决定了他的感情注定是内敛而深沉的。

  我构建了四个出场的国家,从方位上楚国属于中原,这是一个遵循着传统礼教的国家,所以他们初期是为内心的这种感情感到困扰的、不敢表达的,并且彼此都是认为对方一定不会对自己怀有兄弟之外的感情,这才导致了赐婚这一必然事件。

  易一心里想着的是只要十六幸福,他愿意一个人承担痛苦,并且他的性格决定了他虽然痛苦,但却很难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是更倾向于隐藏它。而十六的表现要强烈得多,可是喜欢是两个人的事,当他得到易一喜欢禾琪这个答案,就会觉得无结果的反抗是没有意义的,但他不是轻易低头的人,所以才会为了易一接受赐婚,为了自己拖延成婚,并抓住出征的机会逃离京城。

  但是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不管易一的情绪有多内敛,当得知十六出事的消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边境救他;而对于被俘的十六来讲,已经成长了许多的他得知皇兄同样喜欢自己的消息时,他是激动的,却更是冷静的。

  很多人说爱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哪有那么多琐碎和顾虑。

  对一些人来讲可能是这样,可是对十六和易一来说,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抛弃一切不管不顾地在一起。

  十六很清楚,他们的不顾一切,迎来的不止是天下的哗然,臣民的质疑,更有可能造成楚国的动荡,所以不论是出于何种考虑,加之十六知晓自己的身体情况,才会含着痛苦冷静地递给易一那样一封信。

  而易一也懂。

  所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