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干掉皇叔>第9章 第二计 计未行,人先怂

  三月二十六日,是国子监诸生,入宫与天子同学的日子。

  这宫中游学,三月一次,一次为期一日,选拔国子监中三十名学业优秀者,入皇宫内苑,至天子学宫,与少年天子一起,聆听季太傅讲学,也可与帝师、天子一起谈经论道,评政问策。

  当然,还可以游御苑,吃御膳。

  国子监的学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拼命挣一个课业优秀,来获得这听帝师授业,与天子同学的机会。且那少女皇帝,长得又仙又纯,却又一副豪爽飒气的性子,人还谦虚,常常是少说,多听,很有大智若愚的天子气度。

  女皇陛下却不怎么喜欢,尤其是那谈经论道,评政问策,跟那些嘴巴里装弹簧的国子监最优者们论战,她觉得自己舌好笨,嘴好拙。

  可这折腾人的规矩,是摄政王兴起来的。

  人家说了,国子监的最优者,日后都是国之栋梁,朝之肱骨,陛下的臣子,提前见一见,有些眼熟和渊源,总是好事,同时也练些识人的眼力劲儿。

  于是,每隔三月,皇甫璎都要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遭这一日的罪。

  可三月二十六日这一次,女皇陛下心情不一样了,她喜欢。

  三十个一身清气嫉恶如仇的国子监学子,又能说,又能写,还喜欢在东华门外传八卦,这些人,是多么好的见证者,若是要堵她皇叔一个秽乱宫闱的话。

  皇甫璎一想着就奸笑。

  上午,笑着听季太傅口若悬河讲学,还溜了一丝儿心神叹息,可惜季亭山被禁足家中了,不能来围观今夜的好戏。

  下午,笑着看那些国子监学子舌绽莲花地论辩,使出浑身解数在她面前现。是的,这群儒舌战的场面,她通常都是用眼睛看的,而不是用耳朵听,她太懒了,听不懂。看就容易多了,衣着容貌,进退举止,表情神色……眼力劲儿嘛,不都是用眼睛练的?

  到了酉时,本是要散了的。

  女皇陛下突然说到,说她今日与诸位同学,太高兴了,有些依依不舍,瞧着那天高气爽,夜间也一定是月明星朗,不若留大家在宫中用晚膳,然后,等天黑之后,去登那勤政殿西南角的栖凤楼,攀到皇宫最高处去,俯瞰皇城万家灯火。

  也不必急着去赶那夜间宫门下锁的时辰点,登了楼,大家还可以夜游御苑,夜宿在天子学宫便是。

  那三十个国子监学子,自然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握拳跳脚。

  女皇陛下与那学宫中寺人,一通安排吩咐,便暂且告别了同学,往勤政殿边上的小书房去。

  ∝∝∝

  摄政王因遇刺受伤,在家中休息了三日,借机看了看朝中诸位,对他的爱恨情仇。

  今日第四日,便又入了内朝坐镇。

  那堆积的政务,自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处理完的。

  果然,皇甫璎一路小跑至小书房,见她皇叔还稳坐在案前,文书一摞一摞的,不像是能立马收工的迹象。

  她扶着殿门,松了口气。再一口口地,平着喘息。

  “又是跑着来的?”

  “……”皇甫璎知道又要挨训了,赶紧深吸了一口气平喘,抢着说来,“天子气度,当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她都听得可以脱口而出了,说完,又不好意思地吞吐了一句,“我……朕这不是想见皇叔,又怕皇叔出宫回府了,赶不上嘛……”

  半真半假。

  “见本王何事?”里面那人也很快就去伪存真。

  皇甫璎便抬脚进殿,直直往他书案侧边的地席上去踞。

  “坐好!”摄政王眼皮都不抬一下,却不忘及时纠正她的天子仪态。

  少女赶紧端正地跽坐了,满脸期待地问到:

  “皇叔,朕那《平边策》,写得如何?”

  “不错。”有些轻描淡述。

  “……真的?”少女却眉眼放光,难以置信。这可是难得的嘉奖,她向来都是挨骂居多,早就以不可雕的朽木自居。

  “喝口茶?”摄政王抬手指了指案上刚沏好的茶汤。紫砂茶壶煮汤,白瓷茶杯盛出,茶色透亮,提神飘香。勤政殿的寺人每日都要为摄政王爷,煮一壶酉时茶。

  少女掂袖伸手,端过案上一杯茶,仰头一饮而尽,看来也是渴坏了。

  也不管那杯子,是谁喝过的,那茶,是给谁晾的。

  就冲那简单的一句肯定,她心里有些飞扬。

  “朕还是想,有生之年,去那北边看一看的……”

  “陛下想去,等本王空了,陪陛下去走一遭便是。”

  “那皇叔,什么时候空?”

  “再说吧,眼下不行……”

  两人又是一番闲话,有的没的。

  多是女皇陛下找话说,问些不知天高地厚,胡天海地的。那手中忙碌的摄政王,倒也不赶她,不烦她,还能时不时地应她两声。

  说不出的融洽静好。

  磨蹭至酉时三刻,晚膳准时送到。

  寺人在殿门外请询,是否摆桌用膳。

  摄政王有些惊诧,抬眸来问她。

  皇甫璎腆着笑,讨好地解释:“是朕让膳房准备的,皇叔去南边几月,回来又一头扎进国事,甚是辛劳,朕就是想,陪皇叔好好地吃顿饭,可以吗?”

  少女皇帝一声“可以吗”,求得卑微而美好,委屈而明媚,大有驱散阴霾,消融冰雪之功力。

  摄政王嘴角一抹浅笑,搁了笔。

  寺人快速进殿,摆桌盛食,银针试毒,又服侍着热巾子敷面,香汤水净手。

  一张食案小桌,杯盘盏碟,荤素鲜香,琳琅满目,两人对坐同食。

  女皇陛下殷勤侍候,亲手盛出一碗饭前汤,递与她皇叔:

  “老鸡松茸炖的东海鲍……”

  摄政王无疑,接过饮下。

  皇甫璎看着他手执汤碗,一勺一勺用调羹舀了,渐渐喝下,便强压住自己的眼皮跳,那鸡茸鲍鱼汤,是吕太妃亲手炖的,天知道她下了些什么料!

  她不爱吃荤腥肉食,那满桌的菜肴,她也就信手拈了几筷子清淡的,再吃了几块甜食,就搁筷了。

  接下来,就托了腮帮子在手,看她皇叔吃。

  少不得又被训一通,她这糟糕的饮食习惯。

  皇甫璎心不在蔫地笑应着,心头只管浮想联翩,想着她那天才纵横的皇祖父亲自教出来的人,也真是养眼,就连吃东西,也吃得这般温润优雅。可卓云说,在军中时,摄政王有时候也会是个操爹骂娘的火炮仗性子。就不知这当中的反差,是如何调和到一个人身上的,好想看……

  心头一片柔软歪思,又觉得她跟吕太妃今夜合谋那伎俩,有些……下.流了。

  于是,用了膳,又说了会儿闲话,挨到戌时,估摸着吕太妃快要来时,女皇陛下便赶紧溜了。

  说是约了国子监诸生,夜登边上西南角那栖凤楼,看万家灯火,其实,出了小书房,她便让人去学宫传话,说她有些不舒服,先回寝宫歇下了,让寺人带着那些学子,随意登楼游玩去。

  然后,还真回了朱华殿,自家寝阁里窝着,自怨自艾去。

  她心头有些乱。

  计未行,人先怂了。

  本想带着那些登楼的国子监学子,顺路经过勤政殿小书房,抓一个秽乱宫闱的现场,可是现在看来,她做不到!

  不仅做不到,此时,连想着都怕了。

  她有些怕,怕她那重欲的皇叔见了妖媚的吕太妃把持不住,又有些怕,那些登楼的学子们,途经小书房时,耳聪目明,东张西望,看见些什么不该看的,听见些什么不该听的……

  就那么坐立不安地,在寝殿里,没头苍蝇似的,乱飞乱撞了约莫一炷香.功夫。

  终于,鼓起勇气,抬脚出殿,还是决定亲自返回勤政殿去看看。

  她走得急,一个低头迈槛,才是一个抬头看路,几步冲出去,尚未走出廊下,便猛地撞见了那天神。

  迷蒙夜色中,廊下灯影里,摄政王一身的邪火,一脸的黑气,还有满脖子的红潮,将将堵在她跟前,挡了她的去路。

  也好,都找上门来了,就不用她再去勤政殿瞎操闲心了。

  索性撤脚往后退。

  少女一步步后退,那男子便一步步相逼着,将她往殿里撵。

  廊下侧边一排宫女内侍,看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又大气不敢出一口,半点声气也不敢吱。

  少女退至门上,反手摸了殿门柱边,倒退着过槛,进门。

  身前那天神,亦是紧跟着,一步迈脚进门。

  然后,一把掐住她的腰身,将她提抱起来,再一个旋身,“嘎吱”——,腾手关了殿门。

  随着殿门呯砰合闭,皇甫璎便感觉,自己也给贴压在门背后了。

  倒也没有死压着她,那压抑着粗息的男子,微微躬起身躯,抬手撑在她肩头两侧,给她留了些活动的空间。

  也没有开口就训她,憋一脸的怒意涌动,像是都不知该先训哪一句。

  就那满目窜红,噼里啪啦的火星子,烧灼得她,眯眼偏首,不敢去直视,身体亦有些想躲。

  “叔?……”少女便试探着,微微往下矮身,想从他抬臂的腋下溜开去。

  “别动!”

  一句闷声低息的怒吼,复又将她钉在门上,钉得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