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无忧>第6章 第六章

  35.

  夜深,风起。

  殿内灯火辉煌,舞伶伴着轻轻的击鼓声起舞。

  赵无忧呼出一口气,把红漆的菱格花窗推开了一条缝,他把玩着手里的酒杯,指尖轻轻敲打着杯壁,目光是专注的,沉闷的。

  他的眼睛掠过大臣,点过几个兄弟,最后轻飘飘的压在一个穿着天青色官袍的年轻官员身上。

  男人在喝酒,一杯接一杯,白皙的脸上出了薄汗,神情带着一丝压抑,苦闷。

  鼓声越来越急。

  男人的情绪也似乎被急躁的鼓声拨动,他从席前站起来,似乎要往偏殿的方向去。

  赵无忧不由自主的攥紧酒杯,嘴角勾起。

  但兀地,一只手抓住了想要离开的年轻官员。

  赵无忧的表情凝固,那是一个老臣,也是年轻官员的父亲,似乎是明白什么,他的目光是有些严厉的威慑,迫使年轻官员脚步迟缓的坐了下来。

  变数!

  赵无忧下意识看向坐席前列。

  人影憧憧,帷幄低垂,赵无忧只能看到雅黑的袖管,那人清俊的侧脸,那只骨节分明的手不疾不徐提起酒壶,从容的给自己斟酒。

  这世上唯二知道金秋节会发生什么事的人,已经不站在他这一边了。

  年轻官员望着皇帝的方向,目光飘飘忽忽,赵无忧身躯僵硬,迟缓的转动着酒杯,思考着对策,现下已经是亥时一刻了。

  月色皎皎,窗外湖泊微风徐来。

  水面漾起波纹,把簌簌落下的桂花吹散在了水面,与融融灯火交相辉映。

  灯花长长,光影微动。

  舞伶的红绡飞舞,老皇帝脸色酡红,眼中有了些许迷醉之意。

  一曲罢了又接一曲。

  那飞快舞动的红绡带出叶似的阴影,细长的光影兀地扫过十一皇子阴沉的眼睛。

  他忽然放下酒杯,站了起来,恭敬的走到宴席前,目光澄明儒慕,像一个孩子。

  皇帝看到了他,也看到了他的眼睛,略微随意的,挥挥手示意他近前。

  赵无忧跪坐,脊背挺直,目光清澈。

  “父皇,今日是金秋佳宴,乃万家团聚,享天伦之乐的日子,儿臣愚拙,也想让父皇高兴,但儿臣不擅文武,只能为父皇献上一曲。”

  皇帝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乐声慢慢停了,众人的目光慢慢落到跪坐席前的十一皇子身上。

  皇帝点头同意了,十一皇子快速的笑了一下,有些微腼腆的站起来,和旁人借了一个杯盏。

  杯壁与木箸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叮。

  大佬凝视着那个挺直恭敬的背影,他的眼睛里似乎涌现出了一幅画面。

  空山鸟语,秋深露重。

  他和长大的赵十一在山巅喝酒,红枫铺满地,已经有了醉意的青年靠着他的肩膀,敲着酒坛,一边敲一边低低的哼。

  大佬听的心思微动,手指梳着他的头发,问他唱什么,赵十一说:“八月金秋团圆时,如今,我也有人团圆了。”

  歌谣在大佬耳畔响起。

  一字字,一句句,扣人心弦。

  赵十一敲得很慢,唱的很认真,有心的人听的也入了神。

  想团圆,可到哪里才能团圆。

  刘妃有些怅惘,一直紧绷的情绪仿佛乍泄的水,淹没了理智,情不自禁和席间那个穿着天青色官袍的年轻男人对上视线,男人的嘴唇有些颤抖,似乎嗫嚅着她的小名。

  36.

  曲罢。

  赵无忧听皇帝说了几句不要沉溺玩乐云云,大臣们依然满脸笑意,个别兄弟们则面露鄙薄,交头窃笑。

  赵无忧退回坐席时,刘妃的位置已然空了。

  他稍稍放松了脊背,此计不成,只能再出下策了,他目光掠过帷幄,和一双深沉的眸子对上视线,后背蓦地爬满冷汗。

  37.

  已是亥时二刻。

  刘妃和年轻官员不在席间约有一刻,皇帝高居首座,却迟迟不肯动身。

  能想的都想了,能做的都做了。

  皇帝喝了雪鹿酒,抱着宠妃,听着靡靡之音,赏着天上明月。

  亥时三刻。

  离去的刘妃回到坐席。

  温柔的眼睛里有种怅然又满足的感情,复杂的目光不再与年轻官员对视。

  无事发生,妃子的母族,官员的世家,都不会被牵连,能盼到下一个金秋团圆夜。

  而赵无忧坐在那里,等到了那封来自边关的加急邸报。

  盛宴恢宏,满堂华彩。

  赵无忧望着皇帝逐渐冰冷的表情,暴怒的声音,耳边是嗡嗡的声响。

  他仿佛毙入静谧温柔的湖水,又仿佛没有,皮肤能够感受到烛火的热度,耳朵能听到皇帝的声音,眼睛迎接那带着呵斥,憎恶的目光。

  赵无忧又生出了,自己仿佛只是一只蝇虫的荒谬感。

  他本能的长跪于地,听皇帝说:“把他带下去,朕不想再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