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智脑成精,军师登基(基建)>第100章 二合一 眼镜风潮与杀虫剂……

  连子明带着城静枫给他的东西, 直接去到了工部。

  在过去的马车上,他也看了看纸上的内容,这个大信封连封口都没有封, 显然也是不用避讳的。

  他也确实很好奇, 给乌彭越的儿子的那张纸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只要陛下的小弟子一看, 就也能做出那种神奇的眼镜。

  马车摇摇晃晃的前进着, 在马车内的连子明,难得觉得自己有些晕乎乎的。

  这都是些什么?

  他好像只能看懂上面文字的部分, 用这个全是山字的大纸来确定眼睛的严重情况,这个倒是好理解。

  但是后面那一连串花里胡哨的符号又是什么?

  连子明忍不住回忆起了之前被数学支配的恐惧。

  好不容易一点点吸收,将青竹姑娘教的东西弄懂了,他还以为这就已经足够有用, 足够多了。

  没想到居然还有后续!

  看着这一大串不认识的歪歪扭扭的符号,连子明面无表情的将这些东西都塞了回去。

  还小心的整理了一下,尽量做出没有被打开过的样子。

  马车咕噜继续前行驶, 连子明在心里嘀咕, 他怎么不知道乌彭越的小儿子竟然这般有算学天赋。

  等到了工部,他一进去, 刚刚升任工部尚书的乌彭越笑着迎了上来。

  他虽说在工部多年, 但是有一部分实权从来没有接触过,若不是有户部尚书的帮忙,他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接受所有工部尚书的工作。

  乌彭越主动开口问道:“连大人今日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办, 乌某定当鼎力相助。”

  连子明道:“今日来是为一件私事,我去找陛下求了一副眼镜,陛下给了我一些东西,说让我带着这些东西去找你的小儿子乌温康。”

  “令郎小小年纪, 就能得陛下青睐,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连子明是真心的夸奖,陛下一看就是个实干派,以前那些只靠着文学功底做官的人,肯定是没有能干实事的人吃香的。

  一步步科举靠上来,最后能不能干实事也说不准,但是能得陛下真传在,在这方面有造诣的话,能干实事那是肯定的。

  乌彭越也有些惊讶,自从陛下登基之后,一直没有提起,他为了避嫌,也拘着儿子在屋里读书,没想到陛下心里还是记得康儿的。

  那他这段时间,岂不是耽误了康儿?

  乌彭越想到这段时间连子明对他的隐隐指导,苦笑将这个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连子明揉了揉头,难怪他明明比原来的工部尚书能力强很多,但是却迟迟得不到重用,甚至在之前像个隐形人一样。

  若不是能力够,别说是工部侍郎了,怕不是要被排挤到看不见的小角落,也难怪老师让他多帮忙照看着点。

  连子明感慨道:“你啊,这有什么好避嫌的,你就是性格太直,不过也没事,陛下不会怪罪于你的,你看看现在朝堂中的风气就知道了。”

  连子明举了举手上的东西:“你看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吗?你小儿子当初能拜陛下为师,肯定是有原因的,现在好好表现也不迟。”

  乌彭越心中的担忧消散了些,看着连子明手中的东西,才想起来连子明来找他的本意。

  “等下了值,我就带您回去,犬子应当就在府中。”

  乌彭越见他本来是找自己有事的,结果又来指点了他一番,想到此前的诸多帮助,他双手合十在胸前,恭敬的作了一个揖。

  “连大人的诸多帮助,乌某铭记于心,不胜感激。”

  连子明伸手将他托起,言道:“是老师叮嘱我多多关照你们的,他说陛下提拔你们上来,就是看中了你们的能力,多为陛下好好尽心吧。”

  乌彭越愣道:“丞相?”

  他对丞相所有的印象,就是朝中大臣,中流砥柱,在先帝愈发的惫懒的时候,丞相可以算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一片天。

  没想到陛下这么快连丞相都收复了,不过想想也是,这样惊华绝代的陛下,有谁能不打心底里敬仰呢?

  乌彭越郑重道:“我日后定当尽心竭力,不让丞相和连大人你们的投入的心力白费。”

  等下了值。

  连子明也将他的父亲接了过来,一行三人直接往乌彭越的府里去了。

  连子明为他的父亲求到了一副眼镜的事情,也在工部和户部慢慢传开了。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浑然天成的宝物,陛下隆恩才赐给丞相的。”

  “我倒是一直觉得这是陛下做的,你看看之前陛下拿出来的东西,哪一样不是巧夺天工。”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陛下除了青竹姑娘,居然还有一个徒弟,只不过当时只学了几个月,就被带回京城了。”

  “不会又是一个小魔王吧!”说话的人显然被数学折磨怕了,双手合十祈祷着。

  不管外面的传言怎么传,连子明一行三人的马车,如愿回到了乌彭越的府上。

  乌彭越带着两人往自己小儿子的院子去。

  三人一靠近,就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声音。

  乌温康乞求道:“娘,你就让我出去吧,师父真的很喜欢我的,我想出去找他们,要是再不去,他们肯定以为我把他们给忘了。”

  一个温和的女声也传来:“康儿,你爹不是和你说过了吗?他现在在朝中,要避嫌的,若是陛下记得你,肯定会来找你的,你且安心在家念书。”

  连子明父子两人听到院子里传来的话,都用不太赞同的目光看向乌彭越。

  乌彭越摸了摸鼻子,感觉有些尴尬。

  这种事情被同事和前辈看在眼里,确实显得他有些过于谨慎,甚至是畏畏缩缩了。

  “娘,我爹他……”

  乌彭越听到院子里继续传来声音,生怕自己儿子又说出一些更让她尴尬的话,连忙咳嗽两声。

  听到这个咳嗽声,院子里很快传来一道生气的声音:“哼!”

  然后,整个院子都安静了下来。

  云氏从院子里走了出来,看见他之后,原本面带不善,但是发现还有外人在之后,脸上又重新挂上了笑容。

  乌彭越知道她很宠爱康儿,最近也因为他拘着康儿在家这个事情对他有意见。虽然她现在脸上带着笑,但是一看就不是真心的,他可一点也不想被秋后算账。

  于是笑道:“陛下给康儿派了事情做,你也不用在为康儿的事情烦忧了,先去歇息吧。”

  云氏偷偷剐了他一眼,眼里传达出果然如此的架势,不过还是笑道:“那妾身先去忙了,夫君有事就遣人来说一声。”

  云氏离开之后,乌彭越带着两人进到院子里。

  刚刚一见到乌温康,他就转过身体用背部对着他。

  乌彭越生怕他又说出什么别的让他尴尬的话,抢先说道:“康儿,陛下有事情交代你去做,不要赌气了。”

  乌温康原本气呼呼的背影一下子转过来,脸上全是惊喜的神色,喜气洋洋道:“真的吗?快跟我说说,我就说师父肯定不会忘了我的。”

  乌彭越侧身介绍道:“这位是户部尚书连大人,还有他的父亲,若不是他们,陛下可想不起来你,还不快过来行礼。”

  乌温康本来就一直没有消散的不满,听到这话之后,面上惊喜的表情都被冲淡了一些。

  什么叫师父想不起来他?

  连子明和连父纵横官场多年,这个时候也都下意识的微微皱眉。

  连子明心中叹气,所以说之前一直被打压,才能得不到发挥,也是有原因的。

  看着小家伙规规矩矩的行礼,没有把一点心里的不满冲他们来,连子明温和笑着将他拉起来。

  “别听你爹瞎说,陛下心里肯定一直有你,倒是我们要感谢温康,若不是,我父亲也不知有没有机会,重新看清楚这个世界。”

  连父也抚摸着胡须笑着点头道:“是啊,别听你爹瞎说,哪里需要你一个小孩子避嫌。”

  乌彭越嘴巴开开合合,最终喉咙里还是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反而是乌温康被顺毛摸了之后,脸上的那一丝不满也消失了,全是灿烂的笑容。

  乌温康兴奋问道:“师父找我什么事情啊,快和我说说吧。”

  连子明将东西拿出来递过去,然后传达道:“陛下说了,如果我们的情况比较麻烦,温康你也可以找你师姐来帮忙一起。”

  乌彭越听到这话,看着面上带着温和笑容的连子明,有些不敢相信。

  早上在工部的时候,连大人给他转述陛下说的话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好像是——要是他把我教的东西给忘记了,就怎样怎样。

  不过看着自家小儿子一脸开心的笑容,还招呼人来给泡茶,端点心的,乌彭越好像感觉到了点什么,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乌温康心情大好,将信封中的内容取出来,仔细的看了一遍。

  本来信誓旦旦的,但是看见上面一连串复杂的公式,心里还是有些虚了。

  这个公式他没有学过啊。

  他继续往后看,幸好不是需要他灵活运用这个公式,只是套用就好。

  看了看每一个参数的备注,往里面带入数据,最后用方程组算出结果,这个过程他还是能行的。

  最后这个光学原理他也还记得,那个下午实在是太快乐了,又是有能放大镜像的镜子,又是自己动手,将天空中的彩虹收到手中。

  他还试过了能看到很远很远地方的望远镜,也做了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最后还引用天光,点燃了一小片纸。

  那一下午的快乐和惊喜,他想他这一辈子应该都忘不了。

  不,应该说,师父和师姐在一起的每一天,他都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乌温康看完了城静枫写给他的内容,抬头对连家父子道:“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乌温康拿起那张山字图,让两个下人举起来往后退,一直到对应的距离才停下来。

  简单的测试了一下,乌温康觉得连父的眼睛问题好像有些严重。

  好几个公式都要用到,不仅仅是近视,还有一些别的问题。

  将对应的数据一一按照纸上的方法测好,然后全部记录下来。

  然后他就开始趴在桌子上飞快的算了起来。

  连父眼睛不好,尽管曾经也是朝中大臣,不过退休之后,变得愈发的和善了,只是带着温和的笑意看着乌温康。

  乌温康经过刚刚的接触,本就喜欢连家父子,现在更是积极地想要做得最好。

  算得愈发的投入和认真了。

  连子明和乌彭越,之前经过奏折改革,都掌握了阿拉伯数字和最基本的数学。

  都站在乌温康的背后,想看看自己能不能看懂。

  乌温康仔细的将数据带入公式,算出一个个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又代入方程式中,累积出一个个方程组,最后解出未知数。

  一开始乌彭越和连子明两人都还能看懂一些。

  但是随着一个个奇怪的符号不断出现,他们就被绕迷糊了。

  数字不就是那十个吗?

  0-9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了,这个像是叉,那个像是树丫,还有像是半个葫芦的东西,到底都是什么?

  怎么就哗哗哗的算出一堆新的数了?

  乌彭越率先退出战场,别说跟上了,他觉得自己要是再看,可能就要被绕晕了。

  连子明坚持了一会儿之后,也有些顶不住了,他隐隐有些感觉,但是也不敢肯定,陛下的小徒弟算得太快了,他根本跟不上。

  这种感觉,和面对小魔王的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而且陛下还说,若是不会的话,去请教许姑娘,那这样看的话,许姑娘也肯定会这些,造诣甚至还会更高。

  陛下真的是太可怕了,不仅仅是自己厉害,每一个弟子也都这样厉害,都是怎么教的!

  感觉自己也慢慢看不懂了,连子明放轻了脚步声退后,离开了乌温康的背后。

  看向父亲投来的询问目光,连子明轻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没有看懂。

  这一下,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乌温康的身上。

  过了一会儿,乌温康终于抬起头,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还露出了几个洁白的牙齿:“算出来啦!”

  连子明内心有点急切,但是还是努力平静笑道:“算出来了,就是代表家父的眼睛也是可以重新看清楚吗?”

  乌温康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握着手中的纸说道:“我再算一遍,若是两次的结果没有差异,就说明没有算错,镜片的规格就出来了,连大人只需要找匠人按尺寸打磨就好。”

  连子明和连父听到这个话,也都笑了出来。

  连子明也对乌温康好感倍增,这样麻烦的计算过程,他也愿意再次复算一遍,是真的仔细。

  他户部官员,要是也都有这般仔细就好了。

  乌温康再次拿了一些纸张过来,将刚刚的结果和计算过程全部都放在一边,不去参考之前的答案,直接从零开始算了起来。

  院子里又重新变得安静了起来。

  乌彭越看着无比配合,还对连家父子很是热情的小儿子,想到刚刚连子明的各种表现,心里好像有点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去改了。

  等乌温康算好,确定没有问题之后,连子明诚恳道谢,然后带着他给的数据离开了。

  请了最好的手工匠人,从皇庄中取一小块玻璃回来,尽管要打磨成图纸上标注的样子不简单,但是匠人还是努力做出来了。

  连子明将两枚镜片递给连父,然后道:“父亲,你试试看。”

  连父将两枚镜片放在眼前,惊喜道:“果然清楚了很多,我也只有年少的时候,才能看得这般清楚了。”

  想起自己见过的丞相托边的架子,连父道:“我们也去金银斋,定制一个好看的架子,可不能辱没了这么神奇的东西。”

  连父原本也是朝中官员,即使离开了朝堂,也有不少相熟的人,尽管他不张扬,但是这个消息也还是传了出去。

  宰弘济给自己的徒弟支这一招,也完全没有想到陛下会派别人来做这个事情。

  那自己之前真龙的猜测,岂不是又不能成立了。

  从这个消息传出来开始,他从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到后来的相信,最后又被陛下亲自推翻,这样的循环已经前后来了好几次了。

  这次本来他都已经认定了,结果又被陛下亲自推翻。

  在脑海中回忆起这段时间所有事情,还是理不清楚头绪,反而还弄得自己有些头疼。

  晃了晃脑袋,宰弘济将这些混乱的思绪都甩出去。

  反正他早就决定追随陛下了,是不是真龙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算是真的真龙下凡想要抢这个位置,他也一定还是站在陛下这一边。

  宰弘济拖了拖自己脸上的眼镜框,金丝眼镜的后面,是无比坚定的眼神。

  同样听说了这个事情的百官,有的人选择默默努力,也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然后也可以找陛下,请求她的赏赐。

  但是也有的人觉得这条路有点难,于是来找乌彭越,想要从他这里套套近乎。

  前一刻还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要学着圆滑一点,后一刻乌彭越还是板着脸说道:“没有陛下的旨意就不行,你们也别去找他,我也不会同意让他做的。”

  虽然早就知道乌彭越的秉性,但是直接当面被拒绝,来人还是感觉脸上有些挂不住。

  讪笑道:“我就是说说,你怎么还当真了。”

  这些人转过头去,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自在,也不是他们一定要投机取巧,但是以他们的能力,想要入陛下的眼,确实太难了。

  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思,有的人准备自己尝试一下,毕竟已经有了两个现成的例子在这里,还天天都能看见。

  虽然在京城没有玻璃的生产厂,但是在之前,确实有不少流传到京城,多了可能没有,但是想要找一两块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很快就偷偷做了起来,有的还结盟相互商讨。

  不过很快这些人就发现,似乎和他们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

  人家做出来的东西,放在眼睛前面,让人感觉神清气爽,看世界都觉得清晰了,怎么他们做出来的就不是这样呢?

  不是放在眼睛前面什么用都没有,和普通玻璃没什么区别,就是根本看不清,没有对应的效果。

  有的人甚至一放到眼睛前面,就感觉整个人头晕目眩到不行,一阵恶心涌上来,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随着这一个个的失败,众人算是明白了,这东西还是有些技巧在里面的。

  就像是之前学的珠心算,若是没有前面那些知识打底子,根本就不可能学会。

  又是寻找玻璃,又是找匠人的,这样的动静自然不可能没有人知道。

  他们的失败被大家看在眼里。

  要是陛下不说出来,他们自己若是想要弄清楚其中的原理,那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你看看陛下想出来的东西,有哪一样是我们能轻松想出来的。”

  “所以就不该投机取巧的,还是好好干分内的活,要是得到了陛下的奖励,那多有面子啊。”

  随着消息慢慢的传开,发酵。

  朝中大臣都觉得眼镜已经不单单是眼镜了,看看现在两个得到眼镜的人,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六部之首的户部尚书。

  从两人最近手上的差事来看,这完全就是朝中最受陛下器重的人啊。

  而且看着丞相带着的那个金丝边文麒麟戏水眼镜,不少人都觉得喜爱无比,看着就好看,简直是处处都合他们的心意,尤其是朝中的文官。

  慢慢的,眼镜也不再只是眼睛不好的人有需求,大家都将获得眼镜视为得到陛下的重视与赞赏,也就是入了陛下的眼,以后前途定不可限量。

  城静枫发现这种风气的形成,也乐于配合他们的脑补。

  毕竟下面的人办事越努力,一心想要做的更加细致和认真,她要处理的事情就越好。

  而且下面的人办事越认真,她的计划实现得就越快。

  当发现有的人确实在办差的过程中有亮眼的地方,她就让人去乌温康哪里,领取一副眼镜。

  即使是眼睛没有问题的,也可以替家里的长辈争取,若是家里长辈也不需要,也可以领一副平光眼镜回去。

  这些眼镜片被领回去之后,大家都会去找不同的匠人,用不同的材料定制成各种花里胡哨的镜框。

  有像是丞相一样金银丝的,有金镶玉的,甚至还有人用文稿卷成细小的小长条,包裹镜片之后再固定,用特殊的手法使之坚硬。

  远远看上去,黑白边框的眼镜里,似乎还在渗出墨香,一个个文字,似乎都要从里面钻出来一样。

  城静枫在上朝时,看见下面各种不同的镜框,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想象力和设计力。

  确实每一次都让她有种惊艳的感觉,要是论科技,她原来所处的那个城志,不知比现在这里好多少倍。

  但是要论艺术,那真的是各有千秋了,即使是古代,这方面也一点都不差。

  在朝堂风气越来越好的时候,天气也慢慢的冷了下来。

  随着天气变冷,时常在人们视线中出现的蝗虫,慢慢不见了踪影,到最后一点点的销声匿迹。

  城与城之间的水泥路,也几乎遍布了小半个国土,难民们获得了粮食,城静枫也获得了方便快捷的交通。

  在原本的八百里加急措施下,配合水泥路之后,仅仅是消息传播这一项,就比原来快了四五倍。

  城静枫感觉自己对整个国家,每一片土地,每一个城池都能有更加细致和即使的把控。

  虽然还没有现代那种“一秒即达”“一眼全城”的方便和畅通,但是对比起原来的效率,现在的效率已经翻了许多倍了。

  一个个半人高的瓶子,通过水泥路,迅速被送往各地。

  大家陆续收到之后,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份红通告。

  看着上面清晰硕大又瞩目的“责任到人”四个大字,每个人都绷紧了皮。

  他们可都听说了,自陛下登基之后,京官已经被处置了不少,有不少人不仅是丢了乌纱帽,甚至还进了刑部大牢。

  那可是刑部大牢!

  只要一想到这些,立刻都高效率的执行起来。

  百姓们听说有红通告,也顾不上天气的寒冷,都纷纷出来看这上面的内容。

  不少官府都派了专人在布告栏前,专门给大家负责讲解。

  “都安静,都安静,听我说。现在蝗虫是没了,但是他们已经悄悄产了卵在我们的地里,若是我们不处理,明年卵孵化出来了,又要闹蝗灾。”

  百姓听到这个话,都纷纷着急了起来,眼瞧着生活越来越好了,明年怎么能还有蝗灾呢。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可怎么办啊,今年那蝗虫以来,别说粮食了,路边的绿色都没了,要是明年还来,陛下还有办法吗?”

  布告栏旁边负责解读的官差大声道:“都安静,都安静,大家别害怕,陛下现在研制出了一种杀虫剂,每个村子的人都要来领,还有城外的大片荒芜土地,我们都是要包干到人的。”

  “外面荒芜的土地,就直接喷洒高浓度的杀虫剂,保证杀得它一干二净,若是在村里良田,或者自家农庄,自家菜园,都洒低浓度的,趁着土还没有冻死,都勤快翻一翻,能看见的……”

  官差在上面努力讲解,卖力到嗓子都喊哑了,耐心的回答每一个人的问题。

  各村的村长,还有每一条街道的负责人,都纷纷上前来领取了由官府稀释好的杀虫剂,赶紧下去安排了。

  像是凉州这种寒冷的地方,大家就只能暂时等等,只要一有化冻的迹象,就赶快行动。

  有的不太寒冷,土都没有冻起来的地方,现在就开始处理和翻找。

  体验过这一年的灾荒,不管是被饿怕了的难民,还是眼看着粮食在丰收季被吃完的农民,亦或者是体验过粮价飞涨、难民围城的普通百姓。

  都再也不想再有一次这样的经历了。

  难得全国这样上下一心的行动,蝗虫逐渐一点点被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