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满级绿茶事业>第12章 (修)

  李桂红本能“噌”地站起身来,焦急地寻找着大宝声音的来源。

  此地基本是属于山林腹地了,鲜有人迹,树木肆意生长都有了密不透风的架势,李桂红和许棠循声而来,被挡在了一片绵延攀附沿着松树爬了数米高的荆棘丛前。

  大宝方才焦急的呼唤声就是从后面传来的。

  许棠忽然有些后怕,这深山密林有什么野兽她都没打听清楚,就盲目带着两母子进了这么深的山,万一大宝出了什么事……

  她紧张地咽了咽口水:“桂红姐,这山里……应该没什么野兽吧……”

  李桂红被这么一问,忽然也紧张起来:“没、没听说有什么厉害的野兽,就是从前有个亲戚进山遇到过野猪……”

  “然后呢?”

  李桂红说着都带了哭腔:“然后瘸了一条腿……可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这么久也没听说还有啊……”

  不等二人进一步探讨野猪存在的可能性,一旁密织的荆棘丛发出了活物窜动般的窸窣声。

  许棠和李桂红紧张地挤作一团,为了不得已的自保,许棠顺手捡了块浑圆的山石举过头顶随时准备着,而李桂红则握着方才上山准备的碗口粗的登山棍。

  二人屏息凝神全神贯注,每一寸肌肉都处在发力的边缘,只待那活物露面给它致命的一击。

  荆棘丛后传来了更为大幅度的抖动,一个黑乎乎的圆形物体在挣扎几次后,猛地探出头来!

  就是现在!

  许棠深吸一口气,腰部发力,举起石头就要砸下去!

  “啊啊啊!小棠姨是我!是大宝!”

  许棠中途撤了力,差点没闪到腰,硕大的山石歪了方向,骨碌碌滚到了李桂红的脚边。

  大宝受了不少的惊吓,刚要松一口气向他娘诉苦,转头看见李桂红悄悄藏在身后的棍子,默默闭上了嘴。

  李桂红默不作声丢了棍子,给大宝头上来了个实打实的爆栗:“你这死孩子!没事叫什么叫!把我们招过来又不出声,想吓死老娘啊!”

  大宝委屈地揉揉头:“我这不是太高兴了么?叫你你又没答应我,那我还白喊这个劲儿做什么……”

  “还嘴犟!”

  李桂红又要扬手,许棠听出了问题关键所在:“等等,大宝,你是遇上什么事了高兴?”

  大宝这才委委屈屈从那荆棘丛的洞里爬出来,献宝似的把手心摊到许棠面前:“喏,这个。”

  这趟寻找小松蕈培育适宜之地的行程,按照许棠那套湿度温度的要求来说的话,只能说是尚且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现在大宝手心里这枚格外肥硕健壮的小松蕈,则是最好的实践证明。

  小松蕈之所以叫小松蕈,是因为它与盛夏时节萌发的松蕈相比,有着更为娇小的身姿和紧实的口感,现下大宝手心里这个,个体的大小在已经是罕见,可见它生长之地的肥沃。

  许棠接过大宝手里的小松蕈,问道:“就见到这一个么,一旁还有别的么,像咱们那天看到的那种尚未完全萌发的。”

  大宝起身,李桂红帮着他拍一身的土:“怪就怪在这儿了,我都趴在地上仔仔细细找了好几遍,这刺人的家伙后面是一片矮松,下头就独独长了这么大一个菌,旁的再没了!”

  菌类的无性繁殖靠随风飘荡的孢子,也不知是哪一颗幸运的种子借力落到了这片沃土,独占营养长成了小松蕈里的巨人。

  许棠循着大宝钻出来的洞来到了荆棘丛之后,走上两步便是一个向下的小缓坡,正如大宝所说,坡上迎风舒展有一大片矮松。

  她蹲下,用手感受了一下表层泥土的湿度,掉落的松针绵密而厚,盖着其下默默腐化的落叶,正是菌类生长最好的环境。

  许棠钻出荆棘丛,道:“大宝找了个好地方!往下的矮松林不穿过这荆棘墙根本看不到!我们今晚就行动,料谁也找不到这么隐秘的地方!”

  李桂红凭着自己认路的本领,带着身后一大一小欢快地下了山,却在山脚的田埂上和王梅香狭路相逢了。

  王梅香身后跟着的小伙子,大概就是她口中的娘家弟弟了,刻薄的吊稍三角眼一看就是从同一个娘胎里带出来的。

  王梅香远远就看到挎着篮子的李桂红,故意放慢了脚步等着,等许棠一行人路过的时候,斜着眼偷瞥了一看二人敞开的篮子,里头几朵不值钱的杂菌蔫蔫地挤在一起,全没了前几日小松蕈的宝贝与神气。

  她故意捏着嗓子演出了十成十的惊讶:“哟,这不是桂红嫂子么,怎的今日没采到小松蕈啊!”说罢还故作不经意般撩开了自己篮子上的盖布,“哎你瞧我这,拇儿大小的菌装了一篮子,沉得要死呢!”

  李桂红对付王梅香向来是见招拆招,最善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这会儿听王梅香阴阳怪气惯了,不咸不淡问了大宝一句:“大宝,今日粪车可有进村了?”

  大宝一脸错愕:“没、没有吧?”

  李桂红轻飘飘瞥一眼身后的王梅香;“应是来了吧,不然怎么有人一张嘴我就闻见臭呢,总不该是嘴臭吧?”

  王梅香脑子反应还不算慢,当即炸了毛:“你说谁嘴臭呢!?”

  “谁应我说谁!”

  眼看两人又要掐起来,许棠赶紧给大宝使眼色。

  大宝当即会意,摸着头就开始嚎起来:“娘!我头疼!”

  李桂红爱子心切,疾步向前撵上脚底抹油的大宝,许棠断后,转身就挡在了王梅香的面前。

  “梅香姐运气真好,这小松蕈别看个头小,可是越小越耐存,一点不怕坏的!只可惜我没有姐姐那么好的运气,只能跟着捡些杂菌!”

  王梅香看着许棠面生,但也大概知道这是李桂红家附近新搬来的姑娘,本来自己和她也没什么矛盾,这下收了奉承,便是做出了“前辈”般的“好言相劝”:“哎呀,捡菌这种事情,得看运气,还得看人,你跟错了人,自然是难些,我也就话尽于此了,小姑娘脑子要灵点哦。”

  许棠微微阖了眼,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多谢姐姐提醒。”

  转头回了院子,李桂红母子在门前等着她,许棠抬头看了看天:“这会子天色还早,大家回去补个觉,晚上我牵着金珠,拿两个宽一点的簸箕,争取少跑几趟!”

  大概是男孩子性格里天生带些不安分因素,大宝第一个跳出来:“我也去!”

  李桂红想着反正这两天孩子都放野了,不如野个够,大宝多多少少也算半个男子汉,壮胆还是能抵点用的,便默认了。

  *

  今夜月圆,黑沉的天幕高高悬着明镜般的玉轮,同这静谧的乡野洒下薄薄一层银辉。

  子时已过,蜿蜒的山林间隐隐约约闪烁着几点微弱的火光。

  那是连夜出门的两大一小,外加一头半夜上工的金珠。

  李桂红在前持着火把开路,许棠和大宝一左一右牵着金珠在后紧紧相随,驴背上还背了两把挖地的铲子。

  山林行路白日里还好,入了夜跳跃的火光勾着周围影影绰绰的树形,总能给人带来一些莫须有的恐怖联想,更不要说金珠这般未经世事的半大驴子,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瘪了耳朵往许棠身边靠,几个来回差点连人带驴一齐翻到山沟里。

  从家到先前小松蕈成片生长的地方,着实是费了不少功夫,许棠把金珠拴在一旁的松树上,打着火把观察了一下情况。

  小松蕈产出地周围散布着凌乱的脚印,原本松软厚实的松针落叶被踩了个严严实实,还有不少泥土被翻转的痕迹,只有几寸侥幸逃过践踏的土壤还坚强地孕育着零星几颗瘦弱的小松蕈。

  许棠叫来大宝,帮着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固定好火把,又添了些火油,在骤然明亮的火光下盘算着要整块搬运的表层土。

  金珠今日专门驮了运货的扁竹篓,肚大口浅,一边足有一人怀抱那么大,许棠比划了尺寸,以枯枝为笔,根据眼前仅存的小松蕈生长状况,划定了四块要搬运的区域。

  “来吧,就这四块,一寸深,从外围挖开下铲子的地方,尽量不要铲破了。”

  李桂红和大宝都上前来,现将选定区域的外围土清走,只留这一小块凸起的平地,然后从底部下铲,横向缓缓推力用劲,将铁铲送到深处,复又改变方向,重复方才的动作,直到选定的土块和地层分离。

  下一步便是搬运,李桂红提前用棉线织了一张粗兜网,细长的木棍作针,引着织网从泥块底下穿过,稳稳将其兜住。兜网四角留了线,打上结穿过棍子,就能连网带土一齐放进金珠背上的编竹篓里。

  划地四块,如法炮制,将这带有小松蕈菌丝的表层泥土剥离出来。金珠驮两块,李桂红运一稍小的块,许棠和大宝力气合力抬一块大的。

  在出发之前,许棠将动过的土细细锄开铺平,又撒上了一层厚厚的松针,制造了一副与动工前一致无二的假象。

  深夜紧接着黎明,朗月有隐落之势,李桂红望了望天色,不由加快了脚步。

  来时几人两手空空行路尚且艰难,这下沉重的泥胚在手,还要去往更深更密的山林,连金珠这般以耐力著称的家畜也喷着沉重的鼻息。

  好在此处离前日选定的矮松林已经不远了,许棠腾出一只手来拍了拍金珠的背,想要给它一些鼓励,却发现它忽然莫名的烦躁起来,盯着黑漆漆的林子,一下又一下不耐烦地刨着前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