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第31章 势利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日,王云山就和妻子从H城回到家。他们在家没有歇几天,离他们家五百米左右的砖厂就开始招工了,也不枉他们提赶前回了家。

砖厂招工热火朝天的展开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很多人愿意去做小工,但是搬运运输的工作,在整个村子里,很少有人能够胜任,按理说年轻人胆子大,开车上手学会就挺简单的。

又顾忌着砖厂刚来开始只有这么几个柴油车,他们不敢上去尝试。老板只能从其他地方找了人,开了不少工资,包吃包住,让很多人艳羡不已。

王云山这一辆柴油车也被热情的村民们主动推给老板,老板让他尽快投入队伍,所以,这件事本身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不可多得的机遇。

李芳舒做砖厂里的小工,哪里有工作就去哪里。

王云山则是两样活都干,常常要出门,工资也比同村的高了一倍,大家对此羡慕不来,就像人老板说的:要是谁家有他那个车,老板也会给他们既能当小工又能做运砖的活。

自打他们夫妻俩开始进厂之后,王喜才的笑脸一直没有下去过,村里人见到他多是夸他有个能干的儿子和儿媳,以后的日子不会差。只有王云兰这个当女儿的,敢泼他冷水:“把日子交给年轻人过,钱花的快,攒不住钱,你多在旁边看着些,要不然,到了最后,后悔都晚了。”

在王喜才看来,这件事与大女儿的话没有多大的关系,她听完这些话,一双眼睛上仍然装满了喜悦,他不计较大女儿怎么说,日子越过越好才是正道理。

“你不要管了。”王喜才笑着说,“他们自有打算里。”

李芳舒默默叹气。

“你也去那砖厂里试试,听说一天的工资有好几块钱呢。”王喜才现在很满意,要是能有机会劝大女儿跟着去,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才是最美的。

“这……”王云兰有些犹豫。“年轻人能干动,我都四十好几了,人家还要我吗?”

“怕什么?这活是干得越多钱越多,多出力多挣,你我还不知道。”王喜才想了想,“你要是不放心孩子,可以让他们来我这吃中午这一顿,省得你跑来跑去。”

王云兰:“哪能让您操心,我会安排好的,孩子都大了,很听话。”

“那你是要去了?”王喜才问。

“我明天去问问。”

如此,很快的,王云兰也跟着李芳舒一起去砖厂做些小活,从土窑里把砖搬出来,放在前面的空地上晾干,再把它们装运上车 这就是她们主要要做的事,虽然辛苦些,但好在是一个月一结工钱,大家可以拿这些钱买些东西应应急,也能在一年到头给自己家攒些过年用的家底。

李芳舒常驻在家,每天去砖厂干活之外,还给一家人做中午这顿饭,王云安养着一群羊,王喜才时不时要出门去地里看看玉米熟了没有,帮王云安放羊,剩下的时间就是拿着小板凳去大队前的空地上和其他老头一起晒太阳聊天。

王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就连王云明,在砖厂开办之后,他也和妻子去了砖厂做工,没有再紧紧盯着王云山家,谁让那里工资开得高,有那个拌嘴的时间还不如多搬几次砖,多挣几角钱。

有时候他们忙的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做,他们家三个小孩中午放学回家,多是在王云山家吃的。

对此,王云安在饭桌上总是显得蔫了吧唧的,刻意鼓起腮帮子,做出不高兴的模样。

他不喜欢二弟和他老婆,连带着也不想要和几个侄女一起吃饭。

每次,王喜才总是面色淡淡的看着张凤把孩子交给李芳舒,对于三个孙女在他这吃饭,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不见在二儿子跟前,一毫一厘都要争个高下的劲。

王云山和妻子,暗暗佩服二嫂的厚脸皮的同时,面对着三双湿漉漉的大眼睛,也只得想法子尽力把饭菜做的丰盛一点,让孩子们补补身体。

就这样,一九八一年的尾巴很快就过去了。

除夕刚过,李芳舒就在镇医院检查出身孕。

王云山和妻子还没有多少高兴的苗头,得到消息的王老爹乐呵呵的对李芳舒宣布:“你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我老王家生个胖乎乎的大孙子,中午这顿饭我来做,砖厂的事今年也停一停。”

王云山皱眉:“爸,谁说我们一定得要个儿子了?是男是女都一样。” 同时,他脑海里想起了他爸以往的作风,不满的继续:“况且,工作的事,我媳妇还没发表意见呢,你这是在搞□□。”

他知道,不管是谁,事业才是一个人的主心骨,要是让他只留在家七八个月,他没病都得憋出病来。

提起上面的话,王云山脑海里回荡的是孙女说他的那一句:又不是家里有皇位要继承。

王喜才可听不得这话,王云明已经生了三个孙女,他现在日思夜想的就是个大孙子,怎么能不着急?

李芳舒笑着说:“爸,现在还看不出性别呢。我和云山一样,觉得是男是女都一样。”

家里主要收入她也占一部分,说话底气足,就像报纸上说的,男女同工同酬,她在外地见多了工厂里男工和女工一样的待遇,再加上自己的私心,心里也更加希望是个女孩。

“你们说的是什么话?”王喜才说,“自古以来,男婚女嫁,只有男孩才是王家的人,怎么能一样?”

王云山不会罢休:“爸,时代不一样了,你的想法也得变一变。”

王云山实在不能接受以前的“传统”,女孩从不出门,多数在家绣花做鞋,最后一只婚书,一台花轿,盲婚哑嫁的过完一生。

王喜才轻嗤一声:“没有儿子,你知道别人怎么看你?只要想生,总会有的。”

“这事啊,说不准。”王云山耸肩,“保不准我就没有那个养儿子的命。”

“呸呸呸,你说什么呢?”王喜才站起身,瞧一眼李芳舒,又缓缓坐下,说:“罢了罢了,这是第一胎,生男生女都好,但是,我今天把话放这里了,那人生七个八个的,为了啥?就是要有个传承香火的。”

李芳舒心里一突,摸了摸肚子。王云山心里不以为然,直接打碎他爸的幻想:“现在政策变了,计划生育管的紧,谁要是顶风作案,罚款坐牢呢。谁规定女孩子不能传承香火了,再说了,谁知道自己的太爷爷往上叫啥名字,爸,你不要想太多了。”

上辈子,他爸想太多,想养孙子都成了执念了。王云山不乐意陪着老爷子满足这点愿望,他爸这方面抓的紧看的严,要是有一点点松口的语气,这家以后别想有个好日子。这里,有太多太多的女孩刚出生就被送走,交给了养父母,一辈子下落不明。

他一点也不怀疑,他爸到时候做不出这种事。

这辈子他一定会好好守护住他的三个女儿,让她们无忧无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

不会再有人阻碍她们学习的道路,阻碍她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他要作为一个更加合格的父亲而存在。这个家,不是孩子们努力挣脱的牢笼,更应该是随时欢迎她们回来的港湾。

这年一年比一年过得好,十几年前成为一代人阴霾的饥荒也消失了,庄稼收成够他们吃上饭,砖厂上班更让他们多了一份自信。

不只有一家在心里盘算,要是全家一起干上三年,把钱攒下来,都够他们修房子了。

这可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好事。如今指日可待,要不是冬天地冻,砖厂不做工,大家恨不得一年四季都泡在这里。

至于庄稼,一边做厂里的活一边再收回去,效率快了不少。大家都不想轻易失去这份刚刚上手的工作,也不想忽略了庄稼。

于是,王家的门槛那两年差点被踏破,总有人拿着半篮子鸡蛋,或者是一袋萝卜来他们家借车回去收庄稼。

王老爹总是来往不拒的应承下来,告诉他们,等王云山回来就让他过去帮忙。

而王云山基本上一周出去两回,到隔壁省市去,把红砖给别人送过去,中间正好能回家歇一天,他就连跑几家,协调好时间,把庄稼给从地里拉回去。

要知道,光靠木板车,全家老人小孩齐出动,也要至少两三天的时间,王云山一趟车就能带回来,可省了不少力气。

因为这,村子里的人对于他的偏见在慢慢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遇见他开着一辆车运送砖的时候打招呼。

“云山,去送砖啊?”有人坐在村口问。

王云山这时总是笑着应:“嗯,叔,你先忙。”

话说回来,他们这次回家,对他们最不友好的是一对夫妻。在他们刚回家的时候,李家大舅哥就找上门来,那会子,恰好只有王云山和妻子在家。

李芳舒估摸着哥嫂掐准了日子过来,就明白他们肯定过来求人办事的。

两人没进来之前,她就对着丈夫使眼色,让其别轻易出声,先听听他怎么说,果然不出她所料,大哥一进门寒暄两句,就说:“云山这次回来,以后要是有什么跑远门的差事,可就多考虑考虑杨老六。”

王云山迷惑:“那个杨老六?”他真有点懵,出门的日子多了,连家里的八卦什么的都成了最后一个知道的,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李大哥面上的笑一僵,下意识看了妻子一眼。

李芳舒瞅见亲哥这一动作,再加上这事他们早已许给旁人了,面上带着难色说:“云山出门的差事,许给我们舅舅家的小表弟胡良了,他明天就过来。”

李家大哥是个面色白净的人,收拾的也很干净,不像个庄稼人,倒像个城里人,从此傲到大,被惯着向着惯了,一听这明显的拒绝,不用媳妇拉他,一张脸已经黑了一半。

王云山直到听完妻子的话,才从记忆里扒拉出那个面色阴郁的少年,这杨老六可是个不亚于他的角色,甚至比他还不靠谱,在整个村子里,出了名的从小坏到大。

而且,他要是没记错的话,王云山抬眼瞧一眼眉毛修的有些刻薄的李大嫂,杨老六好像就是李芳舒嫂子家的娘家兄弟,难怪她要奔忙这一趟了。

面色红润,一张脸上甚至有了双下巴的李大嫂,神情带着惋惜的说:“我们原想着,云山一个人出去太孤单,你哥既得帮我们干活,又得照顾两个老的,实在腾不出手来帮你们,这才想着给你们送人手来了。这事说来说去,倒是怪我们考虑不周了。”

“大嫂,话不能这么说,你要是早说一天半晌的——”李芳舒可不会任由嫂子把自己撇干净,衬的他们忘恩不记好。

光是这话,她就不爱听。

王云山神情微动,李芳舒已经开始输出的嘴一顿,又顾着自家大哥在旁,不好直说拼命给他使眼色,让他别答应。

“大嫂费心了,只是这事,是胡昌表哥交代的,我们之前说好了的。”王云山拖了拖话音,谁知,这坐姿像是到了自家的大舅哥不耐烦的挥挥手:“知道胡昌对你们有恩。”

他眼皮撩起,拿起了谱子,仿佛他屈尊降贵的过来,其他人就要努力配合才是。

“你既然叫我一句哥,咱们就敞开谈,你只说,这忙,帮不帮?”

高傲的李大哥可是有三个姐夫,两个妹夫的,往往他开口,哪怕是比他大十岁的大姐夫也会尊重他的意见,给他将事办得妥妥帖帖的。

在他看来,这事就像妻子所说,是他们和王云山互惠互利的事情,用不着扯上旁人。

“大哥,这忙我帮不了,你另请高明吧。”油盐不进的王云山板着脸,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的说:“求人办事也得有个态度啊,你这双手空空的过来,我还以为是来找茬的。”

李芳舒笑笑:“大哥,我给你们做面吃?”

李大嫂一听:“这话说的,把我们当外人里,这事我们已经给杨家人说了,小五,你劝劝云山,总不好,让你哥在其他人面前没脸啊。”

至于李大哥,他面容紧绷的坐在原地,目光幽幽的落在王云山身上。

房间里沉默了一分钟,谁也没有搭话。

还是李家大哥先弄出动静的,只见原本坐的大刀阔斧的他猝然起身,对妻子说:“走,这王家的大门我们高攀不起。”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一更,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