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来的孩子?”李定在旁边看了忙吩咐人去找孩子的父母,“快去寻孩子爹娘来。”

  “王...王妃...”小女孩笑得似糖般甜,牙还未长齐,吐词尚不清晰,只囫囵念着,“王...妃...”

  咿呀学语的小孩最是可爱,沈灵语忍不住逗她:“你叫什么名字?”

  “阿...真,阿真...”

  “阿真几岁啦?”

  “一、一百岁!”

  “噗...你一百岁啦...”

  ...

  “属下这还有公务要请教何公,这边请...”见一大一小两人聊天聊得开心,何公和李定也不插话进来,移步到一边说话去了。

  “阿真——!”

  不远处一个妇人焦急地跟在两个士兵后面,一眼看到沈灵语面前的女儿,猛地呼唤着跑过来,手上刚领的粮食都没拿稳,洒在地上也顾不得捡,一把抱住小女孩,泣道:“你个小丫头,怎地一转眼就不见了人影!让娘好找!”

  她跑得急,又念子心切,手脚便大力了些,沈灵语被她一搡,险些被推坐到地上。

  月儿眼急手快将人扶起来,对着那妇人厉声呵斥:“不长眼的东西!走路也不看着点,我家夫人岂是你能冲撞了的?”

  “无妨。”沈灵语拉住月儿,“我没事。”

  那妇人检查了遍自家孩子无甚大碍,才反应过来自己撞到人,抱着孩子忙给沈灵语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是我不好,我家阿真不见半天心中着急才...”

  “王妃您没事吧?”李定在一边看到沈灵语被撞倒,忙放下手里的公文过来关心,又对着那妇人轻训,“你怎么总是冒冒失失的,王妃面前也敢这般无礼!”

  那妇人一听,突然激动地跪下,眼中竟泛出了泪花:“原来是王妃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沈灵语被她突然的变脸惊得后退一步,脸上换出笑容:“无需多礼,快起来罢。”

  “民女给王妃磕头了!”那妇人说着便将额头磕在地上,青石板发出轻轻地‘哒’声,“今年大旱,民女一家从西郡流浪到东郡,路上孩子的爹也没了,只剩了我们母女两人,本以为就饿死在路边,幸得有王妃庇护,每日布粥施饭,现在又将我们安置在这么好的房子里,民女感激不尽!”

  她情绪激动,说一句便在地上磕个响头,旁人拉也拉不住。

  动静颇大,不远处正排队领着物资的灾民听了她这番说辞也明白过来,纷纷往这边跑来跪了一地。

  沈灵语被这阵势吓得不禁往墙边后退两步,随行的侍卫也及时护在面前。

  “多谢王妃!”

  “王妃大恩大德!”

  “多谢王妃!”

  “感激不尽!”

  ...

  头回见这么多人跪在自己面前磕头,沈灵语一时惊得没说出话来,她转头看了看月儿,月儿按了按她的手朝她笑:“夫人爱民如子,救百姓与水火中,理当受人尊拜。”

  但沈灵语颇不习惯这么多人对她又哭又跪的,害怕自己折寿,用眼神示意何公解决。

  何公却道:“王妃无需这般谦虚,他们既是你的子民,本就该跪你,如今又得了王府庇护,更是理当感恩戴德。”

  沈灵语扶额。

  封建社会害死人!

  但何公的话她也明白过来,这些人跪的是她又不只是她,更多的是歧郡王,以及王府的恩德,一番心里安慰后才往前走两步,她一动作,底下跪着的人便住了声齐齐看过来。

  “咳——”沈灵语咳了声,抬手道:“本宫身为王妃,自然要为歧郡百姓着想。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水平,解决困难和负担是本宫的本分,也是王爷和我的责任。”

  她想了想以前在电视里看过的新闻稿,补充道:“同时,也要请各位与我一起,共同为了美好的生活努力,从根本上摆脱现在的困境,提高生活水平,共同构建小康社会,只要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歧郡就有力量!”

  月儿:“......”

  何公:“......”

  李定:“......”

  跪着的百姓:“......”

  “额...”何公最先反应过来,“王妃的意思是,大家放心,无需过多忧虑,王爷和王妃体恤百姓,感同身受,定不会弃你们不管。”

  “谢王爷王妃大恩!”

  “谢王爷王妃大恩!”

  “谢王爷王妃大恩!”

  ...

  沈灵语看着一众百姓又整整齐齐跪拜起来,勉强扯了下嘴角。

  呵呵,明明都是我的功劳,关赵景行什么事?

  “天快亮了,夫人回去罢?”月儿在旁边提醒沈灵语,“这会子已有许多商贩开起来了,到时街上人多,我们一行人多,只怕又要耽搁许久。”

  沈灵语也不曾想难得在大众面前露一回身份就是这种局面,只好应了:“那便回程吧。”

  “是。”月光搀着她上马车,“那青荞汤想来也熬好了,回去正好赶上时候。”

  “...”沈灵语在身后传来的一片整齐恭送声中差点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