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月光吻上华尔兹>第27章 信笺

  周日下午, 洛新古在离开海都前往巴黎之前,为苏琪约见了海音的老师。

  在饭店包厢里,洛新古见到了苏琪,十七岁的短发姑娘跟在苏梦身后, 怀里抱着一扇琵琶, 安安静静地不怎么说话。

  人到齐, 洛新古开始引荐。“这位是徐老师, 是我在海音很好的朋友,也是我的前辈。”

  徐华笑道:“说前辈真是不敢当。”

  苏梦和徐华握了手, 然后苏琪站起身鞠了个九十度的躬。

  “这就是你推荐给我的学生?”徐华问洛新古。

  “嗯。”洛新古扭头看向苏琪,和颜悦色地问:“有准备曲目吗?”

  苏琪点点头。

  “给徐老师弹一首吧。”洛新古说。

  苏琪于是抱着琵琶坐到包厢边角的椅子上,开始试音拧弦。

  洛新古观察了苏琪一会儿, 暗自思衬着——苏琪身上没有半点和前世相像的痕迹,大概跟林语一样, 是个没有记忆的。

  苏琪闭眸, 缓缓抬手。

  “铮——”

  手腕落下如迅雷, 清晰有力的一个滑弦。

  洛新古和徐华几乎是同时抬头看了过去。

  《十面埋伏》!

  这是首难度不低的琵琶曲,对技巧和情感的要求很高,甚至在描绘战争杀伐场景的感情倾诉上,比技巧要求更甚。

  拨弦精准无误, 摇指干净利落,速度跟上的同时, 音色清脆通透。

  随着乐曲的一点点推进, 肃杀的气势越来越强地被注入到她的指尖,仿佛她怀中抱着的不是一扇琵琶,而是一柄利刃,锋芒出鞘, 随时都能插进敌人的心脏。

  就在洛新古听得直蹙眉的时候,苏琪手腕一转,曲风突变。后半段的演奏直接弱了下来,换成了一种“倾诉式”的演奏风格,这样结束了一整首曲子的演绎。

  “啪啪啪。”

  徐华站起来鼓掌:“后生可畏啊!”

  洛新古也站了起来,示意苏琪坐回到餐桌旁:“弹地很好。”

  “谢谢两位老师。”苏琪有礼貌地行礼,然后一言不发地坐回到苏梦旁边,脸上没有因为他们的表扬露出多么开心的表情。

  “很有天赋啊,乐器学到后面其实比的就是‘理解’两个字,你对曲子感情的把握很精准。洛老师,这个学生我收了。”徐华笑呵呵地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未来能不能留在海音,看你自己努力。”

  苏琪终于露出笑容。“谢谢徐老师。”

  说完,她将目光移向洛新古,停顿片刻,缓声说:“谢谢洛老师。”

  “不用谢我,是金子总会发光,今后继续努力。”洛新古微笑着。

  一直到整顿饭吃完,苏琪都没有表露出要和洛新古进一步交谈的意思。

  洛新古终于确认,苏琪完全没有继承上一世的记忆。以苏琪的性格,如果认出了他,势必是要跟他主动攀谈的,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冷漠地如同一位陌生人。

  聚餐结束,苏梦要回研究所取东西,正好洛新古也要接在研究所加班的林语回家,所以他就顺路送苏梦她们去海研所。

  洛新古一路上跟苏梦聊天,苏琪几乎是一句话都没插,只在苏梦偶然提及她的时候附和两句。

  到了研究所,洛新古去地库停车。

  苏梦和苏琪站在门口等。苏梦有些好奇地看着堂妹,问:“你不是挺崇拜洛新古,一直很期待见面的么,怎么见到了都不说话?你平时也不是不爱理人的啊。”

  “见到就行了,没有必要说那么多。”苏琪淡淡说。

  “要不是我早就认识你,我都要以为你平时是个特别内向,沉默寡言的小姑娘了。”苏梦笑了笑。

  片刻后,洛新古从地库走上来。苏梦带着他跟苏琪进了研究所的门,然后再次表达了感谢,去了不同的楼层。

  洛新古给林语打电话,林语没有接。

  他想着林语大概是在忙,于是直接在林语实验室所在的二楼停下。

  “小古。”身后突然有人喊他。

  洛新古回过头,只见江淮左教授笑呵呵地站在身后,正朝他招手。

  洛新古走过去:“江叔。”

  “来来来,到我办公室坐一会儿。”江淮左招呼着,把洛新古往二楼里面的办公室带。

  洛新古余光扫了一眼林语的实验室——没开门。

  “过来呀。”江淮左又招呼了一句。

  洛新古没再停留,跟在江淮左身后朝着办公室去了。

  江淮左的办公室是独间,地方不大但是摆满了书柜,有一张两人宽的沙发。

  “地方简陋,你将就着坐。”江教授给洛新古泡了杯茶放到沙发旁边的小矮桌上。

  洛新古站起来致谢:“您忙吧江叔,不用这么客气。”

  江淮左拉了个椅子在洛新古对面坐下:“哪里,之前我给阿语找房子,麻烦了你好一阵子。幸好你跟我说有空房子,阿语住进去现在身体好多了,也不怎么咳嗽。嗨,你说说我们这个研究所,宿舍条件真的不行!”

  提及林语,洛新古露出不经意的笑容:“林博士人很好,确实就是身体有些弱。”

  江淮左喝口茶:“嗯嗯,他身体恢复地挺好,回头我让他从你那边搬出来,不能总是添麻烦。”

  洛新古目光一顿。

  “江叔,一点也不麻烦。”他说,“马上就要到冬天了,海都这边会更潮湿,林博士还是住在我那里……”

  “小古。”江淮左收了笑容,缓缓摩挲着手中茶杯,抬眸看着洛新古,“你知道的,我和你爸是老朋友,这么多年没断过联系,我们之间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洛新古亦是收起笑脸。

  “阿语是我学生,是我带过的年纪最小也是最有前途的博士生,他还不到十九岁,正是最黄金的时候。我带他来海研所,就是为了能让他在基层锻炼两年,你应该看得出来,以他做科研的钻研劲头还有敏锐度,他不可能仅仅留在海研所这个小圈子里。”

  江淮左缓了片刻,继续说:“我之前已经把阿语的情况报给上级了,再过一点时间他们会安排阿语去欧洲交流学习,然后入职国家院。那才是他能真正发光发热的地方。”

  洛新古沉默着不发一言。

  “小古,你很有名气,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而阿语他将来要去的地方,说得难听点,确实不可能接受你们这样的关系。你父亲担心你,我也担心我的学生。我们的出发点都一样。”江淮左放慢语速,“你们都还年轻,不知道人言可畏。有时候人们的偏见是能杀人的。”

  洛新古思忖片刻,开口:“江叔,您跟阿语谈过了么?”

  “我还什么都没跟林语说。”江淮左皱着眉,“之前他跟我请假去日本也是因为你,我特别担心他会头脑不清醒直接拒绝进修的机会,这才先来做你的工作。”

  洛新古神色平静:“您放心跟他谈吧,他会去的。”

  江淮左松了口气:“你能想通就好办多了,我再去劝劝阿语……”

  “不是,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洛新古抬眸,“我从没说要跟林语分手,我之所以确定他会去,是因为我明白他不会为了任何人停下脚步。但我同时也敢保证,他不会因为这件事就放弃我。”

  他看着江淮左:“您也可以去和林语聊,我相信他的选择会跟我说的一模一样。”

  ……

  洛新古坐在海研所楼下的车库里,等到快晚上七点。

  他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打着节拍,远远看见林语斜背着一个电脑包从电梯的方向跑过来。

  林语跑得直喘气:“对不起,我以为六点能走的,结果江老师找我谈话,一直说到现在。”

  洛新古说:“不用那么着急跑过来,快上车歇歇。”

  林语坐上副驾驶,系好安全带,把电脑包放到腿上抱着。

  “最近项目进度怎么样?”洛新古看似不经意地问。

  “有点停滞,到瓶颈期了。”林语表情落寞,“老师的意思是我可以先缓一缓,再去学一些新东西,拓展一下思路。”

  “哦,是个好方法。”

  “所以他安排了几个欧洲的学校让我去进修,我答应了,算上办理材料和提交手续的时间,差不多下个月中旬能过去。”林语说。

  “欧洲有几所院校还是挺不错的,跟一些科研机构也有合作,很适合你。”洛新古做着分析,“那你们确实聊得挺久,还说什么别的了吗?”

  林语停顿许久。

  “没有,就这件事。”他回答。

  “嗯,正好该去吃饭了,我们去吃点好吃的,你挑地方吧阿语。”洛新古说。

  林语思考片刻,偏着身子看向洛新古:“我想吃小熊饼干。”

  洛新古挑挑眉。

  “就是你上次用烤箱烤的饼干,我一直没好意思说,真的比外面我买的都好吃多了。”林语搓着手重新坐正身子,“你教教我,以后我学会了也可以给你做。”

  洛新古听着这个“以后”,是怎么听怎么顺耳,当即把车拐了个弯调头。

  “好,我们回家。”他说。

  到家后,他们从准备原材料到最后饼干端上桌,花了大概两个小时的时间。

  林语拿了块儿饼干放进嘴里,眼神一亮,赞叹道:“确实好吃。”

  “那就多吃点。”洛新古脱下厚手套做到林语旁边,“等我下次再回来,就是一周后了,而且还是去北城。”

  正说着,布偶猫小白“啪嗒嗒”地跑过来跃上餐桌,朝他们“喵”了一声。

  林语朝小白招招手,小白迈着轻巧的步子跃过去,乖巧地卧在林语手底下,蹭着林语胳膊。

  洛新古很无奈:“自从它来这边,就一直黏着你,把我当空气。”

  “你下次多喂它几次饭,它就愿意亲近你了。”林语揉了揉小白的脑袋,忽地像是想起什么,“对了洛哥,你这次去巴黎交流,应该会碰到音乐界的很多熟人吧。”

  “嗯。”洛新古点头。

  “祁木也会去吗?”林语问。

  “大概率会吧,毕竟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我没主动问他。”洛新古拿起一块儿饼干递到林语嘴边,“你又胡思乱想什么呢?”

  “因为很好奇,毕竟总是跟你一起被提到,尤其是新闻里。”林语咬一口饼干,“唔,这个有点糊了。”

  洛新古把剩下的半块放嘴里咀嚼:“还好,味道挺淡的。”

  林语看着洛新古:“洛哥,等你忙完这一阵,你再来我实验室,当我的志愿者怎么样?”

  洛新古点头:“当然没问题。上次应了你,结果住院了没去成,下次肯定不会爽约的。”

  林语笑着拿了块儿饼干,在空中晃了晃:“一言为定。”

  ……

  在巴黎举办的交流会将在周三举行。

  周二的夜晚,林语坐在房屋的小小后花园里,迎来了他在海都的第一次落雪。

  初冬的雪,来的有些早。

  他泡了杯热茶,围了毛毯,坐在花园台阶的小矮凳上,用地上的枯枝在薄雪上写字。

  ——「Paris」。

  他写了巴黎,法国的浪漫之都。不知怎地,他想起了洛新古在手机上给他留的那个法文名,“adeline”,这是被爱神倾注了祝福的名字。

  林语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笑意。

  他手上的银戒映雪,衬着修长分明的指节。

  从数月前初来海都,到今时今日,他们两人关系推进的速度远超了他的想象。若是把时光倒流回以前,他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他和洛新古会是现在这般情景。

  林语抿了口茶,把毛毯紧了紧,忽地发现园子一角露出些大红的痕迹。

  他踱步过去,用手中枯枝扫开那附近的薄雪,只见一束只开了几朵的梅花在雪中傲然绽放,成了整个园子里最耀眼的色彩。

  林语伸手摸了摸梅花花瓣,动作温柔而轻缓。

  眼睫微动,他似是想起什么,转身回到了屋中。

  ……

  洛新古初抵法国,先绕道去了一趟普罗旺斯小镇。小镇中有一个名为瓦伦索尔的地区,那里风景极美,夏天的时候花田里会开着大片大片的薰衣草。

  他披着米色阿玛尼大衣站在花田前方的风车塔楼上,迎着初生红日,眺望一望无际的大地。此时已是初冬,法国的温度比海都还要低几分,花田上自然没有什么薰衣草。

  但是……

  洛新古从塔楼上走下来,沿着一段长走廊走到一件温室棚中。

  这是一座盖得很精美的温室棚,里面开着各式各样的花朵,自然有一大片的位置是留给薰衣草的。

  他掏出手机,拨出号码。

  “嘟——”

  对面接了起来。“洛哥。”

  通话的人是林语。

  “吃饭了么?”洛新古问。

  “嗯,刚吃完。”林语听起来像是在喝着什么,“你到巴黎了吧,办好入住了么?”

  “我在巴黎有常住的房子,不用担心。你猜猜我现在在哪?”

  “……埃菲尔铁塔?”林语憋了半晌。

  洛新古笑了笑:“我见过埃菲尔铁塔最多次,是在朋友寄的明信片上。”

  “哦,那你现在在哪里啊。”林语刚说完,语气突然一转,“你可别告诉我你在海都。”

  洛新古直接开了视频通话。

  “我在瓦伦索尔。”洛新古说。

  摄像头对准薰衣草,他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林语轻轻的抽气声。

  “你那边也就早上六点吧,你这一大早居然跑去看薰衣草了。”林语问。

  “嗯,我还挺喜欢薰衣草味道的。”洛新古说。

  “我以前曾经收到过别人送的薰衣草瓶,有一阵子很流行。”林语接话说,“那味道确实挺好闻。”

  “别人送的?”洛新古瞟了眼视频中的林语。这位林博士端着一杯泡了枸杞的玻璃瓶正小口小口喝,瓶中热气袅袅而上,与身后正午的阳光揉在一起。

  “嗯,江宁,我老师的独生女,比我小一岁。”林语摩挲着手中玻璃瓶,“她现在在北城读大学。”

  “你了解地还挺清楚。”洛新古说。

  “她高考前我曾经给她辅导过一段时间的课,薰衣草瓶算是感谢的礼物吧。”林语一脸的不在意。

  洛新古将镜头移向一片粉紫色的花束,换了话题:“阿语,等你到这边交流学习,我再带你过来看。这边有意思的东西挺多的,还有新开的酒庄。”

  视频中的林语叹口气,把杯子放稳在桌面上,整个人趴伏着。

  “等你从巴黎回来,还要去北城是么?”

  洛新古“嗯”了一声。

  “然后还有一场义演。”林语又说。

  洛新古听着听着,明白林语大概是想见他,于是说:“我可以把义演的地点定在海都,这样就可以回家看你了。”

  林语的心思被戳破,一时有点不好意思。“不用,我可能下周也要去北城,还在商定。”

  片刻后,林语再度开口:“洛哥,义演结束之后,你有时间么?”

  “我会休息一个多星期。”洛新古说。

  “我想去一趟淮山,往年如果有时间我都会去看看那些孩子的。”林语轻声说,“我和研究所请了一周的年假。”

  洛新古立刻领会到林语的意思:“我跟你一起去。”

  林语嘴角压不住地扬起:“谢谢洛哥。”

  “你再说‘谢谢’,我就要生气了。”

  林语笑了一声,目光望向窗外,感慨着:“海都昨晚上下了一些雪,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冬天要来了。”

  “穿暖和点,不然你又要咳嗽。”洛新古叮嘱着。

  “好。”林语应和着,“洛哥,回头你把你在巴黎的地址发我一下。”

  “地址?”

  “嗯,放心吧,没别的事。我同事要去巴黎出差,我让他顺便给你捎点东西。”林语说。

  “好。”

  洛新古又简单叮嘱了几句,挂断了电话。

  傍晚,洛新古回到了他位于巴黎13区的单间公寓,公寓管理员喊住了他,并交给他一张薄薄的信封。

  洛新古用英文和对方交流:“是谁送过来的?”

  管理员也用流利的英文回答:“他说是来自中国的研究员。”

  洛新古想起林语上午说的话,便点点头,道了声谢,拿着信封上楼。

  刷开公寓的电子锁,洛新古打开灯走进室内,将外套和围巾挂在衣架上,打开信封,发现里面是一张明信片和一张照片。

  明信片的正面是北城大学的园区和内湖,看来是大学统一发放的明信片,简直瞧一眼就能猜出来寄信人是谁。

  洛新古微微一笑,将明信片翻转过来。

  背面写着清秀的几行字。

  「日逢北陆,雪沁南枝。

  佳期相许,静候君归。」[1]

  署名的地方端端正正地写着两个字——“林语”。

  明信片随附的照片中,一小枝红梅傲立风雪。

  洛新古摩挲着手中明信片,轻轻叹口气。

  怎么办,才刚到巴黎,他就已经想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1]:灵感源自宋代晁端友的诗句“北陆寒犹在,南枝春已归。” 北陆代指冬天 南枝代指梅花

  我在出差中,有时候营养液更新不及时,还请见谅。今天满500营养液,所以更新5000字!下次更新是12号晚上24点,大家中午不用等 =3=

  感谢Mohre、阿白、木头的地雷,感谢阿白的20瓶、辞笙笙的10瓶、苏和ptsd重症患者的1瓶营养液,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