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穿到六零致富发家>第56章 女大队长

  农场升到二十二级之后,食材扩展,江景瑜这个孕期补的很好,怀到九个月的时候,瓜熟蒂落,在一九七零年的一月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这是一对兄妹,哥哥比妹妹早出生。

  顺产。

  “哇哇——”

  听着这中气十足的哭叫声,医生都说这是少见的顺利,从发动到生产,没多少时间,孩子也很健康,一点没有双胎的孱弱。

  江景瑜一直保持着意识清醒,看到这两个孩子的时候,不自觉就笑了,这是两个新生命,肩膀上好像也多了什么沉甸甸的东西。

  以后他们夫妻做什么,不仅仅关乎他们两个人的事,也关乎着这两个新生的脆弱生命。

  叶红秀摸了摸眼角的眼泪,看着女儿,又是开心又是心疼。

  开心女儿一下子儿女双全,得了一个好字,心疼女儿受了这一番罪。

  “景瑜,两个孩子你放心,有我们呢,你睡一觉。”

  顾向恒在旁边结巴:“我们一直、守着,你安心。”

  医院是电视剧出事被偷孩子、掉包的经典场所,也是现实中经常被掉包的地方。

  他不会疏忽大意。

  江景瑜沉沉的睡了一觉。

  她也是真的累了。

  留下他们对着两个孩子看个不停。

  “脸很红。”

  “皮肤皱巴巴的。”

  “脸上还有小疙瘩。”

  “看上去像个小老头。”

  随着顾向恒的这一句句,叶红秀忍不住了,瞪了女婿一眼:“长大了就不会这样了,你看着两孩子长的多像你们。”

  顾向恒:“……”

  他知道以后孩子会长开,但是现在看上去确实……比较显老,这并不是嫌弃啊,他觉得这小老头也眉清目秀呢。

  只是像他们?他是真的一点没看出来。

  龙凤胎,是很吉祥的。

  从医院出院,在家坐月子的时候,来看江景瑜和孩子的人很多。

  爸爸这边的亲戚,除了二伯一家,都来了。

  妈妈那边的亲戚也是来齐了,外公外婆,两个舅舅、两个小姨。

  整个月子都很热闹。

  他们来到顾家,关系亲近的看到这家里的情况,还能真心为她感到高兴,其他一般的,难免心里酸涩。

  同样是人,怎么差距这么大?

  好比江若书媳妇她也带着孩子来了。

  房子,大。

  院子,大。

  从县城过来的路也很好走。

  来到屋子里面,该有的都有。

  这不算出格,但是再一看两个孩子,还没满月,就已经成了白胖的发面馒头,当妈的喂养两个孩子,也是红光满面。

  再一看,就知道当妈的为什么这么轻松了。

  有孩子外婆帮忙,手把手带,还有小姑子、收养的女儿在一旁打下手。

  房间里婴儿床、手推车、架子鼓都有孩子外公舅舅包了,可以想象,等以后孩子大了也不会缺少玩具。

  再一看两个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包的被子。

  江若书媳妇:“……”

  比她那时候条件还要好。

  再看到孩子爸爸去洗尿布,她心情更复杂了。

  她看了都心情复杂,更别说其他比不上的人了。

  有个小姨就嘀咕了:“家里这是有金山银山呢?”

  叶红秀:“孩子爸妈舍得,没钱了就再赚呗。”

  小姨:“这赚钱有这么容易?”

  叶红秀哎了一声:“他以前是拿补贴的,钱赚来了不就是花的?”她说不动,现在已经放弃了,还有啊,她可是知道,再过不久,女婿就要高升去县里了,到时候月月拿几十块钱,现在可劲的花也没关系。

  不过这个她不会声张,现在还没定呢。

  女婿还特意跟她说,以后别下地了,帮忙带孩子,每个月给她补贴,补她不下地欠缺的那些工分。

  她也不是贪图女婿给的那些东西,但是女婿能这样说,就是心疼女儿带孩子辛苦,家里也有家底。

  她也愿意。

  这两个新手爸妈实在不能放心把孩子给他们带。

  小姨:“……”我也很想大大方方的说出这句话,钱是赚来花的,但是不够花啊。

  叶红秀安慰的拍了拍妹妹:“你外甥女这个条件是比较少见,得了,酸一酸就过去了。”

  小姨:“……嘿!”你可真是我亲大姐。

  江景瑜和顾向恒被孩子折腾的够呛。

  带孩子不容易,那么一点大的人,骨头都是软的,抱一下小心翼翼,他们大多时候都在睡觉,醒来的时候很容易就给人找活干,隔两个小时就得吃一顿,吃喝拉撒,每一样都不是那么好管理的。

  而且他们不会表达,有什么不顺心只会哭,一个哭了,往往又会带动着另一个孩子一起哭,哭闹二重奏,家里热闹的不行。

  加上是两个孩子,她只有一个人,如果没有牛奶的话,她都喂不饱这两个小家伙。

  养孩子很辛苦,同样也很有成就感,看着一个皱巴巴、干瘪的小老头慢慢的长成白皮肤、大眼睛、水嫩嫩的胖娃娃,看着他们信赖的看着你,很容易就会认为自己拥有了全世界。

  给什么珍宝都不换。

  他们就是最棒、最好看的珍宝。

  这就是妈妈滤镜吗?

  果然非同凡响。

  另外一个被爸爸滤镜笼罩的顾向恒也同样成了一个合格的奶爸。

  天天惦记着两个娃娃。

  一回来就是换衣服洗手抱孩子,而且完全不会觉得照顾孩子不是男人干的活,天气冷,那些尿布只要他在,全是他包了。

  孩子醒着就抱着不愿意撒手,并且纠结着迟迟没法定下他们的名字。

  最后还是要去上户口起了,两口子来回的翻动着字典,商量着给选了名字。

  哥哥叫顾晟,妹妹叫顾熙,他们的名字都有光明的意思。

  希望他们一生能够活得光明磊落,不愧余生。

  于是他们就有了小名,一个叫晟晟,一个叫熙熙。

  等到孩子满了半岁,顾向恒就调走去了县里。

  拖不下去了。

  老上级提了几次。

  顾向恒看着孩子也比较好带了,这才放心一些。

  梁保会邀请顾向恒去县城,没有别的原因,纯粹是因为上庄村现在变化太大了。

  这才几年的功夫?

  他们养的那些家禽是以几何倍的速度增加的。

  他去上庄村看了看,很震撼。

  漫山遍野的鸡鸭,还有一排排的猪舍、兔舍,这些全都是肉。

  全都是钱。

  梁保看这样子,今年他们村劳力多的指不定能够分到两三百块。

  这跟城里工人相比都差不了多少。

  正式工一个月三十多,那些临时工一个月的收入也才十多二十块。

  而且在城里生活什么都是花销,这点是比不上乡下便利,他们有自留地,还有养的家禽可以补贴家用。

  还有人提出要把这个作坊收归县里,被他压下来了。

  这样是可以增加县里的收入,但就是摘桃子。

  他不赞成这样做,只是再看看其他村子,对比差距太大了。

  所以他才起了把顾向恒调到县里来的想法,帮大家一起发展。

  他也是愿意的,就是拖延,拖的他都没脾气了。

  怎么以前不知道这人这么恋家?

  这要是还在部队里,他还怎么出任务?

  不是知道自己以后会这样,才会选择转业的吧?

  ——

  顾向恒知道这是迟早的。

  只是让他一个人挑大梁,他还没有那么不自量力,觉得自己琢磨了几年,就真的完全掌握了。

  他提出由县里出面,去省城农业大学走一趟,邀请专家过来指导,他辅助。

  他们县里还是比较适合做养殖的。

  顾向恒也没有藏私。

  有些地方有人不理解,比如卫生状况:人都没有住的这么干净,天天打扫,有这个必要吗?

  顾向恒引经据典,有专家来解释,也更有说服力了。

  顾向恒调到了县里,上庄村那边呢?

  上庄村得到了一条旧机器产线。

  这是食品厂替换下来的。

  他们得到了市里换下来的一条产线,原本这条就多出来了,本来应该再划拨给其他食品厂,现在到了上庄村。

  市里为什么会给食品厂一条产线?

  那就是梁保出面了。

  为了这条产线,他没少求爷爷告奶奶。

  对顾向恒寄予厚望,这条产线是有代价的,以后得要定期向食品厂那边提供食材。

  顾向恒担下了:“不会让你失望的。”

  上庄村因为这条产线,之前的作坊荣升为小厂,这个小厂名为上庄好味厂。

  上庄村人一开始还期待是不是要招工了,那样他们就有机会也捧铁饭碗,结果后来失望了,虽然有工资,但还是乡下人。

  这个时代,能够成为城市户口,是很多人一辈子的执念。

  就好比王家。

  他们一家神气的不得了。

  因为王鹏飞在城里买了个小房子,很破,但可以把户口转进去了。

  虽然房子破,却是高人一等的城里人了。

  可以不用再乡下干活了。

  也不用再听着别人说大队长他们有多好了,在上庄村的日子,太压抑了。

  一有了离开的机会。

  舍弃上庄村毫不犹豫。

  对这件事,江景瑜:“……”

  她其实没有想法。

  如果不是江翘特意舞到她面前来的话。

  面对她的耀武扬威,江景瑜只问了一句:“我想大家应该也很好奇你们买房的钱哪里来吧?”

  王鹏飞工作才多久,怎么这么轻松的就掏出了几百块?

  江翘扭头就跑。

  她狼狈的离开了,速度快的像是身后有狗在追。

  江景瑜觉得好笑,笑出声。

  这是因为王鹏飞拿出钱来不安了,特意来她这里想要找弥补?

  真是可笑。

  知道有不对,却不问不管,掩耳盗铃。

  有用吗?

  倒是江景瑜有些好奇,王鹏飞到底做了什么赚到的钱?

  黑市?

  这个有可能,但是他卖的是什么?

  可惜对方瞒的紧,她没有打探到相关的消息。

  顾向恒:“等着看就好了,迟早会传出来的。”

  不用把这么多注意力分给他们。

  顾向恒调去了县里,上庄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一位就空了出来。

  江景瑜接下了。

  她辞了小学的工作。

  画稿的时间也降低了。

  妇女撑起半边天,没有谁说女性就不能当大队长。

  上庄村的村民也相信这一对夫妻,要是有别人上去了,谁知道会不会乱来,把他们村大好的局面给毁了?

  于是她成了他们这一片第一个女大队长,第一次去县城里跟其他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开会的时候,还有人瞧不起她,只看外表,这就是个好看又年轻的女娃娃,只会在家里带孩子,能当大队长?

  他们以为她是依靠着她男人才出头的,后来发现,他们的第一印象大错特错了。

  这分明就是一个不好惹的母老虎。

  想占点便宜比登天还难。

  江景瑜的力气也暴露出来了一些,暴露的时候是个意外。

  那条机器产线到了上庄村之后就交给了孙教授,还有另外两位研究员,让他们帮忙整修调整,当时有个人状态完全入神了,没有注意到上面两三米高的机器因为螺丝松了掉了下来,眼看着要砸到下方研究员头部,出一场血案的时候,江景瑜徒手接住了。

  那部分机器,两百斤往上。

  从高处往下落,她就这么轻松的接住了。

  在场的其他人:“???”

  有人不信邪,去抬了,轻轻动了动,想要完全抬离地面?

  使出了吃奶的劲,可以,但是把刚刚那副从高处往下掉的场景主人公换成自己,肯定是接不住的,只会多一个受害者。

  其他人:“……”

  看看大队长这苗条秀丽的身材,这反差。

  突然有点同情她家的汉子了。

  这要是打起来……啧啧。

  叶红秀知道这件事之后:“???”

  她深深的疑惑:“景瑜你什么时候这么大力气了?”

  江景瑜沉思,一本正经:“……嗯,可能是因为我一直跟着你女婿锻炼身体吧,其实我现在挺厉害的。”

  叶红秀知道一点,有的时候可以看到他们夫妻两个带着养子养女一起跑步打拳,但是……这么有效吗!

  “是不是我这样锻炼力气也会变大?”

  江景瑜:“……可能还是看个人。”

  叶红秀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你的力气大,还是女婿的力气大?”

  江景瑜:“……我。”

  叶红秀:(*゜—゜*)

  然后,她:(=^_^=)

  叶红秀笑着离开了。

  江景瑜:“……”

  她刚刚……是不是想了一些比较“奇怪”的东西?

  ——

  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一九七五年九月。

  赵建军赵建丹他们三个已经是上高一了,因为吃的好,他们发育的也好,只看背影的话可以看作小大人了。

  他们早就承包了家里面的大小家务,十分懂事。

  双胞胎也是,自从能独立行走,就是个坐不住的,天天跟在哥哥姐姐和小舅舅的屁股后面当跟屁虫,基本不用她怎么管,现在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这一天,江景瑜从县城开完会,顶着其他生产大队大队长羡慕的眼神离开了会议室。

  今天又是他们大队出风头的日子。

  谁叫他们的收入高,纳的税也高,这自然会得到上面的夸奖。

  叶平生紧跟在后面也出来了,乐呵呵的跟江景瑜一起离开。

  他通过一番积极的表现,竞选成为了大队长。

  细柳村的大家或许也是想着选他可以向上庄村靠拢才选了他出来。

  叶平生当了大队长以后,就跟村民们想的那样,遇到什么就去问自己外甥女。

  有的人会说当舅舅的问小辈没面子,他才不会这么想。

  能得到实际的好处,为什么不去做,面子值几分钱?

  细柳村跟上庄村的情况不一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在他们村主要做的是水产养殖。

  本来他们那边也是河流湍急的区域,不适合养鱼,但是他们那里有一整块地势低的地方,把高地挖开一个口气,引河水进去,就有了一大片湖泊。

  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细柳村讨论了很久,做了很大决心,但这几年的成绩证明了他们的决定没有错。

  为此叶平生这个大队长没少被人称赞。

  在门口,叶平生停下了脚步:“景瑜,你直接回去?”

  江景瑜:“嗯,小舅你要去哪?”

  他叹了一口气:“你舅妈让我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回去。”

  江景瑜:“好,那我先走了。”

  看着外甥女干脆利落的骑着自行车回去了,叶平生羡慕的收回目光。

  自行车是个好东西,明年他也买一辆!

  现在他也有自行车可以用,但那是大队的,不是他的。

  他小心的骑着自行车去了供销社。

  他惯例的先去看了看罐头。

  看着那摆在上面的好味罐头,他就笑的露出牙花子。

  这好味罐头就是上庄村的罐头厂做的了,现在有他们村的鸡肉罐头、鸭肉罐头、猪肉罐头,王家坳的兔肉罐头,还有他们细柳大队的鱼肉罐头!

  再过段时间,还会有羊肉罐头!

  他在这边转来转去,却不买,售货员翻了个白眼:“你到底买不买?”

  叶平生不恼:“不买,我就看看。”

  这一个肉罐头太贵了,他可不舍得,一个最便宜的鱼肉罐头都要七毛钱呢!

  他不舍得,自然有舍得的人。

  一个穿着列宁装的青年来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志你好,我要两个猪肉罐头!两个鱼肉罐头!”

  豁!真阔气!

  叶平生龇牙咧嘴的跑了,他还是老老实实去买醋吧。

  嗯,再买几颗糖回去哄孩子。

  江景瑜骑着自行车回去,心情也是相当不错,几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七零年的时候,可以推荐上大学,也就是工农兵大学生,小姑子顾向喜是在七一年的时候被推上去的,并且在大学念书的时候在学校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那是她的一个同学,现在已经结婚了。

  还有上庄村、易水县里的变化也不能说不大。

  现在他们县已经不是贫困县了。

  她骑着自行车到了村里,这一路上就没怎么颠簸,这路是一直维护着的。

  进了村,就不停的有人跟她打招呼,“大队长,回来了啊。”

  “大队长,去哪啊。”

  “大队长,今个儿是不是心情很好?”

  她一一笑着回应,然后她遇到了章学诚。

  章学诚已经九岁了,看到江景瑜,叫了一声:“姐姐!”他的嘴巴周围是紫红色的痕迹,也不知道吃了什么野果子,弄到了脸上。

  他在兜里掏了掏,掏出一小把的桃金娘,送给江景瑜:“姐姐,吃!”

  江景瑜拿起一颗,“谢谢,我只要了一颗,其余的你收回去吧。”

  章学诚点了点头:“好,姐姐我先走了,有人抓我。”

  说着一溜烟的就跑了,没多久后面就跟着几个差不多大的小孩,一边追一边喊:“小偷你别跑!”

  这个游戏是他们村现在很受欢迎的游戏,没没有其他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这是现实里发生的。

  前段时间有小偷趁着晚上厂里人少,潜入了进去,想要偷东西,结果他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里面什么构造,转着转着,被发现了,逮住了送了公安。

  然后这就成了小孩子争相模仿的一个场景,公安威风凛凛的把小偷抓住带走。

  百玩不腻。

  她继续骑着自行车往家那边走,然后遇到了挑着担子的白三婶,看到打了声招呼,“景瑜,这是去哪儿啊?”

  江景瑜:“刚从县城回来,三婶这挑的是什么?”

  白三婶笑:“这是喂猪的。”

  江景瑜停了下来:“那些猪长的怎么样?”

  说起这个白三婶就笑的合不拢嘴:“长的快,那层肉,肯定很厚。”

  现在她家里养的是白猪,这白猪可比原来的黑猪好养活,肉也多,本身不爱动,她家里现在养了两头呢,到年底,长两百斤不是问题。

  到时候这就是一百多块钱。

  现在上庄村家家户户都爱养猪,多的三头,少的一头。

  以前他们养不了那么多猪,一个是自己忙不过来,另外一个就是没有那么多的粮食给它吃,现在他们村天天做豆腐,那豆渣是个喂猪的好东西,隔几天换一些豆渣回来,把猪喂得白白胖胖。

  而且有了电有了钱以后,干活的时间就拉长了,加上沼气池帮忙,烧饭烧水都节省了很多时间,这些时间空出来就可以去做别的了。

  她回到家里,先洗了手进厨房,把米饭给蒸上,刚走出厨房,章学知一路快跑着过来了,气喘吁吁的,不等气喘匀就说话:“……姐!姐!好、消息!孙教授哈、那边,成了!”

  江景瑜一凛:“什么成了?”

  章学知笑容灿烂:“就那个、哈,肠的薄膜。”

  他说的不是很清楚,江景瑜已经听懂了,这是说火腿肠的包装,成了?!

  这样做的成本可比罐头节省了不少,而且也更方便携带,更方便推广。

  她坐不住了:“走,去看看!”说着一马当先的跑了,留下还没喘匀气的章学知看着表姐这迅速消失的背影,笑容僵硬了。

  他,真的跑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