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穿到六零致富发家>第94章 开业

  叶红秀接到了女儿的电话。

  她住在儿子这里。

  楼下就是电话。

  她听到了女儿说的,她笑出声:“真的,都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啊!好啊,这是大喜事啊!”

  看电话的婶子听了,竖起耳朵。

  “什么什么,谁考上大学了?我听着还是首都大学,是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叶红秀露出骄傲的笑容:“是我外孙,我女儿生的双胞胎,他们两个都是今年高考,是我们那市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如果不是有加分的话,应该就是我们省里的第一第二了。”

  这话听的婶子惊叫连连,全是佩服:“真的啊,那是文曲星下凡了吧?有没有什么教育方法,怎么养的啊?”

  “我孙子也要高考了,正是需要经验的时候。”

  “要是也能考上首都大学,我做梦都要笑醒了。”

  这个消息很快在他们这栋楼里传开了。

  不能说家家户户都有考生,但是家里有学生这点大部分是都有的。

  而家里有学生的人又是现在这种看重知识、看重学历的时候,听到有人两个孩子一起考上了他们这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自然是佩服又羡慕的。

  叶红秀在这里的人缘一下子变得空前旺盛了起来,想要知道她的外孙是怎么考到这么好的成绩的。

  江景翔也是,尤其是在知道他姐姐家的几个孩子无一例外全都考上了大学,并且成绩都挺好的之后,就更加热情了。

  叶红秀问江明智回不回去,经江景瑜打了电话,让他们别回去了,也没有什么太要紧的事儿,来回奔波太辛苦了,再过不久双胞胎就要去首都了,他们见面的机会还怕少吗?

  到那时候要是他们还想庆祝的话,也多的是机会。

  他们的年纪也不小了,在路上奔波累人。

  谢师宴是整个班级的人一起办的。

  费用是自愿原则。

  家长想要出多少都随心意。

  这个是这里的风气,他家的两个孩子考的最好,不然他都不想牵这个头。

  顾晟顾熙听了很多夸奖的话,听的他们自认为脸皮厚,也受不住了。

  大家实在是太热情了。

  被夸的好像他们坐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一样。

  实际上呢?

  他们很理智。

  这么多个省,就算是省状元,那也有这么多个。

  他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看到他们这么淡定,夸奖的话更多了。

  说他们非池中之物。

  他们的笔记、之前用过的书全都成了香饽饽,还有人来找他们换衣服的,就是给他们布料或者新衣服,换他们的旧衣服回去。

  说是要沾一沾他们身上的文气,还有直接握着他们的手不愿意放,同样是说沾文气的,让他们十分无奈。

  顾向喜接到了大哥的电话之后,嘴巴的笑容就没有下去过,这个消息也很快的传遍了他们百货大楼的员工办公室,“你侄女这能耐啊!”

  “你家大哥可真行,培养孩子有什么秘诀吗?”

  “恭喜恭喜……”

  等到一家人聚在一起,给两个孩子办升学宴的时候,她也笑的合不拢嘴,一人给了一个大红包,“以后你们就是大人了,在那边有什么不习惯的,记得要跟家里说,不管跟谁说都行,继续保持,天天向上!”

  顾向兴也很开心,这是他亲侄子,这么能耐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只是也有些犯愁,他的小儿子的成绩……不是很好啊。

  也耐不住性子学习。

  像侄子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在拿第一第二名了。

  这是被他妈妈宠坏了,他不能再这么悠闲的过下去了,得要让他收收心,好好学习才行。

  不然以后跟不上来了怎么办?

  顾向兴的心里有了紧迫感。

  眼看着自己大的两个孩子,还有大哥家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他们以后会有光明的未来,他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小儿子同样能有这样的生活。

  不然以后他们一个个说出去都是大学生,他什么也不是,就没脸见人了。

  想到这里,升学宴他后面就有些心不在焉了,回去之后他立刻跟儿子说了,“嘉宝,你下学期要考第一知道吗?你哥哥姐姐全都考上大学了,你也要考上。”

  顾嘉宝不爱听这些话,一转身,扭头就跑了,让顾向兴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站起来做势要追:“顾嘉宝!你站住,你还想跑,你给我过来!”

  然后就被孩子他妈给拦住了,“孩子现在还小,你这么凶做什么?”

  顾向兴:“他已经上学了,哪里小了?又不是才三岁,你不能这么惯着他,那什么,慈母多败儿!”

  顾向兴瞪着眼:“而且这像什么话,我说他两句他就跑了,他跑什么!”

  王小翠脾气也上来了:“你就会催学习催学习,这不能好好说?”

  “这是你儿子,你就不能有点耐心?”

  “要是不拦着你,你就要打人了是吧?你打啊?你打我吧!”

  顾向兴同样扭头就走:“不可理喻!”

  看到他走了,王小翠露出胜利的表情。

  还治不了你了!

  ——

  双胞胎的暑假还没有结束,但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江景瑜让他们自己选择,他们是想跟他们爸爸在一起?还是去她那里?或者是去首都,跟他们爷爷奶奶小舅他们一起?

  兄妹两个商量了一下,拿着他们干活拿到的工资,跟同学好好的玩耍了一段时间,坐上了去首都的火车。

  他们去的话,或许还能帮要娶媳妇的舅舅一点小忙?

  陈天晴还在江景瑜那里工作,到了开学前,拿到工资的时候很丰厚,一个暑假,她拿到了一百四十多块钱。

  她妈妈的工龄这么长了,一个月也还不到四十块。

  拿着这些钱,陈天晴兴奋的在床上翻滚了一整晚。

  然后在回去学校之前把她所有的钱都去换成了在批发市场上买的衣服,回到学校转手卖了出去,大赚一笔。

  数了数自己手上翻倍的钱,陈天晴:“!!!”

  她好像知道了一条致富之路。

  刘欢在大卖场里面走来走去。

  带着人在区域内把货物上架、检查标签。

  她来到这里已经半年了,这半年里,每一个有空的晚上她都会去学习。

  现在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读写能力,算数她原本就比较擅长,现在更擅长了。

  加上她这半年的勤勤恳恳,现在已经是大卖场的一个组长了,手底下管着一个组的人。

  现在他们的大卖场就要开门营业了,她一再检查里面的商品,确保没有问题和遗漏,同时演练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该如何应对。

  大卖场很大。

  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区域。

  刘欢专门负责的这一个区域是卖火腿肠跟方便面的,这是他们厂长之前任职的地方生产的产品,是很多孩子和大人们都喜欢的食物,比如她儿子,就很喜欢火腿肠。

  每次她买了火腿肠回去,他就会开心一晚上。

  她在这里一遍遍的检查,跟她一样紧张检查的是苏峰,他之前在百货公司任职,到了退休年纪,他不得不退休了,在接到邀请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多久就答应了下来。

  薪资待遇比他退休之前还高,而且,给了他重回职场的机会。

  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跟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好几个人,他因为过去的等级现在职位占优势,代表厂长统筹整个卖场的情况。

  如果他犯错了,这个职位就不一定还是他的了。

  他得要保证万无一失。

  终于在他们的紧张又期待的心情下,开业的日子到来了,而在开业之前他们就把传单发出去了。

  开业三天,九折大酬宾。

  另外还有的就是消费满五块就有抽奖活动。

  这是一个吸引人流的好法子。

  在后世,这个抽奖几乎是烂大街了,仍旧有很多商家在用。

  为什么?

  好招式不怕老,有用就行。

  在这个时候,这种活动是很新鲜的。

  那张传单也被不少附近的人拿去了,上面列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日常用品,比如肉菜粮食等等,大部分是市价,有些优惠价,在这个基础上打九折,那不就是很优惠?

  人很多,为了让大家知道怎么买东西,有人不停的拿着大喇叭在说购买的规章,每个人自己拿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再统一去柜台结算。

  这是一种有风险的销售措施。

  相应的防盗措施自然也做了,零零散散的穿着保安制服的人用锐利的眼神扫视着人群。

  旁边还有提前请来压阵的公安。

  后世有监控被偷盗都避免不了,但只要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那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一些价值比较高的东西都在玻璃柜,那里有销售人员看着,不过那种昂贵的物品比较少。

  他们这里现在主要做的还是日常用品,没有太多高价的东西。

  这是一种对国人来说比较新鲜的模式。

  这一片区域住的人大部分都有比较高的收入,但是买东西比较杂,不方便,买的多了,就要各个地方到处跑,在这里开了一个什么都有的大卖场,自然就会吸引他们。

  看到了计划之外的好东西,他们能一直忍住不买吗?

  ——

  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有一些嗅觉灵敏的人,走在时代的尖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他们有着敏锐的嗅觉,长远的目光。

  在特区成立的时候,就把视线的焦点放到了这。

  潘志宏之前是被批dou的资本家分子,他的祖上是商人,不过因为是庶子出身的关系,在举家搬迁到国外的时候,他被他亲爹给抛弃了。

  在这里度过了可以说黑暗的十年,他忍了下来,终于等到了黎明的到来。

  之后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目光,在改革开放的宗旨明确之后,就成了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

  他的第一桶金是在乡下收泥鳅,从半大的少年、小孩子手里收,然后卖到了城里,每天起早摸黑,数量越来越大。

  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承包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泥鳅,积累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然后他就来到了特区,在这个地方,跟内地城市缓慢的变化不同,这里变化的飞快。

  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在这里,大家操着五湖四海的口音,加上比手画脚来交流。

  潘志宏在这里踏遍了所有区域,慎重思考后,他看上服装行业。

  在这里一件衣服九块钱,把衣服带回去,他可以卖到十几二十块。

  有些布料、款式好的,他还能卖到三四十,冬天的大衣更贵,利润更高。

  他冒着风险,在各个地方销售他的衣服。

  很辛苦,在车上来回奔波,还要小心自己的货。

  但辛苦是值得的,钱没少赚。

  风险他也愿意承担。

  有些地方还是老样子,他也差点被逮住,为了脱身把自己的货给扔了,但总的来说利益足以让他铤而走险。

  这么赚到了第二桶金。

  积累自己的资本和人脉,现在他在做代理商。

  发展自己的下线,他负责进货,把挑选的衣服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价卖给他们,他们再卖出去,卖多少由他们自己做主。

  这样子他的风险降低了,价格也下去了,看上去少赚,但是量上去了实际上赚的更多。

  他还在特区这里买了个房子作为落脚地,这样子更方便。

  附近新开的广场取名很简单粗暴,他在看到的时候就在想,这个名字,要么老板是宋江的爱好者,要么就是两个合伙的取名废,居然叫大江木。

  这两个都是姓氏吧?

  前面加了个大字就当做他看不出来了吗?

  看这个,这个广场应该是他们国人自己投资建立的。

  因为住的近,他在开业的第一天就顺路走过来看了一下。

  开业打九折,有便宜可以占,自然要来看看,要是他运气好,抽奖抽到了特等奖,那就血赚。

  人很多。

  有些人他估计是被鞭炮还有舞狮子吸引的。

  还有很多人手里拿着传单,这些显然是被他们的传单给吸引来的。

  看着乌泱泱的人头,潘志宏有些后悔了,自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来的,太拥挤了,但是不这个时候来的话,他之后又要赶火车了,算了,挤一点就挤一点吧。

  他在人群中看到了两个穿着西装的女性,她们一起剪彩,他不知道是什么人,难道是老板?

  他来的比较迟,没有听到自我介绍,不过倒是听到了里面的规则。

  听的他暗暗点头。

  “噼里啪啦——”

  鞭炮声响起,代表着正式开业了,拦在人群中的那条横幅被拿走,大家一起从门口涌了进去。

  潘志宏不用自己走,就顺着人流被一起进去了。

  入口只有一个,可以容纳几个人一起进去。

  在进去之前,还能再旁边拿一个装东西的篮子。

  他也顺手拿了一个。

  进来之后,四通八达,大家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走,他走了几步,发现在一排排货架的上方挂了很多纸牌,写着是什么商品,不认字的还有图片。

  不得不说这一点很方便,那些没有机会读书认字的人,看图片能知道是卖什么的。

  在入口边的是火腿肠,还有方便面,这里是饮食区。

  看到了火车上经常吃的方便面,他看了一眼价格,这个是市价。

  打九折,便宜了。

  他拿了两大包自己爱吃的红烧牛肉味。

  火腿肠是泡面搭档。

  他拿了一提玉米肉肠,一提鸡肉肠。

  后面的货架上是其他的,有腐竹、豆干、香菇干等等,再过去就是大米蔬菜,还有水果,他看了一下价格,全都一览无余,下面还有英文字母的。

  确实很方便。

  他不爱吃水果,这个区他直接略过了,到了生鲜区。

  这里的种类很多。

  切割好的猪肉、鸡肉、猪杂、猪骨头、冰冻鱼、活鱼,还有海鲜。

  这个生鲜区……种类很齐全啊。

  他是个肉食性动物。

  潘志宏看了一下。

  这里的肉可以自己挑,单价在旁边标好了。

  “售货员,这个猪上肉我要两斤。”

  “好咧!”

  那个穿着厨师袍,带着帽子的男人利落的拿起刀,给他切了两斤。

  上称一看,一两不多,一两不少。

  用袋子装了,又用绳子绑好,把标价贴上,最后盖了个戳:“可以了。”

  潘志宏故意问:“这些都是到收银台结账?”

  “对!”

  潘志宏点了点头,继续走,不知不觉间,他的篮子里就堆满了东西。

  人也越来越多了,他看到了指示牌。

  二楼是衣服?

  他顺着楼梯上了二楼,然后一震。

  这里一眼看去,全是各种布料和衣服。

  他自己就是卖衣服的,上手摸了摸,不比他拿货的差,还有更好的。

  他看到了类似的款,一看价格,跟他进货的价格相比要贵一些。

  潘志宏问售货员:“这里的衣服我要是买的多的话还能便宜吗?”售货员全都穿了红色的衣服,在人群中很显眼。

  听到他问了,露出笑脸。

  潘志宏可以看得出来,对方也有些紧张,但还是口齿伶俐的交代了个清楚:“可以的,我们这边标注的是零售价,要是购入一百件的就可以拿批发价,在零售价的基础上打折,不同的区间折扣不同,你手上这种就是在原价的基础上九折,这个一百件是最低批发价,买的越多,折扣越多,也就是现在实际上上是九折后再打九折,很优惠了。”

  “这个一百件指的是总数,如果是指单一品种的衣服,最少的拿货数量是十件,如果你想凑足一百件的话,可以各挑十件。”

  “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有小孩、大人的衣服,还有床上被单、枕套,还有桌布,窗帘,我们这里都有,全都明码标价,你看看我们这里的布料,也有分不同的种类,各有各的优点。”

  潘志宏明白了,很快的蠢蠢欲动了起来。

  今天是开业大酬宾。

  足足有三天。

  这九折又九折。

  就跟他的进货价差不多了!

  他摸着手上这件小孩的衣服,看来看去,觉得生意一定会很好。

  他看了就很想给女儿买一件。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看重的除了吃的就是穿的。

  只要他能买到货,只要是好的,基本上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他把自己提上来的篮子往旁边一放,就冲了进去,“这个有几个码,我要五十件。”

  “这个还有别的颜色吗?我要二十件。”

  “还有这个,我要三十件。”

  “这个……”

  因为他挑的东西太多,拿去结账的时候还有售货员跟他一块去。

  她先统计了数量跟金额,在旁边写了一张标签,还用她衣服上挂着的印章戳了一下红印子,这才带着他去结账。

  如果不是潘志宏带的钱不够的话,他会买更多。

  开业三天都有九折,他决定把这一批连夜送出去,然后立刻回来,抓住机会。

  这里的质量不错,他可以卖的价格更高。

  他去结账,看到有一排全是结账的出口。

  他看着挑了一个人少的。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还在里面挑,结账的人少,所以他没有很久就到来了。

  东西放到结账台上,一件一件的清点。

  他看了几眼,这些东西多,又杂,请的全都是在数学方面不错的人才行,这还挺大手笔的。

  这点也是没有办法的。

  这个时候还没有方便快捷的收银机,所以为了计算方便,江景瑜他们在给商品定价的时候,大部分在允许的范围内都取了更好核算的数字,就是为了节省收银时间,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他家统计出来,掏钱的时候,对方给了他二十六张抽奖卷。

  只要在这里购买五块钱就可以得到一张抽奖券,他得了二十六张,在这三天内都能使用。

  五块钱数量不少了,但是谁叫这里的必用品多呢,买买米买买面买买衣服什么的,很容易就达标了。

  一些优惠的商品,旁边的补货员刚把货拿出来,就被人一抢而空。

  五块钱看着多,实际上大部分都能满足。

  买了五块钱就能得到一张抽奖券,这个中奖几率很大,有一半的概率中奖。

  数量最多的是便宜的一次性酱料包,这个是六等奖。

  再往上的是五等奖,水果硬糖,四等奖是一整瓶酱料,比如蘑菇酱花生酱等等。

  三等奖是一条毛巾,二等奖是打折卡,这打折卡可以充当货币,只要满五十就可以减五块。

  一等奖是一辆自行车。

  另外还有一个特等奖,这个特等奖是一对手表,这个是唯一的,特等奖只有一对,加起来二百多块钱。

  就算是潘志宏,也多看了那个特等奖好几眼。

  他前面的人抽了两次。

  一次谢谢安慰,一次四等奖,白得了一瓶花生酱。

  喜的那人满脸笑容,并且蠢蠢欲动想要进去再买点东西。

  看着对方脸上灿烂的笑容,潘志宏挑了挑眉,四等奖就这么高兴?

  看他的!

  他就算不是特等奖,那也是个一等奖吧,他可以抽二十六次!

  他的运气一直不错,他把东西放在脚边,双手摸索了了一下,伸出右手,伸进了箱子里,在那一堆竹签子中,精挑细选才凭借着玄而又玄的感觉,挑中了一个,凝神静气,慢慢的拿了出来——

  他的视线凝聚在签子尾端,他,几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