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朕被美人太监反攻了[穿书]>第141章 火速闪回

  陶歌闻言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这些楚肖都预料到,这就是他为什么觉得陶歌和李长明,有些地方极为相似, 有些地方又不尽相同。

  在楚肖看来, 他们二人性子有些相似, 都是有时候格外正经,有时候会忽然变得吊儿郎当调笑的样子,更多的时候后者是对于朋友的调侃, 这一点楚肖见到李长明的场面比较多,陶歌则是在发现他和名伧俗很久之前就相识那段时日, 楚肖彻底看清了这位大夫内心的狂野。

  他们两个人都是如此,如此想来,都能和明长苏作为朋友,也有相同之处。但李长明的活泼很多时候只是相对于朋友而言,而陶歌的,楚肖更觉得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圆滑。

  这么长时日相处之下, 就在蜀国还未攻打楚国时, 陶歌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为人正经严肃的大夫,从未有过嬉皮笑脸,反而在明长苏来了此处后,陶歌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还是在明长苏和楚肖关系尚未缓和, 在僵硬阶段时改变的。

  陶歌那时候面对明长苏,丝毫不客气换了个态度使劲揶揄,这其中的确有部分是调笑的成分, 但现在想来, 更多的还是一种侧面的提醒, 明长苏定然听得懂他的话,于是乎在楚肖跟前,他们总是在打太极。

  相比于李长明,现在想想,或许陶歌更适合呆在明长苏身边,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包括陶歌所说的一些话,都能证明这一点。陶歌年少在蜀国皇宫之中,但长大一点便离开皇宫去闯荡,这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小小年纪自愿离开温室,独自外出锻炼,陶歌的心态会比同龄人更要成熟些。

  楚肖之前总觉得,陶歌身上有一种不属于皇宫的气质,就好似他不适合呆在这里,如今看来,这种气质应当是一种“厌世”之感,这不是说陶歌不喜欢与人相处,应当说是他不喜欢这里,不喜欢皇宫之中的战乱和勾心斗角。

  这么想着,陶歌对于明长苏离去而情绪平淡也能够解释,一方面是因为他经历多,看得透,自己不喜,那便不去参与,另一方面,则是作为行医者,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朋友永远都在,就像他说的,只要活着,知道大家都平安,那么相见则是早晚的事情。

  这些皆是楚肖的个人猜测,他觉得陶歌现在之所以放飞自我,说话如此随心所欲,这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如此。但不论怎么样,现在的情况改变不了,陶歌的确是他们中重要的人员。

  陶歌眸色很淡,月色下,他抬眼看向楚肖的时候眼睛里带着点笑意,很稀松,却被楚肖全部捕捉到,陶歌道:“我留下来,当然是为了治病,你们穷,请不起人。”

  楚肖:“……”他未言的话语顿在嘴边。这还真是个大实话。

  这就是李长明和陶歌的区别所在,李长明的嬉皮笑脸总能让旁人对他哭笑不得,甚至有些许无语,但是在陶歌这里,他乍一开口,则是能把人气地火冒三肝。

  这区别,显然也不是一般大。楚肖嘴角僵硬,不再打算和他扯这些无聊的东西,道:“回去了。”

  陶歌道:“你就这么把玉佩还回去了?”

  楚肖抬眼道:“那不然呢,若是蜀国帝王又反悔了怎么办?”

  陶歌闻言难得看着他的神色里染上些许复杂的情绪,好似有些无语,他道:“你就这么确定,他说的话都是真的吗?万一他是来骗你的呢?再说了,蜀国帝王好歹是君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算是要回玉佩,也用不着用这样的方式,还这么大半夜过来要。”

  楚肖:“……”听陶歌这么说,好像也有几分道理,楚肖对姜辰逸的一直都是百分百信任,因为原文中有交待,不论如何,姜辰逸终究是忠心于明长苏,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见他的神色,陶歌突然笑了一声,道:“你还真是……”

  他又仰头道:“世间事件千千万,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楚肖眨了眨眼,不明白话题为何会忽然转到这里,陶歌也不愿意多说,向人群之中走去,他们走入屋内,便见摄政王站在门口等着他们,楚肖脚步一顿,摄政王转过头。

  楚肖道:“阿轩。”

  摄政王道:“去哪里了?”

  楚肖道:“没,就出去看看。”

  陶歌直接道:“他和姜辰逸有事情商谈,顺便把明长苏送给他的玉佩还回去了。”

  楚肖:“……呃。”

  他僵着神色,不久之前才答应蜀国帝王离开,眼下又和姜辰逸联系上,回想起他们走之前摄政王的情绪,楚肖这么被戳穿真有些心虚,原以为摄政王会大发雷霆质问他,没成想,摄政王并没有。

  摄政王只是缓缓抬眼,道:“是吗?”

  他上前走至楚肖跟前,伸手向楚肖的腰间道:“那枚玉佩,还在吗?”

  楚肖懵了一瞬才反应过来摄政王指的并不是明长苏给他的那枚,而是另外一枚,楚肖立刻将那枚玉佩拿出来,虽说一路上指挥将领都是摄政王,但这枚玉佩一直都在他的手中,如今想要拿出来,也是从他这里拿。

  接过玉佩,摄政王的眸光落在其上,他眸光低垂,楚肖道:“阿轩。”

  摄政王道:“你还是收着。”

  摄政王又把玉佩还给楚肖,道:“既然已经还回去了,那便不要再有其他念想。”

  言毕他转身离去,陶歌也跟着往医患那边走,楚肖站在门口迎风而立,这时候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觉得有些说不出的孤独。

  如果可以,楚肖一定不会选择将玉佩交出去,但事已至此,其他的便不必多想,陶歌说只要人还活在世上,那便有相聚之日,就是不知道再次相聚之时,离现在还有多少时间。

  他独自驻立许久,渐渐挥散了心头突然蔓延的悲伤低落的情绪,忽然,安谧道:“楚公子?”

  楚肖回神,安谧手上端着一碗面,向他走来,楚肖见状立刻接过,道:“楚公子今夜还未进食,想必饿了吧。”

  楚肖道:“多谢安姑娘。”

  安谧道:“不必客气。”

  他们找了个地方坐下吃,安谧也跟着休息一会儿,四下静寂无声,只有楚肖吃面条时吞咽的动静,格外小,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格外清晰,楚肖咽下一口面道:“安姑娘,今日辛苦你了。”

  安谧摇头道:“不会,楚公子严重了,哪有你们的幸苦呢。”

  楚肖点头,又摇头,又安静片刻,安谧道:“我倒有些话,想与楚公子说。”

  楚肖闻言立刻抬起头,正色道:“安姑娘有何事要说,尽管说,别客气。”

  安谧笑了笑道:“不必如此,楚公子。只是一些有关齐姑娘的事情。”

  楚肖微愣,安谧道:“齐姑娘走的比较匆忙,我都没来得及和她打招呼,哪成想,她这一走,就是真的不再回来了。”

  说着,安谧对上楚肖的目光道:“我这一生,也是难得遇到齐姑娘这样的女子,太有缘分了。她这么忽然走了,我还有些不适应。”

  安谧和齐麟主关系好,楚肖很早就看得出来,只是没想到,齐麟主这么一走,会给安谧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安谧说了和他说说话,倒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悲伤,更像是一种遗憾。楚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只能放下面条,静静陪她坐着。

  安谧微笑道:“这里的人楚公子你也知晓,如今我这些话可能也只有和你说才行,还望楚公子多担待,那我便不打扰楚公子了。”

  楚肖道:“慢走,安姑娘,你有心事随时欢迎和我说,我都能听得,并且绝对保守秘密。”

  安谧点头。楚肖看着她的身影,眸色渐渐暗淡下去,也是奇怪,方才安谧全程说的时候,没有一点悲伤的情绪,反倒是楚肖,跟着听着,人也跟着难过起来,说不清到底是何难过,也许在安谧说出她和齐麟主分开之时,楚肖也想到了自己和明长苏。

  在这样的程度上,他和安谧的确算得上相同遭遇,并且可能在心态上都有一些地方相似,他们都是清楚现在的局势,坐下来说说话,那也只是说话,并不会有任何的动作。

  只是想找个人谈心,目前看来,摄政王绝对不合适,其他人更不可能,所以目前看来,找上楚肖最合适。

  月色当头,村庄里夜晚灯火通明,谁人不息。蜀国帝王留下三日期限,命他们撤离皇城,也没要求去哪里,楚肖和摄政王还有席君临围坐,蜀国帝王的话最为简单粗暴,简洁下来就给他们一个字“滚”,除此之外,其他他们另行安排。

  他们围坐许久,也沉默许久,好容易伤员的事情解决差不多,眼下还要思考这个问题,席君临道:“宁将军的人马,未曾撤离,但也没有和我们在一起。”

  楚肖道:“之前回来的时候,是不是就没和他们见过面?”

  席君临点头,楚肖道:“竟是如此。”

  楚肖回来之前就观察过,自从蜀国帝王来了后,一路上便没有见到宁将军他们的踪迹,眼下楚肖也交了玉佩,就以为宁将军带到蜀国帝王那边去了,但方才席君临派出去的人回来禀报,说在不远处发现了宁将军的踪迹,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跟着蜀国帝王。

  这让楚肖觉得奇怪,玉佩已经交上去了,怎么宁将军的人马还是一枝独秀,摄政王道:“也许,是玉佩的问题。”

  楚肖闻言抬眸,他凝视着眼前的玉佩,摄政王道:“当年母妃嫁过来,将玉佩赠与父皇,也并未彻底说清楚玉佩其中蕴含的力量,如今这些兵力,皆是父皇给你准备的,而明长苏的那枚玉佩,我也是听我的母妃告诉我后才知晓其存在。但明长苏的这枚玉佩威力还有多少,我也无从得知。”

  摄政王捏着这枚玉佩,眉头深深蹙着,半晌他将手中的玉佩送还给楚肖,楚肖虽想开口说些什么,瞥见摄政王的神色,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不管究竟是如何,他们没多少时间便要离开,收拾好伤员他们差不多便可以准备离去。

  偌大的楚国,他们只需离开皇城,以后四海为家,楚肖踏出皇城的那一刻,就和之前跟着明长苏一同出城去往蜀国时一样,站在城门外回头看了一眼,不过这时不是黑夜,摄政王也站在他身边,就是没有了明长苏。

  早已今非昔比,楚肖穿书过来后是想过不想当皇帝,而是做个普通的百姓过寻常的生活,他承担不起一个国家的责任,如今做到了,反倒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开心。

  风卷起他们的衣摆,发丝随风飘乱,扰乱了视线,楚肖眯了眯眼,他伸手捂上心口,那里隐隐感到钝痛。摄政王无论如何也不肯去往蜀国,哪怕是接下来要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楚肖明白他的心思,同时也开始隐隐担忧。

  已经走到如此地步,现在就望着蜀国帝王说到做到,还有明长苏能够安然无恙。

  大军撤离的很快,彻底离开的那天,楚肖似乎远远看见了蜀国帝王他们的身影,只此一眼,离去之后,便没了蜀国他们的消息。

  他们找到一处空旷的地带,类似于之前住的那个村庄,一对人马修整后,他们几个出门,路过茶摊,远远便听到有行人谈话。楚肖听有人道:“听说了吗?蜀国帝王攻入楚国的皇城,占领了楚国了,不过他的儿子,听说和他反目成仇了!”

  楚肖脚步一顿,他转头,远远望去的树丛之间闪过一个身影,楚肖盯着人道:“这位大哥,这话何意?”

  席君临和摄政王他们也停下脚步,跟着楚肖一起,那人道:“这也是最近才传来的小道消息,就数官家道路听来的,也不确切,我们这里离皇城可远着呢,人家皇城之中发生的事情,我们怎么能知道。”

  话虽如此,他们已然远离了皇城,但乍一听到类似的话语,楚肖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被吸引,他抿唇,眸光扫过眼前的人众人。

  忽然摄政王道:“走。”

  楚肖一愣,道:“什么?”

  席君临已经拿上剑道:“陛下,事不宜迟,回去吧。”

  楚肖道:“走吧。”

  他转身,摄政王却在原地未动,楚肖抬眼,摄政王眸光定定道:“回皇城。”

  他音量压低,刚好在楚肖能挺清楚的范围内,楚肖睁大眼睛,道:“阿轩?”

  摄政王没有回答,这回先一步回去,回到村落后,楚肖还记挂着摄政王之前说的话,但一直在摄政王说完后,没有任何动作,回来该干嘛干嘛,这倒让楚肖生出一种错觉,好似白日里听到摄政王的话只是他的一时幻想错觉。

  到了深夜,楚肖被人拍醒,他一睁眼见到的是鹤行,楚肖一愣,他坐起身,见摄政王就站在他屋内不远处,楚肖道:“阿轩?”

  摄政王道:“走吧,你的东西已经收拾好了。”

  楚肖:“?”

  摄政王抬眼道:“白日里我和你说的,都忘了吗?还想不想回去了?”

  楚肖立刻点头道:“去,阿轩……你是因为听到了他们说的话,便做此决定的吗?”

  摄政王道:“并非如此,我就算离开皇城,也并非在皇城没有眼线,如今皇城之中的情况我已经探查过了,白日里那些人所言,并非假话。”

  顿了顿,转头对楚肖道:“我们连夜走,不带任何兵马,你去吗?”

  楚肖跳下床匆忙穿衣道:“去去去。”

  不管是如何情况,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也去。这一刻,他能和摄政王他们感同身受,都想回到皇城中去。

  这次席君临没有和他们同行,他们连夜跑出村庄,往拐角山路走去,沿着月色走,从圆月当空走到晨光熹微,连续几日,中间走走停停,紧赶慢赶,倒也把原来的路程时间缩短不少。

  真正赶到皇城外,已经是好几日之后,他们现在的身份不便直接进入皇城,现在皇城之中的人很多都认识他们的脸。摄政王领着他们去往暗探住处,歇息一段时间,便听到外面的吵闹声。

  楚肖被声音吸引忍不住往外探,摄政王道:“看什么?”

  楚肖道:“就是觉得有些奇怪,明明我们来的时候街巷之中安静一片,甚至鲜少有人影,为何突然间发出如此大的动静。而且听这个声音,不像是几个人发出来的,倒像是一群人。”

  暗探道:“回陛下,如今蜀国占领此地,蜀国对这里看管森严,这里的人因此平日里也不敢太出门,家家闭目,只有游街的时候才会出来。”

  游街?楚肖道:“什么游街?”

  这话显然摄政王便了解,他道:“我们虽然走了,但此地的事情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蜀国他们自己还有内部之事放在此地。”

  暗探道:“不错,虽然蜀国入侵此地,但我们之中不乏有不服蜀国之人,他们一旦闹事,便会被镇压下,其中之一的方法,便是游街。”

  摄政王道:“先前也有这样的问题,而且每时每刻动静都不曾小去,只是那些闹事的人从未被蜀国之人彻底制裁,如今,他们已经丝毫不客气。”

  至于为什么没被彻底制裁……楚肖和摄政王对视一眼,怕是之前明长苏的许诺,明长苏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现在想来,明长苏入驻楚国之中,最初一段时日一直把控楚国的政事以及其他,虽然明面上他们是被入侵,但除却其他,实则他们只是换了个领袖,而且这个领袖更有能力。

  但总体来说,他们战败的事实一直在,就这样,明长苏还能将楚国皇城中的人治理的如此,不对他们施暴,已经非常不容易。

  楚肖心底苦笑,如今掌权人换成了蜀国帝王,那自然是不会对他们客气。

  摄政王道:“明长苏这个人,太过仁慈被情绪所控,果然没错。若不是如此,在我第一眼见到他时,他定然活不到如今。”

  楚肖:“……”

  这话说的,意识之间不知道实在夸明长苏,还是在骂明长苏。

  他们藏匿在人群之中,游街开始,所有人被迫出门观赏,蜀国帝王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警告他们,若是再有人挑衅,下场便是如此。

  被游街的人关在笼中,就如同牲畜般给人观赏,这样的做法极度羞辱人,但更吸引楚肖目光的,还是最后面笼中的人。

  被游街的人有好几个,笼子数量很多,最后一个,里面关着的人披头散发,穿着囚服,楚肖紧紧盯着那人,忽然,那人也抬起头来,楚肖没想到能和人对上视线,四目相对,楚肖脑袋一嗡。

  他看着眼前的人对他露出一口大白牙,这笑容,仿佛极为天真无邪。

  楚肖:“……”

  他的目光始终落在一处,摄政王他们也被吸引了视线,见到那人,摄政王眸光微眯。

  楚肖道:“阿轩。”

  他很诧异也很疑惑,这游街明明是游楚国之人的,为何连李长明也包含在内。

  他们站在那里,肉眼可见囚牢中人的衣服破烂,身上露出来的手臂有许多痕迹,显然他们不只是游街,定然视线进行过严刑拷打。

  那些被迫围观的楚国之人,也只是默默看着,被蜀国士兵隔绝在外,他们眸光之中没有其他情绪,只有怯意或者低着头,默默忍受。

  在这种情况之下,见到这幅样子的李长明,楚肖不可能不管,他很想上前救人,但理智让他没有立刻动身,他现在上去,大多情况只会被蜀国的士兵抓起来,他们低着头藏在人群之中,楚肖若是真这么做了那无异于自爆。

  楚肖心底焦急,他侧眼看摄政王,见他们不为所动,倒是李长明,和楚肖对视上的那一眼格外激动,但楚肖注意到,他的眼中情绪很多,但着实没有惊讶的情绪,这又让楚肖陷入一瞬间的恍惚。

  游街从下午到晚上,走过哪里,蜀国士兵便会去敲人家的门,若是不出门,便会被士兵砸了房子,楚肖他们便是这么出来的,索性士兵砸门后转身就走,也没有和他们对视。

  越到后面,出来的人越多。他们跟着人走了一路,到了夜幕降临,风也冷了许多,人群之外人影闪动。

  掠过树梢,楚肖还在人群中,忽听有人惊叫一声,随后所有人的目光便落在一处,蜀国士兵拔剑出鞘,纷纷警惕。

  视线之内,一个人影飞速闪过,落在最后一个囚牢出,一眨眼的功夫,那人将李长明从牢中拉出来,揪着后领便跑。

  蜀国士兵上前拦路,被黑衣人一脚踹开,那动作,落在楚肖眼中格外熟悉。他一直未眨眼,很清楚确认那位黑衣人就是鹤行。

  作者有话说: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