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其它小说>特别案件调查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 长生篇 十一 〕

  赢子池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他葬身火海,被大火烧得尸骨无存。是的,他早该死了。若果不是他,尉家就不会惨遭灭门。若不是他,母亲就不会被大火活活烧死。

  他就是个灾星,他该死,必须死!

  意识慢慢回笼,他缓缓的睁开了眼睛,迷茫的看了看坐在不远处闭目养神的高誓。他用手遮住了眼睛,泪水划过他的脸颊滴落在竹席之上。他只觉得悲从心来,郁郁满腔,糜糜不散。

  高誓听到动静,起身来到了他的身边跪坐了下来。

  “为何而哭?”高誓面色平静,淡淡的道。

  “为子池的家人而哭。”赢子池回答道。

  “那是他们的命数,天意如此。”高誓道。

  “高仙人,您是神仙,又怎会理解人间的七情六欲。”赢子池自嘲道。

  “人固有一死,没什么好难过的。”高誓冷冷的道。

  赢子池翻了个身子看向高誓,他一把抓住了高誓的手腕,苦笑道:

  “固有一死?您还真是无情。”

  高誓冷着一张脸,看不出喜怒。他并没有因为赢子池的无礼而感到生气,而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冷声道:

  “情为何物?”

  赢子池冷笑一声,仰面朝天的躺了下来,自言自语道:

  “您是仙人,神仙又怎么会理解人间的疾苦。”

  高誓沉默不语,赢子池又道:

  “您跟在我的身边,也是为了把我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吗?”

  “不是。”高誓道。

  “既然不是,那我们就此别过吧。”赢子池道。

  “怎么,你之前求我拯救秦国,这么快就放弃了吗?”高誓道。

  “拯救?大王派人杀了我的至亲,我还有什么理由去劝谏他做一个明君!这世道谁做皇帝都一样,他们只想着自己的私欲,又有谁在乎过底层的百姓。”赢子池道。

  “我们不能分开。”高誓道。

  “为什么?”赢子池警惕的看着高誓道。

  “因为你会死,我不想让你死。”高誓回答的干脆,眼神中没有夹杂着半点虚假。

  自从知道赢子池就是云亦仙君的转世后,高誓不是没想过动手杀了他,按照卢生的方法为云亦仙君重塑仙骨。但是......当他准备动手杀了赢子池的时候,他犹豫了,他下不去手。

  他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他可以等,等青年寿终正寝在动手取了他的骨肉。

  “呵。”赢子池冷笑一声站了起来,他心中暗道:

  ‘不想我死,所以您救了我多次。明明知道我的家人会遭此劫难,却置之不理,甚至都不愿告诉我一声。若是早知道这些事,他便不会去找王弈,而是带着母亲和尉家的女眷逃离西山。’

  环顾四周,赢子池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他向前走了几步,突然被眼前的神像惊的说不出话来。神像被擦拭的一层不染,贡台上摆满了油纸包的的麦芽糖。香炉上插着三根香,整座庙宇都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这香气他再熟悉不过了,正是高仙人身上独有的味道。

  他走出了寺庙,抬头望着被重新雕刻的牌匾,失神道:

  “云海龙王庙。”

  这里是秋华山!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跑回庙中,在自己的衣服堆里翻找荷包。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荷包,他的脸色变得越发的苍白。高誓看在眼里,心中满是疑惑。他走到了赢子池的身边道:

  “你在找什么?”

  “我的荷包丢了。”

  “荷包?”高誓道。

  “高仙人,你有没有看见过子池的荷包,大概这么大,上面绣着荷花的图案。”赢子池一边用手比划着大小,一边描述道。

  高誓摇了摇头道:

  “不曾见过。”

  “奇怪,在南郑的时候,荷包还在我的衣袖里放着,怎么会不见了呢?!难道是昨晚掉在了西山?”赢子池道。

  “那个荷包对你很重要吗?”高誓道。

  “非常重要!”赢子池点点头道。

  荷包里装着青琰,那是徐福临走前给他的法器,说是会为他挡下一劫。现在荷包不见了,他该如何与徐方士解释!

  他跪坐在地上,不停地搜寻着脑中的记忆。他抱着小荷的尸体来到了西山,在他挖坑的时候,他怕荷包沾染了泥水,故意放在了衣襟里。掩埋好小荷的尸体后,他找到了娘,然后换了一套衣服。他的旧衣裳被娘送去洗了。他那时候没有多想,完全把荷包的事情忘记了!


  难道.......娘在洗衣服的时候发现了荷包,然后就替他先行保管。再然后,他去找了王弈,娘见他执意要走,便没提荷包的事情。

  ‘把青琰交出来!’

  他想起来了!在玉山被卢生的手下追杀时,刺客要他把青琰交出来!难道说卢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他,还有青琰?!

  一股寒气涌上心头,他跌坐在地上,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卢生的手下能一路追来,肯定和青琰脱不了关系。那么青琰在他娘的手上,那就解释的通为什么卢生的手下能够找到西山。那些人为什么要放火烧了西山?他想不明白,也不愿去想。如今他只想做一件事,他要砍下卢生的向上人头来祭祀尉家惨死的亡魂!

  ...................................................................................

  如今的咸阳早没了往日的热闹,街上冷冷清清,部分商户甚至关上了大门,带着一家老小逃离了咸阳。起初谁都没把王弈当回事,直到王将军带领着他的军队攻下狄道以后,这些达官显贵们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姓。

  文武百官人人自危,深怕触了秦王的霉头,被拖出去斩首示众。也有不怕死的老臣跪在大殿前劝谏秦王放弃修仙之术,老臣们恳求秦王把蒙恬将军从北方请回来对抗王弈。然而如今的秦王,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他的心思全在卢生为他构造的美梦中。

  就在所有人都想着逃离咸阳的时候,城西头那座荒废已久的宅院被人买了下来。据说搬进去的是位行脚商人,这位行脚商人可大有来头。因为有人亲眼看见秦王身边的大红人赵高,亲自过来祝贺他乔迁之喜。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高誓的师兄羡门。

  卢生的所作所为羡门都看在眼里,羡门知道卢生的存在,卢生同样也知道卢生的存在。羡门迟迟不对卢生出手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看不透卢生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卢生修练妖术不假,但他的身上却又纯净的灵力。这让他意识到卢生的身份,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纯净的灵力少之又少,很多上仙修炼了千年才把自己的灵力净化到最佳的状态,他不禁怀疑卢生是位私自下凡的仙君。

  想到这里,羡门决定和卢生交手一次,便可知他究竟是不是上仙。然而还没等他动手,卢生先一步偷袭了他。

  在打斗的过程中,羡门注意到卢生的腰间别了一根漆黑的木棍,这根木棍他总觉得好像在哪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直到这根木棍抵在他心脏的位置,他才想起来这根木棍的出处。

  这根木棍名为——熍,是天界帝君所使用的法器!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天界的帝君会滞留在凡间?为什么要修炼妖术,潜伏在凡人的身边?百年的大战他历历在目,他清楚的记得帝君下达了命令,让所有待在凡间的仙人速速返回天庭,从今往后不得私自下凡。

  一想到卢生扮成妖道的模样接近自己,羡门顿时觉得不寒而栗。

  他问卢生的目的是什么?

  卢生居然直言道:

  ‘毁了天道,创造新的世界。’

  后来他和帝君定下约定,他不干涉帝君的计划,帝君答应帮他重塑仙丹。有了仙丹,青琰对他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他在咸阳安顿了下来,却没想到会在咸阳城里看见了上古凶兽——九婴。

  百年大战,双方突然各退一步,互不干扰。因云亦仙君而起的战争说停就停,这场战争的背后可能还有更多鲜为人知的交易。

  这一天,早朝过后,赵高乔装打扮来到了羡门所住的宅院中。

  “仙人,您果然料事如神,公子池真的活着回来了!”赵高恭敬道。

  “查出火烧西山的是谁了吗?”羡门道。

  “这小的就不知道了,不过最近卢大人经常不在宫内,大王便派人四处打听卢大人的下落。”赵高道。

  “不在宫内?”羡门疑惑道。

  “是的,他临走前告诉大王,要去寻他的师尊为大王制作不老仙丹。”赵高道。

  “呵,那你可知道他口中的师尊是何人?”羡门眼中阴晴不定道。

  “小的也不是很清楚,只不过在大王的身边伺候的久了,偶然听卢大人提过,他的师尊名叫——羡门。”赵高低着头道。

  听到这句话,羡门不由得冷笑一声,心道帝君可真会那他出来当挡箭牌。这一点就能看出,帝君心思极深,他从一开始便把他算计进去。

  “对了,仙人,有一句话小的不知当讲不当讲。”赵高缓缓的抬起头,看着羡门所戴的青铜面具道。

  “说。”羡门道。

  “整个咸阳城都流传着,赢子池是神仙的转世,将他的骨血炼制成丹药,吃下便可长生不老。”赵高小心翼翼的道。

  羡门的脸刷一下就变了,他一把抓住了赵高的衣领质问道:

  “是谁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的!”

  赵高吓得浑身发抖,说话都带着颤音道:

  “仙人饶命啊!小的私下里派遣属下调查过,只是.......”

  “只是什么?”羡门松开了手,一把将赵高推到了地上,冷冷的道。

  “只是小的无法相信,这个消息时从观星阁里传出来的。”赵高跪在地上,手捂着胸口喘着粗气道。

  .....................................................................................

  观星阁有一条地道,这条密道可直接通向城外。本该出海寻仙的徐福,此时正站在地道里把玩着手中的荷包。荷包看上去脏兮兮的,它的表面还绣着一朵盛开的睡莲。

  徐福将荷包解开,从里面取出了一枚翠绿的玉石,自言自语道:

  “都想要得到青琰,也就你不把他当宝贝。”

  地道的尽头多了一个黑影,徐福看了黑影一眼,便恭敬的跪了下来道:

  “大人,一切都在计划中。”


  “辛苦你了。”

  地道的尽头,传来了一名老者的声音。老者头花发白,佝偻着背,慢慢悠悠的走到了徐福的面前。

  “还真是小看你了,没想到你居然会派人放火烧了西山。”老者道。

  “大人,不那么做又怎么把赢子池的注意力转移道卢生的身上。”徐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