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全江湖最靓的仔[综武侠]>第83章 金风玉露(二)

  拦住赵决明的是个年轻俊秀的黑衣少年郎,神色桀骜,看赵决明时眉目间带着审视,却并未让被审视者感到不适。

  黑衣少年周身未带武器,赵决明看他一眼,选择从他身边走过。

  这动作却让黑衣少年微微瞪圆了眼睛,后退两步又拦在赵决明身前,一如既往地问道:“你可是赵决明?”

  赵决明驻足,终于弄懂对方不是无意拦在他面前,而是有意为之,当下便颔首道:“是。”

  “我是唐天纵。”

  少年说完这句话,便观察着绛衣剑客的神情,失望地发现对方神色毫无波澜。

  陆小凤和花满楼站在一旁,整好以暇地观望。

  唐天纵,是蜀中唐门中这一代的出色弟子之一。他上头有两位哥哥,三人在江湖上皆名气不小。

  赵决明面色没有变化,但却开口道:“我知道你,蜀中唐门的弟子,久仰大名。”

  唐天纵精神一振,大声道:“算你有眼光!那我便直言了,你和我比一场!”

  赵决明果断拒绝:“不要。”

  唐天纵瞪圆了眼睛,还来不及质问,便被找来的两位师兄截住话茬,只听身后唐天容大喊道:“唐天纵!”他下意识地便想跑,但唐天容眼疾手快,冲上前来猛地拽住自家师弟后领,阴森森地斜他一眼。

  唐天纵安静如鸡。

  蜀中唐门大公子,唐天仪慢悠悠地走上前,朝赵决明拱手道:“在下唐天仪。”

  赵决明一愣一愣的,拱手便要回应:“赵决明。”

  蜀中唐门的三位公子都是名气不小的人物,赵决明头一回见他三人,却不是第一次听到他们的名字。

  唐天容按着唐天纵向赵决明为方才的突兀挑战道歉,唐天纵显然不服,不情不愿地道歉,抬起头又低声对赵决明恶狠狠道“我必会赢你!”,随后背上迎来唐天容轻轻一掌。

  这兄弟二人谁也不服谁,唐天容镇压着唐天纵先行离去,唐天仪见赵决明茫然地望着两人的背影,一笑:“三师弟一入京便听到你的名字,不服气,想来挑战你。”

  这三人性格各异,十分明显,唐天仪作为唐门大公子,倒显得十分亲和,与唐门一贯给人的印象相悖。

  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唐天仪说了两句,朝三人笑了笑,朝人群中走了过去,追上自己两位弟弟的背影。

  赵决明由衷感叹:“他们关系真好。”

  花满楼问道:“决明家中可有兄弟姊妹?”

  赵决明道:“有,但关系并不亲密。”

  宫中规矩多,兄弟姊妹间顶多是见面问个好,恭敬有余亲密不足,他们一家人的关系都十分古怪。

  赵决明在这方面并不有意遮掩,但他的语气太过坦然以致令人忍不住担忧他的家庭状况,往往都是识趣地不再多问。

  花满楼没有再继续问下去。

  赵决明对亲缘寡淡一事并无任何特殊的想法,最是无情帝王家,也许说的有些夸张,但也不假。

  飘来荡去的一千年里,他总是会时不时地思考,尽管如今赵决明无法回忆起自己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但以如今的心态来看,应当是个体现了“放下吧一切都无所谓”的结论。

  赵决明才出宫不久,他心想要向几位朋友报平安,便在征询了陆小凤和花满楼的意见后拉着三人往白玉堂的住处去。

  白玉堂的住处与开封府衙隔了一条巷子,赵决明还没敲门,大门自己开了。

  眉目冷厉的青年对赵决明挑挑眉,道:“赵决明?赵桓放你出来了?”

  听到自己的两个名字从朋友口中说出,实在是种奇妙的体验。

  赵决明心情微妙。

  在赵决明定下出宫的日子后,白玉堂便从包大人那里听说了此事。他与展昭不同,并非朝廷命官,但这些年来为朝廷帮的忙只多不少,算是编外人员。

  父子俩自然不会让他白干,在一定程度上对陷空岛生意给予了优待,白玉堂本人也能知道些不往外传的消息。

  “赵桓还好么?”

  白玉堂问赵决明。

  “还好。身体康健。”

  赵决明努力往好处说。

  白玉堂还想说些什么,眸光微动,转念一想,没有再开口。

  太子殿下患病又中毒,如今应当与身体康健扯不上关系。

  白玉堂漫不经心地想,只打算私下拉着赵决明再细问一番。

  赵决明与太子殿下朝夕相对,按理说应当知道太子的身体状况。

  冷血与展昭都有公务在身,赵决明等四个闲人朝开封府外当值的衙役打个招呼,潇潇洒洒地聚了个痛快。

  夜渐深,陆小凤与花满楼所住的客栈在城西西,四人分道扬镳,赵决明与白玉堂往李宅而去。

  白玉堂终于得以问出口:“赵桓到底如何?”

  赵决明道:“殿下虽然身患重病,但心态很好,看起来十分健康。”

  白玉堂松了口气。

  “王怜花……他医术精湛,神侯想请他为太子殿下看病。”沉默片刻,白玉堂出声道,“神侯说他入京消失不断的那些日子里,是在金风细雨楼替苏梦枕看病。”

  朝堂江湖向来泾渭分明,但国都内的江湖门派是例外。

  赵决明微微瞪大了眼,这件事他是头一回听到,但不止为后者,还为诸葛太傅的想法。

  白玉堂见他如此反应,只当他因王怜花替苏梦枕看病而惊讶,道:“王怜花行踪成谜,你又不关心,难怪你不知道。”

  赵决明回神:“神侯可有向王前辈提起此事?”

  白玉堂摇摇头:“未曾。神侯决定择日向官家提起此事,让官家下旨安排。”

  赵决明默然。

  “为何对我说呢?”

  “……王怜花随心所欲,希望你能当个说客。”

  白玉堂和王怜花不对头,说起真心实意夸他的话时也显得像在说违心话,“他精通杏林之术,既然能让沉疴缠身的苏梦枕好转,应当也能治好太子——即使治不好,叫他看看总是没错的。”

  赵决明沉思片刻,随后诚恳道:“我认为,你亲自对王前辈这么说他会更高兴。”

  白玉堂呵呵一笑:“王怜花是宁可听你的也不愿听我的,我倒不至于自讨其辱。”

  这说得未免太夸张了些。

  赵决明向白玉堂应下此事,两人在岔道口分开,他回到李宅,众人已经歇下,只有院中亮着一个灯笼。

  他望着红灯笼,不由微微一笑,心中分外平静。

  *

  诸葛正我如白玉堂所说的那般,面圣时寻了个空档,将此事对官家提起。

  赵佶下意识地便想推拒。太子中毒是真的,可病是假的啊,若是叫王怜花看出些什么,届时如何糊弄又是个大麻烦事。

  诸葛太傅看出他的想法,左脸写着“不赞同”,右脸写着“不能讳疾忌医”,表情分外严肃。

  赵佶:“太医署的御医都看不出,王怜花就能看出了么?”

  诸葛太傅:“官家不知,金风细雨楼的苏楼主便是在王怜花的调理下有所好转。”

  赵佶:“……”

  他这下说不出话了。

  金风细雨楼为沉疴缠身的楼主寻医问药,早些年赵佶也曾派御医为苏梦枕诊治,然而始终不见其有好转。赵佶见他的次数不多,然而次次相见都能嗅见对方周身的药味,同时也总会替对方的病忧心一把。

  而如今诸葛太傅告诉赵佶,苏梦枕的病有好转了。

  赵佶:“这得看阿桓如何想……”

  诸葛太傅:“臣可与官家一同去见太子殿下,殿下与决明少侠交好,应当从其口中听过王怜花的名字,不如看看殿下怎么想。”

  他这么说着,同时心中也在为赵佶下意识显露的推拒而感到奇怪。

  官家在得知王怜花即“云槐姑娘”后态度古怪,但看起来并没有十分讨厌他。那份下意识的推拒,便显得莫名其妙了。

  赵佶无话可说,敲着桌子想了会儿,心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替身少年既然能将御医少年糊弄过去,一个王怜花应当也不妨事。

  于是赵佶与诸葛正我往东宫而去,此时太子殿下正在书房中看书。窗旁的书桌上堆满了书,阳光透过窗棂照入书房,少年抬头,瞧见两人后露了个笑,轻快地道:

  “爹爹,太傅。”

  他笑得轻松温和,只是面色苍白,在阳光下有几分接近透明的光泽。

  赵佶走在诸葛正我前头朝太子使了个眼色,太子微不可查地颔首,放下书,下来迎接两人。

  诸葛正我将先前对赵佶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赵佶在一旁揣着手,不动声色地挑了挑眉毛,希望这位替身少年能理解他的意思。

  但赵佶忘了一件事,他自己都无法推拒,更何况太子,故而太子找了两个理由,都被诸葛正我以不赞同又坚决的态度驳回了。

  赵决明:“……”

  赵佶:“……”

  诸葛太傅是父子二人的太傅,两人对他敬重有加,更何况对方是好意为之,这事便这么定下来了。

  定下之后,诸葛正我便决定立刻出宫去询问王怜花的意向,告辞之后便离开东宫,只留赵佶赵桓父子俩在桌旁面面相觑,随后赵佶叹了口气。

  “王怜花医术当真如此精湛么?”赵佶问替身少年,“阿桓只提过一两句,我倒真不知王怜花竟然还替苏梦枕看过病。”

  赵桓本人也叹了口气,附和道:“殿下本人亦是才知道不久。”

  赵佶:“太傅一心为太子,可你又没病……你有自信将王怜花糊弄忽悠过去么?”

  赵决明:“……应当……能。”

  赵佶:“……”

  可你看起来十分没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