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夜悬黎>37、两心之外

  

  恒晟历,景泰十五年夏六月十八日,诸事大吉。

  

  “尽欢楼”前花瓣飞扬,红绸满挂,我自行剪彩,茶楼开张。

  

  梁诗如收到帖子领了自己的姐妹们来捧场,雅室一间,明前云雾两壶,茶点六盘。

  

  周掌柜应邀而来,朱三贵也跟着他来了。朱三贵瞧着自家原来的铺子如今焕然一新,雅致非常,赖皮三的胖脸羞得满面通红。

  

  伙计们在门口喊话“尽欢茶楼,今日开张,入门道贺,皆有清茶一盏免费喝咯!”大堂里一时间人满为患,整日下来喝茶的人往来很多,赞不绝口,大堂茶水全部免费,糕点需花钱,当然雅间是不免费的,梁诗如她们应邀而来的例外。

  

  我要随时照应铺子,又要调度人手,还需与客人解说茶的异同,有的客人要买杯盏茶具的,一时间忙得嗓子已哑。

  

  周掌柜喝了几盏茶,对尽欢楼的茶和泡茶手艺赞不绝口,买了二两雨前茶。朱三贵想在茶楼里谋个工事做,我道若有合适工事会去请他。

  

  梁诗如等人在雅间饮茶吃点,亦是交口称赞,过了一个多时辰才下楼。下楼后见我忙得都顾不上与她打招呼了,上前道了声“欢歌公子,我们日后再来”。我大大咧咧道下月定把借银还上,惹得梁诗如红脸不止,转身就走。

  

  当日戌时,成俊关上铺子门,我清点一番进项,整日往来人倒是多,却只卖得十三两多银,不过开张之日图的便是捧场热闹。太累了,寻思着眼下须得寻个得力的掌柜,整日下来,真是累极了。

  

  次日正式开始营运,半价酬客。大堂的雨前六十八文一壶,粗茶三十六文一壶。雅间的则是明前云雾一百六十文一壶,器具皆是青瓷,且八间雅间由四位姑娘红袖添茶,一冲一泡之间,客人可享受那从未见过的茶艺体验。

  

  慕名而来喝茶的不在少数,白底玄襟黑字大招幡上大大的茶字很好找。一日下来,茶水加点心以及茶叶与茶具的售出,得银三十二两。

  

  我喜不自胜,累是累,来钱真是快。伙计们姑娘们都在大堂里等着主家发话,每日酉时五刻,城门关闭时打烊,我会略训话说几句。

  

  茶楼定下规程:售出的茶水与点心拿出千分之三作为额外的奖金发给他们,单独推售出的茶具和茶叶均可得奖金百分之一,不算在每月二百文的工钱内。借此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团结,不可私下内耗,不可消极怠工。

  

  别看点数低,我大致算过,待铺子起步后,日售三五十两不再话下,每月至少有十两可以作为奖金发给他们,能够分配到个人均是他们工钱的二倍,差不多能赶得上普通店铺的账房先生的工钱了。

  

  如此一来虽暂时缺了掌柜和账房,在这群年轻力壮又肯全力付出的伙计们一同努力下,我慢慢开始省心。

  

  约莫七月初,天气开始燥热。

  

  尽欢楼推出“清火润肺”“消烦醒神”“祛痢驱热”等药茶功效,由小二们唱喏在楼门口推广,一时间客人多了起来,有几日都卖出百两之多。

  

  八月初至,茶楼的新麻烦又来了,楼里所剩的茶叶不多,明前不足十斤,雨前二十余斤,粗茶多些还有六十余斤。

  

  如此一算,到不了十月就只能卖白水了。

  

  无奈之下,我只好转换策略,每日只推出上午茶和下午茶,只巳时至申时营业,又教了婶子和姑娘们新做七八种的点心,虾饺,寿司,小蛋糕等,虽有些不如现代的,到底还是新颖独特,口味新奇,大受青睐。

  

  看着每日的进项越来越多,心头却欢喜不起来。尽管已还上了借梁诗如的银,尽管如今身上都有三四百两余银了。可我觉得自己要的茶楼,不是这样的!这就像个点心食楼般,完全不合心意。

  

  成家人倒是都很欢喜,七月他们有的人拿到八百文的工钱,少一点也有六百文。半年多前他们还食不果腹,生死难料,求生无望,病弱无助,此时都能昂首挺胸去店子里挑一些他们中意的小物什了。

  

  拜月节初过,有一位自称是济生药堂周掌柜的族兄寻来,道自己做了十多年的掌柜酒肆掌柜,上半年因妻族有事辞了工事,问尽欢楼是否需要请佣掌柜。一番交谈,我定下他试佣一月,试佣期月二两银,无奖金。若双方一月后都觉合适,再另商。

  

  月底三十日,我盘完账目,给自己的伙计们发工钱,他们个个摩拳擦掌想知道自己能拿多少文,分发下去后竟也不比七月少,一番欢欣雀跃不表。

  

  茶楼像点心食楼,这一点总让人不甚开心。不过茶叶无多,楼里已不再单独出售茶叶了,只卖茶水,此般境况,我无可奈何,一时也无解,先赚钱重要。

  

  这日无事,我晃悠到栎山去瞧留守的几人,留守的两叔婶和三小娃在山里过得也自在,米粮足,五叔还拿着应尽欢的弓箭练过,猎捕过几只野物,他们的食物和月资每月自有人送来。婶子把这些木屋院落都收拾得利索干净,我决定在这里住上两日。

  ·

  

  我想江文元了,想江家村的茅屋。

  

  家里那七只鸡崽们还在不在呢?二姑母和六婶经常会去看她吧?河里的鱼篓子江文元记得去起吧?江文元……

  

  时间真是快呢!如今又过了近一年了,江文元她,嫁人了吗?夫家待她好不好?自己走时只留了百两左右的银子,江文元知道给自己采办嫁妆吧?……

  

  再过几日就是江文元的生日呢!十九岁!嘿,今年,自己的生日都已经忘记了,没想到自己已然二十五了。

  

  这一年真的好难过啊!江文元。你不在时,我都忘记怎么笑了,你吃过那些饱含着祝福的菜,可要像我祝愿的那般风雨不扰,诸事顺心才好!

  

  我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呢!那时候,你为什么不开心啊?你要如何我都随你了呢!你说不喜欢亲近,我随你心意后你也没开心起来!你应了婚约,我也随了你的心意不曾反对。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你去年八月始便再不曾笑过了?

  

  还有我二十四岁生日那晚,只是打湿了一点衣衫,怕你担心身染了血迹,为何你会那么生气呢?连我解释都不听了。

  

  还是要谢谢你啊!小姑娘!那些时候,天天被你唤醒起床,日日吃你做的饭菜,夜夜有你入怀,心里从不曾觉得孤单过。此世,全赖你给些温暖。

  

  上阳郡真的很繁华很大,人也很多,尽欢楼虽算不得万般红火却也还行,可我觉得仍有些孤单。嘿!要是你也来做它的主人,该多好!我日日给你泡茶,你对我笑一笑我便心满意足了。

  

  ……

  

  *

  江家村。

  

  我又来河边起鱼篓子,尽欢离开后,我每五日来一回,风雨不断。这般做,并无执念,只是心里这般想,便这样做了。

  

  河道从上游到下游,越来越多的村人都去安放鱼篓子,收获一回比一回少了,我并不介意,偶尔还会把鱼篓的鱼都倒进河道里,又重新安放上。

  

  不求收获,只是习惯。

  

  习惯了在诸如这般的小事上,回忆些往日那些明媚与狡黠的笑,念着心里的人。

  

  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尽欢若知定会欣喜。——八月县试,秀才中了举人,衙门里来人报喜那日,秀才寻到家里来了,送来红纸的文书一同瞧,说是感谢欢哥儿给的“奇书”!现在村里都喊他举人老爷,不过秀才说就只有欢哥儿舌头捋不直,喊人“酸”秀才。

  

  又快到自己的生辰了,自从爹爹去后,自己都不曾过过生辰了,十八岁是成年,十九岁便是老姑娘了么?真是想你呢!尽欢。

  ……

  

  不得语,暗自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

  这日我在山间转悠,发现山间野菊,眼前一亮,菊花茶也是极好之物,只是我不知如何炒制,不知与云雾茶制作是否一般?

  

  寻了五叔去店里找二伯派出六人来,找了婶子一道去采菊栎山下。试着用炒茶的方法做了,全坏掉,揉成一滩烂泥。洗净后晾干,泡了泡,味道仍是不尽如人意。那日吃着成才从店里带来的桂花糕,突然想到“蒸”啊!蒸熟后晒干十来日得了菊花茶,野菊花竟比从前喝到的那茶口感味道更佳!

  

  菊花茶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还能抵抗心脑疾病。尽欢楼推出这菊花茶之后,又引来一波热潮。栎山的菊花采摘一空,又抽调了六七人去远些的山坳寻去。

  

  幸而这般,暂解了茶楼无茶可卖的局面。我想,来年采春茶时需自己督办,应该能各再多采制几十斤。那么大一座山头,那么些树,总不该只出了二百多斤茶叶。这么一想,我就寻思下山去了,需得去县衙续包山头了。

  

  说做就做,次日便带了二两明前和一斤菊花茶外加一套青瓷茶具,找上吕管事,道出自己要买下栎山那整座山头。

  

  管事早知尽欢楼的茶有名,当家掌柜上门求事他也猜到我尽欢楼的茶皆出自那栎山。他说郡守家的公子都私下打探过,这尽欢楼突然在郡城冒出来,卖些比大药铺子都好的茶,想知从哪里来的货,也欲要分上一杯羹。不过他们查来查去,说我竟似忽然出现。也去山头查过,查不出所以然。便是见到了那茶叶树,也难知如何制作,山里就只有两大三小的老实猎户人家。

  

  如今再看我亲来买山头,管事已确定茶出栎山不错。收了这些好处,也就督办了文书,文契租约写上了二十年的使用期,捐税每年六十两。翻了一倍,谁让从前是荒山如今是宝山呢!我认了。

  

  当下便交上五年的捐税得了文书凭证,又私下给了吕管事二十两好处。这才了却一桩大事。

  

  茶楼已上正轨,尽欢茶楼的大堂掌柜定下周诚业,月银三两,奖金点为全店销售额的千分之五,掌柜月得十两有余,欢天喜地,誓言终生为尽欢楼效命。我可没想过终生开茶楼,看中周诚业无非是这人不贪,没小心思,不挖墙角,且他还带来一位品行不错的账房先生,省了我很多事。我不是个喜欢麻烦的人,巴不得做个甩手掌柜。

  

  成家村的人是有骨气的死忠家仆,做事不怕苦不怕累,大半年的时间里成广成俊这几个都成长很快,便是周诚业请了事假,楼里也不会出乱子,他们全能照应上。

  

  念及再过一月是冬日,到时喝茶人会减少许多。我又起心想开个酒楼食肆什么的。

  

  我想好了,茶楼就得要有茶楼的样子,明年茶叶多出后单买茶叶价格也要提,茶水的价也得调整,点心就还是原来这般。

  

  既然茶是富贵人家才喝得起的,那便让富贵人家来消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