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重生后娶了病弱皇后(GL)>第95章 避暑山庄,册封

  皇宫中又热闹了起来, 淑妃宫中的哭喊声,来回搬东西的嘈杂声,各宫娘娘皇子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去避暑山庄。

  秦溯坐在正阳宫的房顶上, 看着这些。

  “殿下, 陛下来了, 您快下来吧。”

  赤水在下面招呼秦溯, 永乐帝也进了院子, 仰头看了一眼秦溯,“寻儿, 你去那么高做什么?”

  秦溯旋身落地, “儿臣见过父皇,儿臣上去晒太阳。”

  “有这闲工夫,随父皇走走?”

  永乐帝抬手,将秦溯稍乱的头发往后理了理,只觉得满心复杂。

  秦溯对上永乐帝的眼神,“父皇,三皇兄是被冤枉的。”

  永乐帝放在秦溯头上的手微抖,他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寻儿, 不先说这些了, 陪父皇走走吧。”

  秦溯沉默地跟在永乐帝身边, 从正阳宫出去,经过御花园,路过未央宫宫门前, 一直走到了上朝的金麟殿前。

  眼前是一层层的白玉阶梯, 巍峨的大殿矗立其上,由下向上看去, 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秦溯站在中间,向上看去,眼中却无丝毫惧色,只有一种所视自己囊中之物的势在必得。

  永乐帝一看,心中便已经明了,面上不由显出颓意,“寻儿,父皇老了。”

  秦溯的视线落在身边永乐帝的身上,多年的养尊处优让永乐帝并未显出风烛残年之相,面上依旧还能看得出当年风流满盛京的风采。

  秦溯沉默不言,永乐帝牵着秦溯,一步步拾阶而上,站在了金麟殿前。

  看着眼前的龙椅,永乐帝牵着秦溯走过去,龙椅上放着一个黑色金纹的包裹,“寻儿,打开吧。”

  秦溯看着眼前的黑色包裹,有些疑惑,将包裹拿到龙案上,解开了上面的结,掀开布,一方玉玺,一纸诏书。

  “父皇?”

  秦溯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看着永乐帝。

  “寻儿,这是传国玉玺和册封诏书,你想要的父皇都能给你,但是你得答应父皇,给你诸位皇兄一条生路。”

  此事永乐帝想了很久,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与其看着一个个亲生骨肉在自己面前自伤残杀,倒不如先将皇位定下,也好让其余的人死了心,早早消停些。

  秦溯的视线落到传国玉玺上,“父皇,若是皇兄想要儿臣的命呢?”

  永乐帝看了一眼这大殿,长长舒了口气,“幽禁,贬谪,流放,留下条命即可。”

  “儿臣答应父皇,绝不主动迫害手足。”

  秦溯话留余地,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也不想再造杀戮,更何况那好歹也都还是血肉至亲。

  “父皇信你。”

  永乐十九年夏,册立长公主秦溯为皇太女,帝率百官前往奉天避暑山庄,皇太女溯留盛京。

  此消息昭告天下,一时哗然,震惊朝野,但满朝文武,无一上奏反对。

  几日册封大典过后,永乐帝等人往避暑山庄而去,偌大的皇宫变得空空荡荡。

  秦溯坐在长乐宫宫门口,册封大典之后,秦溯就从正阳宫搬到了东宫,地方宽广了许多,只是多少还是有些不习惯。

  “殿下,东海那边来消息了。”

  赤水从旁边走来,将一叠厚厚的信封递给秦溯。

  整个皇宫空空荡荡,秦溯百无聊赖地靠在门框上,打开了信封。

  这是虞琛和卫子康的来信,虞琛写的大部分是军情概况,还有在靖国收拢归置问题,卫子康写的大部分是关于瘟疫。

  先前一次大爆发过后,卫子康直接用了铁血手段,调用军队,将所有瘟疫肆虐的地区全部隔起来,调查瘟疫源头,焚烧死亡尸体,熬制草药等等一系列措施之后,成功遏制住了瘟疫蔓延的趋势,暂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这段时间从京中调去的医师也摸索出来几种起作用的草药,估计再有月余时间,便能彻底结束。

  卫子康的信让秦溯松了口气,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折起信纸,秦溯扇了扇风,“姨母那边可曾有消息传来?”

  “还没有。”

  赤水看秦溯这模样,就是想问沈奕了,但是自从虞箜带着沈奕离开后,确实是一封书信也没回来过,当然,秦溯送出去的也都石沉大海,毕竟连云斋楼自己都不知道她们的去向。

  “大理寺那边呢?”

  秦溯在永乐帝离开之前,就跟永乐帝提过三皇子可能是被人陷害,所以刺杀一案重查,还是交由大理寺,现在也有段时间过去了不知道有什么进展了没有。

  “回殿下,还没有,大理寺那边任何蛛丝马迹都已经查过了,但是除了那些指向三皇子的证据,什么也没留下。”

  这件事毕竟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就算是大理寺重新调查,也是收效甚微,当时留下的证据就太少了,除了现场黑衣人的尸体,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而那些黑衣人有明显是训练有素,什么也没留下。

  毫无进展,难办了。

  秦溯能把幕后之人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是没有证据,单靠自己的猜测,也是白搭。

  “那就只能从八皇子那边入手了,今晚,本宫要夜探皇陵。”

  秦溯站起身来,心中有了计较,但是却把赤水吓了一跳。

  “殿下,皇陵重地,去不得啊,不如去冷宫看看淑妃如何?”

  大雍朝历代帝王所葬之地为皇陵,不可擅闯。

  秦溯稍稍犹豫,也只得如此。

  用过晚膳,秦溯带人往冷宫而去。

  冷宫在皇宫的最角落里,自从永乐帝上位之后,冷宫之中再没住过人,已经破败不堪,现在淑妃被打入冷宫,这一片,也唯有淑妃一人而已。

  秦溯轻掩口鼻,微微皱眉,这冷宫中的灰尘也太多了些,夹杂着腐败霉味,甚是难闻。

  “淑妃就在此处?”

  秦溯看着眼前已经倒塌了一半的宫殿,也不知一向养尊处优的淑妃住不住得惯。

  秦溯说完,赤水刚要上前去敲门,就看见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赤水还没来得及跟秦溯说,就看见秦溯已经追那道黑影而去,十二紧跟在秦溯身后,众影卫也接着跟上。

  黑影的速度极快,但是却快不过秦溯等人,一个起落,十二手中的匕首甩出,正中黑影的后背,直接从宫墙上摔了下去。

  秦溯落下后,影卫已经将那个黑影控制住,卸了下巴,想死他也死不成。

  “打晕,带走。”

  秦溯看了一眼,往回走去,到了淑妃宫殿前,秦溯看了一眼留在原地的赤水,“怎么样了?”

  “回殿下,那人并未得手,淑妃无事。”

  赤水刚才没跟着秦溯等人去,就是留下照看淑妃,现在淑妃正一身布衣,一脸灰败地坐在院子里,看见秦溯,整个人都往后缩了缩。

  “淑妃娘娘,不用本宫再跟你说废话了吧?是谁想杀你?”

  秦溯站在淑妃面前,看着短短几天,在这冷宫之中好像是老了几十岁的人。

  这几日的折磨,让淑妃精神已经有些恍惚,再加上刚才的惊吓,更是三魂六魄皆不在位,听见秦溯的话,半晌才反应过来,犹如痴傻一般,抬头看向秦溯,“殿下说什么?”

  “本宫没工夫跟你浪费时间,如果你不想说,本宫不强求,但是你也要想想,今日算你好运,有本宫救你,那明日呢?你那身在皇陵的儿子呢?”

  秦溯不信淑妃当真痴傻,说完这话后,等了一会,看淑妃还是这副样子,转身便走,生死由命,淑妃自己不想活,她也强求。

  “等等。”

  在秦溯的脚踏出冷宫之前,淑妃站起身来,叫住了秦溯。

  “秦溯,如果我什么都跟你说了,你能不能保我母子平安?”

  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淑妃也已经看明白了,尤其是刚才的刺杀,她如果还想活着,那现在的秦溯就是她和八皇子唯一的救命稻草。

  “这要看你说的有没有价值。”

  秦溯重新转过身来,等着淑妃开口。

  淑妃心里也清楚,自己现在没有任何能够谈判的筹码,只能赌一赌秦溯的良心。

  斟酌半晌,淑妃将此事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老七?”

  秦溯有些意外,这倒是出乎她的预料了,“你确定是七皇子?”

  “秦溯,我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希望你也能兑现承诺,我刚才所言有半分虚假,那就让我母子二人不得好死。”

  淑妃也是能屈能伸之人,看着秦溯,笃定地开口。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秦溯也相信淑妃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利用完他们母子又来灭口的人遮掩。

  “赤水,去安排下去,将这冷宫修缮修缮,淑妃在冷宫的吃穿用度,不要短缺了,另,可留二人在身边服侍。”

  秦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自然也不可能亏待了淑妃。

  看秦溯言而有信,淑妃才总算是放下一颗悬着的心,又补充上一句,“殿下,峻儿在铸下大错之后,回宫曾跟我说过,三皇子临死前曾大骂大皇子背信弃义,是恶毒小人,三皇子是把峻儿等人当成大皇子了,不知此事对殿下有没有用。”

  秦溯敛眸,“那日八皇兄带人去埋伏三皇兄,是得了七皇兄的消息,那在那次埋伏中,你们伤亡几人,可有留下什么物证?”

  淑妃皱眉思索,细细回想,“那日未有伤亡,据峻儿所说,他们见到三皇子时,三皇子似乎就已经快要力竭倒地,并未废什么功夫便轻易得手,至于物证……

  应当就是那日峻儿不小心遗落的扳指,这也算是我母子的报应,冥冥之中,皆有定数。”

  说到最后,淑妃长叹一声,时也命也。

  秦溯心中有了章程,并未在冷宫久留,带人离开。

  回到长乐宫,坐在案前看兵书的秦溯猛地想起来,先前六皇子秦允去御书房中质问自己的时候,他也是听七皇子说三皇子中了几十刀,被刺杀身亡。

  先前六皇子和七皇子走得近,秦溯一向都是知道的,六皇子听七皇子说些什么也是正常,但是问题来了,那时候这一切都未曾公布,三皇子的尸首带回之后,一直放在大理寺,大理寺又都是自己的人,不可能往外泄露消息,那七皇子是怎么知道三皇子身中几十刀的?

  手捻着书页,秦溯再次回想那些蛛丝马迹。

  就在自己重生后,从北窑关大捷回京,然后回宫同大皇子秦严闹翻,接着,秦溯再见三皇子秦珩的时候,身旁站着的好像就是秦严。

  揉了揉太阳穴,秦溯将这一切都连了起来。

  那就是没错了。

  七皇子的生母和秦严的生母一样,都是出身低微,在宫中也并不受宠,二人的处境和其余都有母族倚仗的皇子等人格格不入,所以在宫中,二人也是最为艰难。

  因此,秦严处处谨小慎微,同其余众人交好,整日装出一副老好人的模样来,有什么委屈都受着,七皇子秦汶也是如此,整日围着八皇子转,堂堂一个皇子倒像个跟班。

  这二人能凑到一起去,秦溯并不意外。

  再加上秦溯之前就看见三皇子和秦严常常在一处,那以三皇子简单的头脑,被秦严哄得团团转自然也是正常,所以,秦严能轻易地拿到三皇子的贴身信物之类的东西,然后在刺杀现场扔下,栽赃顺理成章。

  或许三皇子直到临死前,才知道想要害他的根本不是秦溯,而是他一直信任着的秦严,秦严在三皇子逃亡之时,主动伸出援手,甚至请他饮酒吃饭,殊不知,那酒菜中早已下了剧毒。

  这一切都在秦严的计划之中,他这边同三皇子吃着饭,另一边让早已准备好的七皇子去通知八皇子,八皇子和七皇子从小一同长大,七皇子一向都是八皇子的跟班,八皇子自然不疑有他,遂带人前往。

  却不想,被八皇子所信任的七皇子却早已经偷偷顺走了八皇子的扳指,扔在了刺杀现场,后来,更是为大理寺提供了一把八皇子母妃,淑妃家族的标志性武器,弯月刀,对上三皇子的伤口,彻底坐实了八皇子的罪证。

  放下书,秦溯轻轻敲着手腕,如果她没猜错的话,下一个出事的,应该就是刚被七皇子缠上的六皇子了。

  还真是一个一个来啊,只不过六皇子可不像是三皇子和八皇子,一个鲁莽一个单蠢,他们两个总不可能再故技重施,以此陷害六皇子吧?

  想着现在在避暑山庄的众人,秦溯不免有些期待,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他们还敢不敢闹得鸡飞狗跳?



  想明白一切的秦溯当即给同样也在避暑山庄的秦邈写了封信,详细说明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下一步的猜测,然后派人连夜送往避暑山庄,接下来怎么做,就看秦邈的了。

  ——

  入夏后,这天是一天热过一天,秦溯仰躺在长乐宫的树荫下,哪怕只穿了一身丝绸薄衫,也被热得够呛,端起冰镇梅子汤,摇了摇扇子,“这都七月底了,还要热多久?”

  转眼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永乐帝等人在避暑山庄消暑,秦溯留在盛京坐镇,处理京中事宜。

  旁边的十二往秦溯身后挪了挪,蹭了点扇子的风,这夏日扇出来的风都是滚烫的,越发热得人难熬。

  “回殿下,再热两个月应当差不多了。”

  烈日当空,秦溯已经把当值的宫人影卫都撤到了阴凉处,赤水端着一大碗冰块过来,回了秦溯的话,“殿下怎不让十二给殿下扇风?”

  “她自己都快要热晕过去了,”秦溯看了一眼还穿着长袍长靴的十二,“赤水,你先带十二去换身衣裳吧,看见她本宫都无故觉得热了些,怎不直接披上个棉袄呢?”

  赤水失笑,“还不快谢殿□□恤?”

  十二被秦溯说得脸色发红,谢过后跟着赤水去换衣裳。

  秦溯又往梅子汤中加了多些冰块,喝完后,才觉得呼吸都顺畅了些。

  等赤水和十二一同回来,就见秦溯还在阴凉下摇扇子,“殿下,明日便是虞少将军和卫大人,晋国公等人班师回朝的日子。”

  “本宫知晓,不是有礼部筹备好了吗?”

  秦溯只要想想明天要穿里三层外三层的正装去城门口迎接,就热得想晕过去,“今年的天怎就如此之热?”

  看秦溯这副模样,赤水也放下心来,“今年同往年差不多,只是今年殿下留在京中,这才领略了盛京的盛夏。”

  秦溯也是无奈,只得受着。

  此次虞琛等人回京,也宣告靖国的事大功告成,成功将靖国划入大雍的领土之中,虽然因为浮梁小人行径,其中出现了多些波折,靖国的百姓也折损大半,但是好在,一切都过去了,重整过后,想必定然还能再重现生机。

  秦溯站在城楼之上,迎接众人凯旋,这种感觉还是有些新奇,以往都是她凯旋,还是第一次迎接旁人凯旋。

  “晋国公,杨国公,各位大人受累了。”

  一众大臣虽难掩疲惫之色,但是面上还是喜色颇多,“臣等能为大雍尽职尽责,是臣等之幸。”

  相互客套一番,沿路百姓亦是热情昂扬,簇拥着众人往皇宫而去。

  到了御书房,众人详细禀报过此行细节,这才得以各自回府歇息,等着晚间宫中设下的接风宴。

  虞琛和卫子康等周围大臣走后,依旧留下。

  “恭喜长公主殿下得偿所愿。”

  听着二人的道贺,秦溯笑着起身,将二人扶起来,“琛表兄,卫大人,二位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义不容辞。”

  “幸不辱命。”

  虞琛和卫子康同时开口。

  秦溯看二人回来,心里又稳定了许多,“你们此行路途遥远,也受累了,快些去洗漱歇息,等今晚宫宴,再行嘉奖。”

  虞琛和卫子康相视一眼,他们俩都还有话要跟秦溯说,但是就是碍于对方在场有些不方便。

  秦溯看着二人这神情,也总是算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有何事尽管开口便是,都是自己人。”

  现在秦溯已经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女,这层窗户纸大可以直接捅破了。

  卫子康对虞琛颔首,先开了口,“殿下,此行前去靖国,臣还发现一事,靖国同我大雍及浮梁皆有相连,尤其是和浮梁,现在虽然已经完成了对靖国的归置,但是依旧不能掉以轻心,靖国并不甘愿降服,恐日后还会再生事端。”

  虞琛也在旁边点头应和,“卫大人所言极是,且臣还在靖国发现一物,此物乃是异域之物,威力极大,请殿下务必一看。”

  卫子康和虞琛所说的,秦溯都听在了耳朵里,“好,你们先去休整休整,宫宴过后,再行商讨。”

  此时的秦溯还不知道,这两个消息,将会成为日后她征战浮梁的最大助力。

  ——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夏走秋来,不知不觉中,已遍地枯黄,渐起的秋风也吹散了夏末最后的余温。

  秦溯一身玄色金蟒罗裙,站在城门口,远远看见了浩浩荡荡的队伍。

  秋天都来了,永乐帝等人也该从避暑山庄回来了。

  比较出乎秦溯预料的是,这两个月的时间,避暑山庄那边的消息格外平静,就连被秦溯猜测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三皇子的六皇子也还安然无恙,不知是因有永乐帝坐镇,还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选好新的替罪羊。

  秦溯迎上永乐帝的御辇,骑马随候在侧,父女俩说着话,说着说着,秦溯微微皱起眉,“父皇可是累了?”

  “寻儿何出此言?”

  永乐帝看着周围的百姓,眼中是秦溯看不分明的神情。

  秦溯也说不上来什么,她只是听着永乐帝的声音,好似有些中气不足,同去避暑山庄前有些不同。

  压下心底的疑惑,众人先行回了宫。

  先前都已经早早布置好了,众人先回宫歇息,秦溯跟着去了永安宫。

  看着一步一步慢慢走着的永乐帝,秦溯才知道自己刚才在路上,并非多想。

  “父皇,你可有哪里觉得不适?”

  秦溯伸手扶住永乐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声音有些发颤。

  “父皇好得很,倒是寻儿又消瘦许多。”

  永乐帝毫无所觉,还在关心秦溯。

  秦溯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极力压制着不让永乐帝看出异常来。

  现在的永乐帝,让秦溯不可避免地想起前世来。

  前世这个时候,自己还在边关,并未回来,匆匆回来一趟,看见的就是这样的永乐帝,拉着自己嘘寒问暖,问短问长,可惜那时候的自己一心只想征战,并未察觉异常。

  一次次的疏忽,最后秦溯换来的是永乐帝突如其来的噩耗,那时候她才明白,自己到底错过了多少。

  本以为这一世千防万防,却没想到,竟然还是一时疏忽。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