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重生后娶了病弱皇后(GL)>第107章 帝后南巡,运河

  秦溯牵着沈奕的手, “此物既然出现,便是不可避免,我们能有幸提前得到此物, 也是上天的旨意, 日后生灵涂炭与否, 还是在一念之间。”

  沈奕思虑也只在一瞬间, 此物既然是从外夷传入, 想来外夷已经将此广泛运用,若是还一味固步自封, 到时对上外夷, 可能也只有挨打的份。

  此话说完,众人各自拿起形状不一的枪,虞琛对此早已练过多次,同射箭有异曲同工之妙,上手倒也简单。

  易弦特意研究出一小巧些的,灵活方便,尤其他用来更是顺手,倒也打得准些。

  晋少云今日才见此物, 自然比不得前几人, 但也过得去。

  沈奕站在旁边看着, 秦溯拿起另一把小巧的枪来, 放进沈奕手中,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我……”

  沈奕有些迟疑。

  “这个简单许多,练会了你带在身边也好防身。”

  秦溯瞧见易弦自己研究的那把, 便动了心思, 普通的弓箭沈奕定然是拉不动,而且带在身边也不方便, 现在这名为枪的东西,出现得倒是正是时候。

  秦溯在旁边教着沈奕,两三下的功夫便已熟悉地差不多了。

  “此物虽好,但是没办法,对于冶铁,工艺等要求极高,唯有易公子能做出来,其余人做出的,不光是不能使用,甚至在填充火药之后,还要炸裂的危险,单靠易公子一人,怕是要做到猴年马月去。”

  秦溯看着手中精巧的物件,一开始的时候,易弦也是废了好大的功夫,才发现这其中对于铁质的要求,幸好他之前做机关傀儡之时,少不得接触这些,这才做得出来。

  沈奕颠了颠手中的东西,看向秦溯,“子寻可否拆解开给我瞧瞧?”

  秦溯颔首,三两下的功夫将其拆开,大大小小的零件林林总总,二三十个。

  沈奕一个个看过去,又让秦溯将从以前的靖国,现在靖县带回的两把原件拆解开看了看,拿着在易弦身边问了些问题。

  “易公子,我不知这对还是不对,但是我曾见过活字印刷,将所有的字都准备好,只需要排列成文章正确的顺序,然后一张张印刷下来即可,极为方便,还有印章印在软泥上,也是如此效果,我想既然这枪的每一部分都是一样,是否也能如此?你看他们这两把的零件,几乎是一模一样。”

  沈奕知道,光是凭手艺人的手工,做不出这般一模一样的东西来,况且仔细看看,这零件表面的纹路并没有像易弦手工做出来的那种痕迹,想来那外夷应当是有旁的法子。

  易弦从沈奕手中接过那些零件,细细想了想,点点头,“娘娘所言极是,若能制出模具,自然是好不过,只是恐怕不会有这般简单。”

  “我不过是如此一说,可不可行还要看易公子。”

  沈奕跟易弦说完,垂着眉眼,又转头去看向秦溯,“子寻,你说这外夷,是从何处而来?我倒是想去见识见识。”

  秦溯也想过这个问题,“就算我们不去找他们,他们也早晚有一天会来找我们,他们的人既然已经到了靖国,想来下一步要么是接触浮梁,要么是来我大雍,但区别不大,总是能见着的。”

  沈奕也觉得如此,“那外夷之人去靖国之时,说的是想要建立贸易通路,子寻猜猜,他们可没可能跟人交易这个东西?”

  秦溯眉头微蹙,这一点她倒是没想到,“他们若是提前去了浮梁,此事便难办了。”

  “不如回去探查一番,若是当年外夷之人也曾来过大雍,还从大雍带走了火药等物,那必然会有所记载,等查出外夷从何而来之后,我便可遣人前往,若真找到,亦以通商路之由,探探他们的底。”

  沈奕早已经想好了,不论什么时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方是敌是友还不清楚,还是早做准备为好,更何况,这商路,通得越多越好。

  秦溯应下,吩咐人先回宫去,查阅卷宗,找出这些记载。

  二人用过午膳,又在兵营中逗留一段时间,等到日头西斜,这才启程回宫去。

  记载虽已久远,但是亦能查到,根据查到的信息,沈奕当即遣人前往。

  既然选秀之事不了了之,这天一天天热起来,在秦溯忙着新政的时候,沈奕也开始忙着往避暑山庄的准备。

  “安平!”

  沈奕正在永安宫中看账本,就听见秦溯的声音由远及近,接着一道身影闪了进来。

  “何事如此高兴?”

  沈奕合上账本看过去,就看见秦溯正高兴地拿着一封书信走进来。

  “我们不必去避暑山庄了,瞧瞧这是什么,”秦溯一边说着,一边坐到沈奕身旁,打开了手中的书信,“李大人递回来的消息,说是今年江南是个好年景,让我等前去瞧瞧,且前段时间,春汛之时,曾冲垮河堤,李大人为疏通河道,从静远郡远河引水,借势另通一股,此股正好由静远郡直通江南郡,三次扩宽后,已形成一条可通行的运河,以往数天的路程,如今不过三天便能一路南下。”

  秦溯之前也收到过李岩开运河的上奏,想着李岩此人应当不是劳民伤财,贪图功绩的人,遂放心批准,却不想几个月的功夫,竟然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惊喜。

  沈奕顿时也惊得站起身来,拿起书信细看,当真是如此,“前段时间便有耳闻,还以为是谣传,不想竟是真事,如此一来,南北通航,便是方便多了,更何况还是直接从南方粮仓直通京畿沿边……若是往南下,以运河接通这几道河流,东西南北,大雍之内,水路便畅通了,如此一来,可是大喜!”

  秦溯眼睛也亮起来,当即应下,这水路比陆路可是快多了,若是能将其打通,其用定然极大。

  “好,那我二人此次下江南,便好好瞧瞧,且此次往江南而去,回来之时,我还想行东海北上,去东郡瞧瞧,崔决也来了书信,说是靖县已顺利并入东郡,两地之间正在操练水师,现已初具成效,该当去瞧瞧。”

  秦溯接着说道,崔决就是虞琛攻打靖县之时,秦溯举荐之人,因其立下大功,且有大才,也愿意留在东海效力,故而被秦溯特意安排留下,训练水师,协助东郡郡守协调两地,这些时日来,也是做出了不少的功绩。

  沈奕自然是笑着应下,秦溯如今打下来的天下,也该是她经商布局的地方,此行正巧查探一番。

  二人达成一致,秦溯又同沈奕商议起新政之事来。

  一开始推行新政,自然是受了不少的阻力,民间亦是议论纷纷,现在新政让百姓得了利,虽可能想不明白,但是日子却越来越好过确实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数的,对于推行新政的秦溯也越发拥戴。

  秦溯觉得现在时机差不多了,既然最开始画出新政雏形的人是沈奕,那现在也该是论功行赏之时。

  先前二人也商量过,沈奕每次都是以时机未到为名推脱,现在此行南巡,帝后同游,正是好时机。

  沈奕本还想推脱,但是看着秦溯坚持的眼神,也明白过来。

  两女子结为连理,在民间本就是受人诟病之时,若非花溪整了出天命所归,想必定然不会那般顺利。

  且现在就算是沈奕身为皇后,民间各种闲话也是不断,对于沈奕只当是个吉祥物一般,形同虚设,此次南下,定然要同百姓接触,秦溯和沈奕二人的差别便是定然,甚至可能会有些风言风语传入沈奕耳中。

  秦溯此举,就是想在根源上解决此事,新政令百姓受益,百姓感恩戴德,此时告知他们真正的幕后功臣是谁,正是将沈奕推上台前的最好时机。

  沈奕心里明白,也不推脱,“子寻安排便是。”

  秦溯等的就是沈奕这句话。

  一人自然是高处不胜寒,秦溯更想让始终站在自己身后的沈奕同自己站在一起,如她最开始跟沈奕说的那样,这万里江山,应当是她们的。

  秦溯做事向来雷厉风行,说风便是雨,一同沈奕说定之后,第二天早朝,秦溯便宣布了此时,一时哗然。

  此时沈奕先前布下的民间通报也发挥了大用处,整个京城几乎沸腾起来。

  民间通报上的内容并不似官方那般冷冰冰的,而是多了些修饰解释,更为详尽,来龙去脉如同讲故事一样说得清清楚楚,也更能令人信服。

  宫外的喧闹秦溯和沈奕自然也是有所耳闻,在民间通报的各种渲染下,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眼看着差不多了,等到消息都开始往周边郡县传播的时候,秦溯次将南巡的消息公布出来。

  这次的民间通报甚至不用自己编撰,光是第一时间冒出来拍马屁的官员文人,就已经写了不知道多少的文章歌颂,将此次南巡的意义直接拔高到无上限的地步,连秦溯瞧见了,都觉得离谱。

  “比朕信口胡诌的都要离谱。”

  秦溯瞧了一眼,嗤笑一声,看向面前站着的卫子康,“卫大人,你自己瞧瞧你将这些大人都吓成何种模样了?”

  此次众官员如此积极,一部分是因为先前拍皇后马屁的时候让民间通报抢了先,让民间通报一跃成了皇家民报,实是让众人眼红,另一部分就是卫子康最近大刀阔斧,又揪出了不少浑水摸鱼,趁着推行新政,想要中饱私囊,或者扶持家中之人揽权谋利的奸臣,一时人心惶惶。

  “多谢陛下夸奖,臣日后定然接厉。”

  卫子康当然听得出秦溯的好赖话,拱手垂首,说出的话当真是甚合秦溯心意。

  此次南巡已定,即日出发,卫子康等数十位大人随行,虞琛晋少云负责率兵护卫,沈丞相等众位经不起颠簸的老臣留守盛京。

  先是陆路出了京畿,到了静远郡,登上早已备下的龙船,一路南下。

  秦溯同沈奕二人坐在甲板上,二人衣着轻简,瞧着沿途的景象,目之所见,河面宁静宽阔,水流平稳,一眼望去,已有诸多新建的码头,正待行船。

  “李大人这是用了什么样的法子,如此之快变出这么一条运河来?”

  秦溯手撑着头,龙船极大,行在水面上亦是极稳,桌子上还放着新鲜的瓜果,她时不时拈上一个,经过几个月的操劳忙碌,如今闲下来,自然是分外惬意闲适。

  不过现在看着这条运河,秦溯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几个月的时间便能造出来的,就算是加重徭役,强征数万百姓前来昼夜不停地修,应当也不会如此之快。

  “已瞧过了,李大人此举甚为高明,并未征收一人,而是全靠百姓自发来的,且李大人按劳给百姓银两,包着吃食,昼夜不歇,周围郡县的青壮年皆来了,余下些年长或者妇孺,便在家中忙农务,农忙之时不长,但凡挤出些时间,那些百姓便争先恐后地来修运河,倒是比强征有用多了,并且先前因为江南地区加重的赋税,百姓家中皆是捉襟见肘,能有这般好机会,谁也不想错过,甚至有举家迁来修运河的,就为了那一口吃的。”

  沈奕自从知道了这条运河,就让人送来了运河修建的消息,现在早已经看完了,不得不说,这位李大人也是敢做敢为之人,如此之法,绝妙。

  秦溯听过,微微挑眉,闲闲地摇了摇手中的扇子,“当真是好法子,我这身边啊,当真是人才济济。”

  沈奕听着秦溯这番话失笑,瞧她这得意样子,怕是尾巴都要上天了。

  “你就不怕人才多了,有一天会有人觊觎你的皇位?”

  “我若是怕,我便不是秦溯,”秦溯毫不担心,给沈奕喂了颗荔枝,“这天下,大可能者居之,谁人若能光明磊落地靠实力将我秦溯从这皇位上拉下去,那我让给那人又如何?”

  秦溯向来有这般的底气,在她的世界里,就是强者为上,而她有这个信心,她就是这世间最高的皇。

  脱离了冗杂的政务,到这广阔天地之间,秦溯便又意气风发起来,眉宇之间虽是消了曾经的少年意气,但是却更多了些身居高位,掌控天下的威仪。

  沈奕看着秦溯,面上带着她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温婉笑意,这便是她的心上人,是她一眼看去,就如神明降世般烙在心上的全部,

  “折子批完了吗?”

  沈奕回了秦溯的话。

  当即秦溯的神情便萎靡起来,委屈地缩在椅子上,又剥了颗荔枝塞进沈奕的口中,夸张地跟沈奕形容,“又不是什么重要的,尽是些琐事扰人,屁大点事也要上折子,还写得那……

  么长,看得我眼睛疼,还有那满篇的歌功颂德,等回头我便让卫子康揪出这几个整日正事不干,竟琢磨这个的蛀虫,一并打发去乡间种田养猪。”

  沈奕听得失笑,也给秦溯递上个葡萄,“先前大臣上奏不积极,你便要赏他们大板,这吓得众臣赶紧将诸事都上报,你反而又嫌烦,你这皇帝,太难伺候了些。”

  就着沈奕的手吃下葡萄,秦溯摆摆手,“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他们应当的,一个个若是都像是卫子康,李大人等人那般,我何苦为难他们?”

  “别发牢骚了,快些回去批折子,我去瞧瞧花溪,一上船便晕得死去活来,现在不知好了没有。”

  沈奕催促秦溯,自己也站起身来。

  秦溯眼瞧着偷懒偷不过了,也认命地站起来,往回走去。

  花溪近些时日已大好了,瞧着好似曾经那件事从未发生过一样,正好此次南巡,为防万一,秦溯还是将人带上,正好也让花溪来散散心,不过这心还没散,先把花溪快晕散架了。

  秦溯刚回书房,批了两份折子,赤水便从外面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书信,面露喜色走进来,“陛下,青戟来信了。”

  自从青戟同金栖梧等人深入浮梁,以行离间之法,便甚少往回递消息,不过每次递回来的,都是极为关键的。

  秦溯也打起精神来,连忙接过书信,打开来看。

  看着看着,秦溯面色便凝重起来。

  “陛下,怎么了?”

  赤水不知内容,只看秦溯脸色不对,连忙追问。

  “老浮梁皇帝驾崩了,金烈不日登基。”

  秦溯沉声道。

  这消息当真是坏不过了,先前金烈还是太子之时,基本上就已经掌控了浮梁,现在若是登基,怕是更让人头疼。

  不过秦溯也知道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前世的时候,金烈需得往两三年后,等老浮梁皇帝寿终正寝,才会继承皇位登基,可是这一世,因为秦溯先被禅位,早一步登基,之后又大肆实行新政,眼瞧着大雍越发强盛,此长彼消,金烈定然是按捺不住了。

  不登皇位,金烈就别想在浮梁推行新政,如秦溯这般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不让浮梁落后大雍太多,金烈只能让她那迟迟不肯让位的爹早登极乐。

  老浮梁皇帝对金烈,虽然略逊于太上皇对秦溯,但也都是极致的偏爱,要不然金烈也不能在浮梁有随意发动征战,一手遮天的权力。

  可惜,老浮梁皇帝对金烈这么好,到最后只要挡了金烈的路,还是被金烈毫不犹豫地放弃。

  “好歹也缔结了和平条约,等浮梁给盛京递信之时,让……六皇兄去一趟吧。”

  秦溯想了想,吩咐下去,又详细看了一遍青戟递回来的信。

  赤水站在秦溯旁边有些犹豫,“陛下,六皇子当真能信得过?”

  “信得过信不过又有什么区别?他最好安安分分的,要不然,他就是在亲自往朕手中递刀,自寻死路。”

  秦溯当然早就在知道六皇子不可能是个安分的主,但是她已经答应了父皇,绝不会主动残害手足,所以她每次都是将机会递到这些手足兄弟的手中,是死是活,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赤水明白了秦溯的意思,顿时不多问,安排人先回去准备。

  赤水出去后,秦溯伸了个懒腰,放下信纸,虽然金烈登基这事挺闹心的,但是青戟信上也说了,金烈此次强行登基也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光是兄弟姐妹就杀了五六个,杀名在外了,甚至在百姓中,已经开始悄悄流传是金烈弑君。

  金烈用了残暴手段镇压,这才将这些流言压下去,但是百姓嘴上不说,心中却是更为胆颤惊惧,更信了那些谣言。

  秦溯想想,这也是金烈能干得出来的事,想想在赌约中,就因为金烈棋差一招,输了赌约和当时的靖国,便要屠城放瘟疫,置靖国无数百姓于死地,此等丧心病狂之事尚且能做出来,金烈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秦溯这边处理政务的时候,沈奕刚找到焉头搭脑趴在窗前昏昏欲睡的花溪。

  “花神医,你可还好?”

  听见沈奕的声音,花溪勉强动了动眼珠,“用过了药,快好了,沈小姐不必担心。”

  “那花神医快些歇息吧,等会我让人送些清茶来。”

  沈奕看花溪这副样子,自然也不好多打扰,坐也没坐。

  “有劳沈小姐……”

  花溪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句。

  从花溪房中出来,沈奕刚准备去寻秦溯,就听见有细碎的交谈声传来。

  让身后的几人放轻脚步,沈奕站在拐角处细听着。

  “药可下足了?”

  “放心,足足的。”

  “成败在此一举,若是成了,便是我二人飞黄腾达之际。”

  “王大人放心便是,你家女儿如此天姿国色,就算是不下药,也是万无一失的。”

  “这可不敢保证,陛下那心思,难猜得很,喜怒无常……”

  那二人还在嘀嘀咕咕,但是沈奕已经带人从另一边回去了。

  橙颜等人自然也听着了,不住地瞧着沈奕的脸色,不过沈奕面无表情,也让她们猜不出喜怒来。

  “娘娘,可要先去知会陛下?”

  橙颜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

  沈奕敛下眉眼,淡淡一笑,“不必,若这种粗陋下作的招数你们陛下也能轻易中了,那就是她当真对人家那天姿国色的女儿有心思。”

  橙颜一想秦溯那变态的五感还有这船上无处不在的影卫,顿时也明白过来,不多言,只能让秦溯自己自求多福。

  一行人回了房中,橙颜本以为沈奕当真是不会管了,却见沈奕又换了身轻便衣裳出来。

  “走,去陛下那瞧好戏去。”

  或许当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秦溯身边久了,沈奕也生出几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来。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