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齐东闭目养神坐在会议室里, 听着各部门总管陆续汇报这一年来的各项业绩完成情况以及来年的计划。他并未发表太多意见,只在几个重点部门发言的时候,随口细问了几句。

 

  每到年底, 都是各部门数据汇总的忙碌期,各部门主管的会议也是连续不断。今年和往常基本没什么变化, 大家也都按照以往习惯来准备资料。要说最大的不同, 那就是在邵齐东的左手边,第一个坐着的人换做了卓成。

 

  这个刚从国外高调请来的人才, 从进入东升就被邵齐东以最高规格对待。虽然他不负责原有业务, 但东升的人都知道, 未来几年集团的利润增长将会主要来源于这位人才所组建的海外分部。

 

  几位资深主管说完,邵齐东示意暂停一下:“研发部的报告往后延一下。”然后他转头看着卓成,“卓成,先说说海外分部的情况。”

 

  邵齐东这么一说,其他在座的人也都来了精神,本来有点沉闷的会议室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大多都知道卓成在忙些什么, 也知道他很受邵总的器重, 但具体他在做哪些业务, 其实没什么人了解。

 

  卓成一直都是直接向邵齐东汇报的,而且他发过话,只要是卓成有业务需求, 其他部门都要全力配合, 不需要过问太多。

 

  今天会上,邵总主动让卓成汇报情况, 这正是一个难得的了解机会。那些平时都只把一半精力放在这类形式会议上的主管们也都打起精神,在心里翻开了小本本。

 

  “海外业务部组建过程顺利,各部门协作也十分流畅。上个月已经正式完成了五笔交易, 第一笔款项昨天确认全部到账。”

 

  邵齐东很认真听着,其实这些他都知道,之所以让卓成在会上走一遍流程,目的是让其他部门心里有个数。明年开始,东升将会有更多的业务重心转移到海外事业部。

 

  卓成之后又介绍了一些明年的计划和待定项目,邵齐东并不打断,很是认真地听他说完才开始发表意见。

 

  “未来五年,业务出海是东升的重点策略,我们之前拥有了数量庞大的优良资产,尤其是低价收购的那些科研成果。我们不做贴牌,我们要做深加工,这些都是很好的原材料。”

 

  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一路跟着邵齐东起家的,邵齐东把公司从海城搬来蒙城,不少人就跟着他一起过来。有的人甚至拖家带口来蒙城定居,避免两头跑的辛苦也是表明了追随邵齐东的决心。

 

  “那邵总,我们现在的业务,是要压缩还是保持原样?”研发部的老大发话了,他人力有限,不可能双担。

 

  “这个你让财务部和人力那边商量一下,短期内给你加派点人手。目前维持原样,两三年后,等海外业务稳定了就全部转移过去。”

 

  全部转移,这个消息无疑引爆了所有人的议论。

 

  “全部转移?邵总,我们国内的资产规模不小,而且效益持续向好,又有政策支持,全部放弃会不会有点太浪费了?”

 

  邵齐东抿唇,其他人都在等他说话,也是不敢再多嘴。

 

  “政策这东西是最说不准的,今天可以大力扶植,过几年说不定就要开始整顿。国内市场的特殊性就在于政策风险过大,我们集团的业务类别又敏感。

 

  前几年公众注意力没放在我们身上,业务发展还算顺利。等以后宣传铺开了,有些舆论是我们控制不了的。要是上面的政策再转向,那我们连转型的时间都不够。”

 

  大家都听明白了,邵总不看好未来国内的政策走向,已经提前在转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