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惊悚学院(穿书 GL)>第37章 期末考试的乐曲大杂烩

  那天晚上, 陶乐思是在校长房间的沙发上过的夜。

  她早上五点多就醒了过来,小心地掀开希尔达给她盖着的毯子,凝视了一会儿窗外飘着雪、还没有完全亮的低垂天空。

  她穿好外套, 准备回自己的宿舍中。身后的卧室门打开了, 希尔达穿着真丝睡衣站在门口,散着头发, 睡眼惺忪地看着陶乐思。

  “桃乐丝, ”她低声说,语气也带着倦意,不复冷淡,“早安。”

  说完,她又砰的一声关上了卧室门,留在陶乐思站在她的沙发前发愣。

  伴随着各种艰辛训练, 期末考试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尤迪特先生对陶乐思的钢琴水平已经绝望了。他认同陶乐思选择超技第一首作为考核的练习曲, 但由于陶乐思一直对于考核的乐曲曲目选择举棋不定, 他只能无奈地说:“你就随便弹弹吧。莫扎特k297也行,贝多芬F大调小奏鸣曲也行, 学校不会因为这个把你撵出去的。”

  期末考试安排在十一月的下旬。这个时候, 城镇中通常会很冷, 天色阴沉沉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

  陶乐思的日程被排得满满的。白天练琴,休息时间倾听索莎娜的噩梦和她种种精神紧张的臆想, 有时候还要抽时间去格雷厄姆酒店见克劳迪娅。

  克劳迪娅对于如何唤醒陶乐思的神格这件事十分感兴趣,她尝试了各种方法, 比如给陶乐思朗读关于赫卡忒的种种事迹, 或者讲述她所受到的启示, 还有那些关于赫卡忒的梦境, 但换来的都是陶乐思茫然如智障的神情。克劳迪娅甚至试图让陶乐思饮下自己的鲜血,被陶乐思厉声喝止。

  “你可能是认错人了,我并非赫卡忒。”在又一次失败的尝试后,陶乐思对克劳迪娅说。

  “神是不会错的。”克劳迪娅坚定地说。

  根据原著中的情节,期末考试之后不久,学校就放假了,这时候距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大多数学生们离开了学校,返回他们的家里,但实际上,当仪式开始的时候,这些学生又出现在在了祭坛上——以尸体或者是失去自主意识的傀儡形式。

  赫卡忒的生日在11月25日,正好比圣诞节早一个月。也许女巫们将这个日子作为赫卡忒的生日,正是赋予其一种早于耶稣,早于上帝,早于公元前的含义。

  而在这段时间里,希尔达就仿佛是铁了心要避免与陶乐思产生任何可能的纠缠。她经常会消失一到两天,再度出现时,脸上总带着疲惫的神色。

  期末考试那天终于到了。

  根据学院的安排,期末考试与其说是考核,不如说更带有一种表演性质的艺术晚会:一台大三角钢琴被搬到了临时充作礼堂的教学楼大厅,周围空地上分散安排着许多座位,方便考试时其他学生、教职工甚至凑热闹的行人围观。最前方摆放着条桌,老师们像评委一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

  第一天是器乐系进行考试。上午弦乐,下午管乐和钢琴。时间安排得不太合理,管乐考核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无奈只好将唯一的钢琴学生陶乐思的考核放在了晚饭之后。

  轮到陶乐思考试,她坐到钢琴前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天上飘着细碎的雪花,在地上积了一层薄薄的雪,街道上分外冷清。但是大厅里气氛倒是很热闹,灯光昏暗,围观的人群却兴致很高。

  考试时使用的这架钢琴,是一架舒密尔三角琴,陶乐思平时没有见过,应该是被妥善存放在某个地方。

  她先弹完了音阶、琶音以及和弦练习,然后是李斯特超级练习曲的第一首。钢琴的音色和音准都非常好,触键也得心应手。陶乐思自我感觉发挥得还行,弹完练习曲之后,接下来就是乐曲。

  陶乐思稍微停顿了一下,她从钢琴前侧过头,看着离她不远处坐成一排的老师。希尔达坐在正中央,她今天换了一件衣服,是一件深紫的长裙,同样严严实实地从脖颈一直罩到脚踝。她正在专注地看着陶乐思,却没有想到陶乐思此时转过了头,她的眼神躲闪了一下,微微低下头,假装在手中的册子上记录什么。

  陶乐思深吸了一口气,将注意力集中到面前的键盘上,轻轻抬起双手,落到键盘上。

  《一步之遥》。

  探戈。如同初见,彼此的试探,接近,远离,在舞池中旋转,或真或假地交谈,惊鸿一瞥,失之交臂。陶乐思演奏的时候,她侧头去看希尔达,看着对方闪着光的眼睛。

  希尔达曾经带着她在练舞室中跳起了这支曲子,陶乐思跳得很不好,但是她无法忘怀这旋律。

  在曲子只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陶乐思结束了一个乐句,马上又换了一首曲子。

  《夜的钢琴曲五》。

  柔声倾诉,互诉衷肠。寂静的夜,下雨的夜,希尔达说她曾经听到了陶乐思的苦痛。她的痛楚,连同她的柔情,在皮肤上抚摸摩挲。陶乐思触键犹如抚摸,她看着距离她不远的希尔达,她的神情安静中似乎有着战栗。

  曲子还没有弹完,陶乐思又换了曲目,这回是《西西里舞曲》。

  绿宝石。宝石一般色彩斑澜的毒蛇在身体上缠绕,绸缎在身下蜿蜒。寒风和夜色忽然升温,如流水般充斥了所有的空间,封锁住了退路。陶乐思不再去看键盘,她侧头,专注地盯着希尔达的眼睛,其他老师,其他学生,她都不再在意。

  希尔达或许也在回应着她,用她的眼神,用她作为女巫的巫术,用她们的连结,温柔地对陶乐思呢喃她所听不懂的咒语。

  气温越发升高,暧昧在两人之间的对视之间流淌。陶乐思缓慢地将头转向了钢琴。她稍微停了一下,手腕抬高,随后又猛烈地落了下去。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

  不同于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含蓄深沉,第三乐章开头一连串快速的琶音宛如澎湃袭来的海水,带着愤怒和倾诉,反复将她的思绪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纠缠、哀求,绸缎被卷成了一团。陶乐思的肩膀在耸动,手指灵活,击键准确。她抬起手,又重重地落下去,仿佛是一次又一次发动着进攻。海浪无休无止拍打着悬崖,在悬崖之上的古堡中,她在迷宫中奋力奔跑,狂风暴雨骤然来袭……

  这一段的演奏难度较大,陶乐思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乐曲之中了。她没有去看希尔达,现在她也不用去看希尔达了,她甚至能够想象得到希尔达长发散落在枕上时,蕴含着暴风的乌云将她们托举至更高,一直高到了云端之上,听得到风的怒号。

  陶乐思换了曲子。科萨科夫《野蜂飞舞》。

  这支曲子很多时候被用来炫技,但是陶乐思却喜爱其中快速流淌而下的半音音阶。她如同黄蜂一般,在空中飞得很快,在阳光下奔跑着,她所感受到的只有肌肤触感火辣所带来的疼痛与快乐,甜蜜而血腥,一次又一次,前进,后退,站起,躺下,光影在面前旋转,眼前时而黑暗一片,时而流光溢彩。

  “我没有喝醉,我很清醒。”她想。

  “我爱她。”她又想。

  终于,陶乐思转过头,看了一眼希尔达。

  希尔达不知何时已经点起了一支烟,但是她好像根本就顾不上去吸烟。她另外一只手紧紧攥着桌布,手背上青筋毕现。她在紧张,与陶乐思一样紧张;她也感到某种欢愉,堕落所带来的欢愉。

  这一首曲子全速弹下来很短,陶乐思略微喘息了一下,马上又开始了一首舒缓而略带忧伤的亨德尔g小调帕萨卡格利亚。

  在暴雨与阳光中飞行之后,缓慢降落在一片虚无的空地。痛苦如影所形,孤单的时光像风一般从指尖流淌而过。她疲惫地躺在温暖的臂弯之中,床帏垂在她的眼前;而陶乐思只想看到那个人的眼睛,无需言语,能够在人海之中,或者隔着练舞室的玻璃,再看她一眼就好……

  她转过头,所有的观众鸦雀无声,不知道是真的在欣赏她的美妙音乐,还是被她选曲的随意性给惊呆了。希尔达依然端坐着,从灯光下,陶乐思看到她的胸膛在微微上下起伏着,她的眼睛闪着水光,不知道是因为激动,或者是一点点迸发而出的泪花。她抿着嘴,几乎是要用牙齿咬紧嘴唇了。

  陶乐思再次换了一首曲子。这回是一首爵士风格的钢琴曲,是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斗琴桥段中出现的一支曲子,名叫《the crave》。这首曲子似乎有玩世不恭的气质,还掺杂许多切分、大跨度之类的爵士钢琴技巧,但是陶乐思却又能感觉自己听到了其中的沉重,轻盈的脚步,沉重而疲乏的灵魂。

  女神缓缓向天上升去,信徒们的血染红了整条河流。而陶乐思不在意这些,她不想要这些,她只记得一瞬间曾经有过的,永恒的渴望。

  作为艺术学校的考试,选择爵士乐未免显得有些轻佻。但是这曲演奏完后,陶乐思站在钢琴旁鞠躬示意,听众们还是很给她面子地鼓了鼓掌。

  陶乐思闪耀着某种光芒的眼睛直直盯着希尔达,当她鼓起勇气抬起头与陶乐思对视的时候,她似乎动了动嘴唇,好像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她终究还是再度移开目光,显出一种疲惫与茫然共存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