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惊悚学院(穿书 GL)>第82章 番外—关于Greensleeves这件小事

  (一)陶乐思第一次演奏《绿袖子》

  陶乐思如果联想起和希尔达有关的记忆, 她大概会想到祭祀、雨夜、无尽的黑暗之类,现在也许还要加入一些其他元素,比如不停更换的酒店。

  她们每到一个地方, 首先都要寻找下榻的酒店。八十年代, 自驾环游欧洲乃至于环游世界并没有陶乐思想象得那样轻松,她们有时候不得不住在条件并不好的住处, 因此每当她们到达一个大城市, 能够寻找到星级以上的宾馆时,陶乐思都忍不住想要吹一声快乐的口哨。

  现在她们住着的这家酒店条件从各方面而言都非常好,酒店的大堂里有一艘帆船的模型,旁边还有一架三角钢琴,头顶的水晶吊灯闪闪发亮,照得每一个坐在钢琴前的人都好像周身都发光一样。与这间豪华酒店的大堂相比, 小镇上格雷厄姆的大厅就像是乡下酒店。白天时, 大厅里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就算有人不会弹琴,也要坐在钢琴前, 用卡片式相机拍一两张照片。

  陶乐思和希尔达在白天时一直在城里面游览, 那些上了年头的教堂、附近盛开着花朵的山坡, 还有离城区不远处的河流。临街的房屋窗台上都盛开着鲜花,有的地方还悬挂了三色的国旗,砖墙一看就有一些年头了。

  她们走得大汗淋漓, 脚被鞋子磨得发痛。餐厅里提供杜松子酒和据说非常好吃的提拉米苏。这种洒满了可可粉和糖粉的甜品显然是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边缘处甚至还挂着细小的冰晶。

  陶乐思尝了一口, 没有品尝到咖啡的苦味, 反倒觉得有点甜到过分。但是当她抬起头, 看向希尔达的眼睛时, 她却又觉得这种甜也恰到好处。

  她们回到酒店时,最后一抹晚霞沉没于地平下之下,天已经全黑了。

  陶乐思动用了一点手段,对酒店大厅进行了一番清场。于是现在,这里只有她们两个人了。吊灯的灯光昏暗了一些,投射下如碎水晶般的光斑,一切看起来都恰到好处。

  希尔达脱下了鞋子。她穿的是那种样子早就过时的玛丽珍鞋,鞋子带一点跟,她总是抱怨穿着这双鞋走路很累,于是她脱下鞋,拎着细细的、用于系住脚踝的带子,赤脚踩在大理石地砖上。陶乐思不明白希尔达怎么居然穿着高跟鞋就满城乱逛,不过她毕竟不是希尔达的穿衣顾问,所以也不敢问。

  “我想这架钢琴的音色应该很不错。”陶乐思说,她走到钢琴前坐下来。

  谱架上遗留着一本谱子,不知道是属于酒店还是住店的客人。陶乐思翻开谱子,有人在其中的一页上做了记号,那首曲子叫做《Greensleeves》。

  “绿袖子。”陶乐思说。

  这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谣,据说是亨利八世所做的曲子,之后这优美的、具有凯尔特风格的曲调被改编为无数版本,无数乐器演奏过。陶乐思看了看谱子,改编之后的钢琴独奏版本并不太难,e小调,左手伴奏以简单的和弦为主,她应该能视奏下来,就算有错音也可以踩踏板糊弄过去。

  陶乐思开始弹奏这首曲子。酒店大堂很大,此刻十分安静,带着海风腥味的水汽吹了进来,空气有一点闷热。

  钢琴的音色比陶乐思想象得还要好听,而且大厅自带混响,仿佛陶乐思弹奏的每一个音,都带着林木和溪流的回音,从四面八方随着雾霭和清风吹了回来。

  希尔达起初站在陶乐思的身后,她一手搭在陶乐思的肩膀上,垂头安静地听着她的演奏,然后她又她又放下了手中的鞋,在琴凳的边缘坐了下来,与陶乐思并肩坐在一起。

  一个长长的乐句结束后,陶乐思抬起手腕,结束了这首小曲的演奏。然后她转头,看着坐在她身边的希尔达。头顶电灯的灯光,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奇迹,被无数打磨成水晶形状的玻璃折射出璀璨的光彩,像雨和冰雹一样落在希尔达的身上。她汗湿的头发贴在额头上,她的皮肤散发着微光,就像是最好的化妆品所打造出的效果,而眼睛发亮,如所有的星辰都倾倒在她的眼中,她的眼睛又像宇宙一般,容纳了一切。

  “我喜欢这首歌,桃乐丝,”希尔达微笑起来,她说道,“谢谢你让我听到它。”

  “我以为你会不太喜欢英国民谣。”陶乐思试图没话找话。

  希尔达摇了摇头,她轻轻抓起陶乐思仍然放在琴键上的手。

  陶乐思觉得自己的手并不好看,指节突出,手指也显得短粗,但是在希尔达的掌心之中,被她如同珍宝一般打量、抚摸着,她觉得就好像是中了魔咒一样,动弹不得。

  为了驱散这种感觉,她的身体前倾,吻在了希尔达的脸颊上。

  她们都在舞台上,但是没有观众。银河在天穹之上闪耀了,远处的海面上,卷起了巨浪。

  (二)第二次她们听到《绿袖子》

  第二次她们听到《绿袖子》这首民谣的旋律,是在郊外一条小河河畔的草地上。那里有许多灌木丛,平时没有人打理,长得几乎和树一样高了。夏天的时候,草地上开了各式各样的花,陶乐思认出了其中有石竹,但是其他的花草,她就说不上名字了。

  这里景色很美,流水潺潺,风是凉的,正适合用来散步,但是陶乐思担心草里面蚊虫太多。正当她们一同走过一个河流的转弯时,忽然听到风里传来长笛的声音,原来是有几个音乐爱好者各自拿着乐器,正在河边进行排练。

  她们驻足倾听。这支业余乐队依次演奏了《重归苏莲托》《我的太阳》和《月河》。然后这些人低声交谈了几句,又各自拿起了乐器,熟悉的曲调流淌了下来,又是《绿袖子》。

  希尔达走到一棵树下,在草坪上坐了下来。陶乐思依然站在能够被阳光照射的地方,转头看着希尔达。树枝摇曳着,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之间透露下来,在她的脸上照射出金色的光,就像是水晶吊灯的光。

  多个乐器合奏的曲子听起来与钢琴独奏的版本又有所不同,长笛模仿着风笛的音色,却让曲子中又带着一丝伤感。

  曲调如流水般从两人之间流淌过去。传说,《绿袖子》的歌词是由莎士比亚填写的,描写了爱情的迷惘与悲伤。

  陶乐思走到希尔达的身旁,跟她一块在树下坐下,她挨着希尔达的肩膀,闭上了眼睛,感觉到一种宁静的情绪蔓延上来。

  “你累了吗?”希尔达低声问,“你累了的话,可以枕着我的腿睡一会儿。”

  陶乐思点点头。她躺下来,枕着希尔达的膝盖,用一只手遮挡在眼前。那支业余乐队又换了一首演奏的曲子,长笛和小提琴的声音一直被送出去很远,流水声、虫鸣声,她的头发垂在了地上,希尔达轻抚着她的头发,任由这些头发流淌过她的手心。

  渐渐的,陶乐思觉得这些声音好像都离她远去了……她睡着了,在一个有着夏天午后的森林和小溪的梦里,女神如水泽仙女一般,从树丛之间嬉戏而过。

  (三)陶乐思第三次听到《绿袖子》

  陶乐思第三次听到《绿袖子》的旋律,是在车上。

  她在意大利换了新车,不过出于各种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她并没有买兰博基尼或者玛莎拉蒂之类的豪车,经过综合评估,她购买了一辆菲亚特的轿车。

  在那时候,车上有车载磁带仓与音质良好的音响,感觉已经很炫酷了。陶乐思为此搜刮了城里的音像店。磁带大多数都是法语或者意大利语的,陶乐思的这两种语言都处于刚入门的水平,很多磁带的曲目令她并不太能理解其中的内容,这也导致她某次还一不小心就买到了成吉思汗乐队的专辑。

  她开车的时候,阳光直直对着挡风玻璃照射下来。车载音响播放着陶乐思新近购买的磁带,随后她就听到了《绿袖子》的旋律。

  这一回,她所听到的这首曲子是用竖琴演奏的。

  也许比起钢琴,竖琴的音色更有一种温柔的含蓄蕴藏其中。她踩着油门,扶着方向盘,和希尔达谁都没有说话。

  当这首梦幻一般的曲子结束之后,陶乐思转了一个弯,她们的面前出现了海湾,在阳光下,海水是湛蓝色的,比天空更要蓝。

  “桃乐丝,”希尔达忽然说道,“我的女神,我至今都非常感谢你。”

  陶乐思微微转过半边脸,看了希尔达一眼:“感谢我?为什么?”

  “感谢你给了我眼前这一切。而我什么都没有做,你就给了我这些。”

  陶乐思轻轻叹了口气,她下意识地想要减档减速,不过她很快发现自己新买的车是自动档的。

  “不,夫人,你并非什么都没有做,”她说道,“在祭祀仪式的时候,你做了太多太多,你最终唤醒了女神,那已经足够了。”

  “或许对于我而来说,”希尔达轻声地说,“现在我所拥有的这些,对于我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绿袖子》的旋律结束了,汽车继续向着湛蓝的蓝天和海洋方向行驶着,不会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