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软甜小可爱被大佬持续亲懵中>第229章 重生年代文里的渣知青68

  “沈知青,你要去京市了呢。”

  “沈知青,你去的还是京大!”

  一路上,苏缘跟个快活的小雀似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对,要去京市了。”

  “沈知青,你是不是要带着我去京市,是不是要带着我?”

  沈约故作沉吟,没有回答。

  本来只是随便问问的苏缘一下子慌了,连同表情都没有刚才那样的快活。

  沈知青是什么意思,是不想带着他了吗。

  “是要带着缘缘,想什么呢。”

  慌神了的苏缘被沈约扯进怀里。

  沈约轻轻拍着苏缘的后背。

  “会带着阿缘去京市的,我们坐火车去,好不好?”

  “我还没有坐过火车呢!”

  苏缘环住沈约的腰,知道是自己瞎想了,埋脸在男人的胸膛。

  此刻,听到火车,又忍不住探出头来。

  “沈知青,听说火车上拐子可多了,你可要一直跟紧我,我会保护沈知青的。”

  少年笑得满脸都是活力。

  还伸出手,撸起外套袖子,给沈约展示了一下手臂上并不“壮硕”的肌肉。

  “好,我知道,阿缘也要跟紧我。”

  沈约的录取通知书由县长亲自送来的消息,传到了知青院。

  “什么?沈约考上了京大?!”

  周杰的语调拔高,任谁都能听出他的不可置信。

  知青院里其他几人虽然没有周杰表现得那么明显。

  但同样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沈知青,天天连课本都不看,怎么就考上了京大。

  沈约和苏缘正好走进知青院,将周杰的话听了个正着。

  “这还不止呢,沈知青可是京大的第一名。”

  兴许是觉得面前几人的表情不够震撼,苏缘又加了一把火。

  第一名!

  这下子,除了周杰吴梅两人外,其他人都变得拘束很多。

  要知道,他们可是连大学都没有考上。

  不过,周杰和吴梅脸上也是闪过一丝不自然。

  比起京大,他们考上的工业大学和农业大学,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可是全国一流的顶尖大学。

  如果不谦虚的话,说是全国第一也不为过,稍微能跟它有个争夺机会的,就是清大。

  “沈知青,我去看看你的录取通知书。”苏缘眼神瞄到沈约手里。

  沈约将装着录取通知书的信封递给苏缘。

  没什么好看的,不像是后世那么花里胡哨,就是一张纸,既然苏缘要看,好奇的话,那就拿去吧。

  苏缘接过后,一蹦一跳地回了沈知青的屋子。

  外面的气压实在太过低沉。

  知青间的事情,还是让他们知青解决吧。

  听到沈约也考上的消息。

  李明林的脊背无意识中弯了几分。

  他笑容苦涩,和沈约相对而站。

  “沈知青,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才。”

  他们这些知青,看书做题,不带停的,但沈约呢?

  陪着苏缘玩,去镇上,买东西,或者和苏缘说话,谈情说爱。

  苏缘不在的闲暇时,也是随手捧着一本打发时间的读物。

  看课本的次数只有寥寥几次。

  李明林也认为像沈约这样消极怠慢学习上的事,是真的不想努力考大学了,只打算走个过场。

  但现在才知道,他们需要花几天,几个月,学的知识和课本。

  对于真正的天才来说,只需要简简单单地扫上一眼,所有的都会融会贯通。

  对沈约产生深深羡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的无力。

  几百万考生,最终能考上大学的,也只有二十多万人而已。

  是他高估了自己。

  这样,红河村的五个单身知青里,只有他和李慧没有考上。

  红河村其他已经嫁人了的,或者和红河村姑娘组建家庭的知青,一个都没有考上。

  不比知青院里的知青,平时只要饿不死就行,组建知青的家庭,学习还要面临来自家庭的阻挠,还要干家务活。

  特别是有孩子的,总不能一个人复习,忘了孩子吧。

  整个公社能考上大学的,基本都出于红河村,特别是还有一个京大的,还惹得县长和镇长(公社社长)的慰问。

  大队长这些日子,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谓是长足了脸面,走路生风。

  还托老婆,给苏家送了不少东西,美名其曰,为苏缘的对象,沈知青补补身子。

  苏缘在二流子堆里,也是出尽了风头。

  谁不知道,苏缘,真的要跟沈约去京市了。

  因为和沈约待的时间久,苏缘和村里的二流子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但其中,也有不少见不得苏缘春风得意的。

  说,人家知青考上了大学,哪会要一个大字都识不得几个的二流子,而且还是个硬邦邦的男人。

  说,别看二流子苏缘现在这么高兴,还不看着点知青,等沈知青偷偷买了火车票去了京市,看他还能不能找到人!

  “沈知青,都是一群说坏话的。”

  苏缘每次都要将村里人说的坏话将给沈约听,让他评理,还会在沈约面前怒骂那些胡乱传瞎话的碎嘴子一顿。

  沈约看到少年气呼呼的样子,总是会把人搂住,唇边含笑。

  录取通知书的时间节点彻底结束。

  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确确实实是没有考上。

  他们只能等待下一次的高考,或者,放弃高考,在村子里安家落户。

  不少村里的小伙,还跟李慧提了亲事,见识了gj的各项政策,知道考上大学之后,不但包安排工作,还有不少福利,比地里刨食好上很多。

  李慧虽然没有考上大学,至少也是个读过书的女知青不是。

  娶过去,说不定生的孩子就聪明了呢,还能教孩子读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