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软甜小可爱被大佬持续亲懵中>第236章 重生年代文里的渣知青75

  昙花一现的天才永远不再是真正的天才。

  京大的教授,还观察过一阵子沈约。

  其他学生,都在认真,刻苦地学习。

  半夜,都有人依然在教室里,开着一盏小的电灯,废寝忘食地读书。

  沈约就像是其中的异类一般,一到放学的时候,便会立马从学校离开,毫不拖泥带水。

  教授们都在惋惜。

  一个好好的天才,虽然真的有过人的天赋,但是不懂得努力上进,最后他和别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直到被人超越,超越后,他们之间的差距会慢慢变大。

  就像是,一个人是在前进。

  一个人是原地不动,甚至还会后退几步。

  沈约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这样一个仗着天才,不前进还后退的人。

  其他入学时,分数远远不如他的人,早已经做出了成绩,传出了名堂。

  沈约依然按部就班,没有丝毫的紧迫感,也没有见到有给报社或者出版社投稿的经历。

  察觉到沈约是真的自己都没有把心放在课业和学习上,一些中文系的教授,对沈约,不禁心底也涌上一丝失望。

  毕竟,中文系的一些同学,有想给报社投稿,或者想投稿到京大报纸的,都会拿着文章来问一问教授们的意见。

  看一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毕竟,教授们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米都多。

  除了修改意见外,一些不懂的步骤流程,都能询问教授们。

  中文系的许多人,都拿着文章找过教授和老师。

  其中,有没有发表,投稿不被接纳的,也有成功发表的文章。

  每篇文章有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的收入。

  具体的情况,要依照文章的质量,以及受众的情况来定。

  但沈约,是真的一次都没来问过。

  沈约在系里,班上,倒不是没有存在感,因为他的气质独特,五官俊美。

  但除此之外,其他人差不多要忘记,当初对沈约惊艳的是因为他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京大。

  平常中,沈约和其他同学的交际也不多,一些女同学想要去和沈约搭话,得到的也是冷漠,或者只有几句话。

  甚至,系里早已有传言,沈同学有了对象,还是个男人。

  别人的看法不会影响到他。

  沈约合上书,离开学校。

  在家门口,正巧碰上了骑自行车回家的少年。

  看到沈约,苏缘脸色惊喜,他骑快了几步,将自行车停在了沈约边上。

  “沈哥,我今天买了鸡翅!”

  苏缘把自行车篮里的鸡翅拿了出来。

  沈约报到之后的几日,为了方便苏缘的出行,给苏缘买了辆自行车。

  每个月给苏缘两百块的零花钱,还有三百块钱的买菜钱。

  买菜用不着那么多钱,加上沈约和苏缘三天两头都是出去吃饭,其他的钱,也都被存进了苏缘的小金库里。

  沈约不害怕苏缘花钱大手大脚,怕的是,苏缘一毛钱,掰成两半花。

  所以,他还特意给苏缘设了一个最低的花钱数,如果没花到这个数,苏缘的零花钱就会少五十块钱。

  面临着零花钱,小金库的缩水,苏缘花钱大气了很多。

  沈约拿钥匙开了门。

  苏缘跟在他后头推着自行车进来。

  “沈哥,一只鸡,只有两个翅膀,你说,这么大一袋鸡翅,要杀死多少只鸡呀?”

  “没有了翅膀的鸡还能卖出去吗?我怎么都没有见到卖鸡翅的店里,有卖没有翅膀的鸡肉的。”

  苏缘絮絮叨叨,跟沈约说个不停。

  虽然只是分享,但苏缘心里,对那些没有翅膀的鸡会怎么办,还是有疑惑的。

  “每个人喜欢吃的鸡的部位不同,用喜欢吃鸡腿的,也有吃鸡爪的,鸡肉可以切成鸡块,鸡架能熬汤。”男人的声音低沉。

  “好,那我喜欢吃鸡翅,还喜欢吃鸡腿!”

  弄明白了的苏缘把问题抛在了脑后,开始思考起明天是不是要买鸡腿。

  鸡翅卖出去了,鸡腿还没有卖出去呢。

  “今天吃红烧鸡翅,下次你买鸡腿,给你做红烧鸡腿吃!”

  “沈哥,我真笨,还要你做饭。”

  苏缘不会做饭。

  他也想沈哥不再那么辛苦。

  在学校里要辛苦看书,到了这,又要做饭。

  但苏缘做过一次饭,就那一回,全部烧得黑乎乎的,浪费了粮食。

  “没事,做饭很快的,阿缘可以去洗菜,洗鸡翅。”

  沈约看见了苏缘的失落。

  给他找了点事情干。

  晚上,是一满盘的鸡翅,一盘番茄炒蛋,和一碗的蔬菜汤。

  只有三个菜,但两个人吃绰绰有余。

  “沈哥,你明天是不是放假呀?”

  一想到明天沈约会放假,苏缘就好开心。

  他有一整天,不,两个整天的时间会和沈哥待在一起了。

  “嗯,放假,不过有事情要做。”沈约轻声道。

  “好吧。”

  苏缘的期待落空了。

  沈约撩开苏缘额头上的头发,指尖轻点苏缘的脑袋。

  “是有事,但可以带着阿缘一起啊。”

  新京报社的王主编,跟他联系。

  说文人圈子,要举行一个聚会。

  这段日子,最炙手可热的文人就是“元月”先生。

  于是他们联系了新京报社,想要邀请“元月”先生,还有新京报社的一些老牌作家参加。

  除此之外,除了作家文人外,聚会上,还有不少出版社、报社的大佬,他们对于元月也特别好奇。

  毕竟最近新京报社,报纸销量因为那几篇文章,以飓风似的速度急速上涨,来势汹汹,已经有了报社老大的势头。

  他们这些报社,如果不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恐怕马上就要被新京报社给踩在脚下。

  但,办法也想过了,甚至除了那些政要的,回忆录,家信之外,还刊登了不少有趣的文章。

  可事实残酷地告诉他们,他们觉着的有趣,不是读者想要的有趣。

  反正报纸上都会刊登时事,其他空闲的板块,都是用于作者的投稿。

  既然有更好看的,价格也没有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不选择新京报社呢。

  毕竟,新京报社,有他们爱看的“元月大大”!

  幸好这个年代没有追星这个词,不然,元月肯定会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得到这一众狂热读者的追捧。

  这些出版社、报社的大佬,对元月的好奇肯定不是简简单单存在表面,更想的,还是想试试能不能把元月给挖过来。

  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叫挖,叫做合作共赢嘛。

  他们可以给出比新京报社更好的福利,更好的分成价格。

  新京报社其实不怎么希望元月去这场聚会的。

  万一,人家真的要和别的报社合作,他们得后悔死。

  王主编联系完沈约后,推了推眼镜。

  犹记得,当他知道元月的年纪后有多么惊讶。

  不止是别人,就连他,也觉得,元月,应该是某一位见识且接触过外国文化的老先生。

  斟酌了很久,才下笔写出了精彩绝伦的文章。

  而事实却打了他一个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