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将军,朕知错了【完结】>第145章 夜袭

  方晏他们赶路的速度很快,四月中旬就已经到达了交战的地方。

  没过两天,西楚那边的人也到了,按照规矩,双方先派了使者再次互递战书,走形式一样的和谈了一下,就开始正式动手。

  距离他们交战的战场不远处有一条大河,这条河很宽,按理说在这样的地方打仗,双方都不用发愁水源,但就是因为这样,这河里的水谁也不敢喝。

  双方都害怕对方在这河水里放东西,因此只能派斥候到更远的地方寻找水源。

  他们交战的战场上,这个时节正是多雾的时候,赶上早上或者晚上,雾气比较大的时候,可谓是对面不见人影。

  这样一来,西楚那边就占了很大的优势,毕竟东周的军队是从远道而来,并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但是这里去西楚境内,所以对方很能掌握天气,可以说从刚开始的时候,这一战就出师不利。

  这次上官子婴也跟着随行,他本来是想在这一站好好的打上一场,建功立业,好对得起方燕对他的提拔和器重,可是一只想象永远是美好的,现实永远是骨感的。

  且不说他以前根本就没有打过仗,就这样的情况,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军都不敢轻易作出决定,别说他这么一个新人了。

  他心里憋屈,偏偏用兵的事儿他又说不上话,于是更加憋屈。

  这天晚上,方晏。和众位将军正在商议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的时候,一个斥候急急忙忙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方晏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头,“成何体统?!”斥候吓得赶紧跪在地上,“陛下恕罪!小人不是无缘无故擅闯大帐,只是西楚那边的军队打过来了,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方晏听完脸色微变,一摆手让那斥候退下,在座的各位将军听完也都是一脸的骇然。

  今天晚上的雾是格外的大,即便是点着火把,也只能看清自己对面不远处的东西,这时候打仗,那就跟送死没有区别,没准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了都不知道。

  这西楚是疯了是怎么的?还是有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办法,能够让士兵们看清前面的景物?

  一时之间谁也不敢贸然开口,毕竟这个阶段如果做不好,损失可就太大了。

  方晏既然他们都不说话,微微一笑,“众位将军这都哑巴了不成?”还是郑老将军先开口道,“陛下,如今大雾漫天,我等又人生地不熟,如果强行一战,必定会带来无数损失,不如此刻立即派遣弓弩手,先用箭雨压制对方行进的速度,看看能不能让对方知难而退?”

  方晏微微点了点头,“郑老将军所说有理,那其他人呢?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周子晨皱着眉头沉思片刻,才缓缓开口道,“陛下,臣以为这时可以用箭雨压制对方,但是这箭上要做特殊的处理。”

  方晏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一些,“怎么个特殊处理法?”周子晨满脸认真的说,“用火箭!”

  周子晨。所说的火箭就是箭头上被火油浸过,只要射出去,便能点燃一些可燃物的箭矢。

  这样的箭矢。军队里倒是会常备,不过大多数是用于攻城的时候,并且这种箭矢造价极高,要比普通的箭矢。多耗费一倍甚至两倍的钱财,所以一般的时候都不用。

  上官子婴听的皱了皱眉头,他虽然是第一次打仗,但是这种事情他还是听说过的,周子辰这个办法虽好,但是太过于浪费了。

  这个仗要打到什么时候还未可知,现在就这么用,那以后用什么?

  如果真的到攻城的时候箭矢供给不上,带来的后果可以说是巨大的。

  但是他心里虽然明白这些,却不敢直接开口反驳。周子晨是什么人?当年是他带回了先帝的尸骨,自此一战成名,先定临终之前把他钦定为方晏的皇后。

  上官子婴知道,自己现在虽然身份听起来极高,可是不过是因为方晏让他承袭父辈爵位的缘故,这个时候他出言反驳周子晨,且不说会让人觉得他不自量力,他说的话应该也没有人听,甚至运气更差一点儿,他还会招致周子晨的记恨。

  上官子婴想到此处,还是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场面一下子静了下来,没有人再开口了。方晏又等了一会儿,见还是没有人说话,就道,“众位既然都不说话,那我就当都同意这个计划了。”

  没有人出声反对,于是方晏直接让人去执行,接下来,所有的人就坐在这里静静的等待,等待着这件事情的结果。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斥候从外面跑了进来,“启禀陛下,各位将军,敌军船上起火,如今已经自顾不暇。”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这才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方晏吩咐道,“现在就令人乘胜追击,也别追出太远,适可而止。”

  在座的几位将军一听,赶紧应了一声“诺”,然后出去安排了。帐篷之中就剩下了方晏,周子晨和上官子婴。

  方晏对周子晨道,“子晨啊,你出去看看情况,别让他们追出去太远,否则得不偿失。”

  周子晨点了点头,起身出去了。这一下,整个中军大帐之中就剩下了方晏和上官子婴。

  方晏笑道,“子婴啊,刚才商议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有话要说,如今就剩下咱们君臣二人,有什么话你不妨直说。”

  上官子婴脸色一红,“陛下恕罪!臣刚才是觉得皇后娘娘之法虽然稳妥,但是却有些太浪费了,如今看来,还是皇后娘娘高瞻远瞩,臣远远不及。”

  方晏摆了摆手,“你也不必过于自谦,子晨带兵多年,自然比你经验丰富一些,等你多打两次仗,经验自然也就有了,只是你可知道,子晨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上官子婴摇了摇头,“臣愚钝,不知其中原委,还望陛下明示。”

  “因为敌军的船上,大部分都是稻草人,所以他们这次才会败得如此惨烈。”方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