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穿越之直女入仕娶妻【完结】>第13章 刘家少女失踪案

  “你们有让他上学堂吗?”蓝子玉问道。

  “有让他上了一年学堂,后面就让他自学了。”

  “……”蓝子玉有点无语。孩子又不是天赋异禀,家里也没有矿,就让孩子学一年,然后全靠自学去考试??!!

  “实在是因为我们家没钱供他上学,这才没继续让他读书。”刘老三媳妇补充道,“并且,很多秀才都是年幼时上了几年学堂,后面全都是靠自己学习才考上的秀才。”

  蓝子玉决定不再纠结这无关紧要的小事,转而问道:“你们前天去哪了?”

  “去地里干活呀?”刘老三不解的说道。

  “我们前天上午去种玉米,下午去除草。”刘老三媳妇补充道。

  “就你们两个?你们儿子没去干活?”

  “这不是准备县试了,俊子要背书,我们也就没叫他去。”刘老三媳妇说道。

  “你们中午回来时,俊子在做什么?”

  “在屋里看书。”

  “那他书桌上的笔筒怎么不见了?”

  “他的笔筒不见了?”刘老三媳妇疑惑道,“我们最近忙着种地,没注意到。”

  “笔筒长什么样?”

  “黑陶土烧成的,用了很久,上面有洗不干净的墨渍。”

  拿着物证袋的捕快激动的就要翻出物证袋里的笔筒,但被老贺按住了。

  “你们吃完饭就出去干活了?”蓝子玉继续问道。

  “是呀,我们要赶紧把花生地的草除了,好趁着雨水种花生。”

  “你们干活回来之后,有没有看到你儿子的鞋摆在屋檐下?”

  “诶?大人是怎么知道的?”刘老三媳妇惊讶道,“大人说的没错。那天俊子就是把鞋晾在屋檐下,我怕夜里会下雨,还帮儿子收了鞋子。”

  紧接着,各种崇拜的目光纷纷向蓝子玉投过来。

  特别是贺婉娇那双比星星还璀璨的眼睛。

  蓝子玉视若不见,转而一瞥俊子房间的窗户,果然捕捉到了他躲回去的影子。

  众人离开刘老三家,走出一段路之后,李瑨仪忍不住开口问了。

  “大人,刘俊子有很大的嫌疑,为何不先把他抓回县衙盘问?”

  “你抓他的证据是什么?”蓝子玉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我们下山的时候发现的那个笔筒就是刘俊子的。”

  “只是说明了笔筒是刘俊子的,证据不足。”蓝子玉淡淡道,“并且笔筒只是与猜测的凶器相似,并不能保证它就是作案工具。”

  “可……可……大人,属下认为刘俊子十分可疑,还是先下手为强,将他抓拿住为好。”

  “证据呢?官府可不兴随意抓人。”

  “大人,刘俊子的笔筒就发现在案发现场的附近,就算他没有嫌疑,抓回去盘问一番也是可以的吧。”李瑨仪被难住了。

  “你都说笔筒发现在案发现场的附近了,那笔筒又能和案情扯上什么关系?”蓝子玉语毕,又补充道,“别忘了,我们发现这笔筒之时,下过一场暴雨,暴雨将所有痕迹都冲刷得一干二净。”

  李瑨仪不再说话了。

  随行的捕快忽然少了两个。

  另一个凶手究竟是谁呢?还是根本没有另一个凶手?蓝子玉暗自发愁。

  离开刘老三之后,众人便来到了刘二安家。

  刘二安家门前没有菜地,却种有两颗龙眼树,树下围了围栏,养了一群鸡。

  蓝子玉等人还未走近刘二安家,便可以远远看到一个古铜色肌肤的年轻人正在站在鸡圈里喂鸡。

  里正先行过去和年轻人打招呼。

  年轻人往蓝子玉那边看了一眼,然后急忙跑进屋去。

  不一会,年轻人带着一个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子走出门来。

  一番客套之后,蓝子玉问道:“你儿子可曾考过县试?”

  “还未。”刘二安说道。

  “大人,小生基础薄弱,比不上可以上学堂的学生,因而小生一直不敢冒然参加县试,惶恐县试的钱打了水漂,直到今年县试,准备充足了一些,才敢和父亲说要参加县试。”刘二安儿子刘幸安补充道。

  “那你这几天可有温习书本?”蓝子玉看向刘幸安。

  “小生这几日都是白天劳作,夜里挑灯夜读。”刘幸安挠了挠头,“不过,前两日读书的时间会多一点,那两日早上下雨,小生出不去劳作,便在家读书,直到雨停,方出门劳作。”

  “你们家的地在哪里?”蓝子玉随口问道。

  “北坡。”刘幸安答道。

  蓝子玉没有再问了,转身欲走之时,刘幸安喊住了她。

  “敢问大人是何时考中的进士?”刘幸安问道。

  蓝子玉停住了脚步。

  “大人如此年轻便当上了县令,想必才华出众,非凡人可比。”刘幸安继续说道。

  蓝子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对刘幸安的问题不予理睬。

  难道要跟他说,自己是跳过让百万考生从垂髫小儿考到白发苍苍的科举考试,直接被保送当上县令的?

  这对一个发愤图强的寒窗学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离开了刘二安家后,众人便顺着曲折窄小的村中小路往回走,走出了村子。

  蓝子玉看天色,估摸着逐州的官员也该到了,便命李瑨仪去案发现场将所有可疑脚印全部拓印下来,并量其长宽。

  临近黄昏的时候,蓝子玉在县衙接见了逐州的县尉。

  县尉这个职位还不如宋宁章的主簿高,但碍于来者是客,蓝子玉客客气气的接见了他。

  奉上茶之后,蓝子玉便命宋宁章将案卷呈到县尉面前。

  “这是本案的案卷,案件的起因以及调查结果都在里面,许县尉请过目。”

  “是。”许县尉接过案卷便仔细查阅起来。

  蓝子玉就坐在上位,等着他将案卷看完。

  话说回来,为什么别的县不光有县令、主簿还有县丞、县尉呀?蓝子玉越想越气,干脆不想了。

  好一会后,许县尉才将案卷看完。

  “许县尉可有疑问?”蓝子玉问道。

  “案卷十分详细清晰,在下没有任何疑问。”

  “那便请许县尉和下官一同前往石坎义庄验尸,早日验尸,便可让亡者早日安寝。”

  “在下乐意奉陪。”

  许县尉不过是前来旁观案子的,并不会给案子提供实际性帮助,只是充当了一个见证人的角色。

  蓝子玉和许县尉正要走出县衙之时,贺婉娇追了出来,身后还跟着小言。

  “大人,大人。”贺婉娇小跑过来,站到蓝子玉面前时还小喘着气。

  蓝子玉面无表情的看着她。

  倒是许县尉表现得比较好奇。

  “这位是……”

  贺婉娇不言语,像是在等蓝子玉回答。

  “工部尚书之女,许县尉称呼她为贺小姐便可。”

  “工部尚书之女?!!”许县尉很是吃惊,又疑惑。

  现在他不止好奇贺婉娇的身份了,更好奇贺婉娇与蓝子玉之间的关系。

  但蓝子玉显然不给许县尉继续问下去的机会。

  蓝子玉皱起眉头,注视着贺婉娇,质问道:“你来做什么?”

  “我和你去看看她。”贺婉娇站到了蓝子玉身边。

  “她?”

  “就是她。”贺婉娇面露同情之色,“她与我同龄,却早早离去了。”

  碍于有外人在场,蓝子玉不好多说什么,就让贺婉娇跟去了。

  去到义庄之后,贺婉娇闻到那股气味,根本不敢进去,就和小言坐在马车上等蓝子玉等人回来。

  蓝子玉验完尸之后就和许县尉上了同一辆马车。

  回到县衙之后,贺婉娇才得以站在蓝子玉身边。

  但蓝子玉还要和许县尉客套一番,并让人给他安排住处。

  又一番过场之后,蓝子玉终于可以坐在安静的书房,借助李瑨仪送回来的物证分析案情。

  “大人。”期待而又不安的声音。

  “进来。”蓝子玉头也不抬的说。

  贺婉娇推门走了进来。

  蓝子玉朝门口瞥了一眼,发现是贺婉娇之后,心中有些惊讶。

  她好像懂礼貌了?还是拘谨了?

  蓝子玉决定不去瞎想这些有的没的,继续低头比对脚印。

  贺婉娇走到蓝子玉身边,一语未发。

  “跛子?”蓝子玉看着眼前两张脚印图,陷入了沉思。

  “大人,我给你磨墨。”贺婉娇说着,便跑到蓝子玉的右手边,给她磨墨。

  蓝子玉将脚印图放置到一边,便翻出关于本案的走访调查笔录,一边翻找有关信息,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你怎么还未休息?来这儿做什么?”

  “大人不是说我是你的书童吗?大人还未睡下,书童哪里敢睡下。”贺婉娇说得理直气壮。

  蓝子玉斜了贺婉娇一眼,腹诽道,富家小姐当得好好的,哪有一分书童的样子。

  贺婉娇与蓝子玉一闪而过的目光碰上,随即露出憨憨一笑。

  “那儿有张圆凳,自己搬过来坐。”蓝子玉淡淡道。

  贺婉娇心头一暖,兴冲冲搬来凳子,坐到了蓝子玉旁边。

  蓝子玉提笔蘸墨开始总结案情,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许久许久之后,灯笼的烛光暗淡,黑暗隐没了大半个书房。

  贺婉娇再也撑不住,上下眼皮一碰,磕了下去。

  触感坚实而温暖,迷迷糊糊睁眼一看,原来是蓝子玉伸过来的手。

  “困的话,就趴桌子睡吧。”蓝子玉面无表情的收回骨节分明的纤纤五指。

  “大人,很晚了,回房睡吧。”贺婉娇劝道。

  蓝子玉看了眼屋外,夜色幽静深沉。

  “再等等。”蓝子玉继续埋头整理案件。

  “等什么?”贺婉娇已经困得不行,说话都有气无力了。

  “睡吧,一会就知道了。”

  贺婉娇没有继续纠结,趴下就睡着了。

  夜半的时候,湿冷的风从门窗缝里钻进来,侵入衣物,直冻人皮肉。

  贺婉娇再一次被冷醒,醒来发现原本坐在书案后的蓝子玉不见人影,顿时慌了神。

  “小姐。”小言的声音稳住了贺婉娇的心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