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布卢瓦城来的漂亮朋友【完结】>第195章 物议沸腾

  正如吕西安所预料到的那样,《金融现代化法案》甫一递交给国民议会审议,就如同在一锅热油里又倒进一大桶开水一般,刹那间就让全国舆论沸腾了起来。

  在国民议会为这项法案举行第一次审议的那一天上午,吕西安从四个小时的粗浅睡眠当中醒过来,他感到自己的肌肉和大脑都在抗议,但他还是洗漱完毕,坐在餐桌前吃早餐。与往常不同,他这一次吃早餐的时候并没有让人送来今天的报纸——在昨晚睡觉之前他刚刚弄完了今天议会辩论的材料,实在打不起精神再经受新的一轮折磨了,也许他不得不读一下今天的报纸,但至少也要等到吃过早餐以后,否则那些记者的文字一定会让他胃口全无的——除了阿尔方斯自家的报纸,他很难期待其他报社会为他说什么好话。

  吃完早餐,喝了一些咖啡之后,他感到自己的精神好了些,于是他伸了伸懒腰,决定去花园里散散步,同时让仆人们将今天的报纸送到花园的长椅上,或许在室外读这些该死的玩意会稍微轻松一些。

  于是,半个小时后,他坐在花园中心的长椅上,仰头看着头顶橡树遮天蔽日的树冠,而身边放着一沓报纸。这棵巨大的橡树被称为“橡树王”,它的具体年龄众说纷纭,但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早在十六世纪时,这里已经矗立着一棵参天大树。而周围的大树虽然年龄不及“橡树王”,但也都堪称巴黎树木界的元老,甚至这座花园本身就是以这些树木为中心建成的,至于周围的建筑的历史就更加短暂了。从这个角度而言,或许这些大树才是这里的主人,他们曾经见证无数人在天棚般的树冠之下来来去去,吕西安·巴罗瓦也只不过是当中平平无奇的一位罢了。

  虽说吕西安搬入这座宅邸已经有一年之久了,但他并不经常到这座花园里来,他曾无数次透过窗户看到花园里的大树和鲜花,看到在枝头筑巢的云雀,但他却甚少产生下来转一转的念头,这令他自己都感到有些惊奇。上一次他出门散心是什么时候?上一次去度假呢?不知不觉,他竟然已经在巴黎城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整整呆了一年多!巴黎被誉为“世界之都”,可若是一个人的世界仅限于这小小的一座都城里,那不是有些太可悲了吗?

  或许他的确应当离开一段时间,他想,即便没有《金融现代化法案》这场风波,本届内阁恐怕也会在六个月以内解体,他并不认为自己还能在下一任内阁当中保持如今的职务。或许等到今年冬天,他就重新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议员,在会议厅的后排等待下一次进入内阁的机会——如果是那样的话,他想要出去旅行,暂时将这里的一切抛诸脑后,暂时忘记巴黎,忘记阿尔方斯·伊伦伯格,将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清除出去。他可以去戛纳呼吸海风,也可以去意大利和希腊探索古迹,乘船在地中海的小岛之间遨游,那该有多么的惬意快活啊!作为一个有钱人,他有资格用钱去换取快乐。

  甚至你还可以去伦敦一趟,脑子里的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为什么?吕西安一下子坐直了身体,那是一座肮脏的城市,煤烟和浓雾令人无法呼吸,更不用说我已经去过一次了。

  你知道为什么,那个声音再次无情的响起,你清楚那里有什么,或者确切的说——有谁。

  吕西安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膝盖,阳光被树叶切成细碎的金色碎块,洒在他的裤管上。他知道德·拉罗舍尔伯爵已经在巴黎定居,继续为巴黎伯爵的复辟事业效劳,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法兰西已经抛弃了君主制,巴黎伯爵永远无法坐在他祖先的宝座之上了。

  他知道德·拉罗舍尔伯爵的住址,如果他想要去的话,明天中午他就能拉响伯爵宅邸的门铃。然而一切已经太晚了,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再面对伯爵,也不确定对方会不会愿意见到他。

  况且即便他见到了路易,他又能说什么呢?语言用来伤人的时候比山丘还要沉重,比刀剑还要锋利;可若是要凭借它挽回局面,那么语言又会变得像羽毛一样轻贱,如同融化的蜡一样软弱。事情进展的太快,两个一年前还亲密无间的人如今已然形同陌路,不归点已经跨过,再说什么都是徒劳的。

  深吸了一口气后,他拿起了那些报纸。

  吕西安选择阅读的第一份报纸是阿尔方斯控制的《今日法兰西报》,吕西安怀疑这可能是今天唯一的一份会为《金融现代化法案》说几句好话的报纸了。这份报纸的头版文章《巴罗瓦部长的宏伟蓝图》将吕西安的名字和这份法案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很难不被认为是阿尔方斯的故意为之,银行家要确保吕西安没有跳船的可能。

  “——在过去的八十年里,法兰西银行一直是法兰西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在历次经济风潮当中使得我国的经济得以保持稳定的承重墙。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工业革命后日新月异的今天,这家银行的组织架构已经落后于时代——”

  “——1800年代时的巴黎证券交易所只有不到一百种证券在交易,这个数字如今已经突破了四位数!如今的许多工业和商业进步,是一百年前的人们完全无法想象的。我们的经济比起拿破仑皇帝时期,其复杂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经济形势可能在几天之内发生改变,或许一个下午在交易所就能酝酿一场风潮,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旧有的机构还能否及时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法兰西银行究竟会成为法兰西经济的定海神针还是绊脚石?”

  “——本报完全赞同巴罗瓦部长计划对法兰西银行管理体系所做出的改革,并为他的政治勇气和智慧鼓掌欢呼。这并非一种盲目的偏见,而是因为我们认为,按照巴罗瓦部长的规划,引进美国式的先进经验能够更好的维护法兰西经济的繁荣,为我们未来将要取得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大多数庸碌无为的政客不同,巴罗瓦部长刚刚上任文化和教育部长时,就对我国的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如今,他又把这种雷厉风行的做派带到了财政部。他将个人的追求放在一边,为了全体法兰西民众的利益而奋斗。我们认为,如果巴罗瓦部长的宏伟蓝图得以落实,《金融现代化法案》得以在议会通过,那么这必然是法兰西国家和人民的莫大幸事。这个法案的通过将对整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益处,它将解开套在法兰西银行上的镣铐,让它拥有充分的资源去鼓励商业活动,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普遍繁荣时代的开始!”

  这样的吹捧算得上是肉麻,但至少让吕西安鼓起了一点勇气去翻开下一份报纸,这一次他选择的是《费加罗报》,这份报纸立场较为中立,因此它的看法也更具有参考价值。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对法兰西银行的组织架构进行改革的讨论从来不曾停止过,但这些讨论也基本上止于讨论的阶段。而一位在任的财政部长向议会提出一份如此详尽,又如此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恐怕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巴罗瓦部长曾经担任过海外银行的董事长,目前依然是这家银行董事会的成员,他之前的从政履历一直集中在外交界和文化教育界,因此此次内阁改组,他骤然改任财政部长的新闻令许多评论家深感惊诧。在金融界和工商界,这项任命引来了颇多质疑,普遍的舆论认为,巴罗瓦部长至少在入主财政部的初期会大致延续前任部长的政策,不会进行太大的改革。因此,巴罗瓦部长提出《金融现代化法案》的举措再一次令相关人士大跌眼镜。”

  “——一些金融界的消息灵通人士向本报表示,‘如今正在财政部上演的是一出滑稽的木偶戏,在任的部长不过是个提线木偶,而牵着木偶的线的那位真正主宰者众所周知,正是阿尔方斯·伊伦伯格’。”

  “——巴罗瓦部长与著名银行家阿尔方斯·伊伦伯格先生是亲密的政治盟友和商业伙伴,他们同为海外银行的大股东,而当巴罗瓦部长卸任董事长之后,阿尔方斯·伊伦伯格担任了这个职务,同时伊伦伯格银行是巴罗瓦部长政治活动的最大捐助者。”

  “——伊伦伯格银行拒绝对此话题予以置评,而法兰西银行表示‘服从国民议会和人民对法兰西银行未来前景的意志’。目前法兰西银行的董事长莫里斯·伊伦伯格先生和他的儿子阿尔方斯·伊伦伯格先生都婉拒了本报的采访。”

  “——在《金融现代化法案》关于法兰西银行的未来设想当中,这家银行将会被改组为一个极具独立性的私营机构。索邦大学经济学系安德烈·马丁尼斯教授认为,这样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本世纪初的美国第一银行和美国第二银行,这两家私人银行曾经先后被授予美利坚合众国的货币发行权,而相应的特许于1837年被取消,至此以后美国再未设立过正式的中央银行。”

  “——‘私营银行的独立性始终是个大问题,’马丁内斯教授说,‘一家银行获得了铸币权,那么它就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如果这样的银行是为股东服务的私人机构的话,我们怎么能放心地认为它会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呢?’”

  吕西安将这份报纸扔在一边,这位教授的话实在是一针见血——它当然不会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恰恰相反,它要用法郎作为工具,把全体的法国人都洗劫一遍呢!

  左派的《先锋报》言辞更加激烈,它毫不留情地指责这份法案是“资产阶级在它统治法国的一百年里对法兰西人民犯下的最令人发指的罪行”,第二版刊登的一篇署名为F.Engels的社论这样说道:

  “法国资产阶级的爬虫报刊和木偶政治家们正在巴黎上演着有史以来最荒唐的丑剧。一份名为《金融现代化法案》的法律草案已经被财政部长吕西安·巴罗瓦(一位众所周知的银行家的代言人)递交给法国国民议会,毫无疑问,议会里的小丑议员们又会以他们通常所抱的那种轻率态度在会议室里进行空洞的讨论,按照那些资产阶级议会迷们的看法,这展示了他们那宝贵的代议制政体的优越性。”

  “资产阶级的议会和报纸们对于所谓的‘现代化’推崇至极,著名的银行家阿尔方斯·伊伦伯格先生(此公在布朗热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极不光彩)所拥有的爬虫报纸试图向那些如今还订阅它的读者们证明,这样的’现代化‘将给予全体法国人以普遍的繁荣,就好像‘现代化’这个词是某种奇妙的咒语,只要念上一遍,就能够像童话故事里所描绘的一般,让每个人都心想事成。”

  “这些爬虫报刊的处境可真是困难!按照阿尔方斯·伊伦伯格先生的意思,它们应当将银行家们描绘成一群为了公众利益而献身的圣徒,他们放贷,投机,如今还要掌控货币发行权,纯粹是为了法兰西人民的利益——这无异于要将犹大描绘为圣人,将尼禄描绘为明君,将路易十五描绘成一个不近女色的清教徒。因此,绝望的报纸编辑只能声嘶力竭地呼喊所谓的‘现代化’,希望用这个时髦的词汇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接受这个鬼把戏。”

  “然而,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能够看出,这份所谓的《金融现代化法案》,它想要达到的目的与‘现代化’毫无关系,恰恰相反,它想要在法兰西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新时代的奴隶制,它要将四千万法国人民变为一群银行家的奴隶。在这个新的奴隶制当中,束缚着奴隶们的不再是镣铐,而是债务;迫使奴隶们将收成交出来的也不再是皮鞭,而是全力开动的印钞机所印刷出来的废纸!这就是伊伦伯格先生的爬虫报刊所宣扬的‘进步’与‘现代化’的实质!”

  “资产阶级是一个没有英雄气概的阶级,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这个阶级所取得的那些‘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取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工人和农民为它流血争得的!这个可悲的阶级曾经无数次拜倒在强权之下,而它们所剩无几的勇气全部都用在了掠夺无产阶级之上!他们打着‘保护财产’的大旗,掠夺那些比他们更穷困的人的财产;打着’自由‘的旗号,去剥夺那些没有财产之人的自由!资产阶级声称要给大众以自由,可目的不过是要把王公贵族和封建主的农奴转变为自己的债务奴隶,让他们在自己的工厂里消耗一生,再将付给他们的那些微薄的报酬用复杂的金融游戏重新收割回去!无产阶级劳碌一生,换来的只有一口薄薄的棺材和一个浅浅的坟墓!”

  “随着布朗热运动的结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权变得比之前稳固了,这令统治这个国家的资产阶级感到心安,他们变得趾高气扬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决定性力量,在它看来,对这个国家的社会财富进行洗劫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遗憾的是,法国资产阶级忽略了那种被黑格尔称为‘历史的讽刺’的东西,这种讽刺捉弄过无数的伟大人物,如今法国资产阶级也要品尝一番这样的味道——就在他们弹冠相庆,志得意满之时,这个资产阶级国家的基础已经开始动摇,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正是他们的贪婪!自从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法兰西资产阶级和贵族,军阀和教士们一起当政了七十余年的时间,当他们终于全面掌握政权时,这个阶级已经退化到了一个可悲的地步。”

  “这个国家正在盛行的交易所的证券投机活动把国民经济推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大批的投机企业纷纷开业而又不断破产,其寿命甚至比不上夏日的蚊蝇,这令法兰西资产阶级攫取了超额的投机利润,却令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们纷纷破产,将他们赶到无产阶级的队列当中去。这样的所谓‘繁荣’如同一座没有地基的大楼,倒塌不过是时间问题。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的阴云已经在地平线上升起,法国资产阶级将要为他们的贪婪付出代价,在他们的身后,法兰西的无产阶级正在奋起,并且总有一天要从这些老爷们手里把自己失去的东西讨还回来。”

  与左翼报纸的阶级叙事不同,右派的报纸则对阿尔方斯的犹太人身份大加挞伐,老调重弹起所谓“犹太人统治世界”的阴谋,例如《火炬报》一篇名为《显微镜下的犹太人》的社论就这样高呼:

  “让我们在历史的显微镜下审视一下这所谓的犹太民族吧,这是一群由道貌岸然的贪婪放贷者所组成的小团体,上千年来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任何民族都会很高兴能够摆脱掉他们,罗马人如此,阿拉伯人如此,西班牙人如此,在德国和俄国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对此感到怀疑,那么就请他去读一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想一想自己被活生生地割掉胸口一磅肉的感觉!”

  “法兰西以她的博爱,她的公正,接纳了这个民族,然而我们如今看到了什么呢?是又一场农夫与蛇的故事,是《威尼斯商人》的一次重新上演——犹太放贷者要从法兰西民族的心口割下一磅肉,而这块肉的名字就是‘法兰西银行’!”

  “这些贪婪的犹太放贷者已经在法兰西的国民经济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今他们又盯上了法兰西的货币发行权,他们要将法郎变为自己的工具,难道他们觉得我们会天真地以为,这样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公心,完全是为了法兰西民族的利益吗?”

  “本报相信所有正派的法兰西民众都会感到好奇:在这次针对本民族利益的史无前例的犯罪行为当中,吕西安·巴罗瓦部长,这位青云直上的政治投机者,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既然阿尔方斯·伊伦伯格是这场丑剧的始作俑者,那么我们可以理解巴罗瓦部长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卖力——甚至堪比他在卧室里对阿尔方斯·伊伦伯格先生的那一柄‘石中剑’的热情!”

  吕西安气的两只手都在发抖,自从他对布朗热将军反戈一击之后,右派的报纸就对他阴阳怪气起来,如今甚至完全不隐藏自己的敌意了。他想要撕碎这张报纸,但一股难以控制的好奇心还是驱使他继续看下去:

  “——犹太人是一种在欧洲肆意传播的疾病,而犹太银行家是其中最为凶险的变种,至于吕西安·巴罗瓦先生,这个‘吞剑’的专家,道德堕落的无耻政客,法兰西民族的叛徒,则是传播这种疾病的载体!这是多么狡诈,邪恶的阴谋!正是这些人要统治世界,要将法兰西这个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传统的国家变为他们的经济殖民地!”

  “现在,法兰西的民众已经睁开了眼睛,认识到了这个冷酷无情的骗子种族和他们的走狗是多么的贪婪和无耻!总有一天,高贵的,淳朴的法兰西人民,将要举起他们祖先的旗帜,和这群骗子,投机家和叛徒团体一刀两断!每个真正的法兰西人都愿意为这个高尚的目的献身,哪怕代价是要流尽最后一滴血!”

  吕西安一份接着一份,读完了所有的报纸,而后他就沉默地坐在原处,甚至没有去吃午饭,而仆人们也都不敢在这时候来打搅他。轻柔的风摇动着头顶的树木,吕西安倾听着叶子摩擦的簌簌声,不远处的马厩里传来马的嘶叫。下午两点钟国民议会要开会,对《金融现代化法案》进行辩论,他知道政治家不该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但他却也止不住地觉得这份法案是一个错误——至少对他而言是如此。

  阿尔方斯从这份法案里得到的最多,可却是他吕西安·巴罗瓦要去议会这个毒蛇窝,去面对那些声色俱厉地议员们,还要被该死的右派小报取笑——“吞剑者”,这是什么恶心的绰号!怒火像熔岩一般流向他的大脑,如果他比现在老二十岁,那么这无疑会让他的血管破裂,引发一次中风或是心肌梗塞。不过那样的话或许也不算是坏事?至少他能有理由从这一滩烂泥当中抽身出去。控制住你的火气!他对自己说,掩饰自己,头脑要冷静,做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别让仆人看了笑话。

  总有一天,他暗自发誓,我要把想出这个绰号的家伙扔进大西洋里喂鲨鱼。

  终于,他站起身来,沿原路走回室内,吩咐仆人在下午一点钟备车,他要去国民议会发言。

  作者有话说:

  F.Engles 大家应当都能认出是谁吧:)

  为了写这一段我专门去看了马恩全集里的好几篇社论,勉强大致模仿出来了一点这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