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仙侠武侠>枪气素霓生>第114章 惊天噩耗

次日拂晓,一千二百骑匆匆拔营撤回涿郡。

三百多里路程,若是轻骑急行军,两天即可走完。

他们带着一堆粮草辎重,一昼夜只能行军一百里。

不知不觉时节已到五月,天气炎热,一路行来,张崇义等人心情沉重,沉默无语。

姜无媚随军而行,感觉有些压抑,不停地引诱张崇义开口说话,哪怕说些不正经的话也行。

张崇义艰难挤出一点笑意,笑的比哭还丑难看。

姜无媚长叹一声,也就不再勉强。

两天后终于抵达幽州地界的范阳,恰好遇到从信都班师回程的两万涿郡大军。

张微、尚修竹等将领见到张崇义一行人,神情惶遽地冲过来,说出一桩天大的祸事。

原来数日前,镇北大将军张道冲亲率大军猛攻信都城,他为了鼓舞士气,不惜亲冒矢石带头攻城,不幸为守城床弩发射的巨大弩箭穿胸而过,倒地而亡。

这位坐镇幽州三十年的第六代镇北侯、镇北大将军,大半辈子雄心勃勃地筹谋逐鹿中原,却倒在初出幽州的第一战。

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张道冲死得仓促,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

按照惯例,自然是嫡长子张崇忠继位。

何太勤等人本想封锁消息,暗中通知嫡长子张崇忠返回蓟州继承镇北侯、镇北大将军。

不想营中有人偷偷给蓟州镇北侯府通风报信,主簿封凝联合一群武将,私自放出被幽禁的二公子张崇孝,拥戴张崇孝为镇北侯镇北大将军。

张崇忠收到消息后,这才星夜兼程轻装奔回蓟州。

首席谋士何太勤、蓟州将军寒柏、渤海郡守何灵修等人,早些天已率军离开信都,准备与张崇忠会师攻打蓟州,讨伐自立为侯的张崇孝。

张崇义等人如同遭到五雷轰顶,惊讶的久久说不出话,询问张微等人为何没有随同蓟州大军行动,反而落后这么久?

张微等人满脸苦涩的解释道,蓟州大营、渤海大营故意封锁消息,瞒着他们连夜拔营北撤。

他们没有接到镇北大将军退兵的军令,虽说探听到了一鳞半爪,可是主将张崇义不在,他们群龙无首,不敢擅自行动。

在信都滞留了几天,最后从几个逃兵那里打听到了确切的内幕消息,几大统领商议之后,情知兹事体大,就算是没有命令,也要擅自班师返回涿郡。

张崇义勃然大怒,吩咐涿郡大军立即开往蓟州,要与大哥张崇忠一起讨伐僭越自立的二哥张崇孝。

他的宗旨是,幽州不能分裂,谁分裂幽州,他就打谁。

谁知命令发出去后,众将像是早有预谋,互相看了一眼,铿锵有力的跪在他的面前。

杨千钟,张微,张树人,尚修竹,向烈,常羽,秦幂,冯礼等,眼神坚定。

张崇义心头隐隐浮现一种不好的预感,沉声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众将异口同声喊道:“我等愿拥立公子为镇北侯、镇北大将军,从此鞍前马后誓死效忠。”

张崇义突然感到一股凛冽寒气充塞胸臆,森严的眼光扫了一遍众将,缓缓拔出弯刀,刀尖直指众将,嘶声道:“你们再说一遍。”

众将凛然不惧,再次重复道:“我等愿拥立公子为镇北侯、镇北大将军。”

第二声堪堪喊完,涿州两万大军如同风吹麦浪,噼里啪啦地跪下,张崇义身后的一千二百骑,虽说有些吃惊,却还是跟随大潮跪下去。

场中挺身站立的除了张崇义,就剩下姜无媚。

数万大军的恐怖气势,把姜无媚惊的心神荡漾,隐隐流露出一丝惧意,瑟瑟地走到张崇义身后,一脸茫然。

这就是兵谏么?声势也太吓人了,什么武林高手,气胜巅峰,在这等煌煌兵威之下,高手算什么?

蝼蚁罢了。

烈日炎炎,万里无云。

官道两侧,大榆树被晒的有些蔫,无精打采的当着不合格的看客。

远处刚被收割的麦子地,留下了一茬茬枯萎的秸秆。

明明是炎热的夏天,张崇义浑身上下却散发出刺骨的寒意,他将锋利的弯刀架在张微脖子上,冷冷道:“张微,你可是张家的宗亲。

虽说和我这代人血缘隔得有些远,毕竟是张家的儿孙,你怎能鼓动将士分裂幽州?”

张微神色如常,心平气和地抬头直视着愤怒的张崇义,慷慨陈词道:“公子,幽州六代镇北大将军,无一不梦想着逐鹿中原,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

以前是实力欠缺,形势不允,这才被迫蛰伏。

大将军呕心沥血三十年,苦心布局南征大计。

如今天下战火纷飞,幽州兵强马壮,钱粮充裕,上下军民万众一心,实是百年未有之变局,南下中原,正当其时。

大公子徒有匹夫之勇,绝无逐鹿中原之才。

二公子为人阴狠残忍,非英明仁爱之主。

唯有公子年纪虽轻,却心怀天下,雄才大略,正是命世之人。

如今街头巷尾都在传诵,‘张家长,李家短,张家小子坐永安’。

又传言,天统九年,紫微帝星降生于北地幽燕。

公子是天统九年诞生,张家小子隐喻的也是张家小儿子。

桩桩件件直指公子,前些天就连朝廷高手都疯狂的行刺公子,可见公子乃天命所归,怎能屈居人下?

请公子顺天应人,继承镇北侯爵位、镇北大将军官职,带领幽州军民奋发图强,挺进中原,以圆张家列祖列宗百年之梦想。”

张崇义不由为之气结,张微竟然拿着谶纬之词蛊惑人心,偏偏这些话对于普通将士无疑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斜眼瞅见杨千钟眼眸里精光闪烁,遂将弯刀转移到杨千钟颈项处,沉声道:“杨千钟,我要是没猜错,这都是你的主意吧?那些狗屁谶纬言辞,莫非真是你散布的?”

杨千钟缓缓摇头,眼中古井无波,镇定如常道:“杨某不会行这等卑劣之事。

不过杨某追随将军之时就曾说过,将军乃天命之人,当有舍我其谁的帝王霸气。

将军,你若是率军赶赴蓟州,与大公子合攻二公子。

二公子兵败之后,大公子大权独揽,以何太勤对你的忌惮,等待你的会是什么惨淡结局呢?

要么是解除一切权柄,赏你一座府邸,给你娇妻美妾,虚度下半辈子光阴。

要么就是将你幽禁,囚于囹圄,一辈子不见天日。你甘心吗?”

张崇义心绪大乱,茫然不知所措,迷惘地仰头看天,希望上天给他另外一条路。

此时忽见官道南北两端,同时响起奔雷般的马蹄声,跟着尘土漫天飞扬,无数铁骑汹涌而来,远远瞧着分明是幽州骑兵的铠甲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