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仙侠武侠>枪气素霓生>第302章 陈槟的计策

劝降陈槟,张崇义并没有高兴太久,刚回到潼关,斥候送来密报,范进正在着手准备攻打崤关。

粗看过去,似乎是张崇义东西两面包围了范进。

然而张微貌似只有三万兵马渡过大河,既要防守刚刚到手的崤关防线,又要分兵镇守大河南岸的各处要塞,还要防备陈留城可能出现的偷袭,每个地方的兵马注定不会很多。

处处分兵,处处势弱。

虽说还没有收到张微的具体情报,但根据张崇义杨千钟的分析,崤关最多只能留下一万兵马,再多的话,大河南岸的各处要塞就要告急,容易遭到各处势力的反噬。

兖州陷入大乱,各郡纷纷起兵反抗范进的暴政,但是范进在兖州还留了一些兵马,他们两方面打的热火朝天,未必不会觊觎大河南岸的要塞。

西边的张崇义也不乐观,潼关精兵前些日子消耗大半,所剩不过一万多,向烈带来的三万新兵不堪重用,就连协助防守潼关都让张崇义心里没底,哪里敢带他们去河南郡境内?

因此名义上说是两面夹击,其实不过是吓唬人的纸老虎,根本没有伤人的能力,张崇义甚至派不出一支援兵去河南郡。

杨千钟早就预见到了这种尴尬的局面,潼关大战爆发后,他连日来忙前忙后,没有好好休息过,接到张微送往京城的密报后,马不停蹄地来到潼关报讯,筋疲力竭,软绵绵地靠在石屋的木凳上。

“大将军此次突然渡河杀进兖州,抢占了崤关要塞,手里的兵马却捉襟见肘,范进若是大举挥师崤关,他们未必能够挡得住呀,这可如何是好?”

张崇义的目光依次在所有将领脸上扫过,希望有人能够挺身献出锦囊妙计。

薛焉徐霖贺中云尉迟璘王宝山都感到无计可施,唯独陈槟笑了起来。

这点笑声在气氛凝重的石屋里格外刺耳,众人不约而同地看着他。

杨千钟听出他的笑声中好似有百万雄兵,成竹在胸,不禁好奇道:“陈将军,如今形势危殆,有何好笑?”

陈槟霍地站起身来,握着拳头看向张崇义道:“陛下,末将实在不知道你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大燕国是天下最强的势力,陛下所占的地盘,幅员辽阔,兵多将广,钱粮充足,全天下的诸侯都在害怕被我们吞并。”

“范进也对我们畏之如虎,所以才有三路联军伐燕,你们为何会畏惧范进呢?”

“范进若是听从我的计策,继续围着潼关穷追猛打,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他目光短浅,半路退兵回河南郡,如今还想攻打崤关,简直是自寻死路,有什么必要怕他呢?”

众人满腹狐疑地看着他,都不知道他说这种大而不当的空话有何意义。

张崇义的地盘大,人口多,钱粮富足,然而眼下是兵力青黄不接的三月春荒,几万精锐被常羽葬送于弘农郡,十几万新兵还没有形成强大战力,如何跟范进抗衡?

张崇义轻轻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疑惑道:“陈将军,我知道你熟读兵书,乃是当世兵法大师。”

“我们手头暂时只有几万新兵,没有精锐的野战之师,如何应对范进雄师呢?如何支援崤关战局呢?”

陈槟干笑一声,倨傲地盯着张崇义的眸子,慢条斯理道:“陛下,你只知道你手里握的是新兵,那你知不知道范进那十几万大军,百战精兵最多只有两万,九成都是新兵蛋子,并不比我们的新兵厉害。”

杨千钟皱眉道:“所以,陈将军你的意思是要陛下领兵去河南郡,跟范进一决雌雄么?”

众将的目光微冷,隐隐浮现杀机。

谁都知道眼下的兵马战力是敌强我弱,倘若陈槟当真献策去河南郡跟范进决战,毫无疑问,他是范进派来行使反间计的奸细,意欲诱惑张崇义去送死,众将非杀他不可。

陈槟摇头道:“我的看法是,先派兵攻打弘农郡,将战线往前推进,营造出重兵压境的态势,吓唬吓唬范进,迫使他不敢挥兵东向崤关。”

“现在的格局很有趣,纵观全局,是我们实力最强,但崤关以西潼关以东的局部地区,范进占据绝对优势。”

“我们只要敢于主动出击,去打一下弘农郡,范进投鼠忌器,自然不敢对崤关动手。”

张崇义听得征征入神,看向窗外枯黄的景观,嘀咕道:“拿什么去打弘农郡?”

“探子的情报显示,范进在弘农郡留下了两万兵马,以弘农郡为中心,构建了三座大寨,互为犄角,想要攻克这道防线,至少要有三四万雄兵。”

“我总不能孤注一掷,把潼关这四万人马都拉上去打弘农郡吧?”

陈槟道:“陛下小气了吧?听说陛下在永安城外还有一座兵营,大营里也有三万新兵正在集训,就不舍得拉出来试一试?”

向烈皱眉道:“那些新兵的战力还没有练出来,难以承担攻坚任务。”

陈槟胸有成竹地拍着桌子道:“陛下,在末将眼里,从来就没有新兵老兵之分,只要指挥得当,新兵也可以发挥出磅礴战力。”

“不妨告诉陛下,前些日子攻打潼关的那些步兵,都是近几个月范进抓壮丁抢来的新兵,几乎没有过完整训练,还不是被我们拉上前线作战?你们认为那些新兵战力如何?”

“什么?那些都是拉壮丁的新兵?”

张崇义等人无不惊掉了下巴。

在他们眼里,那些攻城的步兵如狼似虎,完全不像是刚入伍的新兵。

陈槟真能化腐朽为神奇,把新兵运用的炉火纯青?

沉默,巨大的沉默在石屋蔓延。

这间容纳十几个魁梧大汉依然略显宽敞的石屋,被沉默所占据。

思忖良久,一直都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张崇义,终于下定了决心。

“我马上传诏给尚修竹,命他再送三万新兵过来,给你凑齐六万人马,由你负责统兵攻打弘农郡,期限为一个月,你敢不敢奉诏?”

陈槟果然是个直肠子,不假思索就屈膝半跪:“末将领命。末将立下军令状,一个月攻不下弘农郡,末将提头来见。”

杨千钟向烈薛焉贺中云等人愀然变色,异口同声道:“陛下。”

陈槟刚刚投诚,是人是鬼谁都不确定,张崇义怎能轻易地授予他六万大军的统兵权?这不是儿戏么?倘若他使得是反间计,那可如何是好?

张崇义冷冷地扫了扫所有人,沉声道:“我相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陈将军的人品,陈将军,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陈槟犹豫片刻,苦笑道:“陛下,虽说我有绝对信心可以攻克弘农郡,但我毕竟初来乍到,不敢喧宾夺主。”

“这样吧,请陛下任命一员大将统兵,末将作为前锋大将负责攻城,如此足可安众将之心?”

张崇义刚刚那句话说出口就开始后悔,毕竟还有一个金印紫绶的卫将军向烈在场,如此草率地重用降将陈槟,未免寒了这位亲信大将的心。

陈槟的话恰好给了他一个台阶,他赶紧顺水推舟道:“此言有理。这样吧,向烈,由你担任主将,指挥这六万大军,出潼关,攻弘农,打陕县。”

“陈槟将军为前锋大将,统筹攻城事宜。徐霖为步兵将军,贺中云尉迟璘为骑兵将军,王宝山协助薛焉将军戍守潼关。”

这种安排符合兵家正道和大燕国实情,众将再无异议,唯独向烈忐忑不安。

他从来没有指挥过大兵团攻打重兵把守的坚城,毫无经验。

张崇义明白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有陈将军出谋划策,你只要从善如流,没问题的。”

张崇义和一群武将全都眉飞色舞,踌躇满志要大干一场。

憋了大半天的杨千钟终于忍无可忍,低声插了一句:“陛下,能不能听我说一句,我们快断粮了,现有粮草只够支撑十天的开销,无法攻打弘农郡。”

声音很小,细如蚊蝇,但落在张崇义等人耳中如同响起晴天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