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满朝忠臣:刚登基,竟被呆妹直播>第216章 番外?乱世(九)

在烛光摇曳的御书房内,李世民的眼神中闪烁着悲愤的光芒。他站在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五味杂陈。张安世,这位忠诚的大臣,正站在他身旁,语气坚定地陈述着当前的局势。

“陛下,此时与颉利决战,实非明智之举。我朝的实力尚未恢复,若是此刻与强敌交锋,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张安世眉头紧皱,神情严肃。

李世民沉默片刻,转身看向张安世,眼中流露出无奈与不甘。“子儒,朕当年在北方与颉利对峙,虽有诸多不顺,但从未有过今日之辱!朕该如何忍受这等奇耻大辱?”

张安世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低声说道:“陛下,忍辱负重方显英雄本色。昔日的少康复国、勾践卧薪尝胆,他们也曾遭受莫大耻辱,但最终都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重振山河。”

李世民听后陷入沉思。窗外,夜风轻轻吹拂着窗帘,御书房内一片静谧。两位君臣心中都明白,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然而,正如张安世所说,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他们必须学会忍耐,寻找最佳的时机,才能重振李唐的雄风。

李世民看着颉利所在的位置,咬了咬牙。

渭水将成为他抹不去的耻辱。

他将来要用颉利的人头来洗刷这一切。

在繁华的神都,巍峨的武英殿矗立于城市中心,象征着大周帝国的权力和威严。此时,秦翰疾步走进武英殿,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显然带来了重要的消息。

“陛下,”秦翰跪在林渊面前,双手呈上一份密报,“这是北方的最新情报,李世民以称臣等代价,向颉利换取战马等资源,并且向聚集金国的游牧民族承诺,成为他们抵抗大周的第二道防线。”

林渊接过密报,目光紧紧盯着纸上的字迹。渭水之盟,李世民竟然签下了这样的协议。他的心中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忧虑和警觉。

正当此时,赵高匆匆走进武英殿,神色慌张,“陛下,裴矩在武英殿外,要求见陛下!”

林渊微微皱眉,看着赵高焦急的神情,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不会是小事。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何困难和挑战,他都要勇敢面对,守护自己的帝国。

林渊听闻裴矩到访武英殿,心中一愣。他自然明白这位老臣的来意,不禁感慨万分。

“裴老大人,您这是何苦呢?”林渊微笑着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陛下,老臣虽然年迈,但只要国家需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裴矩的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林渊看着裴矩,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位老臣曾为他立下赫赫战功,为大周统一北方分裂诸国联盟。如今,他已年迈,却仍心系国家,愿为国家再次出征。

林渊深深吸了口气,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开口说道:“裴老大人,您的忠心和勇气,朕深感敬佩。但西北之事,非同小可。您年事已高,此去西北,前途未卜。”

裴矩听闻此言,心中一震。他明白林渊的担忧,但他更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抬起头,直视着林渊的眼睛,沉声说道:“陛下,老臣定当竭尽全力,完成使命。若能为陛下分忧解难,老臣死而无憾。”

裴矩似乎早已洞悉林渊心中的疑虑与担忧,他毫不犹豫地跪拜在地,声音中带着坚定与执着。

“陛下,臣曾沦为天下人唾弃的奸臣,被君王们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那时,臣的生命仿佛走到了尽头,然而是陛下不嫌弃,给予了臣重生的机会。”

林渊听闻此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裴矩的忠诚与才智,更明白自己给予这位老臣的不仅是机会,还有无尽的信任与期待。

“裴老大人,朕一直视你为心腹重臣。”林渊沉声说道,“朕真心希望你能在神都安享晚年,常伴君侧。”

裴矩却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臣的生命早已与大周统一大业紧密相连。如今,西北战事紧急,臣愿再次为陛下赴汤蹈火,谋取西北。”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决心与信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臣虽年迈,但心志犹在。马革裹尸又如何?只要能为大周统一大业尽一份力,臣死而无憾!”

林渊看着裴矩,若有所思。他明白,裴矩早已料到西北今日的局势,才让裴寂回归神都裴家。裴寂的回归,世人或许只看到世家之争的再次上演,但裴矩却是在为身后事做安排。

这个曾被世人唾弃为大奸臣的人,心中却怀有一个学苏武牧羊的理想。林渊不禁感慨万千,这个看似冷酷无情的老臣,内心深处却藏着如此深厚的情感与理想。

想明白这一点,林渊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不再拒绝裴矩的请求,开口说道:“活着!孤希望裴老大人能够陪孤一起见证天下一统的那一天!”

这一刻,两人的心灵仿佛紧紧相连,共同承载着大周的未来与希望。

神都的天牢中,狄仁杰缓步走来,来到了长孙无忌的牢房前。他轻轻打开牢门,声音低沉地说道:“长孙无忌,你的刑期已满,现在可以出狱了。”

长孙无忌抬头看向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人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既是政敌又是盟友。

狄仁杰看着长孙无忌,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他的妹妹是帝渊的宠妃,父亲是大周的功臣,长孙一家在朝廷中的地位无人能及。然而,这一切的恩宠与荣耀,最终都成为了保下长孙无忌的筹码。

他想起先贤的话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长孙无忌虽然才华横溢,却因家族的污点而难以在朝中立足。这不禁让狄仁杰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差异。

他想起那位曾深入敌境、纵横北方的长孙晟,心中不禁涌起敬佩之情。长孙晟的智谋与勇气令人敬畏,然而他的儿子长孙无忌却因这个污点而难以继承他的事业。

狄仁杰为长孙晟和长孙无垢感到遗憾。他们都是大周的忠臣良将,却因家族的牵连而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希望大周的未来能够更加公正,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帝后和宰执的人选,我始终认为长孙无垢和长孙晟最为合适。

独孤伽罗虽然才华出众,但她过于强势,可能会影响到朝政的平衡。

我曾幻想过长孙晟主政的年代,他的许多政治观点与我不谋而合,我相信他能引领大周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此时,长孙无忌正与隔壁的狱友闲聊。

“想我长孙无忌,乃是人中之龙,在李唐王朝时翻云覆雨,无所不能。帝渊却视我为心腹大患,这才故意针对我。”

隔壁牢房的人显然对长孙无忌的话不以为然,不屑地笑道:

“得了吧,能让帝渊真正忌惮的人,都关在天渊呢。你牢房的等级还没我的高,就你还帝渊的心腹大患?咱们吹牛也别太离谱了!

兄弟,你逗乐我了,赏你的!

今天午饭的时候,我把我的菜分你一部分。”

牢房在天牢中的位置越深,牢号的数字越小,意味着关押的犯人越重要。长孙无忌所在的牢号是7号,位于天牢的深处。这段时间,他注意到隔壁牢房的犯人都是搅动天下风云的人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优越感。

“我长孙无忌,竟然能和这些大佬关在同一牢房。”他心中暗自得意。

牢房里的犯人们闲来无事,开始吹牛攀比,天牢中也出现了鄙视链。长孙无忌被对方说得脸一阵通红,但他仍嘴硬地不肯认输。尽管身处牢狱之中,他的自尊心却依然强烈。

“哼,七号牢房?这可不是我的终点,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才暂时被关押在这里。不过,用不了几天,我就会转移到天渊。”隔壁的犯人听后,不禁摇了摇头。

“长孙兄弟,你这牛皮可吹得太大了。要是回头你自己下不了台,那可就尴尬了。就你,还去天渊呢?我看啊,你之所以能在天牢七号牢房里待着,估计全是因为帝妃和你父亲的缘故。”他淡淡地说道。

“在我们这里,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你就别再装了。”

在牢房的角落里,狄仁杰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原本的安静。

“长孙无忌,你的案子已经查清,你可以出狱了!”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过来。他看着狄仁杰为他打开牢房的大门,难以置信地问道。

“我是帝渊亲点的重要犯人,你们就这样不经过审讯就放我出去?”

他一副不甘心的样子,似乎还想继续待在牢房里。

“就这么出狱,我感觉脸上无光。”长孙无忌嘀咕着。

他刚刚还在和人吹嘘自己是让帝渊都忌惮的人,结果现在却这么莫名其妙地被放出去了。

片刻之后,长孙无忌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看着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是因为我父亲回来了吗?”他试探性地问道。

狄仁杰听到长孙无忌的问题,沉默了片刻,随后语气中带着几分敬重地解释道。

“西北地区局势有变,长孙晟大人暂时无法返回神都。裴矩大人在离开神都时,曾特意向陛下请求放你出狱。”

“长孙无忌,希望你能好好把握这次机会。他们此去西北……唉,算了,这些事情和你也没太大关系,我就不多说了。”狄仁杰摇了摇头,似乎有些事情不方便透露。

狄仁杰心中对长孙无忌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他是一个眼高手低、只会夸夸其谈的世家公子,靠着父辈的功勋过日子。

长孙无忌愣在原地,一时间无法言语。虽然他获得了自由,但并没有感受到预期的喜悦。

随着北方诸国的消亡,他的未来似乎注定要在神都度过。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这座城市,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

他更害怕辜负父亲和妹妹的期望与苦心。

至于在天牢里吹牛,其实也是因为他内心的不安与不自信。越是在这种时候,人们越需要通过言语来寻找一丝存在感,以此抵消内心的惶恐与无助。

耳边传来狱友的声音,那熟悉而真实的话语,让长孙无忌感到一丝温暖。

“无忌,苟富贵勿相忘,出狱了别忘了我们这些兄弟啊!”

神都,天牢外。

长孙无忌迈出阴暗的天牢,目光投向外面的天空。然而,当他真正走出那座熟悉而陌生的牢房时,并没有感受到预期的解脱和喜悦。

天牢之外,看似自由,实则还是一座更大的牢笼。

或许,天牢里的生活比外面更加简单,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琐的事务。每天只需要和狱友们聊天、吹牛,过着平淡而真实的生活。

在沉默了许久之后,长孙无忌缓缓转过身,目光再次投向身后的天牢。他的心情复杂而沉重,这座曾经禁锢他的牢笼,如今却成了他内心深处的依靠。

深吸一口气,他坚定地转过身,朝着长孙家的方向走去。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玩乐、无所事事的世家公子。

“过去的长孙无忌已经死去,未来的长孙无忌将为长孙家而活!”他心中默念着,步履坚定地前行。在他的身后,那座阴暗的天牢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而他的心中却永远留下了那份复杂的情感。

在天牢的漫长岁月里,长孙无忌逐渐领悟到了许多事情。他明白了面子只是虚无的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实际的能力和贡献。

过去他一直想证明自己,却连累了父亲和妹妹,让他们为自己承担了太多的压力。

如今,他只想在繁华的大周入仕,为长孙家尽一份力,帮助无垢,弥补过去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