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第62章 “壮节侯” 傅燮

也是在一八七年,叛贼韩遂找了个机会,一举杀了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等,早期的合作伙伴。

独自拥兵十余万,胆气日见茁壮,竟然进军包围了陇西。

新上任的凉州刺史耿鄙,就从凉州十郡的东六郡中,征召出来不少兵马,要率领着去讨伐韩遂。

其间,耿鄙居然任命了一个叫做程球的人为治中从事史,是为副手,所有政务皆决与程球。

但是这个程球为人奸诈贪婪,声名狼藉,当时凉州的士人没人不厌恶他。

就因为提拔任用程球这件事情,让耿鄙与凉州的一众官员产生了不小的矛盾。

汉阳太守傅燮觉得此时去讨伐韩遂,时机不是很好,就阻止耿鄙道:

“刺史大人统领本州的时间太短,凉州之事您还不够了解。

如果您就这样率领着大军去讨伐韩遂,那些叛军听到咱们的大军将至,骤压之下,必然会众志成城。

边疆这边的兵,大多数都很勇猛,如果他们齐心相抗,势必锋锐难当。

这是其一。

咱们现在这些郡兵,都是刚刚征召过来的,训练的时间远远不够,甚至是兵不熟将,将不识兵。

这是其二。

如果在讨伐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太顺利的事情,一个不好,就会发生兵变,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我看不如现在暂时先不发兵去攻打他们,令军队休养一段时间,整顿纪律,严明赏罚。

这样虽然让叛军得到喘息的机会,但他们也必然会以为咱们已经怯战,不足为虑。

那么他们那么多叛军一起,必定会群恶争势,互相猜忌打压,甚至发生了内讧都有可能。

到时候,咱们再率领已经训练有成的兵马,去讨伐分崩离析的叛军,必然是手到擒来。”

耿鄙没有听信傅燮的建议,并且嗤之以鼻,执意率领新招募的凉州兵去讨伐韩遂等人。

其时陇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黄衍等人,本来就因为任命程球一事起了龌龊。

再看耿鄙如此刚愎自用,觉得无法与此人共事,就都起事反叛,与韩遂联合在一起。

待耿鄙率领兵马行至狄道,他手下的凉州别驾也投降了韩遂,带领手下发动兵变,先杀了程球,又杀了耿鄙。

于是凉州东部六郡的兵力,未曾一战,就全部葬送,有的溃散逃走,有的则被韩遂吸收。

此后,其他郡县纷纷望风而降,唯独汉阳郡太守傅燮不愿投降。

于是韩遂就率领叛军围了汉阳。

此时的傅燮,不仅手底下的兵马,基本上都已被耿鄙带走,粮草军械也所剩无多。

可是尽管如此,傅燮依然拒绝投降,坚决领兵固守。

当时,城外的叛军之中有数千骑兵,是北地郡(今甘肃庆阳)的胡兵,昔日都受过傅燮的恩惠,且深知其为人正直。

为了报恩,数千胡人纷纷下跪叩头,恳请傅燮出城投降,并且发誓只要傅燮投降,他们就从此之后不再当叛军,一起护送他返回家乡。

面对数千人的叩首和哭嚎甚至苦劝。

十多万大军鸦雀无声,静静看着这一幕,没人站出来阻止,反而生出敬畏之心。

如此英雄豪迈,威重外族,能让敌人都感动叩首,史书上又何曾见过?

叛军的首领也不愿落下个谋害忠良的骂名。

傅燮有个十三岁的儿子,名叫傅干,他知道父亲性格刚烈,恐怕不会接纳胡人的建议,于是劝说傅燮道:

“现在大汉天下如此混乱,皇上昏庸,宦官当道,父亲这样的忠臣都不能被朝廷所容。

如今汉阳也已被叛军包围,我们又是兵少将寡,眼看无法守住,我们已经无能为力。

父亲不如就听城下这些胡人的劝说,暂时先投降,回到家乡之后,再召集有志之士,将来等到有道之君出现,您再出去辅佐他,拯救天下,不好吗?”

不过没等他说完,傅燮就慨叹道:

“不用劝我了,你难道不知道你爸爸今天必须死在这里吗!

正所谓‘圣达节,次守节’。

就连商纣这个残暴的君王,都有伯夷这个贤良之人为他绝食而死。

更何况,如今圣上还不像商纣那样残暴,又岂能没有‘’伯夷‘’?

我身为臣子,自当为圣上分忧,就让我做那个伯夷吧!

所以,今天我是必须要死在这里的。”

说到这里,傅燮又向洛阳方向看了一眼,摇了摇头,低声说道:

而且,我如今又能回到哪里去,唯有死在此地!”

书中暗表:

傅燮本身是凉州人,本来按照东汉的三互法,傅燮是不可以在汉阳郡担任太守的。

那么又怎会发生这样不合规矩的事情呢?

当初黄巾叛乱的时候,朝廷征召各地能带兵打仗的人征讨黄巾贼。

傅燮就在此时被征召进京,官拜护军司马,随左中郎将皇甫嵩出征黄巾反贼。

而在出征之前,傅燮上书给汉灵帝,对黄巾之乱的根源做了论述,并给出结论说,皇帝身边宠信的宦官,才是祸乱之源。

没想到这个奏章,却好巧不巧地让中常侍赵忠看到了,赵忠就对他生出了忌恨之心。

随后,皇甫嵩在与黄巾军在兖州东郡仓亭交战时,大破黄巾军,斩首七千余级。

在此战中,傅燮率部下生擒黄巾军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位居首功。

等到战事结束以后,本该论功行赏,可是赵忠却从中作梗,诬陷傅燮。

不过由于汉灵帝对傅燮印象深刻,没有对他问罪,反而任命他为安定都尉。

这让傅燮很是感激涕零,从此一颗心完全忠诚于汉灵帝。

后来到了一八六年,中常侍赵忠被汉灵帝拜为车骑将军,令其评定讨伐黄巾军的有功之臣。

执金吾甄举等人就向赵忠推荐傅燮,说他当初有战功却未被封侯,难免让天下人失望。

赵忠就让自己的弟弟赵延去拜访傅燮,告诉他只要从此不再跟赵忠对着干,就可以封侯拜相。

没想到却遭到傅燮的严词拒绝,赵延只好悻悻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