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第60章 战争转为和平

陈玉:对第一批功臣论功行赏后,定都的问题又摆上了议事日程

汉高祖原本决定定都洛阳,直到娄敬拜见刘邦,建议借重关中的险要位置和天府之国的有利条件以及大秦几百年的经营基础,迁都关中。来自关东六国的群臣多数不愿离家更远,对此坚决反对。

关键时刻,迁都关中的提法得到了谋圣张良的鼎力支持,汉高祖于是拍板立即都关中。娄敬因此大功被封为奉春君,赐国姓刘。

到达关中后,汉高祖暂居大秦旧都栎阳,丞相萧何领命在咸阳近郊长安乡建造都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给都城取名长安。

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前来视察未央宫,萧何接陪同视察。看到未央宫占地面积甚广,高门大户,殿宇巍峨,前殿最为豪华。武库和太仓,就在宫殿两旁,规划合理。汉高祖巡视后,觉得宫室过于奢华了,责备萧何。

汉高祖:朕起义,本为救民。今天下初定,民穷财乏,为何把宫殿造得如此奢华?

萧何:天下尚未安定,正好借机多征发人力和物力营建宫殿。

汉高祖:可是加重了百姓负担。

萧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百姓的吃饭问题,这样工匠家中的粮食就可以养活其他家人。

汉高祖:总之,下不为例。

萧何:天子以天下为家,宫殿豪华点才能彰显威严。

汉高祖:朕够威严了。

萧何:陛下所言极是。但是陛下乃开国之君,现在建好,免得子孙后代瞎折腾。

陈玉:汉高祖刘邦听到萧何这番话,觉得有理有据,脸色多云转晴。

陈胜:我呸,刘老三。可以啊,又当又立!

汉高祖:“破车王”,立你大爷。不要来碰瓷老子来找存在感。

陈胜:老子一生光明磊落,有一说一,最是见不得说一套做一套,尤其是又当又立的狗砸!

汉高祖:狗贼“坐车王”不说人话!周勃,马上给“破车王”烧几辆竹车过去,你看看,他的车都破成什么样了。

周勃:遵命!

陈胜:何必遵刘老三的狗命。你留着给他用吧,老子下啦,你们快挂!

汉高祖:莫名其妙!

陈玉:不得不说,汉高祖作为第一个平民皇帝,来自社会基层,对底层人民的疾苦还是了解和同情的。

他责怪萧何把宫殿修建得过于豪华了,应该是肺腑之言。毕竟,汉高祖统一天下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种田的税收只有十五分之一。

曹操:虽然别的方面孤不咋个服汉高祖,但他与民休息这一块确实做得相当好。

刘备:那是,高祖“十五税一”。曹贼,你总算说了句人话。

曹操:大耳贼,老子发现你又特么皮痒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张飞:曹贼,放马过来,老子连你和曹丕曹小添一起收拾了。

曹丕:无耻谰言。

唐太宗:别乱带节奏。汉高祖与民休息,我辈之楷模!

明太祖:谁说不是呢?汉高祖是咱最崇拜的帝王,没有之一!汉高祖身上,还有好多东西值得后人好好学习。

汉高祖:谬赞了!那就对百姓多好一点,与诸君共勉。

众人:共勉!向汉高祖致敬!

陈玉:可见,汉高祖是一位爱民之君。而萧何是一位全能的文臣,既能恢复和重建生产及社会秩序,在兵源和物资上位汉高祖助力。

又能修建壮美的宫殿,既解决了天下流民过多的问题,又一步到位,减轻后世皇室子孙的负担,也减轻后世百姓的负担。

唐太宗:打天下离不开张良这样的谋臣、韩信这样的统帅,也离不开萧何这样的压舱石。天下安定以后,就更需要萧何这样的人才。

韩信:我咋不信呢。社会安定后,也需要我们武将的。

陆贾:马上打天下,岂能马上治天下?

长孙无忌:说得好!

赵普:没错,从战争时期转入和平时期,战争不再是主题,武将的作用没有战争年代大了,文臣的作用倒是越来越大。

陈玉:有道理,只有清楚认清现实条件的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