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第33章 以德治国

陈玉:有了人才以后,就是汉文帝大展身手治理国家的时候了。

自古以来,华夏都很关注农业发展。汉文帝刘恒也不例外,他深知农业对国家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因此,汉文帝在位期间,大力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为广大百姓创造了重视生产的社会环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汉文帝做出了很多尝试。

首先,汉文帝在开春的时候率领大臣们进行耕种,收获的时候精心挑选出最好的谷物祭祀天地和宗庙。汉文帝以身作则,鼓励百姓勤于农业生产,效果自然是非常的明显。

其次,汉文帝还多次下令要求减免田租。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就下诏减免了当年的一半田租。

在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一次地下诏——对当年的田租减半。第二年,直接是免除了当年的全部田租。

最后,汉文帝还改革了徭役制度,把百姓的徭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而且,把算赋由每人每年上交一百二十钱减少到了四十钱。

汉文帝对赋役的改革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得百姓有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积极性开展农业生产。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汉朝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国库日益充实。

李世民:治国法宝——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汉文帝:过奖了,朕只是打个样,后世努力。

明太祖:会的,努力向榜样看齐。

胡惟庸:陛下已经把田租定位了三十税一,也足以成为楷模。

康熙:明太祖远迈汉唐!

明太祖:谬赞了,这是咱该做的。民以食为天,能给百姓多留一口是一口。

康熙:受教了。

……

陈玉:除了发展生产,汉文帝还注重思想引领。在位期间,汉文帝实行了以德治理天下的原则。即位初期,汉文帝就下令大赦天下。

商鞅:以法治国不好吗?

汉文帝:好倒是好,还不够。

商鞅:以法治国专治各种不服!

汉景帝:商鞅前辈,时代变了,还需要以德治国。

汉宣帝:二者缺一不可,霸王道杂之!

汉光武帝:至理名言。

陈玉:为了鼓励发展经济,赐予百姓爵位、酒食,还放宽秦汉以来实行了多年的“禁酒令”,允许百姓随意饮酒五天。

李白:古人们真可怜,不能随意饮酒。唉,像这号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苏轼:谁说不是呢?

苏辙:“禁酒令”是有原因的,酿酒的粮食多了,百姓就不够吃了。只能怪当时生产水平不高,谷物产量较低。

宋神宗:爱卿所言极是。

苏轼:栓口。

宋神宗:朕说的是苏辙,真是的没有一点兄长样。

苏辙:陛下谬赞了。

苏轼:陛下,我也觉得,苏辙比我更像哥哥。

苏辙:……

陈玉:在确立太子和皇后的时候,汉文帝刘恒再次下令给百姓赏赐爵位。还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酒食、布帛、棉絮等,多多少少给了他们一些希望。

胡亥:作秀,恶森!

汉高祖:马鹿人,你秀一个看看。

汉景帝:皇祖,它秀不了,因为智商不够,更为致命的是还极端。

汉高祖:原来如此!

胡亥:草包,信不信……

汉高祖:信不信政哥还有三秒钟到达战场?

胡亥:突然想起老子还有事情要处理,今天就先放你们一马!

汉高祖:我呸,你那是处理马鹿事宜吗?怂狗!

……

陈玉:之后,汉文帝刘恒还多次下令大赦天下、赏赐财物,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抚赏制度并延续至后世,得到了历朝历代的高度评价。

汉高祖:彩!

汉文帝:父皇谬赞,恒儿该做的。

唐太宗:前辈莫谦虚!

明太祖:就是,实至名归。

汉文帝:多谢大家的肯定,朕还能做到更好。

陈玉:汉文帝还是一个平衡高手,为了笼络、团结刘姓诸侯王,从而制衡强大还有点骄横的的功臣集团。他在即位后,大力宣扬孝道。

因为太后薄氏经常患病,汉文帝对他十分关照,殷勤侍奉,甚至亲自尝试汤药的味道。这为广大臣民树立了一个孝老爱亲的榜样。

这还不够,汉文帝还在全国范围大力宣扬孝文化——高度重视《孝经》,并为此专门设置了《孝经》博士,对研究《孝经》有所成就的人给予丰厚的俸禄,以资鼓励和普及孝道教育。

汉文帝刘恒对孝道的大力推广,使得孝老爱亲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了华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汉文帝大行其孝,对引领社会风尚、巩固统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