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第103章 农学人才宋应星

听完崇祯的话,范景文猜测着点头说道:“陛下,是想去掉兵部的环节。”

崇祯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摆了摆手:“就算没了兵部的中间环节这调兵制度依然繁琐,朕现在和范爱卿说,是想让你这个新任的兵部尚书支持朕的改革,至于要怎么改,朕还要思虑一番。”

范景文算是听明白了,这才是皇帝的真正目的,想在改革调兵制度之前得到他的支持。

至于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那就很简单了,要是兵部尚书不支持改革,那无疑会增加改革的难度。

想通了这点,范景文没有犹豫,躬身道:“只要陛下的改革对大明是有益的,不管会不会削弱兵部的权力,微臣一律支持。”

一旁的史可法见范景文表态,也赶忙躬身道:“微臣看法与范大人一致。”

“好!两位爱卿能支持改革朕心甚慰,你们一路劳顿,先回去歇着吧!这改革调兵制度的事还是要在明天的朝会上商议的。”崇祯一脸和煦的说道。

两人互视一眼,行了一礼后便退出了御书房。

其实改革调兵制度的诸多细节,崇祯在心里早已经酝酿清楚,之所以没有现在就和范景文说,那是因为没必要,这事可不是两人在御书房说说就能决定的,至少得有大半朝臣支持才行。

范景文两人走后,崇祯即刻向王承恩吩咐:“王大伴,派人去通知孙传庭和卢象升,参加明日的朝会。”

“老奴遵旨。”王承恩应了一声后,便夺门而去。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崇祯手里拿着各地反馈上来的赈灾奏章正看得一脸愁容之时,小太监进来禀报:“陛下骆养性求见。”

崇祯手里拿着奏章随口说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骆养性就进了御书房。

“卑职参见陛下。”

崇祯抬了抬手,“有什么事起来说。”

“谢陛下隆恩。”

骆养性站起身来,躬身道:“启禀陛下,陛下让卑职找的宋应星已经进京了,陛下是否要召见。”

闻听此言,崇祯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快把他带到这里来。”

骆养性看着崇祯激动的神情,不免有些诧异,这个宋应星到底是何许人也?能让陛下如此激动。

“卑职遵旨。”

骆养性心里想着,面不改色的恭敬应了一声后,便快步而去。

半个时辰后,骆养性带着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人进入了御书房。

“卑职参见陛下。”

“草民参见陛下。”

崇祯打量着这个皮肤黝黑自称草民的中年人,笑着抬手道:“免礼平身。”

“谢陛下隆恩。”

两人应声而起,虽说宋应星是第一次面圣,但却是不卑不亢,没有丝毫的拘谨与胆怯。

这让崇祯颇为欣赏,是以崇祯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找他的原因。

“朕听说宋先生在农学一道颇有研究,我大明现在连连灾荒粮食短缺,正需要像先生这样的人,朕想让先生入朝为官,向我大明百姓推广农学,不知先生可愿意?”

宋应星一听这话,激动得砰的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发颤的回道:“草民愿意,草民愿将毕生所学全数授受于民。”

不怪宋应星会这么激动,他毕生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农学能得到推广造福于民,但他人微言轻,又无一官半职,每每想做事都难如登天,可现在这个梦寐以求的机会皇帝却给了他,怎能让他不激动。

崇祯看着激动的宋应星,多少能猜出一些端倪来,这个时期的宋应星,只是一个没有品级的教职人员,突然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肯定会激动的。

而历史上宋应星的仕途要等到崇祯十一年,从一个八品推官开始。

至于他所着的《天工开物》《野议》《论气》《谈天》等书籍,现在也都还没有成书。

“好好好!先生不必多礼起来再说。”崇祯嘴里说着,脑海里却是在想着怎么安排宋应星。

就在宋应星起身之际,崇祯就再次开口:“往后你也不必再自称草民了,朕现在就封你做户部侍郎,以后专管农业。”

“谢陛下隆恩。”

宋应星又是一番感恩戴德的跪拜,这可把一旁的骆养性给羡慕坏了。

这宋应星从一介草根一跃成为大明的户部侍郎,要知道户部侍郎不是从二品就是正三品,这已经是很大的官了。

想自己辛苦了半辈子也才混了个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心里怎是一个酸字了得。

自己这锦衣卫指挥使,说的好听是正三品大官,其实就是皇帝的爪牙、走狗,到哪都不讨人喜。

当然,骆养性也只是在心里酸一酸,羡慕羡慕,倒也并没有因此就记恨宋应星。

崇祯可不知道骆养性一个吃瓜群众还会吃醋,左手微抬对宋应星说道:“宋爱卿,你一路车马劳顿,先下去休息吧!。”

崇祯说着,转而又向王承恩吩咐:“王大伴,安排宋爱卿去休息,明日带他参加早朝。”

随着几人的离开,御书房又变得安静,崇祯坐在御案后感慨了一句:“今天还真是双喜临门,改革就从这里开始吧!”

…………

日夜轮转,乾清宫大殿,崇祯高座龙椅,在朝臣三呼跪拜后朝会正式开始。

还是王承恩那熟悉的、高亢的、尖锐的声音:“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朝臣们也注意到了今天的朝堂上多了几个人,这不免让很多人心中起了猜疑之心。

王承恩话音一落,户部尚书蒋德璟第一个跳了出来:“臣有本奏。”

崇祯一听这声音,不自觉的就抽了抽嘴角,象征性的抬了抬手:“准奏。”

蒋德璟这才接着道:“陛下是否授意工部在天津卫开设大型船坞。”

崇祯听得头疼,这蒋老抠肯定又是为钱的事。

“不错,确有此事,怎么,蒋爱卿有异义?”

蒋德璟板着一张苦瓜脸,丝毫不给崇祯面子,拔高嗓音道:“陛下,钱可不是这么花的,陛下这样瞎搞,就算有金山银山也不够啊!微臣请陛下三思,收回在天津卫建造大型船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