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们不在江南,江南也还有我东林的众同僚。”

“徐弘基想谋夺南直隶的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两个职位也绝非易事。”

听了杨涟的话,叶向高这才一拍脑袋,自嘲的补了一句:“呵呵……是老夫魔怔了,文儒兄所言甚是。”

话毕,两人相视而饮,眼中的担忧已然不见。

………………………………

另一边,京师城东的一座宅子里,同样有两人相对而坐。

“哈哈……这次监生名额换粮一事能压过东林党一头,还亏得有你。”温体仁很是畅快的向对面头戴斗笠的黑袍人说道。

黑袍人没有即刻回话,而是缓缓摘下头上斗笠露出真容,正是当朝内阁首辅孔贞运。

孔贞运放好斗笠,这才不慌不忙的说道:“温阁老说这话为时过早,虽然这次我们准备充足,但最终能拿下几个名额还犹未可知。”

“东林党之所以在这件事上如此颓废,还是因为近来的几件事对他们影响颇大,使得他们在北直隶的声望急剧下滑造成的。”

“但是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势力依然不容小觑,尤其是江南说是只手遮天也不为过。”

温体仁对孔贞运这话却是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你说的固然不错,可我们并没有想要到江南和东林党一争长短,我们只要巩固好我们在朝中的地位就行了。”

“只要这次监生换粮我们能占取到更多名额,等来年朝廷恩科我们的机会也就更多,这也算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你功不可没呀!”

孔贞运对温体仁这样的说辞倒也不否认,微微的点了点头,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缓缓开口:

“说来倒有些奇怪,东林党那两个老狐狸,已经连续缺席两次朝会了,他们这样的举动着实有些反常,不知道他们在谋划些什么?”

“骇……没什么好奇怪的,那两个老家伙一向是无利不起早,经过此前的几番折腾,东林党在朝中几近无人没了话语权,现在他们又被夺了职,不来参加朝会也情有可原。”

温体仁说到这,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而后接着说道:“依老夫对他们多年的了解,或许他们现在正琢磨着怎么离开北直隶吧!”

“呵呵……离开好哇!他们离开以后我们在朝堂上也会少很多阻碍。”孔贞运笑着回了一句。

屋内的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宫外的这一切,深居皇宫的崇祯自然是无从知晓。

李邦华走后,崇祯在御书房看着窗外阵阵出神,心想,自己穿越过来已有两月,虽然实行了诸多的改革,但都还未收到成效。

甚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最紧要的灾荒都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这次监生名额换粮能从官绅地主手中得到大批粮食。

再加上自己从海外运粮以及免税、推种、震灾的各种举措。

只要熬到今年秋收,想必大明的粮荒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