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科幻末世>末世普通人苟活守则>第35章 梅干菜炒腊肉人口迁徙

趁着天还没亮,爸爸把口罩放在院门口就回了家,我在三楼蹲着看向外面,确实空气中还是正常的,火山灰还没有过来。远处有人打着手电筒过来了,他们很快拿了口罩离开了。

天快亮了,我锁好门回到了地下室。爸爸和弟弟正在和水泥。虽然我们已经很久没用下水道了,但是现在封住会不会太早了?

“青青,快仔细看看家里除了厕所厨房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封住,如果火山灰飘过来,温度肯定会降低,搞不好过几天雨也会变大。”

“姐,按照小说里的套路,既然能高温就肯定会有洪水和极寒这种。”

妈妈听了爸爸和弟弟的话,一脸不可思议,配上那一头小茬的头发更是显得滑稽。

“真的假的?这世道还让不让人活呀?”

我仔仔细细的上下看了看,屋内的下水道就是地上一层和地上一、二层的厕所,以及地上一层的厨房。家里的窗户都是密封性很好的,加上我们之前埋土的时候在防盗网上加了木板,有土层的加持不会进水。只要把家里的厕所和厨房都封好了就可以了,至于一楼二楼天花板那个漏粮食的洞,或许我们可以换个用法,妈妈以前就有专门买了一个铝制的盖子盖在楼顶的洞口,不然平时下雨的时候岂不是会进水。

“希望在火山灰到来之前雨就变大一点,不然现在这点小雨实在是不够看。而且火山灰搞不好会形成酸雨。”虽然说我们离火山还是挺远的,而且我们省比较穷,全是山林,这就意味着空气好,酸雨的形成不仅是火山喷发出的物质,还有就是空气质量很差。

只是现在这种世道,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爸爸听了我的话,一脸严肃的思考着。

“搞不好会,只是我们这边空气还行,应该不至于。”弟弟连忙安慰已经有点慌张的妈妈,我们家的屋顶就是普通的水泥,被酸雨淋了全都完蛋。

“行了,下了也没办法,现在去外面照样死,外面未必比家里好。”

“对,死也死在家里。”妈妈声音哽咽,这几个月来我们说过很多次死的话题,都是在给自己做好心理准备,真的那一天来临的话,我不知道会怎么样,毕竟我们现在拼命的活着并不想死。

爸爸和弟弟快速的和水泥,为此还用掉了一小桶水,家里的水还有,但是在天上没下雨之前,我们不敢多用,依旧是紧紧巴巴的。

我和妈妈把和好的水泥沙子装进小桶里,弟弟和爸爸提着去了厕所。一个蹲便就需要一小桶的水泥砂浆,用木板仔仔细细的抹平,现在厕所里几乎没有味道,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用过厕所了。

楼上的厕所和厨房的下水道都通通用厚厚的水泥堵死,这时已经到早上六点多了。

酒精湿巾不多了,我们不敢再多用,只能用身上汗湿的衣服擦干身上的汗水就睡觉了。

等我醒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耳边传来隐约的说话声还带着滋滋的声音。

“全球大量火山喷发,滋滋......我国仅有三座活火山,其中......滋滋......火山喷发,预计达到5级以上。请各位公民减少外出,滋滋......戴好口罩......位于火山周边......”

我睁开眼就看到弟弟和妈妈坐在一起听广播,看来是官方避难所又恢复了通信。

“青青,醒了?想吃什么菜?你爸爸已经煮好饭了。”妈妈指了指一边的电饭煲,有了电,我们宁愿踩久一点自行车也不烧炭火做饭了,实在是热。

这时通风口的风扇转动了几圈,我这才看到弟弟拿着一根绳子拉动着,绳子带动通风口的一个圆圆的木板转动,通风口的风扇随着转动。虽然离得不算近,但是我大概能猜出来弟弟是怎么做的这东西,应该就是那种拉动窗帘的原理吧。

居然还做了这东西,也是,这通风口有点高,要转动风扇还是比较困难的,每次爬梯子不方便,插电又担心电量不够用。

“你做的?真不错!”弟弟被我夸奖的摸了摸头。

“妈,上次不是有梅干菜吗?我们吃梅干菜炒腊肉怎么样?”话音刚落,弟弟就去楼梯下翻找出上次爸爸用来刨腊肉的刨子。

“行!我来切肉!”他干劲满满的上楼了,我去骑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才上了楼。

爸爸正好从厕所里出来,他应该是去看水泥的干燥情况了,这种天气水泥干的太快容易开裂,就算不舍得也稍微浇了点水,毕竟这点水省不得,万一之后屋里进水就麻烦了。

弟弟在角落里整理着一堆肉片,他是真的乐衷于此。一大块腊肉竟然全部切成了肉片,他直接拈起一片肉片往嘴里塞。

“姐,这肉只是表面咸,里面不咸还挺好吃的。”

我直接无视,腊肉再好吃,也是生的,我不吃生肉。

发电自行车在楼下,但是在楼下炒菜现在不通风,爸爸直接把电磁炉搬到了楼梯上,要是那蓄电池的线能再长点就好了。这样就把发电自行车放到楼下随时可以看电视,做饭在楼上就不受影响了。

爸爸直接把腊肉片下锅,没一会就煎出了油,再梅干菜也稍微洗了洗一并下锅,稍微炒一炒,就把洗梅干菜的水倒进锅里,闷煮一会就可以开吃了。就算不放调味料,腊肉的咸香和梅干菜特有的味道就很下饭。

妈妈把电饭煲端了上来,我们每个人都吃了两碗饭,没办法最近每天都要踩自行车,消耗变大了。反正家里有米,不吃都担心长虫子。

在我们一家人饱饱的吃饭的时候,千里之外的火山附近四个省的近五百万幸存者开始了迁移。即使分散在四个省,但是他们的目的地只有南方和西北高原。相较于西北高原迁移过去的人,南方因为比较高温,过来的人不多,但是数量也有上百万。

他们戴着口罩,拉着为数不多的行李上路了。家里还有车和汽油的会开着车上路,没有车的就用脚踩的三轮车或者直接手拉着板车上路。任何时候都有阶层之分,即使在颠沛流离的迁移途中,也是有人可以开着房车用排着长队的大卡车载着物资搬家。要不是火山喷发会对附近环境造成影响,他们或许会在堡垒里过得很舒服。即使是迁移,也比别人舒服百倍。

虽然白天温度很高,但晚上的温度可以赶路。黑暗滋生罪恶,每时每刻都有人被拉出队伍然后彻底消失。每个人都紧紧靠在一起,生怕瞬间就被拖走。

迁移的路途遥远,腿脚稍微慢些就会掉队然后死在路上。官方的人能够带路已经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一路的治安只能勉强维持。如果你离官方的车稍微远一点就很危险,官方自顾不暇不会管太远的事。

也有很多人不愿意迁移,或许是不舍得故乡或许是对世道绝望,选择待在家里等待死亡。

或许是世界要给人喘口气,随着火山灰的蔓延,天空变得灰暗的同时,温度也降了下来。迁徙的人一路上都更好过了一点,死亡率稍微降低了。

而我们家是好多天之后,在小彭村长白天的时候通过对讲机叫我们出去,我们才发现,现在白天晚上的温差没有那么大。温度还算很高,但是已经可以白天出门了。

妈妈看着村里的景象,忍不住抹了把眼泪,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村里的白天了。村里的田地都是枯黄的,甚至是灰扑扑的,周围的小山都是焦黑的。以前村里有着竹林小桥流水,大片森林包围,可算是一派田园诗歌了。

雨还在下,我们站在三楼,呆呆的看着周围,光秃秃的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脑袋。

小彭村长和后山那两个男人从村口处走来,我们赶紧爬下去。出了院门就见他们已经到院外了。

“张叔,广播里说北方好几个省在迁移,过些天就会有人来我们省。不知道会不会来我们村,但是要防范一下。”

小彭村长这些天已经憔悴了一点,皱着眉头。迁徙的人肯定带不了多少吃的,现在到处都缺粮,那我们这些本地的农村人就是最大的肥肉。

爸爸听完,脸色凝重,以为我们村现在这点人,肯定守不住。外来人还不知道什么情况,搞不好上来就是要命,我们现在有枪,但是子弹有限。一开始能震慑那些人,但是饿到极点的话,他们什么都不会顾忌。

我看了看住在后山的那两个男人,看着一个比一个高大强壮,一看就不好惹。

我们要建一个堡垒才行,可是现在没有足够的水泥沙子,怎么建?况且时间不够了,就算是在末日前,建道墙都需要好多天,更别说现在了。而且还不知道那些人会有多穷凶极恶呢,再高的墙也阻挡不了他们饿疯了的心。

“我们不能给他们一点粮食,不然开了口子就不会停下,被赖上就麻烦了。小彭你是怎么想的,我们一家都配合。”爸爸认真的回答,表明了我们一家的态度。小彭村长虽然对村里人很好,但不是圣母心的人,他对外一向很果决。

“张叔,我们的想法一样,一粒米都不能给。就算是有老人小孩求着也不行,我家也有老人小孩,被赖上就甩不掉了。”小彭村长听到爸爸的话松了一口气,幸好爸爸没有提出给粮食给那些人。现在还提出给迁徙的人送温暖肯定会被骂死。

我站在爸爸身后,我们都没说话,爸爸的态度就是我们一家的态度。爸爸说完,我就看到那两个男人对视一眼还点了点头。

妈妈皱着眉头,我知道她或许会觉得迁徙的人太可怜了,但是我相信她不会做出让我们一家陷入险境的事。在我们一家的问题上,她一直都是向着我们。但是我就怕到时候那些抱着小孩子哭求的时候,她难受,我得想个办法才行。

“张叔,我们现在的想法是赶紧沿着这条路挖一条沟出来,越深越好,然后他们两个搬到老王的房子里。”

老王叔的房子就在我们家和小彭村长家中间的位置,我们三家离得不算近但也不算远,就是都在一座山的不同山窝里。只要沿着山挖一圈沟,在沟里放上尖锐的东西就能有短暂的防御。幸亏我们这边的山都是那种小小的丘陵,这要是大山估计得累死。

“行啊,小彭你家挖机还有柴油吗?”爸爸对那两个男人住进老王叔家没有意见,我们也没意见,老王叔已经死了,他家现在就是空的,村里这么多空房子,我们没想过守着。

“张叔这个你不用担心,足够!”小彭村长拍拍胸脯保证,看来是存了不少东西。

“那行,我们赶紧的。不过挖的时候得派人守着才行,万一挖着挖着有人进村了就不好了。”爸爸左看看右看看,还是小彭村长开口安排。

“张叔,这两个人,他叫王将,他叫李梓安,等会我开挖机,你们家安排一个人在房顶上看着,我爸还有你们家其他人跟着去帮他们搬家,尽早搬出来,现在外面也能过了。”说着小彭村长把一个望远镜递了过来,我是没想到小彭村长还买这种东西。

弟弟连忙接了过来,爸爸思考了一会。

“这样吧,我老婆在房顶上看着,我们几个去搬家,我把家里的板车拉上,我们快点搬。小王,小李,你们去小彭家拉他的板车,一起搬得快。”

王将和李梓安点点头,说定了大家都兵分两路行事。

我和爸爸弟弟拉着板车去了后山,等了没一会就看到王将和李梓安拉着板车上来了,后面还跟着老彭叔拉着他家的板车。

很快他们就到屋里把东西都搬上了板车,他们两个拉着好几箱东西,看着很重。我家和老彭叔的板车就是拉着之前的大米,我猜测那板车应该是子弹之类的,虽然不知道他们哪来的,但是我不会好奇。毕竟人家好心分给了我们不少,不能太探究别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