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科幻末世>末世普通人苟活守则>第58章 豆渣饼极寒锻炼计划

天气寒冷,做豆腐费时费力却也消磨时间,浸泡一夜的一大桶豆子,足足磨了我们一整个白天。索性这边磨那边就开始煮豆浆,过滤,点豆腐,入模具定型。

妈妈做豆腐十分熟稔,我们跟着打了很多次下手也基本知道,一家人齐心协力做了一整天才把所有的豆腐都放进大大小小的各式模具。担心温度太低豆腐里的水分还没挤压出来就结冰了,妈妈直接在地下室多放了好几个炭盆。地下室尽是水蒸气,倒也还算温暖。为了装这些豆腐,妈妈是把家里能装东西都拿出来了,甚至连竹筐都用来装豆腐了,竹筐是有缝隙的既能漏水又不会把豆腐漏走了。就是流出来的水专门弄了两个洗澡盆来装都装不完,地面还是有点湿。

我们只能不停的打扫,不停的提水到上面去倒。忙碌起来,一整天很快就过去了。

我提着一桶水上去倒的时候已经是天黑了,豆腐里的水分已经压得差不多了,只有淅淅沥沥的小水滴流下来。所以倒完这桶应该就可以睡觉了,天黑上来的,我不敢打开门倒,直接把水桶放在了小房间里,就上楼这会功夫,桶里已经结冰了,才刚结成我直接把冰块倒在了地上。

我到地下室的时候,妈妈正在收拾炭盆,晚上睡觉不好点太多,反正豆腐里水分都差不多挤压出来了,即使结冰也没事,北方地区还专门会把豆腐冻起来吃。

“青青,明天把这些豆渣做成饼吧,烘干了可以留很久很久呢。”妈妈爬上床,指着一边的大半桶豆渣。

如果有小葱我肯定想吃小葱炖豆渣,但是现在没有。豆渣直接新鲜煮着吃就很好吃,这量太多全部煮着吃肯定吃腻,做成饼也好也算是留的很久的粮食了。

一夜无梦,第二天我醒来的时候妈妈 已经在蒸豆渣了,满屋子都是豆子的香气,窗边摆满了豆腐。

坐起来穿衣服,爸爸就从楼下上来了,手里端着一罐霉豆腐,上次端上来的霉豆腐还有好多没吃完呢,怎么又端了上来?

他把霉豆腐放下后,就拿起了对讲机,我们家很少主动用对讲机联系小彭村长他们,这倒是少见。

“小彭小李啊,我们家做了不少豆腐,你们过来拿点吧,快过年了也算加道菜了。”

对讲机滋啦了两声,就传出了小彭村长的声音:“好啊,张叔,我爸妈也做了糍粑,我给你们带点。”

几秒后李梓安的声音也传了出来:“张叔,这怎么好意思,我们什么都没做,这......”

“没事,几块豆腐而已,就当换个口味,这东西不值钱。”

爸爸和妈妈竭力邀请,他们也答应很快上门来,看着爸爸妈妈在商量着给他们多少豆腐比较好,我赶紧起床去上厕所,等会人来了多少有点不方便。

上厕所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方芸,她走后我们还警惕了两天,也没有别的人再来,看来她真的只是一个人。

从厕所出来,就看到爸妈在讨论怎么给他们分配豆腐。昨天做的豆腐,除了一板厚厚的在方形模具里,还有4个竹筐,竹筐是圆形的一套,大小都不一样,最大的直径一米二,最小的直径也有80厘米。

“从这个大筐里弄一点到这个小点的里面,两家就都是差不多了。”妈妈在竹筐上比划着,她是力求两家分量一样的,这么比划也不能保证一致,但是也就是向其他两家表个态而已,不一定要精确。

“也行,等他们来了再弄。”爸爸默默的点点头,然后打开了锅盖,把蒸笼里的豆腐渣倒在了茶几上,然后继续加水加豆腐渣开始蒸下一锅。

我凑近去闻豆腐渣的味道,真的是有点上头,蒸熟了的豆腐渣有种独有的豆香味。

“爸,留点豆腐渣煮着吃。”

“我知道,留了。”

等蒸熟了最后一锅豆腐渣,爸爸直接把剩下的一点豆腐渣下锅,加了点霉豆腐的辣椒油就这么煮着吃了早餐。

还没吃完,就听到了楼顶的敲门声,弟弟穿好衣服上去开门,爸爸连忙收拾好茶几。

没一会弟弟就带着小彭村长和王将下来了,这次只来了他们两个人。两人依旧是穿着跟熊一样还提着桶,差点挤在地下室的暗门那下不来。因为考虑到等会还要上去送人,弟弟没有脱衣服而是直接坐在沙发边上玩手机。

应该是没有暴露在外面,身上倒是没有多少冰霜。

“张叔张婶,这是我爸妈做的糍粑,给你们尝尝。”小彭村长把背上的包拿下来,好大一包的糍粑已经冻得硬邦邦了,那起码得有十几斤。

“哎哟,这么多,真的是不好意思。”妈妈连忙接了过来,然后带着两人去看豆腐。“这两筐豆腐都是给你们的,我们做了很多,这筐比较大就弄点到这筐小的吧。”

说着爸爸就直接拿着刀从大筐里切了两块巴掌大的放到了小筐里,地下室内的温度还行,豆腐也放得靠近了沙发和床,倒是没怎么结冰。

“张叔,你们做的豆腐真不错啊,看着就好吃......”小彭村长还要再说什么,就被弟弟手机里的声音打断,他在用手机的收音机听广播。

“滋滋......各地幸存者.....就近进入避难所,国家粮仓已全面开放......滋滋.....预测极寒将长达两......年......滋滋......请各位民众就近寻找安全居所,储备物资及取暖用品,各基层人员......”

弟弟呆呆的看着手机,收音机里还在滋滋啦啦的重复着几句话,内容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震惊了。或许之前还期盼着开春就会慢慢冰消雪融,再次回到曾经的世界。每个人都努力装作只是下大雪的冬天,兴致勃勃的用仅有的物资准备过年。可广播里的那几句话就像是一把重锤敲碎了所有人的幻想,两后面那个字不怎么清楚,但是只有一个字,不是两个月,那就是两年。

室内陷入死寂,两年是什么概念?平常过一年都需要辛苦劳作,才能安心过年。毕竟一年辛苦,有进有出才能长长久久。

“刚刚说的是两个月吧?不能是两年吧?”弟弟有些不可置信,还抱着一丝希望,这时广播里正好再次播到了这句话,这次没有滋啦声,清晰明亮的“两年”二字重重的砸在每个人心上。弟弟耳朵还没有恢复,广播开的很大声。

爸妈叹了口气,有些颓唐在坐在沙发上。

良久小彭村长才重新出声,装作没有听到刚刚的话,依旧是兴致勃勃的拿这刀把豆腐切了一块块放桶里,还一边说道:“张叔张婶,你们做的豆腐真不错。我家珊珊肯定喜欢。”

爸妈回过神来,也尽力去撇开刚刚听到的,一起帮着装豆腐。他们总是这样,不管发生了任何事,手上的活都不能停,生活依然还在继续,所有的事都没有活着重要。

王将是个沉默的人,进来放下手里的袋子就没说过话,他默默的装好豆腐。弟弟带着他们爬上去装木炭,过了一会才回来,地下室已然陷入死寂。我不知道说什么,爸妈也埋头干活。

妈妈把蒸好的豆腐渣都装进已经清空豆腐的竹筐里,然后加入了剩下的所有面粉搅拌均匀。再把豆腐渣堆成一堆,中间扒拉开一个窝,加了不少盐后把一大罐的霉豆腐都倒进了窝里。

爸爸和妈妈同时两手上阵,不停的搅拌揉搓,白色的豆腐渣经过面粉和霉豆腐的浸润,不一会就充分糅合成了一坨巨大的淡红色面团,仔细看还能看到颗粒物,那是没有研磨细腻的豆渣。

爸妈都默不作声,弟弟直接爬上自行车开始踩,我到角落里整理东西,刚刚王将放下的袋子里是两罐黄桃罐头,我把他们放到了角落里和其他的罐头堆在了一起。

“来,做成饼就行了。”妈妈撑着腰起身,招呼着我们过去。

豆渣饼还是很小的时候做过,我记得不是很好吃,而且当时还放了别的调料,现在放到东西不多,肯定更加难吃了。而且我家做豆渣饼并不是做成小圆盘的饼状,而是做成很粗的条状,看起来就像是香肠一样。

爸爸已经把烧烤网架摆在了炉盆上,妈妈直接团吧团吧又滚了好几圈,把一根长条放到了网架上。一张网架很小,一次只能烤6根,那一大坨不知道要烤多久。

一家人一起把很大一坨豆渣面团都做成了长条状的放在茶几上,这才坐下来等待豆渣饼烤好。

我还以为只是烤一会,没想到妈妈直接烤了半个多小时,那豆渣饼原本的颜色浅淡点看着还有点饼样,烤久了表面直接焦黄而且带着褐色就真的很像长条状的屎。

妈妈把干巴巴的饼夹起来,放进擦干净的竹筐里,脸上没有表情,却在看到我一直盯着那黑长条时破防了。她忍不住笑了出来,还一边用筷子拍着沙发。

“你看什么,这能吃!就是这个样子的,能留很久呢,以前留两三年的都有。”她嘴里絮絮叨叨,然后继续把豆渣饼放到网架上。等把所有的豆渣饼烤好,已经又是晚上了,这一天倒是过得很快,好像在忙碌中就会忘记所有烦恼,一心只想着手头的活确实没有心思想别的。

“那以后做豆腐的豆渣都做成这种屎饼。”我笑着应答,妈妈拍了拍我的手,这才有了笑脸。

“什么话,什么屎饼,这东西味道还行!”

经过一番打闹地下的气氛总算稍微好点了,知道了还有两年也好,至少我们知道了期限,也有了盼头。

晚上睡觉前,经过我和弟弟的精密计算,也和小彭村长商量了一下,我们以后一天最多只能烧十斤炭。我家木炭多,但也是有量的,不省着点用迟早用完。之前都一次性放很多木炭,现在一次最多两块,烧完了再加,尽量延长时间。

两年并不长,之前打工的时候一年一晃就过去了,记忆都只有过年期间的记忆,中间的时间好像完全没印象。但是宅在家的话就会很难熬,一直没事做更加的无聊。

第二天醒来,我和弟弟一起做了详细的时间计划,除开睡觉的时间,以及简单的早餐和下午餐时间,其他时间规划清楚。每天吃完早餐做瑜伽两小时,之后跟着跳广场舞一个小时,然后就在摔倒对打的不定时间最少两小时。现在穿得多,打起来应该不痛。吃完下午饭就是看电视的时间,看一两个小时就准备睡觉。规范作息加强锻炼,世界恢复正常的时候,我们也要健康的走出地下室。

爸妈听完我们的计划,非常的赞同,齐齐点头。

“青青,我觉得你们的计划很好,就是一定要坚持实行才对,到时候可别睡懒觉。”

“还有,一天10斤炭应该够,就是白天估计得少用点才行......”爸爸思考着烧炭的数量,一边烤着糍粑。

昨天小彭村长送来的糍粑很多,一块也很大,一个人吃一个就饱了。糍粑烤着烤着表皮焦黄,中间会鼓起来,内里却依旧软糯。

“两年......”妈妈坐着喃喃自语,从昨天知道这事到现在就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笑也不达眼底。

“妈,别想了,我们按照计划按部就班,两年很快就会过去的。”我扶着妈妈的肩膀安慰她,也在安慰自己。

我们比很多人幸运,不仅顺利回到了家,家里存粮也足够的多。甚至不用担心冻死,这是多得的事情,外面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我们应该知足才是。

“对啊,妈,离过年越来越近了,我们想想这个年怎么过吧。”弟弟也坐了过来,外面天寒地冻,地下室不算温暖如春却也比外面好很多。

这时候我不禁在想,方芸和那只叫发财的哈士奇,现在过得怎么样?她一个人一路艰难走过来,肯定吃了很多苦,只要别碰到外来人员,她肯定会带着狗坚强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