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科幻末世>冰封末世:出国收取万亿物资>第304章 基地高速发展

第一批军用装备的申请,主要是针对防空领域。

虽然外蒙的秘密空军基地已经被端了,但是苏春还是要优先建立防空系统。

毕竟现在这种时候,国家之间要是发动战争的话, 肯定要优先使用导弹、战斗机进行大规模轰炸。

现在都是大威力的热武器,步兵作战应用本就大大缩减,而且现在这种情况运兵不便,更加大大减少了陆兵作战的概率。

而且陆兵作战苏春有信心能够进行防守,他们现在的短板就在空中。

当天晚上,莫行之找到了苏春,天文观测台项目实在是不能再拖下去了,莫行之要求立刻开始项目。

对此苏春并没有再劝什么。

该做的事迟早要去做,而且现在外蒙的秘密空军基地已经被端了,至于m国还有没有其他的秘密基地,苏春不去考虑。

过多的忧虑会让人变得畏首畏尾,反正苏春短时间内是不准备离开堡垒半步。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前几天发生的事的影响,这次申请军用装备下放落实的格外迅速,甚至第二天清晨,协助建设的专家组就来到了青山基地。

苏春派遣了孙维正以及青山基地的所有高层在青山基地的停机坪上进行迎接,而自己并没有出去,而是在堡垒外部接待区域等候。

军方的军用武器专家只来了三个人,而且其中两个都是助手。

专家名叫岑方,是一个年纪比莫行之还要老的老头。

另外两个,一男一女,几乎和苏春年纪相仿,不过在面见苏春的时候,那种不自觉流露出来的紧张,让他们看上去像是苏春的晚辈一样。

军方的武器专家还是很靠谱的,尤其是这种七八十岁,头发花白的老头,在苏春提出给他们配伴侣的时候,直接吹胡子瞪眼,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苏春。

在第二天的时候,就直接投入了工作。

对于京都来的专家,开始工作之前都有一道必走的程序,那就是审核青山基地的基础工业平台。

岑方对青山基地的工业化体系非常满意,直言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直接开始建设就行。

于是他将大量的图纸下放到了军工生产部。

突如其来的巨大工作量,让苏春不得不将蓝双玉又调回了军工生产部。

其实如果只是按图加工零配件,并不需要蓝双玉必须在场。

毕竟生产部的工作就是按图加工零配件,按组装图对零配件进行装配,成型的管理体系让军工生产部就算没有蓝双玉的协调,也能够自己运行。

调蓝双玉回去的主要原因是偷师。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就有。

工人们只知道按照技术专家的指示工作,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他们注意不到。

这就需要蓝双玉来做了。

不过经过和蓝双玉一段时间的相处,何雍也找回了一些年轻时搞研发,搞机械的那种冲劲儿,接过蓝双玉的接力棒,继续对民兵三洲际导弹进行工艺制定。

青山基地的五十多万人口再次满负荷运转起来。

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三种不同频段的防空雷达就覆盖了整个青山基地。

天空中那些带着无数无人机巡逻的武直,直接减少了一半。

不过苏春并没有完全取消,据说针对雷达的隐身战斗机能够屏蔽掉一些频段的雷达波的检测,所以还是小心为上。

至少要等到青山基地被所有频段的雷达覆盖,才能够完全停掉无人机巡逻。

三种频段雷达的制作工艺已经完全被蓝双玉记录下来,不过现在还不能私自制作,偷师学艺,也得藏着掖着,才能够学到更多。

三种雷达波覆盖之后,岑方并没有继续指导制造其他种类的雷达,而是组织人手开始制作防空导弹。

此次最高府批准下放的防空武器有三种,其中两种都是可移动的导弹车,只不过是装配的导弹型号不同。

另外一种是固定的导弹发射井。

是固定在基地中的,不过导弹的射程能够覆盖青山基地周围接近十倍的区域,高度更是能够打到两万米的高空。

如果是用来防御敌袭,完全够用。

这段时间,机械研发室也没有闲着,机甲战衣的研发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现在做的,都是细节方面的优化。

没有实战需求,高哒哒也暂时没有新的灵感。

所以就把重心转移到了自动化防卫系统。

现在青山基地还是类似于一片部落一样的形式,没有城墙。

其实原本的别墅区是有护栏的,不过护栏全被冰层埋住了。

所以高哒哒开始设计制造模块化可移动城墙,以及自动岗哨。

由于现在矿产资源过剩,仅用来建设青山基地的话,可以让高哒哒肆意挥霍,所以机械研发室也算是放飞自我了。

仅仅是十天的时间,就消耗掉了七十多吨钢材,并且专门扩建了原材料生产部。

这个部门原本的工作就是冶炼矿石、废旧金属,制造合金。

并且根据军工生产部的需求,将金属、合金材料加工、锻打成各种型材。

原本军工生产部制造的都是一些军用武器,枪支弹药什么的,

这些东西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即便原材料生产部的规模不大,产能也是过盈状态。

但是自从机械研发室的模块化城墙项目开启之后,原材料生产部日夜倒班,也供不上高哒哒使用。

不堪重负的原材料生产部部长只好通过沈清雪找到苏春诉苦。

城墙的建设苏春是十分赞同的,虽说现在步兵作战几率很低,但是还是有这种风险的,而且还有坦克车、装甲车等武器,都能用于陆地作战。

要是连个城墙都没有的话,将来被陆地作战部队打个措手不及可就成了大冤种了。

所以苏春大手一挥,直接批准了原材料生产部的扩建扩招。

防御体系的稳步提升让苏春心安不少,当即作出决定,在联系了大领导之后,启动了运载火箭发射基地项目。

京都方面同样是派出了技术专家前来青山基地进行指导,青山基地要出物料、人工以及基础工业设备。

这是提前就约定好的,所以按照以前的约定执行就行,没有什么意外。

不过让苏春意外的是,陈小玉真的从京都科学院挖来人了。

不过并不是那种老技术专家,而是一些在京都科学院不怎么受重视的年轻技术员。

苏春还专门接见了几人,三男两女一共五个人,看上去最大的一个也就是三十几岁,其他的都像是刚毕业一样。

这样的人能研究出个什么?

苏春持怀疑态度。

不过他原本也没指望陈小玉一定能够有什么发现,就批准了她成立空间异能分析室,拨了经费,开始对空间异能进行研究。

接下来的几个月,苏春都没有离开堡垒,甚至没有去过多的关注青山基地的事,任由其自行发展。

直到三个月后的防空导弹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