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四合院:开局研发火箭发动机>第64章 升职了,技术科副科长

贾家。

易中海黑着一张脸斥责道:“东旭,你看看你干的好事,现在被全院的人戳脊梁骨,你以后还 怎么做人?”

“一大爷,我当时就是一时冲动。”贾东旭辩解道:“你也知道我现在没工作,家里没有收入, 要是再赔钱给李卫国,不说我们这些大人,就棒梗和小当,该怎么办?”

“那你也不能这么对秦淮茹啊,秦淮茹对你哪一点差了?”易中海教训道:“以后对她好一点。”

贾东旭还想为自己辩两句,看易中海的脸色奇差,不敢再触霉-头,只能乖乖说好。

易中海之所以格外叮嘱贾东旭,是因为他对秦淮茹的心思不一样。

见贾东旭还算听话,他又道:“明天我去厂里找李副厂长求求情,看能不能让你回去。”

“谢谢一大爷。”贾东旭连忙道谢。

易中海摆摆手,“困难户申请表填好了吗?”

“填好了,我这就给你拿去。”贾东旭从枕头下掏出申请表。

易中海拿过看了看,他说:“以你家现在的条件应该能申请下来, 一个月5块钱,勉强够吃 饭。

但其他的花销就没法保证了,最好还是回轧钢厂上班。”

贾东旭叹气道:“一大爷,我也想。以前没觉得那个工作有多好,现在没了,倒是想念的很。” “那以后就长点脑子。”易中海又敲打了两句,才拿着表格离开。

第二天。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大团结5张,腊肉2斤,腊肠2斤,白面5斤。】

收下签到物资,李卫国麻溜起床,吃了早饭就去了轧钢厂。

“李工来上班啦。”保卫科的同志高声打着招呼。

“是啊。”李卫国应了声。

走进厂里,也不时有人喊道:“李工好。”

“好。”他点头。

一直到钳工车间,他都不记得有多少人给他打了招呼。

他今天主要想把厂里的老式钳工工作台都升级,为下一步建设新型工作台生产线做准备,所 以提前来了一个小时。

因为来的比较早,钳工车间还没有人。

他用手摸了一下老式钳工台。

【科技解析系统触发成功】

【老式钳工台,完整度80%,正在解析中……可升级。】

【解析时间:00:45:59】

李卫国将手抵在工作台上,解析时间跳转到了10分钟。

这速度着实有些快,不过想想李卫国也就释然了,毕竟之前才解析过进口的,现在快也能理 解。

“卫国,你来这么早?”段天德看见李卫国时还有些发懵。

他就算来的早的那一波,没想到李卫国来的更早。

“师父。”李卫国打了招呼,“我就想趁你们都还没开始工作,好好看一下这些老式工作台,好 给它们升级。”

“这是要全面升级?”段天德问。

李卫国道:“是啊,有好的设备和好的方向,当然咱们厂要优先享受了。”

段天德竖起大拇指道:“还得是你。”

两人说话的功夫,又陆陆续续进来了不少人。

“李工,你这么有本事的人,还来这么早,让我们怎么活啊。”有人调侃着。

另有人打趣:“那你就来的更早一点,争取明天比李工来的还早。”

李卫国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工作,稍稍打了招呼就离开了钳工车间,去了技术科。

高来举早就在技术科门口等着了, 一见李卫国就高兴的迎来上去:“李工。”

“早啊小高。”李卫国点头。

高来举带着李卫国进了技术科,李卫国主动和大家打过招呼,就随着高来举来到他的位置 前。

“李工,就是这个位置,你要还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我去跑腿。”

相比于高来举的兴奋,李卫国就显得沉稳很多。

李卫国扫了一眼桌面道:“没有了,你准备的很齐全。”

高来举腼腆得抠了抠脑袋,“你满意就好。”

李卫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画起了图纸,高来举一直在旁边看着,“这是咱们厂钳工工作台的图 纸?但为什么看着有点不像呢?”

高来举很疑惑。

“这是老工作台的升级设计图,所以你才觉得像又不像。”李卫国解释。

高来举一脸惊讶,他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卫国道:“可是你刚来,都没用过老工作台,怎么知道 如何升级?”

李卫国笑道:“我今天提前了一个小时到厂里,去钳工车间熟悉了一下。”

“我原本以为我们够努力了,结果还有更努力的。”

“可说不是,天才都是这样炼成的。”

大家感叹。

孟科长道:“就一个小时,工作台结构和原理你都摸透了?”

李卫国一边画图一边道:“是啊,不是很难。”

孟科长一整个无语住,倒不是觉得李卫国目中无人,而是觉得自己这些人真菜。

于是一群人心照不宣的以孟科长为首,安静的站在李卫国身后,观摩学习。

即使已经看过一次他的图纸,再看一次,依然让人赞叹。

只是大家又怕议论声会打扰到李卫国, 一个个眼睛眉毛乱飞,表情精彩的很。

不大会儿,李卫国停了笔,纸上是完整的图纸。

孟科长摇头苦笑:“李工,你这是不给我们活路啊,先不说我们能不能给工作台升级,就这张 图纸,我们全科的人估计都得两三天,你倒好, 一个人, 一个小时,搞定了。”

“我这是提前构思好了,所以才画的比较快。”李卫国谦虚道。

可谁画图前不构思呢?

也没见谁能这么快。

所以大家都知道这是李卫国自谦的说法。

“叮铃铃……”

办公室的电话响了,孟科长操起话筒说:“技术科。”

“嗯嗯,好。”

孟科长挂了电话,“厂办那边让我们全体去大会议室开会。”

所有人拿本子拿笔拿水杯,然后有序往大会议室去,李卫国缀在足够,身边跟着高来举。

等他们到会议室时,杨厂长、李副厂长和刘总工已经到了。

李副厂长点了一圈人,然后道:“都来了吧,那会议开始。”

杨厂长坐在主席位上道:“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关于建造新一代工作台配套设施生产线的事情。

昨天大领导来,想必大家也知道,李工改造的进口机器将由京械负责制造,而制造其最主要 的精件由咱们厂负责。

所以我建议由李卫国牵头,孟科长协助,技术科把这个事情给我落实下来。”

杨厂长说完,李卫国道:“杨厂长,我觉得这事应该由孟科长带头,我从旁协助。”

他不是怕担责任,而是一个新人,即使再厉害也不应该去抢不该自己的风头,这样难免得罪 人。

孟科长年年摇头道:“卫国,你可不许打退堂鼓。我倒是想牵头,但我没这技术。

没那金刚钻,咱不能揽那瓷器活,还得你来。”

孟科长说的诚恳,李卫国也不好再多说,再说就显得他矫情了。

“既然如此,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杨厂长拍板。

李副厂长看着李卫国,宛如看到了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他实在想把这样的人才拉拢到身

边,想了想,他提议道:

“咱们是不是应该考虑让李卫国做技术科副科长?虽然他来的时间短,但技术过硬,能力也足 够。”

刘总工有些犹豫。

单从技术上来说,李卫国甚至已经超越了他,做一个技术科副科长绰绰有余。

但他太新了,进厂不过两天,直接成为副科长,就跟突降没啥区别。

这种时候,很容易引起老技术员的不满,他又是技术科直管领导,自然要多方考虑。

斟酌一番后,刘总工说道:“要不先做代副科长吧,过渡一下,免得厂里有人说闲话。”

杨厂长听完后点点头道:“我觉得可行,就这么定了吧。”

就这样,李卫国在第三天成为了红星轧钢厂技术科代副科长。

“卫国,对接下来的工作你有什么打算?”杨厂长询问道。

李卫国想了想说:“我建议两套方案一起推进。

一是老机器改造和升级。

全国轧钢厂有很多这种老机器,直接扔掉太可惜,我建议进行改造和升级;

二嘛,自然就是建造新的生产线,等老机器改造完成后,会节约出一部分人力,到时候咱们

就用这一部分人力来从事新生产线的工作。”

杨厂长频频点头,又问道:“确实周到,这样推行下去大概需要多久?”

李卫国道:“图纸我已经设计好了,改造起来并不难,咱们厂的话,最多一个月就能改造完。

至于其他厂的机器改造和推广,我建议咱们向重工业部门打报告,直接向他们申调一批技术 人员过来,让这一群人跟着学习。

这样既能帮助我们快速完成改造和升级,后期也不需要我们派人去其他厂进行改造或教学, 可以节约咱们厂的人力资源。”

“好。”杨厂长拍手叫好。

李卫国这一番安排,可谓是滴水不漏。

不仅关注了技术,还考虑了成本和人力。

可以说,他的这个方案可行性非常高。

杨厂长夸道:“你还真是每天给我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