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官术:拯救女市长后,我步步高升>第152章 钱都花完了?!

“你说什么?张恪清在预收明年的款项?”李海涛听到秘书的汇报,脸上浮现了兴奋之色。

这种事儿说不违规,但也算是寅吃卯粮,这就是张恪清的解决办法?

青山县的那些收费项目,也都是各单位明年很重要的收入,现在收上来花掉,明年那些单位怎么办?

“领导,那要不要阻止?”秘书问道。明年那些单位的钱,还不是要县财政补回去?

“为什么要阻止?让他做。”李海涛已经打定主意。等他回去,就把这些钱花掉。

然后告诉那些单位都是张恪清干的,到时候让那些人找张恪清要钱去。

青山县代管经开区,那经开区的钱袋子也该他来掌控才对。

原本以为张恪清会找孙颖去要钱,估计是没要到,想出了这么个蠢办法,还不如从经开区那边抽调一些呢。

半个月的各乡镇调研,李海涛跟所有乡镇的主要干部都谈了话,算是展现了自己作为县长的权威,相信会有许多人头靠过来的。

下面听话的人越多,做一些事情就越容易。

比如想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只需要稍微暗示一下,就能有很多人打报告上来。

这是什么,这就是下面干部的呼声,其他县领导能反对吗?

调研结束之后,李海涛回到了县里办公室,再次将所有副县长等都叫到了会议室。

“这半个月我在下面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不过都不算大,各乡镇干部工作还是不错的。”

“我不在县里这半个月,各位的工作做的怎么样?张县长,交给你的工作完成了吧?”

李海涛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他知道县财政局的账上已经有了不少的钱,这笔钱他会好好使用的。

“我跟其他几位同志沟通商议过,李县长交代的工作已经完成,一些资金已经拨付下去了。”张恪清淡淡的说道。

“什么?谁让你把资金拨付的?!”李海涛愣住了。

他是想着自己回来再用这笔钱,怎么他还没回来,钱就拨付了?

明明昨天跟财政局局长通电话,对方还说都在账上呢。

张恪清诧异的看着李海涛:“不是李县长交代尽快解决这些事情,最好是在你从乡镇调研回来之前就解决吗?”

“而且李县长不在县里,我作为常务副县长,签字审批资金使用有什么不对的吗?”

李海涛攥着拳头,张恪清肯定是故意的,就在他回来前一天,代表县政府签字盖章,把资金都用光了。

那他的计划怎么办?他怎么捞政绩?

“那些钱都干什么用了?”李海涛盯着张恪清问道。

张恪清打开笔记本:“县里的一些路段的亮化工程,包括新建和修葺,一共八十万。”

“县医院设备更新,医护人员拖欠的报销,一共一百六十万。”

“渔政的执法装备,一共二十万。”

“公安局的相关报销和补贴,加上采购了一批警用摩托车,一共六十万。”

“电力系统维修,更换变压器和线路,一共八十万。”

“环卫采购三轮车和环卫工具、服装,一共二十万。”

“民政部门的五保户、伤残补贴等,一共二十万。”

“农业局的农药补贴款,畜牧局的兽药补贴款一共一百万。”

“县府办、工商局的办公设备十万……”

张恪清一条条的念着,李海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些部门跟所有副县长,甚至县府办都有紧密联系,可以说张恪清是将大家都照顾到了,偏偏把他提出来的项目给否了。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县财政局还有多少钱?”

张恪清怎么花了这么多钱,县财政局不是一分钱都没有了吧,还有一个月的工资和年终奖金要发呢。

“目前还够全体公职人员两个半月的工资,足够咱们撑过今年,等到明年上头的拨款了。”张恪清笑容满面的说道,“大家对这个结果都很满意。”

李海涛急了:“什么都很满意?县医院凭什么要一百六十万?路灯凭什么要八十万?还有电力维修为什么要这么多钱?公安局不是有上头拨款么,为什么要县里掏钱?”

“你这是在乱花钱,谁同意了?!”

张恪清解释道:“县医院跟县里,包括经开区的各大企业签订了员工体检合同,涉及到数千人,那些企业都要预付了总计七十六万的体检费,为此采购了一些之前所缺少的设备。”

“未来也可以用于疾病检测,保护县里百姓的健康。这个体检是元旦后才做,计算好相关成本之后,可能还要退一笔费用给那些企业。不过也不一定,部分企业可能会将体检名额作为奖励,给那些优秀员工的家属。”

“现在辖区内企业越来越多,随着企业的规模在扩大,耗电量也在增长,不更换设备,要是停电了怎么办?那些企业赚不到钱怎么给员工发工资,怎么交更多的税?”

“县里路灯太少,尤其是到南郊的一段路。马上要在南郊那里为各大企业建造一批宿舍楼,我们拨付下去的钱也是那些企业的预付款,现在那边已经在动工了,县建筑公司还是先进场开工,等到元旦后才结算第一期的工程款。”

“如今全县人口在快速增加,许多江城市里还有其他县的人也都来了青山县,治安难度在增长,单靠市局的拨款可不够。”

“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就承诺过,会保障青山县的治安环境,这可不能反悔吧?治安好了,对百姓也好。”

“李县长,你觉得这里哪些钱是不该花的?”

李海涛咬着牙,他能说那些钱不应该花吗?那可是要得罪许多人,甚至要得罪那些投资商。

如果投资商到市里告状,他必然会被领导叫过去批评。

他更没想到,张恪清竟然这么弄到的钱,没有收取各部门明年的费用,他连发飙的借口都没有。

建造楼房,用基建带动经济发展,这好像是现在的国策,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现在钱都没了,他的计划怎么办?明年能实施吗?

对了,还有经开区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