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进击的大明铁骑>第311章 军粮已尽

袁可立的造船厂已经开始动工,得亏于神宗几十年的不理朝政,大明禁海令也成为一纸空文。

靠海的渔民、商人甚众,这也进一步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无论是适合造船的木材还是手艺熟练的工人,都并不难搜寻。

从内帑领取了两百万两银子的袁大人,可谓是财大气粗,图纸一到手之后,马不停蹄的就开始了战船制造的工作。

他没有将原件都拿出来,而是找人临摹之后,按照工序分别提供图纸,如此方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泄密。

信王倒是来看过几次,但那刺鼻的胶水和生漆味道,让他避之不及。

袁可立也乐得自在,反正他是杨延宜的监军,又不是他袁可立的监军,管不到他。

只要不答应他出海,也不提供船只,随便他在这里怎么玩耍,都没有关系。

但事情也不能就这么一直拖下去,毕竟有军火和粮草是要提供给前方的大军的。

若是粮草和军械供应不上,那就是大事情了。

所以,袁大人也做了两手准备。

一是马上安排人,乘坐商船前往辽南寻找杨延宜,告知他信王殿下已经到了登州府。

按照袁可立的设想,最好就是杨延宜亲自过来一趟,带走粮草和军械,并说服信王留在登州。

二来,就是加急安排战船的生产,工人们两班倒,就连夜晚也都不停工。

成国公来找过他好几次,都被他敷衍回去了。

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拒绝招募那三个卫所的官兵。

原因也很简单,自从三大征之后,万历下旨裁撤水军,原本那批英勇善战的水军,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现在的卫所兵制度,乃是大明军政的一颗毒瘤,没有一丝一毫的战斗力可言。

按照他的设想,这帮人就应该都削职为民,回家种地去。

加上他现在忙的脚后跟打屁股,根本没时间去理会这些破事儿。

造船厂的工作就够他忙活的了,还有新军的筹建和训练,都是由他一手抓的。

出京之前,陛下从大内找了一套书,送给了袁可立。

那是神宗时期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所撰写的《绩效新书》。

按照戚继光的海战之法、练兵之法,袁可立找来一些商船,每天都在浅海里训练着他的水军。

相信再给他半年时间,他将重新拉起一支能打敢战的强大水军!

可没有半年时间,准确来说,半个月都不曾有。

就在这天,袁可立泡在浅海里训练他的水军时,看到了从北边过来的几艘船只,从旗帜上来看,应该都是商船。

可这些商船航行到近海处时,却突然挂上了明军的旗帜。

袁可立也从千里镜里看到了,船只上挂着的是“杨”字旗。

从北而来,还挂着“杨”字旗,袁可立不用问都知道是谁的旗帜了。

等到船只驶入港口后,袁可立已经早早上了岸,在岸边等候着了。

那商船上站立着一位小将,看岁数也就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的样子。

这也是杨延宜军中的一大特点,那就是中高级的将领,普遍年纪都不大。

那小将一身明军铠甲,稳稳的站立在船头,阳光从他身后照射过来,在铠甲上反着光。

他就像一个下凡的天将一般,浑身冒着金光站在船头,面容肃穆。

等到船只靠岸后,那小将稳稳的走了几步,来到船舷边上,一伸手按向船帮,就跳了下来。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也好,军人也好,见到这番雄赳赳的气势,都齐齐的喊了一声“好!”。

“果然是杨将军的队伍,你看那小将,端得是英姿勃发!”

另一个人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听说杨大人陆战无敌,杀得建奴丢盔弃甲,是哭爹喊娘,没想到杨大人麾下竟然有如此水军?”

刚才那人也频频点头,说道:“你看他步伐沉稳,在飘荡的船只里稳如泰山的模样,就知道一定是精锐水军不假!”

可他们话还没说完,那个小将脚下一个趔趄,“啪”的一声就摔倒在地上。

刚才尽情吹捧的这两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突然说道:“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谁走路没有摔过跤?我前几日还跌倒了,这不妨事。”

“那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偶尔站不稳是常事。”

那小将没听到两人拼命的找补,见到他摔了个七荤八素,袁可立连忙让人去搀扶他。

那小将面色憋得通红,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有精神,简直就是容光焕发。

没等来人扶他,他兀自扶住了一边的柱子。一扭头“哇”的一声,就狂吐了起来。

这一吐不打紧,就吐了个昏天黑地。

刚才跟说相声的那两人再次面面相觑,这时候都找不出话来找补了,索性就闭上了嘴。

李二狗扶着柱子,仍然只觉得天旋地转。

脚下的木板仿佛就像是喝醉了酒一样,拼命的跟他作对。

当初杨延宜准备派人前来登州求援,因为他的粮草已经不多了。

毛文龙倒是可以提供船只和人手,但他不派人总不好看。

李二狗根本就不懂水性,在杨延宜问谁可以乘船前往登州时,他果断请缨,自告奋勇的就来了。

因为军粮暂缺,前线已经没仗好打了。

李二狗知道这也是立功的机会,就主动争取来了。

他出身寒微,因为不要命敢打敢拼,成功入了于副将的眼里,做了他的亲兵。

又一路做到了守备,直至遇到了杨延宜。

他知道自己没有背景,就算有天大的本领,也是无处施展的。

所以他遇到杨延宜之后,果断就再次请缨,加入了杨延宜的队伍。

不得不说,这个小人物为了往上爬,已经是拿出了浑身的解数。

原本不会水也没坐过船,这一趟航海之旅,差点要了他半条命。

他扶着柱子,把苦胆水都差点吐尽,才感觉稍微好了那么一些。

见到了一边等着的袁大人后,他倒也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

“袁大人,杨大人军中存粮已不足半月之用,还请大人尽快救援!”

袁可立听完后,眉头一皱,他大致掐算了一下,就算现在立马出海,也来不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