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千将>第212章 三方议合

沈浩可顾不上这些,现在才是真正的开始。

打下锡将军并不值得庆幸,守住这块地方才是今后的重点。

这里本来就是东禅独立军和常家南佤邦的缓冲地带,吴哥不可能永远帮自己守在那几个横跨在中间的那几个山头,必须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强大的边防。

东边的东禅独立军暂时没有动作,但不代表咽下了这口恶气。毕竟是个大军阀,兵力的损失是暂时的,很快就能在当地的百姓中补充进新鲜的血液。

而这边兵士来源匮乏,一时半会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有尽量争取更多的时间,利用地形把边防巩固起来。

只有把自己武装成一只浑身带刺的豪猪,周围的狮子才不敢轻易的下口。

尽管美国军火掮客老万已经在想办法去弄第二批军火,但现在抢的是时间,必须要在军火到手之前,把常三爷稳住。

等安将军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沈浩暂时松了口气。

来自东禅独立军的压力顿时减轻不少,现在安将军和沈浩对古将军呈包夹之势,只是中间这块肉馅过厚,两边的皮反而太薄了点。

维持现状是最优方案,沈浩和安将军同时派人到古将军家里进行谈判。

本来安将军以为谈判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拉锯战,没抱一次性谈成的希望。

沈浩给安将军通了一个电话,让安将军放心,只要古将军没有昏头,议和一定不会很慢。

但是沈浩也没有想到不仅不慢,反而出奇的快。

两家抱团谈判的结果果然是同意维持原状,但原来末察将军上贡的钱也必须维持原状,同时沈浩这边也需要进行上贡。

只要钱能解决的事,对目前缺人缺装备的沈浩来说都不叫事。只要消除了来自古将军的防务压力,沈浩就可以集中大多数的兵力到西侧,专心抵抗来自南佤邦的军事压力。

古将军的实力虽然对两边的包夹态势有很大的忌惮,却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同意两边的议和,其实长远来看,议和是对古将军反而不利。

这点沈浩,安将军知道,古将军这种大军阀自然也知道。

那为什么还这么爽快的议和?原因之一就出在当时常三爷给古将军转的五十亿救命钱上。

要知道常家常三爷能最大限度调动的资金也就五十亿,一下子给了古将军,还没有救回锡将军,不等于打了水漂吗?

常三爷当然不甘心,得到黎参谋失利的消息,马上电话就打给了古将军。

一听到常三爷红口白牙要收回那五十亿,古将军当时就不干了。

黎参谋带兵六百,星夜皆程赶往锡将军的地域,确实尽了全力。谁也不会想到,怎么会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国际刑警队伍配合打自己伏击呢?

黎参谋的全军覆没让古将军疼的几天都没有进食,黎参谋跟着自己打了半辈子的仗,虽是自己部下,实当对方兄弟。

更何况那六百人是整整一个团,古将军总共也就三个整团,一下子三分之一的兵力就这样没了。

现在来说没有救回锡将军,要回那钱,古将军当然不肯。

常三爷可不管你这些,当时的目的就是救回锡将军,现在军事目的没有达到,当然得把这个钱原路退回,难道你古将军损失的那些废物需要自己来买单不成?

起先还算客气,后来见古将军铁了心不吐出这个钱,慢慢来了火气,电话里就大吵了起来。不过钱已经到了对方的账户,吵有什么用?难道找法院告他不成?

在缅北,常三爷自己都还没见过法院的门是往那边开的呢。

常三爷觉得,既然古将军跟自己耍无赖,那就把这个事情交给大哥处理。

常老大是南佤邦特区委员会的主任,其实就是南佤邦除了家主的二号人物,他来出面可就代表着南佤邦独立政府,而不是常三爷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份。

本身被常三爷的纠缠吵的窝一肚子火,现在常老大又来给自己打了电话,那说话的语气在古将军看来,和直接下通知也没有区别:没看到锡将军,这个钱必须退回。

古将军心里把常家十八代祖宗骂了个遍,你常家作为南瓦邦之主,确实地广兵多,还顶着个特区政府的名头。

可说到底不还是一个大军阀吗?仗着有钱有兵来压老子?把老子逼急了就投降缅甸中央军,联合他们一起干死你们这帮兔崽子。

心里这样想其实也就是气急了,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这边占山为王,逍遥自在,有兵有地的一方诸侯,一旦投降就啥也不是,最多给你做个富家翁来养老。

古将军心里的想法也是因为非常忌惮常老大,现在既然交不出锡将军,只能支吾着找借口尽量拖延,咬死了不开口,也不说答应也不说不答应。

常老大没有多说下去,只是威胁古将军给他十天的时间考虑。

怒火冲天又无处发泄,古将军的下面人倒了霉,连续几天都承受着古将军的无名火。

这时安将军和沈浩议和的人来了。沈浩这边的代表给古将军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锡将军没死,只是被秘密的羁押了起来。

你常老大不是想要人吗?我就把人交出来堵你的嘴。

其实常家要锡将军这个人有什么用,要的是锡将军源源不断的给自己送银子而已。

现在口口声声要人无非是为了那钱找的借口,现在把人一交,就算找借口也得花时间酝酿酝酿吧?

所以对古将军来说,这个是同意议和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锡将军控制的这块区域,本来就是南佤邦和东禅独立军的缓冲地带。如果不议和就只能再次开战,但是就算拿下来了怎么办?

那就变成了东禅独立军直接和南佤邦交邻,一旦发生点摩擦,就是东禅独立军直接面对常家。

既然这股新势力打掉了锡将军,就说明站到了常家的对立面,那何不让他们就在这片区域站稳脚跟,来做东禅独立军防守南佤邦的看门狗呢?

想通了这些,加上他们又主动提出每年的孝敬,才让议和变得轻松愉快,很快三方就达成了协议。

至于黎参谋这笔账,古将军自始自终也没有算到过沈浩头上。

你没弄死我我就弄死你,这就是缅北这片土地的生存法则。

真要算账,还得说是常三爷十万火急的向古将军求援,才间接导致了黎参谋的牺牲,所以也没有丝毫影响这次的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