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四合院:我,领悟力惊人>第390章 重回岗岗营子,坏消息!

仅仅只是三天的时间,第一茬就可以收获了。

空间的面积(不是体积)是100米x100米,也就是平方米,也就是15亩的 样子。

抛去河道、屋子、灵泉占据的区域,也有10亩地的样子。

一亩地用来种人参了,剩下的九亩地先是各样都种了一些,最后却是全部改种 了大豆。

原因很简单,根据大金牙打听来的消息,市粮食局规定的粮食最高议购价粳谷 21.8元\/50公斤,籼谷18.2元\/50公斤,糯谷26.4元\/50公斤,小麦23元\/50公斤,大麦 16.5元\/50公斤,玉米17.5元\/50公斤,而黄豆则是45元\/50公斤。

想想也不奇怪,大豆这东西吧,干的可以榨油,泡过后可以磨豆浆,磨完豆浆 还可以点豆腐。

点的干点儿吧,就是豆腐干,点嫩点吧,就是豆腐脑,哪怕霉了,都能做成霉 豆腐或者豆腐乳……

关键是这玩意儿还富含植物蛋白,在自然灾害那三年,谁家身体浮肿了,去医 院看个单子买一斤黄豆回家煮着吃了,很快就能好。

正常情况下, 一亩大豆的产量高低,会受环境、海拔、水肥、土质、气候、品

种以及栽培技术等综合因素影响。

一亩大豆的正常产量差不多是在300斤到500斤左右,这里指得是干豆啊,如果 是鲜豆产量肯定更高。

如果是方方面面的条件都很好,那么一亩大豆也能产六七百斤。

在灵泉的滋养下,随身空间的一亩大豆直接暴收1000斤,9亩地就是9000斤。

按照100斤45块来算,这就是4050块!

放在眼下这个万元户才兴趣没多久的时代,绝对算得上一笔巨款。

当然,跟大金牙随便卖件古董赚得钱,那肯定是不能比的。

李卫国在四九城待了半拉月,前后收割了五次大豆,人参也收了一次。

找大金牙处理了一部分,自己又处理了一部分,最后总得款2个万元户出头。

其实这批货肯定不止这么些钱,但打点关系还有请客吃饭什么的总得花销一 些,再加上还买了不少全国粮票,也花了不少钱。

别看眼下四九城吃东西已经有些地方可以不要粮票了,但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处 于票证时代。

李卫国在跟王胖子出发之前,把其中的一万块化零,再搭上一些全国粮票,给 那些已经阵亡的战友家里寄了过去。

既然占据了这具身体,那么这具身体的因果自然要承担。

反正对李卫国来说,赚钱真心不难。当然了,升米恩、斗米仇的老话他还是懂 得,就算要接济也肯定会有一个度,总不能像某个四合院儿一样,养出白眼儿狼 来,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嘛。

空间里的人参李卫国没有卖,没办法,这些人参的药效太好,就算卖药店遇上

识货的,又能卖多少钱?

还不如养在空间里慢慢累积药性,说不定哪天就能种出个灵药仙草出来,到时 候自己吃不香吗?

在忙完了琐碎小事之后,李卫国带着王胖子,各扛了两个大号的行李包,坐上 火车就往岗岗营子赶。

王胖子原本还想着把大金牙那台电视机给带上,结果李卫国却说,岗岗营子那 边都没通电,要电视机有毛用?

最后两人除了0.6一些四九城的特产,比如点心啊、烤鸭啊什么的,也就是把全 国粮票带上3000斤。

这东西在岗岗营子那边肯定比电视机管用多了,到时候一家分个100斤,怎么也 比电视机那中看不中用的强多了。

其实李卫国原本还想带收音机的,反正这玩意儿能用电池,可转念一想,电池 对岗岗营子的乡亲们来说多半都舍不得用,还是别给人家增加负担了。

车票也是托大金牙买的,硬卧。

原本王胖子想买个硬座票算了,可李卫国却不想吃这个苦。

八十年代初期的硬座车厢,那不是一般的乱,就算重要的东西全扔随身空间里 了,可自己又不是没钱,干嘛委屈自己?

路上王胖子没事儿还看起了考古类的书,还说什么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 行,结果一度让对面的乘客以为他们俩是搞考古的。

等火车顺利到站,两人又转车去了县里。

这一次他们没给岗岗营子写信,自然没人来接。

不过没关系,这年月只要有钱,不怕找不到车。

这不,李卫国不但找到了车,而且还是辆大卡车。

跑一趟岗岗营子,不光带人,还带一车货,只要20块。

别以为这价钱便宜,这都够一个实习工一个月工资了,好在只要能办成事儿, 李卫国也不在意这点支出.

车是解放大卡车,不过不是私人的。。

别看眼下已经进入了八十年代,改开的形势也是越来越好,但私人买卡车这种 事情不能说没有,但也是凤毛麟角。

最起码在这县城里还没人这么干,不过假公济私用公车干点私活,哪怕是身为 帝都的四九城也无法避免。

出发之前,李卫国有意请司机师傅吃了个饭,并表示自己有点货要装车。

司机师傅拿了钱,到也很识相地没问什么。

等吃完饭后,有意停在角落里的卡车已经装了半车货。

司机币傅上车前看了一眼,发现车上都是粮食,大米和白面,心里不免有些猜 测,但啥想法都没有。

两个外地人,在县城这边装了半车货,要说当地没些同伙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司机师傅在外面跑车这么久,很清楚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做了会要命。

所以从头到尾,他都没问任何的问题。

好吧,就算想问也没用,李卫国和王胖子都坐在后车厢。

卡车一路往岗岗营子开,离开大路后路况就变得差了起来。

一路晃晃悠悠,颠得王胖子差点没吐出来。

“老胡,这些粮食是怎么回事儿?”王胖子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能忍住。

“这次回屯子里,总不能空着手吧。”李卫国淡淡地笑了笑,“就我们带的那点东

西,说少不算少,但说多也不算多。可惜我们没车,不然我能弄一车的货过来。”

“有了这半车粮食,等到了岗岗营子,咱多少也算报了一些乡亲们当时照顾我们 的情份。”

24 “这话在理,可这些粮食哪儿来的?”王胖子拍了拍面口袋。

“我有战友正好在这边,找他帮忙弄的一批。”李卫国没打算现在就暴露自己的 金手指,或者说能不暴露就一直都不会暴露,“具体的你别问,就当不知道这件事情 就好了。”

“得嘞,那就当我没问。”王胖子也知道好兄弟这么说了,那肯定不能多问,当 下点了点头。

这一路上虽然颠簸,但确实要比坐驴车快得多了。

等大卡车来到屯子外面,散养的小家伙们纷纷跑过来看大车。

别看已经进入八十年代了,可大汽车在岗岗营子依旧属于稀罕货。

司机师傅把车开到村口就停了下来,李卫国一个番身跳下后车斗。

王胖子也跟着跳了下来,不过他的动作就没那么潇洒。

等村民们听到娃娃们带来的消息,开始出门看看到底是谁开大车跑屯里来了。

“凯旋?!”一个中年妇女瞪大了双眼。

“葛婶!”王凯旋连忙笑着打起了招呼。

“真得是你啊要,凯旋!”葛婶很激动也很高兴。

要知道胡八一当初在岗岗营子待了一年就当兵云了,王胖子可是在这里待了六 七年才去了四九城。

眼瞅着当初离开的知青又回来了,葛婶能不激动、能不高兴嘛。

实际上何止是他啊,等消息传开后,好家伙,乌央乌央地一堆人都跑了出来。

“真是胖子啊!”

“快看他旁边那个,也是咱们屯的知青吧?”

“我知道,他叫胡八一,跟胖子是好兄弟。”

“对对对,就是他,不过他当初在咱们这就待了一年。”

“不管待几年,那都是咱们的人。”

“对对对,快去请老支书,相信他知道这消息肯定高兴。”

在一阵纷纷攘攘与寒暄中,李卫国见到了当初跟在胡八一和王胖子屁股后面的 燕子。

都说女大十八变,当初多水灵的一个姑娘啊,现在却是一个皮肤黝黑、颜值暴 跌的妇女。

“胖哥,胡大哥!”燕子惊喜地招呼着,“你们可想了!”

“我们也想你了。”王胖子笑着拉着对方的手。

要说这两位还差点凑到一起,不过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这么多年也不回来看看,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吧也不写个信拍个电报啥的。”燕 子嗔怪道。

“就是不想让乡亲们忙活,这才搞了个突然袭击。”李卫国笑道,“对了,我和胖 子这次带点东西,都在车上,村里的壮劳力呢,喊几个过来帮忙卸车。”

“你说你们回来就回来吧,怎么还带上东西了。”燕子刚开始也没觉得带了啥, 等卡车司机找地方把车调了个头,半车粮食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里。

“胡大哥,这车上的是?”燕子和葛婶她们都有些傻眼。

“大米和白面, 一袋都是50公斤。”李卫国笑了笑,“每样20袋,也就是2000斤的 样子。”

“胡大哥,你们这是干什么,怎么带这么多粮食回来啊?”燕子很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