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从原始部落到清末>世家大族——吴郡陆氏

吴郡陆氏,为中国历史上的陆姓世族之一,世居吴郡。与顾、朱、张并称吴中四姓。始祖为陆通,齐宣王的儿子,封平原县,得姓陆,是为平原陆氏。到了汉初,陆烈始迁至吴地,成为吴郡陆氏。汉大中大夫陆贾为吴郡陆氏早期的代表人物。汉颍川太守陆闳立颍川支,为最早成雏形的宗支。

至二十二世吴丞相陆逊、选曹尚书陆瑁,兄弟二人分立江陵枝、议郎枝。陆瑁的后裔晋中书侍郎陆瓘又派生出侍郎枝。至两晋,名士不绝,如陆机、陆云兄弟。至三十三世陆敦信,为唐朝宰相,立相国之。陆贽为宰相,立宣公枝。有唐一朝入相的吴郡陆氏成员有六位,是吴中四姓中最多的一家。分别为陆敦信、陆元方、陆象先、陆希声、陆贽、陆扆。陆氏在白马之祸时遭受直接打击。唐亡后,开始向各地迁徙。如今也有更多分支的存在,消亡的也不少,如陆逊的江陵枝因卷入八王之乱而被消灭殆尽。

姓氏演变

吴郡陆氏,乃妫姓田敬仲之后,见于《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田齐十一世至齐宣王,其少子通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境内),即陆终之故地,因以乡为氏。陆通谥元侯,生恭侯陆发,为齐上大夫。陆发生二子:陆万、陆皋。孙陆贾为汉大中大夫。陆万生烈,为吴令,子孙遂为吴县人。陆烈十世孙有陆闳,东汉时为颖川太守。闳生桓,桓生续,为扬州别驾。续生稠,为广陵太守。褒生康,汉献帝时官至忠义将军,秩中二千石。子俊为郎中 ,幼子陆绩为郁林太守,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陆康从子陆骏,官九江都尉,太学博士,生陆逊,为东吴大将,官至丞相。此后,陆氏家族遍布朝野。

历史名人

陆逊为东吴大将,黄武元年,刘备率大军来攻,举国震恐,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五万人拒敌。 陆逊在夷陵用火攻,破蜀军四十余营,刘备夜遁白帝城,惭恚身亡。两宫构争,陆逊多次上疏陈己见,孙权不听,多次派使者责备陆逊,“逊愤恚致卒”。

东吴后期对曹魏与西晋的防务,主要依靠陆抗。 太平二年,魏将诸葛诞举寿春降,抗都督柴桑,赴寿春,破魏牙门将偏将军。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也是陆抗率军剿灭叛军,收复西陵。后期政治上主要靠陆凯为丞相,凯正直敢谏,积储理财,乃心国事,忠恳内发,使孙皓的独裁暴政不得不有所收敛。

晋成帝时,苏峻反,右光禄大夫陆晔卫帝于太极殿,与弟陆玩守宫城,玩暗中劝说匡术归降,事平,进陆晔卫将军,陆玩为尚书令,兄弟二人俱开府仪同三司。咸康中,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以陆玩有德望,乃迁侍中司空。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复有陆玩之子陆纳以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拜尚书令。

陆氏沉寂于宋,至齐有陆慧晓享誉极高。 建元初为太子洗马,何点称其心如照镜,遇形触物,无不朗然。武帝子为南豫州刺史,帝呼其小名曰: “乌熊痴如熊,不得天下第一人为行事,无以压一州。 ”

乃以慧晓为长史行事。后与谢朓同为竟陵王萧子良左右长史,竟陵王谓王融曰: “我府前世谁比?”

融曰: “明公二佐,天下英奇,古来少见。”

慧晓历抚五政,立身清肃,以礼处人,毋论贵贱。他是六朝时代士庶观念转变的代表,自云生平未尝卿士大夫,或问其故,慧晓曰: “贵人不可卿,而贱者乃可卿。人生何容立轻重于怀抱,终身常呼人位。”

这种观念在士族与寒门对立的时代,是极为可贵的。它表明随着战乱与寒门的崛起,门第显赫如陆慧晓者,也正发生着价值观念上的重大转变。陆氏入梁有陆倕、陆杲、陆襄等,陆倕为昭明太子宾客,礼乐多所创革。陆杲为御史中丞,执法敢言,不畏强御,累迁太常卿,金紫光禄大夫。陆襄亦见知于昭明太子,除太子洗马,掌管记,后死于侯景之乱。

由梁入陈,陆氏有陆山才、陆琼、陆子隆堪称,其余陆琰、陆瑜、陆琛皆以文学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