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群雄篇——韩遂

韩遂(?-215年),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今甘肃省兰州市)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

韩遂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于是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十万叛乱。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引起天下骚动。后接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韩遂曾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后来二人关系破裂。袁绍、曹操相争之际,马腾、韩遂被钟繇说服,依附于曹操。

建安十六年(211年),关西诸侯共同推举韩遂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兵败于渭南。韩遂逃奔凉州,后又为夏侯渊所败,不久后逝世(一说被杀),享年七十余岁。

光和元年(178年)九月,金城太守殷华在任上去世,韩约因为是殷华的故吏,于是与江英等追送殷华的遗体到遐邱,刊石纪念其功勋。

中平元年(184年),韩约前往京师办理公务,大将军何进久闻其名,特与他相见,韩约劝说何进诛灭宦官,何进没有听从,韩约于是请求归还凉州。

中平元年(184年)冬,羌人北宫伯玉、李文侯反叛,自立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泠征。韩约与同郡督军从事边章在西州名声显赫,北宫伯玉等就劫持边、韩两人,让两人统领军政,一同作乱陇右。凉州刺史左昌派盖勋率军驻守阿阳县,边章等人见阿阳县无法攻破,便转向攻打金城郡,斩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

《献帝春秋》则记载:边章本名边允,与从事韩约同为凉州大人,曾任新安县令。当时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作乱,假意投降金城郡,求见边允、韩约,太守陈懿让两人前去,边允、韩约等数十人前去后,王国便把他们劫持。金城郡大乱,陈懿离开郡治,王国等人将他带到护羌校尉营杀害,又释放了边允、韩约等人。陇西声称边允、韩约是叛贼,悬赏千户侯逮捕二人。于是边允改名边章,韩约改名韩遂。(此书称陈懿之死与边章、韩遂无关,与后汉书记载不同)

边章率军包围州治冀县,左昌向盖勋求援。盖勋率援军抵达冀县,斥责边章等人背叛朝廷。边章等人都说:“左使君当初要是早听您的话,派兵来救援金城郡,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于是,边章等人哭泣而去,解除对冀县城包围。后又包围护羌校尉夏育所部。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 边章、韩遂等率领数万骑兵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汉灵帝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征讨,都不能取胜,而边章、韩遂等实力进一步扩大,拥有十万之众,天下为之骚动。

叛军势大,关陇地区扰攘,发役不供。司徒崔烈向朝廷提出‘放弃凉州’的建议,因议郎傅燮力谏才没有成功。

同年七月,皇甫嵩以无功免归。八月,朝廷再次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拜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都归张温统帅。连同诸郡兵步骑共十多万人,屯驻在美阳,来保卫皇家园陵。边章、韩遂也进兵美阳。张温、董卓与边章、韩遂等交战,不利。

十一月,在夜晚有流星如火,长达十余丈,照亮韩遂营中,驴马都发出叫声。韩遂、边章军队都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想要退回金城。董卓听说后大喜,第二天,便与右扶风鲍鸿等合并进攻,大破韩遂、边章军,斩首数千级。边章、韩遂败走榆中,张温于是派周慎率军三万追击。当时孙坚向周慎献计:“贼军城中无谷,应该从外转运粮食,孙坚愿率一万人截断其运粮通道,将军率大军在后,贼军必定困乏不敢战,逃入羌中,到时我军兵力讨伐,凉州可以平定。”周慎不从,引军包围榆中城。而边章、韩遂分兵驻守葵园峡,反而将周慎军的粮道截断。周慎感到恐慌,便丢弃辎重撤走。

中平三年(186年)冬,身在长安的张温被召还京师,之后,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军包围陇西。(注:《典略》称边章是病死,与此不同。)

当时的凉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他手下的治中程球为人奸诈,士人都很不满。在他的治下,凉州人王国及氐、羌等都起兵作乱。

中平四年(187年),耿鄙为了平定王国、韩遂之乱,决定率六郡兵,主动出击。汉阳太守傅燮力劝,耿鄙不从。

四月,耿鄙军到达狄道。陇西太守李相如反,与韩遂联合。耿鄙军发生兵变,程球被杀,之后耿鄙也被别驾杀死。叛军进而包围汉阳,傅燮战死。汉阳人王国自称合众将军,耿鄙的司马扶风人马腾也拥兵反叛,韩遂等人共推王国为主,攻掠三辅地区。

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王国包围陈仓,灵帝派左将军皇甫嵩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人抵御。

中平六年(189年)二月,王国围陈仓已八十余日,但因城池坚固,一直无法攻破。皇甫嵩趁机率军追击,大获全胜,斩首一万多级。韩遂等人共同废掉王国(一说王国兵败后去世),胁迫前任信都县令、凉州名士阎忠担任首领,统率各部。阎忠愤恨病死,韩遂等人逐渐争权夺利,继而互相攻杀,于是势力逐渐衰弱。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入长安,邀请韩遂、马腾共同策划进攻山东诸将。二人见天下大乱,也想要依靠董卓起兵。

初平三年(192年),韩遂、马腾投降朝廷,率众来到长安。李傕控制下的朝廷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马腾任征西将军,驻军郿县。

《后汉纪》则记载:韩遂、马腾率兵救天子。韩遂屯郿县、马腾屯鄠县(与三国志不同)。

兴平元年(194年),马腾从凉州来朝,驻扎在霸桥。但他因私事有求于李傕未得到满足而大怒,调集军队准备进攻李傕。益州牧刘焉、故凉州刺史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中郎将杜禀皆与马腾共谋袭长安。当时马宇、刘范等人身在朝中,便密谋自己为内应,助马腾诛灭李傕等。献帝派使者劝和,马腾不听。韩遂率军从金城来调解二人的纠纷,结果又与马腾联合。

三月,马腾、韩遂率军进驻长平观,马宇等人的计划泄露,马宇逃到槐里,杜禀胁迫扶风吏人帮助马腾;刘范逃到马腾营中,刘焉又派校尉孙肇率兵前往长安助战。李傕派樊稠、郭汜及自己的侄子李利进攻,大战于长平观,马腾等大败,死伤一万多人,种邵、刘范战死,韩遂、马腾退还凉州。李傕又令樊稠、李利率数万人围攻槐里,城破后,斩杀马宇、杜禀。

韩遂、马腾退军时,樊稠率军追到陈仓。韩遂对樊稠说:“天下之事反复无常难以预料,双方相争本不是因为私怨,而是为了王家之事。我与足下是同州人。今天虽有些小摩擦,恐怕还会走到一起的,想和你谈一谈。邂逅万一不如意,以后还可以相见嘛!”二人于是并马拉着手臂,说笑了很久。

四月,李傕下诏赦免马腾等,以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一作安羌将军)。

后来爆发三辅乱,马腾不再东行,而与韩遂结为异姓兄弟,甚为亲近。后来,因部曲间的矛盾,马腾、韩遂二人成为仇敌,马腾攻韩遂,韩遂败走,又合兵还攻马腾,二人成为仇敌,韩遂杀掉了马腾的妻儿,二人连年交战。

建安初,曹操表钟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又令钟繇与凉州牧韦端前去劝和韩遂、马腾。钟繇致信韩遂、马腾等人,为他们陈述利弊祸福,韩遂、马腾都送自己的一个儿子到朝廷为人质。曹操又令马腾屯驻在槐里。

建安七年(202年),袁尚派高干、郭援率军数万,与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进攻河东郡,并派使者与韩遂等关中诸将联合出兵,曹操派钟繇对抗,钟繇令张既劝说马腾出兵,傅干也劝马腾支持曹操。马腾听从他们的建议,派马超率精兵一万多人,连同韩遂等的军队,与钟繇并力攻击郭援军,大获全胜。

献帝拜马腾为征南将军、韩遂为征西将军,允许他们开府。

建安十三年(208年),马腾与韩遂不和,请求入京,于是被朝廷征为卫尉,其子马超统领其部众。(一说马腾自见年老入京)

建安十四年(209年),韩遂派阎行前往拜谒曹操,曹操厚待阎行,上表朝廷授阎行为犍为太守。阎行趁机请让他的父亲入朝任职,阎行西还见韩遂,把曹操劝韩遂入朝的话告诉他。并趁机劝韩遂归附曹操,劝他先派一个儿子入朝作为人质。韩遂说:“暂且再观望几年!”后来就派自己的儿子与阎行的父母一起入朝。

建安十五年(210年),韩遂亲自率军,讨伐之前杀雍州刺史邯郸商而反叛的武威太守张猛,留阎行守旧营,张猛派兵向东抵御。他手下的官吏百姓畏惧韩遂,于是反而一同攻张猛,张猛登楼自焚而死。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钟繇讨张鲁。让夏侯渊等率军出河东与钟繇合兵。而马超、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九部意图反叛,推举韩遂为都督。韩遂当时刚讨平张猛回师,马超便劝韩遂一同起兵。马超对韩遂说道:“如今,我马超弃父,以韩将军为父。韩将军亦当弃子,以我马超为子。”

阎行劝谏韩遂,不想让他与马超联合。韩遂不听,说道:“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于是向东至华阴。韩遂等人的军队十万,进军至潼关。

韩遂、马超起兵时,弘农、冯翊很多人都举县邑响应。数万家关西人为躲避战乱,从子午谷逃到汉中依附张鲁。

七月,曹操西征,与马超联军夹关对峙。曹操军驻扎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马超听说后对韩遂说:“可以在渭河北岸据守,不到二十天,河东粮尽,敌军自己便会走了。”但是被韩遂拒绝。曹操被马超进攻,险些无法渡河,赖帐下校尉丁斐在河岸放出大量牛马,使马超军争相追赶牛马,马超控制不住,曹操因此得以成功渡河。

九月, 马超等人向曹操请战,曹操不许。马超等人又请求割地送任子和解,曹操采取贾诩的计策,假意答应,再想办法离间联军。当时,韩遂请求与曹操相见。韩遂的父亲与曹操在同一年举孝廉,韩遂与曹操过去又是朋友,于是,两人来到阵前,马头相交,在一起说了很长时间,没有说到军事,只是谈论京都的往事与老朋友们,高兴时拍手欢笑。阎行跟在韩遂后面,曹操又对阎行说:“记得要做个孝子。”

当时,马超等部队中的关中人与胡人都来围观,前后重重叠叠,曹操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是想来看曹操吗?我也是一个人,并没有四只眼两张嘴,只是智谋多一些罢了。”

会面结束后,马超等人问韩遂说:“曹操说了些什么?”

韩遂说:“没有说什么。”

马超等有了疑心。另一天,曹操又给韩遂写了一封信,信中圈改涂抹了许多地方,好象是韩遂所改的,马超等更加怀疑韩遂。曹操于是与马超等约定日期,进行会战。曹操先派轻装部队进行挑战,与马超等大战多时,才派遣精锐骑兵进行夹击,大破马超等,斩杀成宜、李堪等。韩遂、马超逃奔凉州。

曹操西征关中期间,曾令阮瑀作书与韩遂。

战后,韩遂与阎行等人回到金城。曹操将韩遂子孙在京师的人全部诛杀,并亲自写信给阎行,说明了阎行的父亲正被关押,并威胁阎行。韩遂听说阎行的父亲还活着,想要让他一同遇害,以此来坚定阎行的意志,于是强行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阎行,阎行不得已而娶韩遂女。曹操果然怀疑阎行。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韩遂徙金城,进入氐王杨千万部落中,占据显亲,夏侯渊想要袭取显亲,韩遂逃走。夏侯渊缴获遂韩遂军粮,追击至略阳城,留下负责监查的部将守卫辎重,自己亲率精锐步骑突袭焚毁长离羌屯,斩首颇多。听闻消息的韩遂军中羌兵纷纷回援各自的部落,韩遂不得已,果然率羌胡一万多骑兵来救,与夏侯渊对阵。诸部将眼看韩遂军力庞大,非常头痛,准备扎营挖堑做持久战。夏侯渊击鼓奋击,大破韩遂军,韩遂败走西平。

韩遂让阎行别领西平郡。阎行便纠集他的部曲欲杀韩遂投降,响应夏侯渊,乘夜攻击韩遂不能取胜,于是带着家人去投降曹操。韩遂叹道:“丈夫困厄,祸起于婚姻啊!”

又对成公英说:“如今亲戚叛离,士众转少,我打算从羌中西南前往蜀地。”

成公英反对,说:“兴军数十年,就算现在失败了,哪有弃门去依附别人的道理呢?”

韩遂说:“我年老了,你觉得该怎么办?”

成公英说:“曹公不能远来,敌军只有夏侯渊而已。夏侯渊的部众,不足以追击我军,又不能久留此地;我们应该在羌中休整,等待他离去。再招呼故人,联合羌胡,仍可以做出一番事业。”

韩遂从计,连同数千名追随者退走羌中,由于韩遂曾经有恩于羌人,所以得到羌人的保护。

后来,韩遂从羌中返还,依附西平郭宪。众人都想拿韩遂来邀功,郭宪责备他们,说:“别人势穷来归附我,为什么要去害他?”于是拥护厚待韩遂。(注:《魏略》原文称此事在建安十七年,但按《三国志》,韩遂奔西平在建安十九年)夏侯渊撤军后,令阎行留后。

建安二十年(215年),韩遂结集羌胡数万兵众攻打阎行,阎行打算退走,不久后韩遂病死(一说被部下杀害),享年七十余岁。

韩遂死后,田乐、阳逵斩下韩遂的首级,与西平、金城诸将麴演、蒋石等人共同将其首级献给曹操。韩遂的部将成公英无奈投降曹操,被任命为军师,封列侯。

韩遂早年在凉州起兵,杀傅燮,败张温,董卓、孙坚、皇甫嵩等名将亦都曾在其手上失利。后来与马腾一同割据关西,对马腾形成压制。袁尚派高干袭击河东郡时,韩遂派兵帮助曹操。

韩遂在凉州时,对金城郡造成了不小的危害。雍州刺史张既曾称:“金城郡,昔为韩遂所见屠剥,死丧流亡,或窜戎狄,或陷寇乱,户不满五百。”

历史评价

《典略》:“始与同郡边章俱着名西州。”

孙坚:“章、遂跋扈经年。”

荀彧:“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腾)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