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曹魏篇——八虎骑之夏侯惇

“常胜将军”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渊之族兄,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大将。

夏侯惇14岁时,从师学习,有人污辱他的老师,被他杀死,由此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与袁绍等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任奋武将军,夏侯惇为司马。曹操为兖州牧时,夏侯惇为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曹操东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后夏侯惇随曹操征讨吕布,收复兖州诸城。其间兖州之战,夏侯惇左眼为流矢所伤,战后,任陈留、济阴两郡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不久,调任河南尹。曹操平定河北后,夏侯惇为曹操镇守后方,立下功劳,升伏波将军,仍兼任河南尹。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夏侯惇随曹操东征孙权,曹操留他和曹仁、张辽带兵屯驻居巢,以防吴兵。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樊城,夏侯惇随曹操南征关羽,驻军摩陂,被授予前将军。曹操死后,魏文帝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几个月后,夏侯惇因病去世。

夏侯惇在大旱时期,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百姓受益。其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其曰:“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夏侯惇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夏侯渊族兄。勇猛善战,十四岁时有人羞辱其师,他便将那人杀死,因此以烈气而闻名。曹操举兵时,夏侯惇随曹操征讨,担任裨将。

初平元年(190年),讨董卓联军组成后,曹操行使奋武将军,更以夏侯惇为司马。夏侯惇曾跟随曹操到扬州募兵,还赏识过河内人韩浩。曹操建立势力后,派夏侯惇屯白马,不久又升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当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而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荀彧提前勒兵设备,并召夏侯惇前来。夏侯惇率军队轻装前往救援,正好与吕布的军队相遇,双方交战。吕布军退回,于是吕布趁机进入濮阳,突袭获得夏侯惇军队的军用物资。夏侯惇到达鄄城的同夜,与荀彧诛杀数十个谋叛的人,众心才得以稳定。

吕布又派将领假装投降,那些假降的人趁机劫持夏侯惇,向他索要宝货,夏侯惇的士兵非常震惊惶恐。夏侯惇的部将韩浩于是指挥军队驻扎在夏侯惇军营门外,命令士兵诸将按兵不动,各个军营才安定下来。韩浩又说:“你们这些凶残的叛逆者,居然敢挟持大将作为人质,你们还想活吗?且我身负讨伐叛贼的使命,难道会因为一个大将而放任你们吗?”

又哭着对夏侯惇说:“当奈国法何!”

随即召集士兵准备攻击劫持人质者。劫持者害怕地连连叩头,说:“我们只求给些钱财,让我们回去罢!”韩浩痛斥劫持者的行为,将他们全部杀了。夏侯惇免于一死。曹操听说了这件事,对韩浩说:“你的做法可以作为万世之法。”于是发布法令,今后如有劫持人质的,连人质一同消灭,不要顾忌人质,因此以后再也没发生过劫持人质事件。

夏侯惇与荀彧、程昱力保三城。曹操回军后,夏侯惇跟随曹操征讨吕布,却被流矢射伤左目,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但夏侯惇极重外表,每每照镜看到自己盲了眼都会十分愤恨,将镜子推往地上,不喜欢被人叫自己“盲夏侯”。后复领陈留太守。在任时举卫臻为计吏,并命令带着夫人出席宴会,卫臻认为这是末世才有的败俗之举,不合正礼。夏侯惇愤怒,把卫臻抓了起来,但没多久又把他放了。

后来,夏侯惇领济阴太守、任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

当时大旱,蝗灾,夏侯惇截断了太寿水,形成了一个池塘,亲自担土,率领士兵种稻耕田,避过了缺粮的危险,百姓皆受益。

战功卓着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派遣中郎将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进攻刘备。夏侯惇受命援救刘备,但被高顺等人击败。沛城最终被攻破,刘备妻子再次被掳,刘备单身逃走。

后来,夏侯惇转任河南尹。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叶县。夏侯惇受命前去抵挡,驻军于博望的刘备火烧自营退却,夏侯惇不听李典所劝,与于禁追击刘备,留李典守后。最后,夏侯惇被刘备伏兵所败,幸而李典来救,刘备才撤退。

建安九年(204年),邺城破后,受任为伏波将军,领河南尹如故,受权能简单从事,不用拘于制度。

建安十年(205年),高干反叛曹操,当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徵,河东人卫固在陕津阻拦新任太守杜畿上任,曹操派夏侯惇前去征剿,但夏侯惇还没到,杜畿已经绕路成功上任。之后卫固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合兵一处,侵犯河东郡县。曹操又派张既去关中征调马腾等将领,都归钟繇节制,钟繇出兵进攻张晟等,大获全胜,斩杀卫固、张琰等人,赦免了其余的党羽。

建安十二年(207年),夏侯惇因前后功劳封邑增加一千八百户,与以前所赐的加上有二千五百户之高。

夏侯惇与田畴是好友,曹操打算给田畴封侯时,曾让夏侯惇劝谕田畴,但田畴始终不愿接受。

建安十八年(213年),夏侯惇与荀攸等人共劝曹操进位魏公。

建安二十年(215年),夏侯惇跟随曹操讨伐汉中张鲁。当时曹操攻打阳平关不利,准备撤军,派夏侯惇、许褚呼唤山上的士兵回去。结果曹操的前军在夜间迷路,闯入并占据了敌军别营。夏侯惇得知此事后,回去告诉曹操,曹操于是回军攻破阳平关。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十月,曹操征讨孙权。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二月,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退走。三月,孙权派遣徐详向曹操乞降,曹操回军。于是,命夏侯惇督二十六军,与曹仁、张辽等人屯兵在扬州境内的居巢,防卫孙权。并赐予能歌善舞的乐伎艺伎,下令道:“魏绛凭着与戎修好的功劳尚且能够享受钟磬之乐,何况将军呢!”

格外礼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襄樊地区爆发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蜀将关羽趁机乘大船进攻,擒于禁、斩庞德。曹操大军到达摩陂,夏侯惇也前往摩陂。曹操召夏侯惇同车,对他倍加器重,可以自由进入曹操的卧室,诸将的待遇都无法与他相比。后受拜前将军,督各军还寿春,徙屯召陵。

据《魏氏春秋》记载,夏侯惇劝曹操进位,他对曹操说:“天下人都知道汉朝国祚已尽,新的朝代即将出现。自古以来,能够为民除害,为百姓所归的人便是万民之主。如今殿下戎马征战三十多年,功德着于百姓心中,为天下人所依归。应天顺民,又有什么好疑虑的呢!”曹操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如果天命在我,我为周文王。”

《曹瞒传》及《世语》则记载,桓阶劝曹操称帝,夏侯惇认为应先灭蜀,蜀地平定了则江东自会归服,二方既定,然后遵循舜、禹的道路,登基称帝,曹操听从这个意见。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三月已卯日(4月23日)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庚午日(6月13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追谥夏侯惇为忠侯,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

青龙元年五月壬申日(233年6月7日),夏侯惇与曹仁、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轶事典故

清俭尊师

夏侯惇虽然常在军旅,但却亲自迎接老师从业学习。品行清俭,有多余的财产则分施给众人,不以权谋私,家中也不置备产业。

不受汉职

夏侯惇忠心于曹操,当时各将领都授予魏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受汉朝官职,便上书自陈不应该不行臣下之礼,希望曹操封他魏官。曹操说:“我听说君臣之间关系,最高的是君主以臣子为老师,其次是君主以臣子为朋友。臣子,是贵德之人,区区一个魏国之臣,足以让您屈尊担任吗?”可夏侯惇依然强烈请求,最终曹操答应了他的请求,拜其为魏前将军。

人物评价

曹操:“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

曹丕:“昔先王之礼,于功臣存则显其爵禄,没则祭于大蒸,故汉氏功臣,祀于庙庭。大魏元功之臣功勋优着,终始休明者,其皆依礼祀之。”

司马炎:“惇,魏之元功,勋书竹帛。昔庭坚不祀,犹或悼之,况朕受禅于魏,而可以忘其功臣哉!”

陈寿:1“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2“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