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四合院:我开局大富豪,众禽馋了>第276章 跟熟人打招呼

找陆阳的人倒是不多,他坐上副主任位置也才大半年的时间,人际关系都是上层关系,根本看不上一个中专学生的名额。

倒是居民点供销社的几个主任给他打了电话,说是自己的邻居招到他们,想要一个中专的名额,陆阳都不软不硬的拒绝了他们。

等到报名的日子,陆阳来到厂电影院门前的广场上,都看傻了眼。

学生加上家长,一共足有两三千人,密密麻麻的,将挺宽敞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陆阳还在里面看到闫埠贵的身影,他带着闫解旷和闫解娣正在跟熟人打招呼。

闫解旷16岁,闫解娣14岁,两人都符合招生的年龄,陆阳甚至还发现了好几名一看就超过18岁的学生,一打听竟然是高中的毕业生,也想来中专碰碰运气。

高中毕业生是非常尴尬的,既没有中专的一技之长,但名义上比中专的学历要高,虽然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但并不受人待见。

听到轧钢厂新建的中专学校招生,已经在家闲了快一年的他们准备来碰碰运气。

陆阳本来的意思是按照之前在学校的成绩录取,然后再塞几个关系户进去。

三天前他就知道了这次招生的火爆,很多人都来告诉他接到电话或者熟人相托。

跟宋文学研究了一下,陆阳决定进行入学前的考试,考试前两百名进入到学校学习,关系户一个不要。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宋文学大喜过望,如果按照考试成绩录取,他可以保证教出一批精英来。

这次报名的学生足有1800多人,相当于9个人里录取一个,竞争非常激烈。

当听说要进行入学考试的时候,那些找关系走后门的家长瞬间不愿意了,纷纷吵着要见主管领导。

陆阳冷着脸走到最前面,台下瞬间鸦雀无声。

虽然他只有二十岁出头,但副主任的名头和威势已经深深植入到所有人的脑海中。

刚才不满意的家长们也不说话了,纷纷表示同意考试,没有一个敢提出不同意见的。

因为上的是中专,录取最小的学生必须初三,所以这次考试的题目并不算简单,但也不难。

出卷的是轧钢厂子弟中学的老师,还有厂技术科的技术员们,只是一些代数几何,偶尔夹杂着初级物理的题目。

来参加考试的也不乏有年龄小的学生,看到这些题目瞬间感觉不到爱了,每一个字都认识,组合到一起就不认识了。

还有一些本来就调皮的问题学生,虽然已经是初三,但这些题一个都不会,监考还非常严格,想作弊都没有办法。

考试过程中,陆阳亲自监考,参与监考的还有一些子弟学校的老师,如果发现问题,立马取消考试资格。

如此严格的情况下,还有铤而走险的,陆阳亲自抓到了两个交头接耳的学生,全部给赶出了考场,任家长怎么说好话都不听。

纵然是得罪人,他也要给参与考试的学生们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为轧钢厂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场外等待的家长们表情不一,有的家长知道自己孩子是个什么德性,初中三年根本没认真学习,怎么可能会通过考试。

还有的家长则是信心满满,只要公平公正就好,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进入到中专学习。

闫埠贵站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嘴里叼着一个眼,脸上是惬意的表情。

他本身就是一个老师,对子女的学习要求也比较高,这次招生他也想着找陆飞

扬或者宋文学说说,但考虑半天还是没有行动。

来到招生现场之后,听到要考试的事情,他笑了,闫解旷和闫解娣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既然是中专招生,考的便是初三的内容,两个孩子应该没有问题.

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数学卷子里面涵盖了几何和一点物理,还有一篇小作文,考的是思维逻辑问题。

考试结束后,从考场里出来的学生们表情各异,有的信心满满,有的则是怀疑人生。

看到闫解旷和闫解娣,闫埠贵笑着走了上去,“怎么样?”

“应该没有问题吧!”

兄妹俩不确定的说~道。

闫埠贵点点头,这么多人参加考试,他不奢望两个孩子都录取,-哪怕录取一人也行。

“咱们来之前可是说好了,我供你们在这里读书,你们进入到轧钢厂之后,每个月的工资都要交给我,过年过节分的东西也得都交给我,直到结婚了为止。”

两兄妹连考虑都没考虑,直接点头答应了。

闫埠贵哼着歌,心情好极了,他这个投资,目测不亏。

考试结束之后,陆阳下午便让老师们将试卷批了出来,然后将成绩抄出来给他看。

数学卷是有标准答案的,语文卷则没有,所以可操作的空间还是很大。

所有的成绩都出来之后,陆阳拿着卷子随手抽看着,这一看差点笑喷了。

数学卷不会可以空着,语文试卷可不行,只有一篇作文,只要会说话的人就会写作文。

陆阳一开始只是想抽查几张试卷,结果越看越有意思。

这个年代的学生当真是良莠不齐,同样都是初三或者高一的学生,有的人自己工整,有的人写出来的字自己都未必认识。

有的人解题思路清晰明确,有的人除了一个解啥都没写。

还有一名考生的选择题竟然选了F,—看就是蒙的,原题只有Abcd四个答案。

作文更是语句不通者大有人在,几乎大部分的试卷上都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的应用更是一塌糊涂。

陆阳摇了摇头,对这些学生真是很失望。

“陆主任,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宋文学看到陆阳的表情,笑呵呵的说道。

“嗯?”

陆阳一怔,自己都这么失望,他觉得宋文学应该更失望才对。

“各个学校的老师都是良莠不齐,更何况学生呢!大部分学生的家境都很贫苦,上学连书本都不齐全,放学回家更是没有时间复习功课,他们需要捡煤块,带弟弟妹妹,做饭,甚至还要打零工来补贴家用。”

“可是他们是初中生呀!”

陆阳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