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重生陈玉成之再塑中华>第83章 真相

“那是因为天王主政以后,我军精锐多损于韦逆叛乱之中,所以天王主政后已是大势已去,国势日衰。”

“王叔此话太过牵强。天王主政以后,任用我和忠王为帅,先破清妖江南江北大英,而后我和忠王攻皖北,占苏南,浦口、三河,更是打的妖兵胆颤心寒,虽比不得我军全盛时期,可也相差不远。”

“既然王叔不愿面对现实,我就替你说了吧!天王主政以后,勤勉不过半年。逼走翼王以后,更是把朝中大事交付于昏聩更甚的安、勇二王,任其胡作非为。除了任人唯亲之外,天王还目光短浅、嫉贤妒能、贪图享乐,残暴多疑、倒行逆施等等,硬是把一个大好天国搞得乌烟瘴气、江河日下。凭其才能,当初若无东王襄助,根本成不了天国大事。若是东王仍在,天国何以如此。如此昏庸无能的君上,也值得王叔为其效死?而且我实话给你说了吧!韦逆祸乱天京,完全是洪氏一手指使。”说到最后,陈玉成脸上讥笑之色甚浓。

“什么?”陈得才不禁睁大眼睛,愕然半晌,问道:“天王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岂不是正中清妖之意?”

“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手中的权利。东王主揽朝纲时,秉纲执纪,依律而行,用人唯贤,赏罚分明,天朝上下,莫不信服。朝中军政为东王一人所揽。洪氏兄弟因为没有军功,封王也为东王所拒,洪氏岂能不恨。故借韦逆战败将罚之际,密诏韦、秦二逆入京诛杀东王。”

“原来如此。”陈得才喃喃说道。天京事变以后,洪秀全趁机夺得大权,为了安慰人心,拉拢民众,给逼近天京的翼王讨韦大军一个交代,同时也是最为重要是为了杀人灭口,逮捕并处死了韦昌辉、秦日纲。就连从小将陈玉成抚养长大成人的叔父陈承瑢,也因为在天京事变中因追随韦昌辉被处死。同时昭告天下,将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在韦昌辉的身上。至于其中的内幕,天国上下又有几人能够知道。

看着陈玉成的神态,陈得才脸色一红,有些羞怒道:“玉成,此屋只有你我叔侄二人,有什么事情也就别掖着藏着了。既然你对天王已经失望透顶,为何又是北伐,又是西征。岂不是还对天王存有旧情?若是如此,你又何必试探为叔?”

陈玉成收起讥笑之色,正色答道:“王叔,你想错了。我虽对洪氏失望透顶,可天京城中的数十万军民何辜?况且城中还有我等的妻儿老小。我令你们各部北伐,都是选择敌人空虚之处,一则可以补充我军钱粮兵员;二则可以打击清妖后方,令其无法全力向天京清妖各部输送物资、兵员,而且不会造成我军重大损失。”

“那苗沛霖部十余万人不是被僧格林沁全灭了吗?”陈得才当即揭穿道。

“王叔,我刚才已经给你说过了。苗沛霖就是个墙头草,他帮着胜保骗我,被我趁机拿下。此次逼他北伐,就是让他们这帮匪类玩个狗咬狗,与妖兵搞消耗。哪知这狗才太不中用,被僧格林沁三拳两拳就打趴下了。”

“哈哈哈……你呀!还是小时那个顽劣脾性。”陈得才难得高兴地笑了出来,屋内沉闷的气氛也一扫而空。

笑罢,陈得才又对陈玉成问道:“既然如此,总裁以为我部下步又该如何打算?”

陈玉成收起笑容,说道:“王叔,为免清妖全力进攻晋南,你部应立即停止北伐,与胜保周旋于灵石即可。至于潞安方面,也应止步于东阳关。让清妖以为我军无力攻下山西,从而放松对我军的警惕。你部则趁此时机,全力发展民生,整肃军旅,壮大实力。我此次来就是打算在此兴办铁厂,增强我军装备。同时修正我军同地主乡绅阶层的关系。对他们进行分化拉拢,那些土豪劣绅、顽固不化者一律视同清妖处理,家产田地一律没收;对于那些开明乡绅,则要好好拉拢……”

一听到这儿,本就对地主豪绅极为仇视的陈得才不等陈玉成说完,就急道:“按你所说,那些没收的田地还要归还他们不成?如此那些加入我军的贫苦子弟还不反戈相向?”

“当然不是。不过缴获的部分财物可以归还他们,晋人多有经商办矿的传统,晋南的平阳商帮和璐泽商帮更是闻名全国。我们可以令他们投资工商厂矿,尤其是那些煤、铁、铜矿,还有抽纱织布,都可予以鼓励。这些都是我军急需,我军人手不足,又无开矿办厂之经验,有这些商人从中协助,正好弥补我军不足。只是如铁厂、炼焦厂、兵器厂等关键性厂矿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只需从他们手中收购煤炭、生铁和熟铜,我军则全力加工,打造兵器即可。同时,与陕西的交易也可交与他们来做。如此,既可拉拢分化他们,又可收拢难民,提高民生,三则令其为我军效力,四则可以从他们手中收取商税厘金。”

“二是你部需精兵简政,提升战力。下步我的打算是,江北太平军各部要逐步取消刀矛等兵器,全军完全实现火器化。”看着陈得才又要插嘴,陈玉成知道他要说什么,伸手止住他要说的话。接着说道:“这个火器化并非原来我军使用的鸟枪小炮,而是按照西洋火器打造出的枪炮。”

陈得才听到这里,点头称许。他虽没有参加过与上海洋枪队的作战,可从同是藤县老乡陆顺德那里听说过洋枪队的厉害。当时洋枪队不过二三百人,却全是洋枪洋炮。陆顺德部三千余人与之对战,虽能胜之,不过却是损失惨重,在洋枪队手中吃了不少的亏。

如今听说总裁要在太平军各部装备西洋火器,陈得才虽然不知总裁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的洋枪洋炮,可心中也是乐开了花,毕竟哪位将领不希望自己的部下装备精良,战力无敌呢?何况这些年战斗下来,太平军将士也逐渐认识到优良火器的厉害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