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重生陈玉成之再塑中华>第103章 土地问题(上)

英桂的奏章到了北京以后不久,额尔齐木毕里克的奏章也接踵而来。额尔齐木毕里克首先向朝廷报告一番秦军平叛的近况,随后哭诉会乱之后关中惨像,秦军平叛过程中的艰辛,而后就把注意力引向陕西那惨不忍睹的财政,以及周边各省协饷久拖不至,坐看陕西会乱愈演愈烈。导致无数难民流离失所,衣食无靠。官府无钱赈济,只能忍看无数百姓饿寒而亡。

而晋南为发匪所据,山西官兵却坐岸观火,导致秦军腹背受敌,陕西惨况难达圣听,秦军无奈之下,唯有发兵晋南,驱逐发匪,保障后路。只因晋军无能在前,秦军不敢再将后背托付晋军,且先暂代山西保护晋南,保障后路。同时欲借晋南十年之力,保证平叛大业能够继续,也令无数难民有个就食之处,防备关中难民愤而起事,与叛匪合流,如此秦省不保矣。

得到陕西奏章以后,朝中那些嗷嗷叫着要治兀鲁思不花目无纲纪之罪的声音顿时小了不少,慈安更是听得泪水连连,连夸额尔齐木毕里克忠心可嘉,平暴有方,朝廷必须要予以嘉奖,莫寒了忠臣之心。慈禧更是要朝廷想尽一切办法支援陕西,尤其是陕甘无数难民所需的粮食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令直隶、山西、河南、四川无论如何也要在一个月内运输一百万石粮食到陕西。同时下旨晋封额尔齐木毕里克为札萨克和硕亲王,授“湍多巴图鲁”称号。晋升陈玉成副都统,加布政使衔,实授河东道道员,代管晋南之事。同时撤销河东巡盐御史,将河东盐池归入晋南管理,以售盐所得资助陕省平乱和赈灾。

秦晋晋南之争,最后以陕西大获全胜告终。英桂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仅没把晋南要过来,反而被两宫训斥一番,代理巡抚位置也是岌岌可危。还成就了额尔齐木毕里克和兀鲁思不花这两个蒙古蛮子,最后还要向陕西支付大批钱粮。

若非英桂在山西还有些影响力,估计代巡抚也保不住。不过文祥也传来了信,若是不能按期向陕西支付钱粮,他这个代巡抚的位置真的是保不住了。得到文祥的传信以后,英桂也终于死了要回晋南的心思,只好全心全意为陕西筹备钱粮,也好保住代巡抚的位置。

回到道台衙门,非常熟悉地地走进后院。为什么还要非常熟悉呢?因为道台衙门正是原来的扶王府。

刚走入院门,高娃就扑了上来,满满的一个拥抱,健壮而又丰满的躯体在陈玉成怀中扭来扭去,勾的陈玉成邪火直冒。

陈玉成一巴掌拍在高娃的翘臀上,不好气说道:“干什么呢,还没有到晚上就急成这样。”

高娃却是勾住陈玉成的脖子,嗲声嗲气说道:“我不管吗,我要给你生儿子呢!”

陈玉成搂着这个狐狸精回到寑房,把高娃放在床上,调笑道:“我们还没有结婚呢!你就急着生儿子,也好,到结婚时,儿子就可以当我们的喜童了。”

高娃在床上做出一个非常诱人的姿势,满不在乎说道:“那算什么,将来我的儿子可是要当皇帝呢!再说我们蒙古人婚前生孩子可是不少。还有,你现在可是蒙古人,还是个副都统呢!”

陈玉成一听到这,顿时哑然了。是的,额尔齐木毕里克支持他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若陈玉成夺取天下,皇位必须要由他和高娃的儿子继承。

陈玉成从没有想着当什么皇帝,即使当了皇帝,他也只准备做个立宪皇帝。当时为了稳住额尔齐木毕里克的心思,陈玉成当下答应下来。只是后来想想吕曼青的感受,他又有些后悔了,不过这个话已经说出,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如此以来陈玉成对吕曼青更是充满愧疚,只能等到以后再慢慢劝说吕曼青了。

“你先休息一下,我还要去见见那些乡绅代表,估计还要待会回来。”陈玉成换上盔甲,又挎上腰刀,这才对高娃这个一心要早生儿子的伟大准母亲说道。

高娃幽怨地瞪了陈玉成一眼,嘱咐道:“你早点回来,我让胡日乌斯给你做你最爱吃的搅面团。”

陈玉成抱着高娃亲了一口,答应道:“好嘞,我尽量早点回来。”

……

“归还你们土地?那绝对不可能。”行署衙门大殿内,陈玉成一拍桌案,扶着腰刀站了起来,指着一个乡绅代表说道。

“本副都统虽是蒙人,可祖上也曾是汉人,对中原历史还是知道一些的。当初山西白莲会匪为什么闹得难么大,还不是大批无地的百姓加入。如今发匪刚走,本副都统若是将土地从百姓手中夺回还给你们,到时不用发匪打回来,就这些百姓也能把我们全部给赶跑。”

“大人,那我们的土地岂不是让那些穷鬼都给强占了。”众位代表顿时一个个叫起屈来。

陈玉成缓缓坐了下来,手托着下巴细细思考起来。这些乡绅地主也是一个势力强大的集团,尤其他们当中,又有不少人经营工矿商业,这些人正是陈玉成将来需要扶持的阶层,轻易不能得罪。

而那些耕种为生的地主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他们的人脉和手中掌握的资金也是相当可观的。虽然太平军没收了他们不少财产,可是这些人隐藏金钱的本领高着呢,谁敢肯定他们手中没藏着大笔资金。

只是那些土地平白无故地分给穷苦百姓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如此一来,这些乡绅地主总要挂念着那些土地,总想着一日把土地夺回来,现在有自己罩着,那些穷苦百姓还没有关系。可是一旦换了官员,即使那些清官也难以做到公正,毕竟这些人手中可是握着盖有官府印章的地契呢!

如何消除这个隐患,而又不让双方矛盾扩大?陈玉成实际早有腹案,不过直接说出来好像早有图谋,令这些乡绅心中不服,只好诈装沉思。

那些乡绅代表一个个坐在太师椅上,眼巴巴的看着陈玉成。从陈玉成的神态中,他们觉得陈玉成应该不会这样草草了事,这就说明,这个蒙古蛮子还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正当他们喝水喝的无趣时,忽听啪的一声,众人心中顿时一颤,急忙抬头看去,只见陈玉成一脸得意,自语道:“有法子了。”

众人也是心中一喜,连忙问道:“大人,有什么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