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重生陈玉成之再塑中华>第127章 汗王亲征(下)

听说高娃占用了自己的军服,陈玉成不由得苦笑起来。新军将士每人两套春夏冬三季服装。陈玉成也不例外,如今好了,高娃占用了一套自己的夏服,自己也只剩下一套夏季军服可穿了。看来还得掏钱向后勤处买上一套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自己合身的?

“高娃,现在过来,有其它事情吗?”虽然很想抱着高娃好好亲上一把,不过大战在即,自己还有太多事情要办,没有时间和高娃卿卿我我了。正想着把查干巴日叫过来,让他派人再到惠安堡方向侦查一番。哪有机会和高娃闲聊。

“报告钦差大臣,卑职请求大人分派任务。”陈玉成刚说完,高娃一个立正,右手并拢斜伸耳边,大声说道。

“胡闹,你不是军人,你只是我的妻子。这场战事与你无关,快回去吧!”陈玉成满脑子战事,哪有机会和高娃胡闹,当下斥责道。

“不,钦差大人,你说错了。战场上只有将士,没有妻子。我会骑马,又能弯弓射箭,我的女兵们个个都能骑射,并不比那些马兵差。而且我穿的是军服,并不是女装,请钦差大人不要看错了。”

看着相公想要发火,高娃连忙凑到跟前,抱着陈玉成的胳膊开始摇晃,胸前的硕大摩擦着陈玉成的胳膊,让陈玉成的怒火不自觉的熄了下去。

陈玉成一扭身,抱着高娃说道:“现在还用不到你们,若是只剩下我和你,我一定会让你随在我的身后,咱们一起杀敌。可别忘了,我还等着你给我生儿子呢!”

一听说生儿子的事情,高娃这个伟大创举准母亲当即不再纠缠。只是担心说道:“相公,叛军一下来了这么多,而且敌酋亲自领兵,我担心你打不过他们,到时咱们说不得都没得活路,更不用说儿子的事了。”

陈玉成连忙捂住高娃的乌鸦嘴,说道:“要对相公有信心。别说马成龙只来了七万人,就是再来七万人,相公也能把他打个大败亏输,他能不能逃回去也很难说。别担心,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等着相公胜利的消息。去吧,相公还有许多事情要安排呢!。”

高娃依依不舍的离开,边走边扭头说道:“相公,这身衣服我会保存好,等到你得胜回来,我就穿着这身军服迎接你,好不好?”

因为担心南路被袭,陈玉成除了派出查干巴日亲自率部前往南路侦查外,还分别派出一千晋南义勇增援三山堡和石涝池堡。

至于后路陈玉成并不担心,有额尔齐木毕里克七千马队去对付叛军的一万马队,陈玉成相信额尔齐木毕里克即使不能全歼这股叛军马匪,也能将其击败。

虽说叛军马队素以勇猛强悍着名,不过陈玉成却知道叛军马队之所以被称为马匪,和古代那些游牧部落的骑兵一样,都是临时凑集起来,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打仗凭的全是蛮勇。

正如后世左宗棠评价的那样,“无事时即骑马远出抄掠。”也就是说,尽管叛军喜欢购马、骑马,但主要作用是机动抄掠,而不是近代骑兵的突击作用,完全是一副马匪的作战模式。

额尔齐木毕里克和归察骑兵虽然也存在着训练不足的问题,不过蒙古族人天生就是马兵,他们的还有先辈留下来的作战理念和方式,而且大多经过阵仗考验。最令陈玉成放心的是,额尔齐木毕里克本部还装备着近代化的武器,尤其是机关炮和冲天炮这两个大杀器。

花马池和定边的天气正是应了后世那句话:春多风、夏干旱、秋阴雨、冬严寒。阴历的六月和七月正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季节,尤其是六月的降水量是一年最多的月份,平均达到80毫米以上。

六月十四日这天,天空阴沉沉的,飘着蒙蒙细雨。雨水落在地上,道路更加泥泞起来。原野上的青草翠绿,野花绽放,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官道两旁的旱柳拼命地吸足了水分,更加昂扬挺拔。还有那一簇簇的柠条,花期过后的满地落黄。一场细雨、一场雨露、山水如画……

雨雾茫茫之中,陈玉成留下余化隆所部,以及二万晋南义勇驻守定边及各堡,其他各部全部增援花马池城和长城关。此时马成龙部已经抵达抵达高平堡,高平堡的驻军前日已被陈玉成命令撤回。高平堡作为长城一座城障,仅仅能驻扎几百人,凭着这几百人守堡,除了送死,意义不大。

何况清朝承平已久,没了北部游牧部落的威胁,除了城池以外,长城各堡基本很少修葺。若不是西至宁夏的长城沿线是一条重要商道,为来往商人提供水粮和躲避风沙,沿线各堡恐怕早已埋没于黄沙之中。

花马池处于头道边(南长城)上,最后一次修建于清代乾隆六年(1741年),重修后的花马池城,东西墙长1100米,南北墙长1050米,面积1.16平方公里。底厚10米,顶厚6.5米,高10米,是三边长城一线定边城以外的另一大城。城墙由黄土夯筑,开东北二门,东门为永宁门,北门为威胜门。

长城关则坐落在花马池城北门120米的二道边(被长城)上,为襟喉总要,于嘉靖九年(1530)修筑。关上有楼,高耸雄壮,关楼设有暗门通往塞外。门外设市场,汉蒙每月交易3次,是明清时代重要的榷场。作为花马池城重要的防护屏障,长城关目前保存完好。

花马池城的防御重点是西、南两个方向,城西西山高不到百丈,地势稍高,山坡地势平坦。南面就是大池,地势低平,湖畔青草碧绿,应是叛军攻击的重点方向。一条季节性河流斜向西北,注入苟池盐湖。

城东和城北有二道边防护,而且两道城墙之间不过八十余步,完全在炮火的控制下。即使叛军攻下长城关,在两道边之间也只能挨打,别无办法。

基于此陈玉成出动官军和民夫,在城西和城南两个方向大挖沟壕,埋设铁丝网,准备作战工事。工事挖好以后,晋南义勇进驻花马池城和长城关,做好随时接应准备。晋中军和新军以城池为依托,以作战工事为防护,做好迎击叛军攻击的准备。

晋中军和义勇军投弹手负责守护第一道和第二道壕沟,新军则守护第三道壕沟,既可为晋中军做好火力掩护,又可监视晋中军。